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卫生院公共卫生管理功能定位研究

2020-02-23邹春梅

烟台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卫生院公共卫生卫生

邹春梅

(烟台职业学院,山东 烟台 264670)

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民生行业的繁荣,而且有利于改良社会软环境,使居民拥有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贯彻和落实了科学发展观。而高校卫生院公共卫生管理工作则具有特殊的影响和意义,高校卫生院是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平台,为了更好地实现其公共卫生管理功能,高校需要兼顾医疗领域和教育领域,形成一个完善的、有序的高校卫生管理体系,进而促进高校教育活动目标的实现。

1 高校范围内公共卫生管理功能定位分析

1.1 组织实施功能

公共卫生管理属于卫生领域范畴,在不同的单位中,公共卫生管理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这些作用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1]。教育单位中的公共卫生管理职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其本身具有的组织实施具体功能与其他单位所体现出的基本因素是相同的。在高校范畴内,卫生院领导人员需要制定疾病的防治方案和疾病应急处理方案,建立完善的防控疫情制度,签订相应的责任书,进而更好地健全和完善医疗救治体系。

1.2 管理协调功能

每一个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发展规律,这些规律不会因为受到单位归属和单位性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在高校内,卫生院是核心公共卫生管理机构,它由高校统一领导,与其他教育部门和医疗机构相互协调,统一管理高校内的卫生工作,建立一个完善的、具有应急功能的处理制度,进而提升防控工作质量和效率。在我国产业发展中,卫生行业属于第三产业的范畴,如果想要大力发展和革新卫生行业,不仅要加大技术和资金的投入,而且要健全和革新管理层面的体制和制度,有效解决工作建设中出现的中心问题。

1.3 技术指导功能

高校卫生院的公共卫生管理工作本身具有重要的技术指导意义,它以医疗技术为基础和核心,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因此在高校卫生院的经营和管理中,技术性和专业性是重要的资本,它们能够保持高校校园的清洁、干净、卫生。除此之外,在上级领导的指挥下,高校卫生院在基层防治工作中作出了具有一定科学性的技术指导。

1.4 健康教育和促进功能

让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疾病的预防控制中,给予疾病预防控制足够的支持,大力普及卫生保健知识和疾病预防知识是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高校卫生具备其他行政单位不具备的特殊功能,那便是宣传功能和教育功能。通常情况下,经验丰富的高校卫生院会通过开设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高校师生宣传和教育相应的防控措施,增强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健康意识,进而使高校教师和学生在校园范围内养成讲科学、讲卫生、一旦出现疾病及时就医的好习惯。

1.5 医疗需求代替功能

高校卫生院可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些基本的医疗服务,比如防治一些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治疗一些多发病和常见病等。为了满足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就医需求,高校卫生院要制定措施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和应急能力,改良服务态度,改善医疗条件,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如果高校卫生院的技术水平较低,可以邀请其他技术水平较高的人员进行手术[2]。这样患者可以更加强烈的感受到治疗效果,进而有效保障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健康。

1.6 投入及物资储备功能

为了有效充足地储备医疗器物、医疗设备、救急药品、应急设备、防护用品等物资,卫生院要尽最大努力投入大量的资金。

2 高校卫生院公共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监督体制不完善

高校卫生院负责检测学生实际的身体情况,积极开展对教师和学生的健康知识教育,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进而有效改良学校的教学环境和卫生环境。现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高校卫生管理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建立的监督体制还不够完善,没有及时公开卫生院的工作信息,导致信息闭塞,缺乏有效全面的监督。同时高校公共卫生管理工作并没有得到高校领导人员足够的重视,导致日常经费不足,人员编制规模不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要求,没有建立完善的卫生责任制度[3]。高校卫生院的监督和管理工作由兼职人员处理,没有设置专业监督人员,严重阻碍了高校卫生院职能的发挥。

2.2 管理方式缺乏合理性,相应的执行能力较差

长期以来,高校公共卫生属于一种边缘性的活动,并没有得到高校领导和相关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使用的管理方式缺乏合理性和创新性,这大大降低了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4]。同时高校卫生院不受外界行政系统经济制约,与外界行政系统也没有直接的行政隶属关系,这会导致高校公共卫生管理处于粗浅表面化的状态。高校卫生院几乎不与外界联系,没有制定完善先进的管理制度,医疗卫生管理经验不足,大大降低了高校卫生院的工作效率和执行能力。

2.3 不能构建三级网络体系

很多高校卫生院并没有构建良好的网络环境,这在现代化网络社会背景下会大大降低便利性,阻碍高校公共卫生软性条件的优化和提升。通常情况下现代化医疗网络主要使用的是三级网络结构,由用户层、接入层和核心层三部分组成,该网络方式的形成已经成为我国行政管理改革的重要目标[5]。现阶段,我国很多高校卫生院还没有构成三级网络,缺乏现代化网络系统的支持,这严重阻碍了我国高校卫生院的发展,降低其信息收集整理能力,在存档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大大增加了师生健康信息存档工作的难度。

3 加强高校卫生院公共卫生管理功能定位的策略

3.1 完善卫生监督体系,维护公共卫生秩序

高校卫生院的工作属于行政管理工作,为了全面履行高校卫生监督职能,高校要全面建设卫生秩序,保证校园卫生活动的稳定有序开展。同时高校要适当优化和改善卫生管理方式,有效处理和解决各项卫生问题,不断健全和完善卫生监督体系。

3.2 积极学习先进的公共卫生管理经验,促进卫生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高校卫生院要加强与行政管理之间的联系,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改善方式和完善制度,积极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将其有效应用到高校卫生管理活动中。使用合理、科学的绩效考核方式,充分调动管理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造具有竞争性的环境来有效消除工作人员实际工作中存在的惰性[6]。高校要充分认识到公共卫生管理在公共活动中的价值和重要作用,科学系统地筹划公共工作的职能,全面有效地统计教师和学生健康方面的信息,促进高校卫生院进一步发展。除此之外,要使用高效的宣传方式充分发挥高校卫生院的积极作用,合理使用板报、广播和开展讲座等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公共卫生活动中[7];系统性地防控学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向高校学生详细讲述营养不良、沙眼、贫血、近视、肥胖等疾病给身体带来的危害,提升高校学生对自身健康的认识水平;定期或者不定期向高校学生宣传传染病的发病特点、病理特征,例如向学生积极宣传乙肝疾病、艾滋病传染带来的危害和具体的传染特征等。

3.3 改良和优化三级网络结构,有效预防破坏性风险

三级网络结构是一种科学先进的管理方式,可以有效保障数据加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它合理利用精密的密码算法来将明文数据转换成相应的密文数据,进而有效保护相应的数据和信息。同时,三级网络结构可以使用数字签名认证技术保障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防止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健康信息被泄露[8]。高校卫生院在推广三级网络结构过程中要定期组织本院专业人员学习最新、最先进的疾病预防和控制知识,帮助高校领导人员更加全面有效的了解卫生院实际的财务状况,提升行政人员管理资金的便利性,为行政管理评价卫生院实际工作情况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创建专业化、高水平、高标准的网络管理模式,综合管理和系统统计学生常见病、多发病的数据,从整体上提升高校卫生院预防和教育工作的质量。

高校卫生院的公共卫生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在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下,高校要准确定位卫生管理系统功能,顺应时代发展,促进高校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卫生院公共卫生卫生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卫生歌
卫生院切莫孤军作战
警惕卫生院拖医改“后腿”
讲卫生
卫生院重新吃上“大锅饭”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
“编制”致卫生院陷尴尬境地
公共卫生监督不是“陪衬”
办好卫生 让人民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