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钻到底”和增产增效,旺坤科技凭什么起飞

2020-02-22陈平

中国商界 2020年11期
关键词:钻井油气电动

陈平

9月24日,已成立15年的旺坤(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迎来了一个重要时刻,在向北京股权交易中心提交备案申请材料之后,公司成功挂牌科创板。公司总经理瞿国福表示,新四板的挂牌意味着旺坤科技拥有了更加广阔的平台,有更多的机会展示企业形象、提升品牌价值、拓展融资渠道,借助于资本市场的力量,企业会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促进自身更高质量的发展。

电动钻井系统“一钻到底”

旺坤(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6月,是一家以生产研发石油天然气工业高端特色产品,经营能源技术开发、石油天然气工程技术服务为主的股份制企业,业务范围涉及油气钻井、完井、修井、钻探技术服务、油气增产服务、机械设备配置与维护、油田设备进出口、技术进出口、施工总承包等。

长期以来,旺坤科技始终秉持“只做独一无二、高产高效的产品”理念,与国际一流能源服务行业公司合作,致力于发展油气行业高端特色产品与国际优质服务,提供最先进的油气能源服务,不断推动我国油气能源的行业发展。

油气田探采对专业性和技术性要求更高。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旺坤科技始终将拥有领先的技术优势作为企业立命之本。公司总经理瞿国福一向认为,只有真正做到了“人无我有”,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对于油气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国内的油气开采钻井正在朝深层、水平井、复杂地层和精准钻井发展。记者了解到,目前常规钻井设备最大钻深限制在7000米以内,在进行深层钻井时难度增大,主要表现为深层钻井能力受限,机械破岩效率低、泵压高、风险大,其主要原因是现有的钻井机械动力源自地面。当钻井深度增加的时候,钻井动力从地表长距离传输至井底却逐步衰减,深度愈增加,井底破岩能量消耗呈指数增大。而到了7000米以下的深层井后,钻井常常束手无策,同时井底地质导向信号传输效率低、质量差,无线传输限制了许多井下电动设备的应用,制约了深层长距离水平钻井以及智能化钻井的发展。因此,急需一种不受井深限制或者受井深限制小的钻井技术。

瞿国福告诉记者,近年来,高铁、电动汽车、无人机、机器人领域的快速发展有目共睹,电动力工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尤其是电动马达应用理论不断创新,这也使得“将电引入井下”成为一种可能。在我国,油气井底电动力钻井还属于空白,因此,电动马达及传感器和电子工业的飞速发展无疑为电动力钻井提供了工业基础,在深井、定向井、水平井、多底井以及海洋深水钻井领域发挥着显著作用。

针对油气市场的实际需求,旺坤科技加大技术攻关,研发出了井底电动钻井系统,即“从地面供电通过电缆输电至井底,向井底电动马达供电并产生旋转及液压动力,用于井底破岩成孔”,从而有效解决了当前机械设备钻超深井破岩效率低、小井眼泵压高、水平加压难、地质导向及随钻测井时间长、供电困难等“卡脖子”问题。井底电动钻井技术还为今后发展更先进的随钻测量、测井、井下压缩机、井下防喷器等工具创造了条件,便于实时控制和随钻随测随控,动态调整最佳钻井轨迹,精准钻穿产层。可以说,这是实现钻井自动化、智能化的关键技术。

目前,针对该项技术,旺坤科技已经申请了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在内的多项专利,初步产品模型也已经完成。瞿国福介绍,在不久后的实际应用阶段,井底电动钻井技术还会有一些挑战,比如环境方面的挑战,包括井底大功率动力设备适应井筒空间小、高温高压下流动泥浆密封难、钢质钻具导电性强、钻具旋转振动严重、裸眼井筒条件差等环境,还要化解井下维修不方便、井下动力控制设备不完善等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尽管面临诸多困难,但我们坚信,通过不懈努力,井底电动钻井技术必将在我国乃至世界带来革新性的进步,并且进一步推动隧道电动钻孔等领域的发展。”

智能喷钻系统“增产增效”

当前,我国大多数油气田随着开发的深入已经渐渐进入开发中后期阶段,油井产能不断下降。那么,如何实现油田稳产、增产则是行业面临的普遍问题,也是瞿国福经常思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他的带领下,公司持续发力、自主研发的第二个项目——智能喷钻技术正是为了化解这一难点。

从专业角度讲,旺坤科技井底电动钻井系统属于钻井工具,是实现智能化钻井的必备条件,而智能喷钻系统则属于完井工具,目的在于实现油井的增产增效。

据了解,智能喷钻技术原理是通过智能化控制,在油气井内对准产层一次喷钻多个孔洞,并沿孔洞产生多条缝隙,使井筒和产层强制完善连通甜点,便于产层油体自由流至井筒,从而达到油气增产高产的效果。瞿国福告诉记者,智能喷钻系统的优势在于工具结构相对简单、灵活,成本较低。根据理论推算,该技术能够将产油量提升数倍甚至数十倍,增产效果非常明显。“这是针对致密砂岩、碳酸盐岩、煤层气等非常规油气田开发增产的一项革命性新技术,实现了钻完井增产一体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智能喷钻技术的研发成果已经相当成熟,基本具备了实际应用条件。”瞿国福表示。

目前,针对該项技术的多项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正在申请中。

2019年5月,旺坤科技与挪威鱼骨刺公司签署了授权委托书,独家代理“多分支增产”的国际先进技术,成为鱼骨刺多分支增产技术的中国独家分销商,再次为公司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多分支增产技术主要针对非常规油气田的开发增产,目前已经在国内外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与挪威鱼骨刺公司的合作确实是公司发展的一个重要台阶,但是带给我们更多的收获是启发。”瞿国福对记者说。

记者了解到,在与鱼骨刺公司签订了中国独家代理协议之后,旺坤科技已经将多分支增产技术应用到了数口油井的实施中,也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但同时,国外工具价格高、工具性能不稳定以及必须由国外专家亲自操作等问题也显现出来,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国家之间通行不畅,专家不能亲临现场,导致旺坤科技去年签订的一些合同迟迟无法履行。

综合以上种种,旺坤科技深刻认识到“公司要想长远发展,拥有核心技术才是立足之本。”因此,公司已经逐渐将主要精力由代理国外产品转向了自主研发、自主生产,加强自身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今后也将把推广应用自主研发的产品和技术作为主要的目标与方向。

金刚钻下巴音项目盛装启动

油气田勘探开采是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对于已经走过15年历程的企业来说,旺坤科技创始人瞿国福在公司发展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作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钻完井专家,瞿国福从事油田工程专业工作已有35年,在中石油玉门老君庙油田也工作了10年,曾任职于华油能源集团、金狮集团、新世纪能源集团以及加拿大、美国等国内外知名大型石油公司。

多年工作的丰富经验,使得瞿国福无论是在专业技术方面还是在公司发展理念上都更具有国际水准和视角。做“独一无二”的产品就是他提出并始终秉持的理念。在与挪威鱼骨刺公司合作期间,由瞿国福主导,旺坤科技分别与中石油吐哈油田、中石油玉门油田、中海油渤海油田签订了总额数千万元的服务合同。之后,他又提出了掌握核心技术、掌握主导权的战略目标,并且牵头完成了电动钻井技术和智能喷钻系统两项革命性新技术的自主研发工作。

凭借敢揽瓷器活的实力,旺坤科技又接到业界伸出的“橄榄枝”。今年9月,旺坤科技与镶黄旗黑金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就“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镶黄旗巴音塔拉油田区块石油开采项目”开展长期合作。瞿国福告诉记者,此次合作是黑金能源基于对公司技术的高度信任,本着能在巴音油气田应用智能喷钻系统的热切愿望而达成的合作,并且给予了公司油田作业者完全权力,提出了优厚的利润分成条件。

基于此,旺坤科技将充分利用其在油田开采技术和经验方面的优势,通过公司自主研发“智能喷钻”设备行使作业者权限,保证达到油田增产高产的目的。目前,旺坤科技正在积极寻找融资合作伙伴,希望能够尽快将智能喷钻系统应用于实践。记者了解到,巴音项目的初期计划是打2-3口试验井,如果效果好,会接着进行第二轮和第三轮的探采工作。

瞿国福介绍说,巴音项目投资回报率高、盈利好,回收投资保障能力强,适合于有后续资金充足投入的投资者。加盟的投资商可以融入项目管理、参与项目运行、掌握资金动态,及时把控资金滚动与后期投资风险。

他表示:“对公司自主研发的新技术我们非常有信心,降低费用不是我们的核心工作,防止低效施工才是我们行动的原则。选取油田甜点位置布井、采用先进的石油开采技术、科学钻井完井、精细油田管理,实现油井高产稳产的同时探索一套油井高产稳产模式是先导试验阶段的核心任务。我们目前寻求融资合作的项目,最终目标并不是这一个区块的几口油井,而是希望通过这个项目,把‘智能喷钻系统调通,未来面对更广阔的市场,我们也相信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在获得较高经济回报的同时,助推国内油气田增产增效技术的落地应用。”

在油田领域,通常会把开发经济效益差的油田称为“低效油田”,而旺坤科技的“看家本领”就是能啃“硬骨头”,用行业专家+一流技术的方式,把一些效益不好的油田变废为宝,深钻下去,低效变高效,这也是今后旺坤科技的重点方向。

配合国家的能源战略和推动油气行业高质量发展,对于已经积累了多年油气田探采经验的旺坤科技來说显然意味着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当谈到企业的发展规划和目标愿景时,瞿国福表示,作为石油行业的工作者,深知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的能源发展正处于转型变革的关键时期,而对于企业来则意味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旺坤科技将发挥好“中国制造”的优势,克服困难,不断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将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不断研发和升级产品技术,为中国油气的增产增效、为推动能源技术革命、带动产业升级尽一己之力。

猜你喜欢

钻井油气电动
加油站油气回收及安全环保探究
新车队
电动漂移板:让人人都是钢铁侠等
油气改革之于油价
电动橡皮擦
中国建成全球最大海上钻井平台
浮式钻井平台将迎来史上最大拆解潮
未来2年将有超过100座钻井平台报废
2013全球主要油气发现
振华重工研制国内首个钻井VFD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