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朋辈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以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为例

2020-02-23邹本平

烟台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朋辈榜样辅导员

邹本平,徐 贞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0001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改进和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配合”[1]。现如今,朋辈教育的模式正走向思政教育工作者的视野,朋辈教育已经受到国内外高校的普遍认同和运用。学者张真真认为,“提高大学生教育管理效果的有效途径是学生群体的自我教育。朋辈教育作为一种年轻的自我教育形式,是我国高校德育教育方法里独具特色的一种”[2]。

1 朋辈、朋辈教育的概念

“朋辈”一般指的是年龄相近,经历相似,享有相似的价值观、人生体验、文化背景的群体。朋辈教育,是指教育者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同龄人进行思想上、学习上、心理上等方面的交流,以实现彼此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共同成长为目的的教育模式。朋辈教育起源于欧洲,理论上的发展主要集中于英、美等国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心理学家谢里夫和所罗门·阿希提出的群体压力理论,社会学家海曼、谢里夫及凯利等提出的参照群体理论都对朋辈教育的实践活动起到了重要的理论支撑。1969年,美国的Vriend发表了朋辈心理咨询领域的首篇论文。国外学者注重实证研究,在实证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多层朋辈辅导模式。现在国内各大高校都开始关注朋辈教育,不少学者开始着手研究这一领域。

2 朋辈教育现状调查和分析

为了解当代大学生对朋辈教育的认知,笔者以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学生为研究主体,对在校学生采用问卷方式进行调查。本调查采取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随机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调研。本次调研发出问卷541份,回收520份,有效问卷513份,回收率为96.1%。与此同时,还与一定数量的调查对象进行访谈。

2.1 朋辈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力量是辅导员和思政老师。但是目前高校普遍存在辅导员配备不足的困境,且辅导员一般身兼多职,承担很多行政事务,很难专心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思政老师的教育一般局限于课堂,往往偏理论灌输,教育效果也不是很明显。大学生朋辈群体,年龄相近,经历相似,相对于思政教育的主体力量——教师来讲,在时空上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对于“您是否愿意将您的烦恼说给辅导员听?”这个问题的答案出奇地一致,95%以上的同学选择不太愿意;2.1%的同学表示可以尝试。面对“学长、学姐在什么情况下对您有很大帮助?”这个问题,受访对象83.23%和89.23%分别选择了“在入学时给予的指导帮助”和“专业知识等方面的指导”两项;24.3%的同学选择“考研或者就业方面的指导”。调查结果表明,在碰到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困惑时,大学生往往更愿意选择告诉身边亲近的同学。因此开展朋辈教育,有助于更好地解决问题,它拓宽了思政教育的路径,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思政教育工作者配备不足的缺憾。

2.2 朋辈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调查发现,近年来各大高校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党团建设中,都不同程度地运用了朋辈这一元素,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效果。针对问题“您是否愿意接受同龄人给予你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88.5%的同学表示愿意,只有极少数同学表示不需要。而针对问题“你是否愿意担当朋辈辅导员去帮助同伴?”,分别有68.28%和18.48%的学生说“愿意”和“十分渴望”;“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的比例为25.77%;“不愿意”的比例仅为1.52%。由此可见,愿意担任朋辈辅导员占绝大多数,朋辈教育工作运行的可行性比较大。“您认为同伴给予您帮助的最大优势是什么?”,选择“背景相近,能真正理解自己”的同学占到87.23%;选择“更易获得、更加及时”这一项的比例为78.21%。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朋辈教育在实践层面上具有可操作性。

2.3 朋辈教育的瓶颈问题分析

2.3.1 朋辈教育体制不够健全

调研发现,各学校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朋辈力量,但是具体到每个学院,做法各异,缺乏朋辈教育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相关文件和制度。朋辈教育体制还有待进一步规范。

2.3.2 朋辈教育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本次调研发现,担任朋辈辅导员的大学生是凭着自己的热情和经验帮助同伴,一般都没经过专业的培训,在朋辈辅导员队伍的实践中,缺少必要的理论指导和经验交流。由于缺少专业的指导,朋辈辅导员的劣势不容忽视。在问及“您认为同伴给予您帮助的不足之处是什么?”,56.32%的同学认为不够专业;63.17%的同学表示并不能真正帮自己解决问题;还有8.42%的同学担心个人情况会被泄密。“为更好地为同伴提供帮助,您是否参加过相关心理疏导或者职业规划等方面的培训?”,13.2%的同学选择偶尔参加;73.43%的同学选择从没参加;只有2.32%的同学选择经常参加。

2.3.3 朋辈教育活动的支持力度不够

近几年,各大院校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朋辈教育活动,但由于时间、场地、经费等限制因素,一般都是昙花一现,不成体系。以笔者学校为例,前几年,开展学生活动的场地只有大学生活动中心,而这个活动中心经常被各类党、团活动所占据,很多时候,朋辈活动是临时申请教室才得以开展,这势必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为没有专项的经费,活动在开展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报销起来也相对麻烦。

3 朋辈教育问题的解决和建议

3.1 进一步规范朋辈教育体制

高校应当将朋辈教育体制的推行纳入党建工作要点,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如选拔培训制度,考核标准,经费使用制度等。自2016年春季学期起,我校就把朋辈教育纳入整个教育管理体系中,要求朋辈教育以服务同辈为宗旨,以促进高校思政教育为目的,以校学生会为载体,不断健全朋辈教育体制,制定了完善的选拔、培训和考核机制。朋辈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以高带低,以优帮差”,引导学生助人自助的教育模式。为了保证朋辈教育成效,我校制定了严格的选拔制度,在秋季学期初,在全校范围内招贤纳士,选拔一批优秀的学长、学姐做朋辈辅导员。参加选拔的同学需要通过自荐信、朋辈领航赛、民主座谈会的层层考核。校团委重点考察候选人思想政治素质、工作能力和教育学、心理学等综合知识。每学期末,要求朋辈辅导员进行述职,根据学期的工作内容和反馈,对其进行考核认定,并把结果通过PU平台报到校团委。

3.2 重视朋辈教育的队伍建设

选拔一批德才兼备,有奉献精神的优秀大学生是做好朋辈工作的必要前提。而要增强朋辈教育在思政教育中的实效性,必须对这支队伍进行专业化训练,这种训练不仅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等知识传授,还要有沟通表达、危机干预、团队协作等能力的培养。培训方式可以是专业讲座、论坛沙龙、模拟训练、开展活动等,其中,朋辈互帮互助活动,最有利于提高朋辈队伍的业务能力。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把社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教育全过程,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着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时效性的重要途径和形式”[3]。我校一直很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对朋辈教育的重点之一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不仅要求朋辈队伍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要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于业务能力的培训,我校主要的常规活动是邀请专家做专业讲座,定期举行心理沙龙和朋辈论坛,开展朋辈队伍拓展训练。

3.3 树立典型,充分发挥优秀朋辈的榜样作用

在20世纪60年代,班杜拉就对儿童的社会学习,特别是攻击行为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个体可以通过观察和模仿榜样行为,从而习得某些新的行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实现中国梦的关键历史时期,要坚持榜样教育,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善于抓典型,让典型引路和发挥示范作用,历来是我党重要的工作方法”[4]。朋辈教育不仅要选拔一批学生朋辈去教育管理同辈,更要树立一批优秀的朋辈典型,充分发挥优秀朋辈的示范引领作用。因为优秀的朋辈是从自己的身边走出来,有着相似的背景,有着共同的语言,在情感上容易产生共鸣。一个优秀同辈的成功奋斗故事比老师的十堂课更具有说服力。我校一直很重视榜样的作用,每年都会邀请优秀校友参加奋斗故事会;每年都会在校刊和江苏开放大学的微信公众号开辟专栏刊登获得国家奖学金的同学以及在省级和国际级别的专业竞赛上获奖同学的事迹。这些校园之星在校园里熠熠生辉,使得很多同学都产生了“择其善者而从之”的意愿。这样的身边榜样人物,在提高大学生思想教育素质方面都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3.4 搭建朋辈教育平台

积极搭建校园朋辈教育平台,有利于朋辈教育更好地开展。学院主要建立了以班集体、网络、社团为主要载体的朋辈教育平台。在新生开学的时候,选拔了一批德才兼备的朋辈辅导员从事班级事务管理和思想教育工作,帮助大一新生很快适应大学生生活。学院一直推行“学姐领航制”,选拔品学兼优的学姐做大一新生的朋辈辅导员,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颇受师生好评。

我校利用各具特色的社团,不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内容涵盖到学习、心理、思想、生活等各个方面。在社团活动开展过程中,团体成员相互影响,相互学习,在优秀的班干部带领下,不知不觉中,形成你追我赶,积极上进的良好学风氛围,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朋辈教育的效果。

201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开展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专项试点工作”[5]。朋辈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必须充分利用网络这个载体。现在的学生主体都是90后、千玺宝宝们,他们是自带Wifi的一代,要想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络平台是开展朋辈教育不可或缺的平台。浙江大学博导任少波指出:“朋辈榜样精神的释放需要朋辈榜样具有可接收性、能够引起学习对象的情感共鸣等,这些都需要高效的、有针对性的宣传方式,而新媒体以简单、醒目的标题,时髦的语言,配有有趣、形象化的图片更能吸引大学生的注意,使榜样的宣传效果更易被接收和学习。”[6]为更好地适应现代大学生网民的需求,基于大学生广泛使用网络的特点,我校紧紧抓住网络这一载体,利用网络平台搭建朋辈活动小组,建立了多样化的互联网平台和社交圈。在微博、微信、校园网上传播社会主义价值观、进行法律知识普及、开展校园之星评比、开辟“我身边的榜样”专栏等。这些便捷有趣的实时性沟通平台使得朋辈教育在融入我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猜你喜欢

朋辈榜样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朋辈联合CBL在肾内科低年级住院医师技能教学中应用及效果评价
朋辈携手共赢成长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心理节活动掠影
优秀朋辈辅导员人格特质研究
——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例
高校朋辈辅导的差异化策略研究——基于北京本科院校大学生朋辈辅导员工作情况的调查分析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榜样
榜样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