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路径研究*
——基于优质校建设背景

2020-02-23王赵慧白友强

烟台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优质校企院校

王赵慧,白友强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教师是高校的重要组成成分,对院校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因其高职院校理论和实践双向发展的独特性,作为高职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和技能才能完成教学任务。目前德国、澳大利亚等一些欧洲国家都非常重视教师企业实践,通过企业实践,教师可以获得最先进的技术技能,保证教授的课程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理论和实践综合素质。因此,在优质校建设背景下探索出一套适合高职教师企业实践的路径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教育部门先后发布了《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等文件,从政府到教师全过程、全方位加强教师队伍实践能力的建设。2017年山东省首批立项包含我院在内的16所优质校院校,优质校建设中明确提出要高质量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不断加强高职教师在企业中的实践,夯实自身教学实践能力[1],提高自身专业性、高教性、职业性,通过实践让教师从模仿教学到创造性教学转变。在优质校项目建设推动下,高职院校如何紧跟社会动态发展,探索教师企业实践新模式是打造学校特色发展之路的重要举措。

1 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参与模式单一,缺乏实践深度

高职教师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技能缺乏。企业更多的是保密性技术、核心关键技术的生产应用,实践技能的操作等。因为企业和教师工作层面脱节,交叉度低,教师到企业之后无法参与到正常的企业生产过程中;企业又担心泄露自己的核心生产环节以及教师无法胜任企业内部高强度工作,从而导致企业实践仅仅是一些观摩性、协调性、助理性的相关工作,简单而又形式化,教师并没有参与到新业态下的技术技能研究,没有将企业技术研究与校内科研相结合,最终导致企业实践浅显,效果不明显。

1.2 教学科研繁重,实践积极性差

随着高职院校百万扩招、优质校建设、双高计划的实行,学校在校生不断增多,专业群建设不断加快,教科研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教师的教学工作量不断增大,从而导致教师更多地忙碌于相关比赛,无法顶岗实践。因诱导性因素欠缺,教师内在企业实践动力不足,甚至更多是因为自身评职称需要企业实践经历才参加实践。据调查统计,90%教师是被安排参加实践,缺乏主动意愿,认为授课工作才是最主要的,仅10%教师对企业实践有较高的认知度,大部分教师认为实践是给自己增加负担,而非自我提升技能需要。

1.3 政策支持不足,实践效果不佳

目前,高职院校教师在企业实践过程中既不脱离学校组织,又不与企业签订全程顶岗协议,更多的是兼职性实践;很多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监管“盲区”,企业和院校无法在实践过程中对教师进行管理和监督,也无法对其实践效果进行良好的评价,导致实践效果低下。

高职院校高水平师资严重不足,经费欠缺,没有形成从企业实践教师的遴选到终期验收的完备体系。同时,由于企业、政府和学校的社会属性差异,所担任的角色不同,企业对教师的认可度低,接纳意愿低,政府又缺少对教师实践的宏观调控及相关扶持,三者之间对教师实践缺少一定的制约与激励机制,最终导致教师企业实践理论与社会效益无法融合,成果提炼转化较低,出现实践效果不突出、不理想现象[2]。

2 优质校建设对高职教师企业实践提出新要求

2.1 校企共建深度合作,激励与挑战并存

优质校项目的建设极大促进了各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师资互派。教师到企业实践是共赢共建校企深度合作、深化产教融合的主要形式之一[3]。校企深度合作,需要注重的是教师理论、技术与企业生产技术人员之间的融合,将教师的成果进行转化,提升企业生产的效益,加快推动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共赢,教师的综合实践能力越来越得到重视。

教师实践是校企同步发展的良好“桥梁”,在优质校大发展的机遇下,如何更好地转化理论成果,提升自我技能将面临着极大的挑战。高职教师专业理论知识雄厚,但是仅靠书本客观的理论知识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以及自身发展的需要,一线教师需要依靠自己的理论知识承担起企业内部的技术攻关责任,不断提高自身实践能力,了解企业生产过程的各项技术,在实践中提升自我认知,为校企共赢穿针引线[4]。

2.2 精准定位实践方向,紧跟新业态发展

优质校的建设推动了高职院校专业化、特色化建设,新业态的发展加快了新兴产业的崛起,各行各业的产业结构也在快速升级,不断推动知识+技术型工作模式发展,校企之间效益化的合作模式越来越得到重视。由于企业强烈渴望从院校获得先进、可行度高的技术信息和经营管理方式方法,院校渴望得到企业的经验,因而教师企业实践将是两者之间的良好“桥梁”。通过企业实践,教师可以充分了解区域化经济发展现状,企业实际生产的运行管理机制以及企业需要的人才类型;院校可以精准定位实践方向,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目标,及时调整教师自身的科研方向,同步聘任企业中优秀专家参与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实践的指导等工作,加快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推动“学历证书+职业技能证书”的综合培养,共建资源共享、师资共用的双赢发展模式。

3 优质校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路径的创新

3.1 完善体制机制,构建四位一体企业实践体系

为了完善加强企业实践教师遴选到最终实践结束全过程体制机制,高校制定相关规范性文件,切实落实到实践中,充分达到过程化管理。在优质校背景下,各高职院校可筛选自己的合作企业,根据合作企业的特点、效益、技术导向性、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判,创建符合自身院校特色发展的优质企业资源库,建立优胜劣汰机制,保障实践单位的良性循环[5]。因高职院校学生需要参加长达半年到一年的实习,学院可以按照学生实习单位派送教师,教师实践的同时负责学生的管理,构建“学校+企业+教师+学生”四位一体式企业实践体系,充分加强教师企业实践的稳定性、长期性,提高实践效果,增强校企和师生之间的联系,共建双赢机制。

3.2 加强资源共享,构建轮岗实践模式

企业实践模式不断专业化、标准化、灵活化。各高职院校需要充分认识自身的优点,加强资源共享,寻求最大利益合作化。充分结合教师的专业及企业的性质进行实践安排,构建专业对口式轮岗实践模式。教师承担起企业的相关技术指导和经营管理理念的培训责任,这样既可以了解企业的需求,填补企业技术需求的空缺,又可以为学校合理安排企业实践提供依据,丰富校内理论教学内容,同时为教师在企业实践中的连续性提供保障,也保证了相应岗位的正常运转,真正做到资源共享、双向成长。

3.3 提升内在动力,构建深度合作方式

教师的内在动力决定了企业实践的深度、广度、效度。保障实践教师的待遇,包括家庭、环境、工作量等,建立柔性教师实践的激励机制,实践考核的评价机制,充分提高教师的内在动力,最终做到从“安排去”到“我不去”再到“让我去”的思想转变。做好企业实践是教师责任与义务的双重要求,只有通过企业实践才可以提高技术技能,了解社会趋势,保证培养市场需求型人才。充分借助自己的科学技术力量,融合学校课题研究,共同开发、改革企业产品,突破企业技术难关,提高产品探索研究能力,增强深度合作,培养理论丰富、技术精湛的复合型师资队伍。

4 优质校背景下教师企业实践保障措施的完善

4.1 健全工作机构,加强沟通对接

政校企各部分需要将教师企业实践融入到师资队伍建设和院校长远发展规划中,加大统筹把控力度。以院校为牵头单位,组建教师企业实践协调组织机构,政校企各部分设立单独人员负责实践相关工作,协调解决各项困难问题,保障企业实践进度和效度。同时加强政校企之间的沟通对接,充分协调企业实践总体安排,保障资源信息的共享,推动各部分资源利用度,定期召开企业实践研讨会,探索研究新思路。

4.2 规范实践安排,提高财力支持

高职院校必须紧跟新业态发展,紧跟大环境发展方向,制定学校总体发展的长远规划,按照总体发展要求制定明确良好的教师实践安排,确保教师企业实践的针对性、目标性,以及实践最终的目的性;激励教师参与实践的信心与热情,并制定严格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和监控制度,保证专项资金投入到教师企业实践和技能提升中。

4.3 加强制度完善,创建实践平台

为保障教师企业实践工作高效、顺利开展,学校需结合企业需求和政府政策,制定整体实践绩效考核和过程性考核制度,将其实践效果考核纳入到职称评选中,细化制定教师职称评审制度,集多方力量推动教师实践能动性。积极加深政校企之间的合作,共建共研发展之路,筛选创建优质校企业资源库,加快各部门之间的技术对接、政策对接,创建实践共享平台。

猜你喜欢

优质校企院校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