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心如磐 砥砺信仰
——获奖歌曲《信仰》审美探析

2020-02-21尹晓星

音乐教育与创作 2020年6期
关键词:作曲家信仰音乐

□ 尹晓星

信仰是旗帜, 信仰是灵魂。人民有信仰, 民族有希望, 国家有力量。 中国共产党人由于不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 其伟大的精神力量始终体现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之中。“本根不摇则枝繁叶茂”! 信仰与理想是事业与人生的灯塔, 指引着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者站位高、看得远, 志向远大、 眼界宽广、心胸豁达, 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 在关键时刻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 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能奋力前行, 且愈挫愈奋、 越战越勇, 其能披荆斩棘、 攻坚克难的不朽精神, 与感召人民、 凝聚民心的伟力之源, 在于信仰!

荣获中宣部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 奖的歌曲《信仰》, 由杨文国、 闻艺作词, 孟文豪作曲。 在过去一年里, 这首歌曾四度登陆中央电视台在主打晚会上精彩演绎, 并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周年庆典优秀歌曲100 首, 又获得湖南“金曲奖”,可谓惊艳乐坛、 影响深广。 作词、作曲三位艺术家, 以如磐初心、砥砺信仰, 以高境界的情怀勇于担当, 成功地创作出抒发人民心声的作品, “以汗水与担当” 写就这首“出彩的华章”! 三位艺术家无比激动地表示: “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创作重要论述中所指出的那样: ‘时代是出卷人, 我们是答卷人, 人民是阅卷人。’ 衷心感谢广大人民群众, 对我们致力于以正能量的歌声滋养人心、 温润社会的艺术追求, 十分荣幸地被接受、 被认可, 还给奖予以褒扬。”

歌曲, 是文学与音乐的综合艺术。 其成功, 在于创作鲜明而独特的艺术个性与高尚而丰沛的情感共通共融后, 完美物化的心灵交响。 其审美创造, 是主客体互相作用与建构的过程, 并运用辩证法把握与感受、 体味其审美意蕴与审美价值, 探寻追求其歌声中所蕴涵的审美理想。

《信仰》 这首精品力作, 其歌词窃以为非同凡响。 《信仰》 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美的规律” 为圭臬, 词中彰显出的“深邃意蕴哲思美” “情志物化意象美” “诗意特质音乐美”, 可谓是歌词作家杨文国与闻艺, 以大视野、 大情怀的笔触抒写出艺术美的魅力, 诗意地滋养初心、 引领使命, 是致力于激励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者的人生, 不断走向辉煌。

其一, 深邃意蕴哲思美。

人生哲理, 乃歌词理趣的中心内核。 歌词作家、 诗人杨文国、闻艺以思辨的目光, 遵照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根本性质与特点,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的思维方法, 将人生哲理与审美体验神融, 以深邃隽永的笔触, 揭示事物发展变化本质性的规律, 形成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抒人民心声, 发时代先声, 慧眼独具, 外理内情, 启人心智, 培根铸魂,引领风尚。 《信仰》 中的哲学思辨, 如同我国词坛泰斗乔羽先生,其词作不仅以情为本, 而且融入哲学精神, 像他的《黄果树瀑布》一词开头两句哲语, 充满哲思美的无穷力量; 雨果亦曾说过:“天才的诗人具有像红宝石一样双重返光。”

《信仰》 一词哲思美, 致力于突出其导向性与强化其引领性,并力求其思想性、 艺术性、 科学性与前瞻性高度和谐统一, 以高檐滴水之势, 弘扬主旋律, 释放正能量: “梦想有多长, 希望就会在前方。” “信仰有多高, 忠诚就会更昂扬。” 这开篇极富思辨性的哲语成为“词眼”, 引人注目与动心于“放飞理想和希望”, “牢记使命把信仰擦亮”, 而且启悟人们, 只有“同心协力追赶奋进的时光”, 才能“民族的希望是压不弯的脊梁”, 这是由于“国家的力量, 是万众一心的光芒”。 “坚定信念, 紧随前进航向”, “国富民强, 铸就人民永恒的信仰。” ……这一字千钧、 掷地有声的诗句,其深邃意蕴哲思美的魅力与审美精神, 迸发出伟大的信仰力量,灿射出杨文国、 闻艺二位歌词作家哲学思辨的睿智之光!

其二, 情志物化意象美。

歌词与诗的重大区别, 在于诗贵意境、 词重意象。 《信仰》一词的成功, 在于意象的选择与运用。 特别是《信仰》 选择与运用的是纯意象, 且寓意明朗。 所谓“意”, 即人的意志、 情绪、 旨趣与理想, 乃包容着理智与情感的一种复合性心理构成; 所谓“象”, 乃客观的、 具体的、 感性的物象。

《信仰》 一词, 二位诗人善于以“立象尽意”, 表达那些“只可意会, 难以言传” 的深情与隐情;善于以比与兴营造氛围, 增强情感的气势与色彩; 善于使“意”之表达更加鲜活生动, 化抽象为具体形象。 像《信仰》 词中的“不懈追求与向往, 就是人民富强与安康” “美好蓝图与梦想, 就是祖国繁荣与富强” “牢记使命把信仰擦亮” “不忘初心, 放飞理想和希望” “民族的希望, 是压不弯的脊梁” 等等。 单纯而寓意明确的意象, 可比可兴, 为直抒胸臆灵活而自由、 晓畅而明朗。特别是意象的选择与运用, 既能体现出物象的人化, 如“汗水与担当, 写就出彩华章”; 又能体现情志物化, 如“民族的希望, 是压不弯的脊梁。” ……这情与物之交流, 充分体现出了意与象之神融, 真可谓能使政治术语形象生动灵气充盈, 静止物可以流动飞扬, 真可谓“笼天地于形内, 挫万物于笔端”。 《信仰》 一词中意象选择与运用, 正如艾略特所提出的“思想知觉化” 与“意识的形象化”, 艾青所云“为表达一个观念而寻找形象”。 这样的情与物、 意与象使《信仰》 一词哲思意蕴的精神实质, 臻于韵致深含,意不浅露, 二者相得益彰, 万千气象。

其三, 诗意特质音乐美。

我国词坛泰斗乔羽曾著文论及: “歌词别有天地, 我们必须在‘别’ 字上做出新的文章。……音乐这种诉诸听觉的时间艺术严格地制约着歌词, 使歌词这种文学体裁区别于任何其他文学体裁……歌词作家正是在这种制约中创造了自身独具的美。 作曲家更有兴会地展开翅膀。”

《信仰》 一词, 在“别” 字上的文章已做大做强。 其诗意特质音乐美, 表现在题材选择与艺术表达上, 富有整体的歌唱性与可听性; 在谋篇结构上, 符合歌曲音乐曲式发展的规律性; 在审美造境上, 着眼于音乐腾飞的时空性; 在遣词用句上, 注重词曲结合的协和性。 歌词作家、 诗人杨文国先生曾在电话中对我说:“你发表在《词刊》 上的《能唱能走又能飞的诗, 歌词也》 这篇论文, 我不知学习过多少次了。 我对你的‘近距离、 纯意象、 多空间、 易入乐’ 十二字菁言髓语扣旨立论, 深感其既立言高远, 视野宏阔, 又省人思考, 极富创见,既言简意赅, 又神采飞扬。 而且,我十分赞同你的观点, ‘能唱能走又能飞的诗’, 应注重其‘音乐美以穆耳协心为标准’。” 因此,杨文国创作的《信仰》 等一系列歌词, 不仅看重于语言表述的韵律感、 节奏感与情感, 且注重于有张有弛、 有朴有丽、 有虚有实,便于构成音乐性的对比与统一及内在的发展逻辑。 同时, 他颇懂音韵学, 对于分节歌词的上下对称与对置的语调十分讲究。 像《信仰》 中的“梦想有多长” 与“信仰有多高”, 只是“长” 与“高” 语调上有异, 而上下词性基本一致。

歌词作家、 诗人杨文国与闻艺, 崇尚古代歌词“声诗并著”的优良传统, 力求歌词的音乐性与文学性和谐融合。 《信仰》 一词不仅凸显出文学悟性, 而且诗意中洋溢着音乐灵气。 他们力求歌词既符合音乐按单音、 音型、动机、 乐句、 乐段、 曲式谋篇布局, 又致力于从文学性的角度以不同的语势意态, 形成起伏跌宕的语调韵律, 在“随心所欲不逾矩” 的前提下, 力求句式灵巧。因此, 《信仰》 这首词五言句、七言句、 九言句等变化多端, 形成错落有致的节奏, 为作曲家“运斤造境” 大有用武之地, 让词作插翅翱翔。 特别令人钦佩的是,二位歌词作家遵循歌词结构就是歌曲音乐结构之原则, 音乐在起、承、 转、 合A 乐段结束后进入B乐段, 当音乐将发展到黄金分割点时, 歌词亦进入情感发展的巅峰, 可谓水到渠成, 此时此刻词曲神融、 浑然天成, 共同塑造出生动鲜活、 栩栩如生的音乐形象。

像杨文国、 闻艺这样大手笔、大视野、 大情怀的歌词作家、 诗人, 是不多的。 我知道杨文国先生曾写了不少成功之作, 委实我对他的悟性与灵气心仪已久, 甚为钦佩与崇仰。 杨先生是湖南省新宁县人, 系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大学毕业后成为了一名中学英语教师, 现为一名县处级干部。他业余时间从事文艺创作, 笔耕不辍, 曾在《人民日报》 《湖南文学》 《朔方》 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60 余万字, 他作词的《崀山脐橙香》 《百里脐橙连崀山》《浪漫崀山》 等四首新宁本土歌曲, 曾集中亮相于央视, 产生了广泛影响。

因此, 全国不少著名作曲家争相与他合作。 《信仰》 一歌的作曲家孟文豪, 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中国流行音乐家协会理事、 中国音乐文学学会理事、 中国文联志愿者协会会员。 他曾为中央电视台《记住乡愁》 《长城内外》 《一带一路》 等栏目创作主题音乐与主题歌。 2012 年参加中央电视台8 套片头音乐创作。他曾多次担任国内外音乐会与大型文艺活动音乐总监。 他多次荣获全国性大奖, 如《故乡探雨》荣获唱响中国全国36 强, 《牵着太阳的手》 荣获中宣部和中唱的美丽中国征歌金奖。 他曾应邀为廖昌永、 刘和刚、 王丽达、 汤子星、 蔡国庆、 韩磊等全国众多歌唱家作曲。 他可谓胸怀锦绣, 大美于心, 坚守艺术理想。

因此, 他为《信仰》 一词作曲, 出手不凡, 神采飞扬。 窃以为《信仰》 音乐技法巧用, 具有独创性实力; 音乐语言表达, 具有当代性活力; 音乐形象塑造,具有审美性魅力。 这“三力”,是作曲家灵气之物化, 是社会生活的艺术化, 是情感与情绪的交融, 让人们的心灵与情怀受到艺术洗礼, 具有真善美永恒的艺术指向。

其一, 音乐技法巧用, 具有独创性实力。

作曲家孟文豪在其《〈信仰〉创作思路》 资料中说:

这首歌在旋律上比较有特点,第一句从第二拍起, 破开了平常的节奏, 听起来更加昂扬。

在歌曲音乐创作出现同质化、模式化、 雷同化的当下, 正如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 著名作曲家叶小钢所言: “大量平庸作品冲击中国音乐发展。” 孟文豪先生为力戒与克服平庸、 低俗、 浮泛、表浅、 刻板, 敢于挑战现实, 走自己的路, 勇于突破的守正创新精神委实难能可贵。 《信仰》 的乐句, 基本上都是从第二拍起,这种能在人民群众的审美理想上“立得住” 的“独创”, 其实际的艺术效果可谓魅力无穷, 既深化了音乐主题, 又大大增强了旋律明朗激昂的特色, 足见作曲家审美创造的超强实力。

同时, 他为抒写出国家发展的万千气象, 展现举国上下各民族人民不忘初心, 勇于使命担当,各行各业崛起腾飞、 蓬勃发展的壮丽画面, 匠心独运地以流行音乐的感觉来创作其音乐主题。 他说: “广东这边舞狮子的节奏是特别强的, 我特意将其加在里面,这样, 听起来又流行, 又不失厚重感觉, 我认为能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 去聆听。” “聆听《信仰》, 憧憬美好的未来, 我们一直在路上。”

就《信仰》 一歌音乐表达技法独创性而言, 我认为作曲家为彰显国家富强、 人民幸福的深刻内涵, 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自信心与自豪感, 以超强独创实力在配器上下功夫: 民族乐器、 管弦乐器、 大号、 小军鼓、 民族大鼓, 流行的电吉他之类一齐上, 成为融合之作, 气势恢宏、 磅礴, 意境高远、 辉煌。 用作曲家孟文豪先生的话说, 这样“年轻人会更喜欢”, “整首歌曲音乐振奋激昂, 让人们深深感受到信仰的力量。”

其二, 音乐语言表达, 具有当代性活力。

窃以为作曲家恪遵颂善美传心声之道, 将当代性的音乐语言活力不断迸发, 以激荡人心的歌调,引领歌者与听众, 在神州大地上书写逐梦伟大复兴的历史篇章。

所谓当代性音乐语言, 即切切实实从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出发,其音乐语言适应与满足当代歌者与听众的审美需求与审美理想,其核心在于作曲家对于现实生活高度关注, 热情而积极地选取丰富多彩的当代生活的歌唱题材,并高度自觉地运用当代人的音乐思维完美地用艺术来表达。

《信仰》 的音乐语言, 用作曲家孟文豪自己的话说, 力求“好记好唱”。 因此, “将大交响、 中国的民族大鼓和流行元素相结合”, 就是他“定下的创作方向”。其目的在于让更多当代人特别是年轻人喜欢听喜欢唱。

正因为如此, 《信仰》 的音乐语言具有当代性活力, 质朴、诚挚, 平易近人是其特色。 虽然旋法新颖、 律动灵巧, 四度、 五度、 六度、 七度大跳运用较多, 但随情感激发的活力引动十分顺畅,特别是音乐语言素材简洁、 集中,音域适当, 音型、 节奏型选择合理、 运用自然, 曲调的发展技法与走势, 顺应词句的语调行腔如水乳交融、 和谐统一、 沁心悦耳, 整首作品音乐语言可谓声近而旨远, 言约而意丰, 浅显中存精深, 平易中藏波澜, 旋律起伏跌宕, 节奏张弛有致, 变化中求统一, 乐意与诗情互为依托, 互为羽翼, 如影随形, 相得益彰。 尤其是有时运用以分解和弦为主的旋法, 不仅十分老到、 精湛, 而且不蹈故常。

所以说, 《信仰》 一歌的音乐语言特色, 具有当代性活力。同时, 窃以为作曲家孟文豪先生礼敬自豪地对待民族民间音乐,他立足传统创新, 以传统写当代,真正做到了既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与审美习惯, 又不失歌曲音乐语言艺术的本体规律与根基,直面当下人民群众的生存现实,唱响能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强音,展现扣人心弦的艺境, 激励当代人对未来美好前景的向往! 比如“国富民强, 铸就人民永恒的信仰” 一句旋律, 就是以传统写当代的心灵天籁, 其不同凡响神融了时代特质与气象!

其三, 音乐形象塑造, 具有审美性魅力。

没有形象, 就没有艺术。 尤其是音乐, 乃性情与灵气的物态体现, 是可听、 可感、 可悟的音响。 中国音乐家协会原主席、 著名作曲家李焕之曾强调说: “不能满足于自己创作的歌曲符合自然语调很流畅, 根本的问题应考虑是否塑造好整个音乐形象。”

作曲家孟文豪深谙此道, 认为音乐形象是音乐的基本资质,亦是产生艺术魅力所指仗。 窃以为, 他在创作《信仰》 音乐时,注重音乐整体的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这是大手笔, 因为此乃音乐形象塑造之基, 亦是音乐审美性升华之前提。

首先, 孟先生从作品的整体上考虑音乐形象的塑造, 他力求在艺术“通感” 作用下, 音乐艺术形象典型、 完美, 栩栩如生。他在作曲过程中, 对于尽管是领唱与对唱的单旋律, 亦殚精竭虑地使每个乐句蕴含其和声因素,铺垫重唱部分复调织体写作的情愫与意脉、 动机与指向。

罗丹曾说: “艺术就是感情。” 作曲家孟文豪对此感受殊深。 孟先生在《信仰》 音乐的创作过程中曾说, “我将自己对信仰的体会融入其中。” 他曾随中国音乐家协会去采风, 经历了一趟红色之旅。 延安、 井冈山、 西柏坡……一一瞻仰过。 再加上自己是南京人, 自小就常去雨花台,从雨花英烈事迹中感受到信仰的力量, 他十分严肃而认真地说:“我触动挺大的, 所以创作《信仰》 时心中充满激情。”

此情, 物化为作品的内容美与形式美, 随着审美精神的升华,审美性魅力中彰显其鲜活、 生动的艺术形象。

《信仰》 音乐的内容美在于信仰的力量, 其形式美在于神理思维即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高度统一, 如其二部曲式结构, 是在“情” 的意脉律动下由“理” 性科学规范而成, 体现神理思维统一于《信仰》 音乐的抒情性与歌唱性之中, 其审美性魅力于情于理, 其曲式结构乃自然天成, 顺理成章。

因此, 《信仰》 音乐艺术形象成功塑造, 在于审美理想的完整性, 在于情与理交融的诗意性,有如黑格尔所说的“这一个” 那样具有特定的个性, 此乃“信仰”之伟力铸就超越时空的心灵交响。因此, 自然而然形成高度真实的音乐艺术形象, 其音乐形象审美性魅力无限, 地久天长!

概言之, 新时代主旋律歌曲《信仰》, 是作词、 作曲三位艺术家, 持守如磐初心凝集智慧与力量, 以笃定信仰选择、 磨砺信仰风骨、 筑牢信仰根基为创作主旨, 以人民是根高于天的气度与襟怀, 从一度创作作词、 作曲到二度创作演唱, 以气宇轩昂撼苍穹的高尚情调, 满怀激情地抒发新时代全国各族人民的心声, 成为一首立意高远、 技法高超、 格调高雅, 审美精神不断升华, 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朗朗上口、 声声入耳的时代华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无论过去、 现在还是将来,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 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每一名共产党员都是一颗信仰的种子,植根于人民沃土, 永远保持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高唱超越时空的心声《信仰》, 我们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从胜利走向胜利, 从辉煌走向辉煌!

猜你喜欢

作曲家信仰音乐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长大可当作曲家
论信仰
铁的信仰
程诺:我想成为钢琴作曲家
音乐
当代“声景”中的“学者型作曲家”
——旅美作曲家梁雷音乐作品学术研讨会纪要
作曲家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