APP下载

探寻“社会记忆”的微光
——民国剧的影像化构建

2020-02-24张菀芸

视听 2020年12期
关键词:民国记忆

□ 张菀芸

民国剧指的是清末时期至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影视作品。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时局动荡、新旧观念更替,民国剧剧情大多讲述乱世生活中的民族恩怨、家族兴衰和儿女情长,往往采用多条不同叙事线并行的方式讲述故事。观众不仅为剧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牵肠挂肚,又为战争的爆发激起的民族大义昂扬不已。社会记忆理论是人类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社会记忆的形成离不开受众的个人记忆,具有塑造群体身份的功能。在民国剧中合理构建社会记忆,探寻“社会记忆”的微光,有助于通过展现不同人物的社会记忆来折射当下时代的变迁,打动受众的情感。

一、以视听符号营造记忆之场

皮埃尔·诺拉认为,记忆领域既简单又模糊,既自然又人工,它既是最易感知直接经验中的对象,又是最为抽象的创造。记忆之场的形成,离不开对社会记忆群体内部统一逻辑、语言、习俗的塑造,在民国剧中精心选用大量具有年代感和蕴含民国社会风情的视听符号,用影像化的符号来构建故事内容、传情达意,能勾连起观众的社会记忆,从侧面体现该时期的社会背景,有助于记忆之场的形成。

在视觉符号上,民国剧往往通过服装、化妆、道具来构建社会记忆的记忆之场。《鬓边不是海棠红》服装众多,主打“京绣”为主的服饰,所绣的花纹和纹样均蕴含着丰富的寓意。《烈火军校》在道具上除了斥巨资打造占地两万平方米的军校场地,还有老爷车、黄包车、摩托等道具都是依托史料纯手工进行制作。细心考究贴合角色的视觉符号,能够快速将观众带入剧情中,带来沉浸式的体验。

在听觉符号上,民国剧除了通过影片的配乐、配音来渲染剧情氛围,也会通过方言与文字来构建地区的人文特色。方言与文字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表达方式,是该地区人们常年积累的语言习俗。如在年代剧中偶尔会出现某地区人民的方言,为电视剧增添浓厚的地方特色。四川方言民国剧《欢喜嗨店》,以抗日救亡为历史背景,讲述在老观镇的爱国志士与当地土豪劣绅斗智斗勇的故事。粤语民国剧《巾帼枭雄》《千谎百计》《大帅哥》等的热播引发了二十世纪初期内地观众模仿学习粤语的热潮。在民国剧时常会展现的抗日主题剧情中,会出现大字报、悬赏令等与文字有关的剧情情节,民国时期的字体表现有其特点,在影像中复现文字有助于观众社会记忆的复现,更易代入和感受创作者所营造的记忆之场。

二、以人物塑造书写历史承续

社会记忆是人在日常生活中循序渐进、持续可感的过程,是一种心理上的认知活动,也是一种情感上的体验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个人情感的融入使社会记忆不再是对过去记忆的简单复制,而是一个在过去的基础上不断更新连续的增加过程。社会记忆受时间和空间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也受记忆主体的制约,在民国剧中对主人公主体社会记忆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除了受社会时代背景外部因素的影响,还受身份性格、命运走向、与情感倾向等内部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对人物身份性格的塑造。保罗·康纳顿在《社会如何记忆》中说:“不同辈分的人虽然以身共处于某一个特定的场合,但他们可能会在精神和感情上保持绝缘”,即我们所俗称的“代沟”,同一事物对不同的个体来说会产生不同的记忆,由此形成了不同的人物身份性格。在民国剧中,充分展现不同身份与不同性格的主体记忆,能够对社会记忆的建构起到丰富与完善的作用。展现电视剧中反派角色的身份性格,使观众在“同情”与“痛恨”中反复品味,最后释怀反派角色在该社会记忆背景下所做出的种种行为抉择。《乔家大院》里的穷书生孙茂才、《大丫鬟》中偏执追求所爱的方少陵、《无心法师》邪气深情的张显宗,这些反派人物身上折射出了该时代洪流下对于人物主体的性格行为的影响,让观众在看剧时不禁多次扼腕叹息。

其次是对人物命运走向的书写。拥有不同经历和社会记忆的人,面对事件的选择相异,由此产生了多种命运走向。社会记忆的形成是一个持续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在民国剧中通过对各人物面对多种事件的不同抉择导致不同命运的展现,构建起一个民国时期完整的社会记忆。《小娘惹》通过书写女主角月娘的一生,展现了在中华文化与马来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下形成的娘惹文化。剧中月娘在经历事业与情感的重重困难之下,最后事业有成迎来美满结局。其中对于反面人物的命运走向均基于“惩恶扬善”“恶有恶报”的主题来进行书写,借此达到创作者歌颂真善美的创作意图。

三、以剧情内容强化民族认同感

社会记忆具有塑造记忆载体和群体身份的功能,那些对社会记忆具有一致的价值认同的群体很容易在社会记忆的形成过程中产生一种“我们”感。正是有这种“我们”感的产生,才唤起受众对民族认同感的感知。如中国人称自己为“中华民族”“炎黄子孙”,这种象征性的联想就是民族认同感和“我们”感的体现。民国剧通过对剧情的设计,重塑历史事件唤起公众的社会记忆,构建起平民百姓、时代英雄的史诗,让受众感知当代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强化民族认同感。

首先是模式化的剧情内容。若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上海滩》看作是民国剧热潮的开端,而后的一系列民国剧都无法避免地融入了“男女情爱”和“家国情仇”两大元素。港台民国剧将这两个元素均等展现,既让观众感受到主人公唯美虐心的爱情,也体验到家国情怀之凝重。民国剧中突出展现“男女情爱”的以琼瑶的苦情剧为主,从《婉君》《青青河边草》到《情深深雨濛濛》,彼时的琼瑶剧以“虐恋”贯穿故事始终,在这些作品中“民国”的时代背景更像是一块为主人公爱情纠葛而量身定制的“背景板”。随着民国剧的发展,观众们不再满足于只讲述“男女情爱”的民国剧,促使了一大批描写家族之间恩怨兴衰的“宅斗”剧诞生,如《大宅门》《京华烟云》《走西口》;还有以探案、盗墓为主题的民国悬疑剧和谍战剧,如《民国奇探》《老九门》《伪装者》,这些剧目虽不以“男女情爱”为剧情主线,但其中仍穿插续写爱情故事。以上不同类别的民国剧虽然侧重方向有所不同,但都共同指向了“抗击日寇”“一致对外”的主题,多是展现主人公不屈不饶、坚忍不拔,遇见困难决不放弃的意志,讴歌时代背景下小人物、英雄人物的家国情怀,使观众在观剧时激活历史记忆,强化身份认同感,达到铭记历史、不忘初心、开创未来的教育意义。

其次是合理化虚构剧情内容。莫里斯·哈布瓦赫在其著作《记忆的社会框架》中说明了记忆的当下属性。他强调,“往事”并不是过往事物在当前的客观反映,而是在“往事”之后,在当下的社会框架中被重新建构起来的。影视剧作为大众传播媒介,是塑造社会记忆的方式之一,社会记忆的建构有助于构建社会思想。民国剧中的社会记忆,并不是直观反映史实的,而是通过合理的艺术化加工呈现在观众面前。一部优秀的具有历史参考价值的民国剧,有助于引导青少年受众形成健康的观念和社会记忆。在民国剧中对历史人物的重新解读和构建上,不应用现代的眼光去苛刻看待历史人物,应正确展现其时代背景的局限性,综合考虑历史人物的处境,合理化改编人物动机和剧情内容。

综上所述,在民国剧中合理展现社会记忆,要注重视听符号、人物塑造、剧情内容三个方面的影像化构建。从历史的视角出发,合理运用艺术化方式呈现社会记忆,帮助观众以正确的视角审视民国历史,感知社会记忆。

猜你喜欢

民国记忆
夏天的记忆
他们为何都爱民国?
花样年华 民国之恋
民国人爱刷朋友圈
端午记忆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民国书家与民国书风
午社“四声之争”与民国词体观的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