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根管长度测量仪在前牙根管工作长度测定中的应用价值

2020-02-17黄茜茜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3320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19期
关键词:牙根管测量仪患牙

黄茜茜 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 332000

根管工作长度是指牙冠上的某一点到根尖狭窄部的长度。传统的根管预备理论认为器械应当达到根尖狭窄部位,也就是牙本质到牙骨质界,使用根管预备在狭窄部形成“stop”点。这样不仅能够方便对根管进行彻底清理,还能够在进行填充的时候平衡压力,促进对根管进行完全的封闭,也降低了对根尖区狭窄部位造成二次伤害的概率[1]。在进行根管治疗的临床工作中,对前压根管工作长度的测定一直是医护人员面临的一大难题。随着医疗条件的进步,根管长度测量仪越来越广泛地用于临床测定工作中,X线片拍摄也有了口腔数字成像系统(ODIS)。目前,关于这两种方法在前牙根管工作长度测量结果对比方面的研究较少。此次调研对这两种新方法在临床的运用做了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患有牙病的患者共计45例,共60颗患牙。其中男23例,女22例,平均年龄(39.8±6.6)岁。这45例患者中患有牙髓炎的患牙为22颗,患有根尖周炎的牙齿为37颗,根充不完善为1颗,术前片显示的60颗患牙都为单根管,根尖发育完全,其中有2例根尖部有一定范围的骨质透射影,拟做根管治疗。

1.2 方法 为患者的患牙进行常规的清理,将其彻底清洗干净,再用消毒液对根管进行彻底清洗,将测量仪上面的对抗电极和患者的口角进行连接,然后再将根管测量仪的开关打开,选取一款合适的根管放大针为患者进行治疗,用针夹进行固定后,缓慢放进根管,当听到仪器发出有节奏感的相声时,仪器显示屏右下角牙齿的图像就会开始出现快速的变化闪烁,用标记仪器对此时的位置使用记号笔进行准确记录,再将扩大针进行去取出,测出的实际针尖到标记片的长度就是实际工作需要的长度;再把扩大针转移至之前插入的根管位置,再用ODIS拍摄出根尖片,再对针尖在屏幕上的位置进行观察分析,进行定位。根尖狭窄部位的确定:使用医学解剖进行分析,可以观察到根尖狭窄部位的位置在距离牙根最顶部的1.0~1.5mm处的部位。因此,在对根管的临床测定工作中,首先需要使用根管测量仪进行具体测量,再使用ODIS片上针尖在距离根尖1.0~1.5mm的范围内的长度,全部记录成精确长度。

2 结果

22例患有牙髓炎的患者中,扩大针的位置在精确长度以内,有1例针尖的位置距离根尖为1.5mm以上。通过对患有根尖周炎的37例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发现有35例患者扩大针位置处于精确长度以内,有2例不能够通过显示屏进行观察;不完善根充的唯一1例测定的位置也属于准确长度之内。所有入选患者的60颗患牙中有57颗患牙测定出的长度为精确长度,占全部患牙的95%。

3 讨论

在以往对根管工作长度的临床测定工作当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是诊断丝法,这种方法计算起来会带来很难困难,其十分复杂,而且X光片上的牙齿长度最终是通过人进行认定的,很容易带来偏差。随着口腔科医疗器械技术发展进步,口腔数字成像系统(ODIS)逐渐应用于根管工作测量中。ODIS本质是将计算机图形学用于口腔颌面部影像的临床工作中,通过X线片的曝光,在计算机上回立刻显示出实时影像,能够对诊断丝的位置进行准确而快速地进行观察,避免了传统的需要在暗房进行长时间的等待才能够得到结果[2]。同时,这种测定方法进行起来十分便捷,避免了传统测定方法的计算的复杂性,优化了整个测定过程。另一方面,通过使用计算机的辅助图像进行处理后,大大降低了ODIS的X线片的放射量。但是ODIS拍摄的是一个二维的平面图影像,其根尖狭窄部的测定结果最终是需要通过认为计算出的,不够客观。此次调研就有1例使用根管测量仪测定出长度为19.0mm,使用ODIS进行拍摄显示显示出其距离根尖仅1.5mm,该牙的就诊原因是患有牙髓炎。这名患者通过对手术前的拍片检查,没有发现其出现根管或根尖变异的症状,改变X线的照射角度再次进行检查,得到的依然是统一结果。大部分患者的根尖开口是呈现出螺旋形,54%的牙根尖孔不在根尖而偏于另一侧。这些不在根尖的根尖孔,其和根尖的距离一般在0.6mm左右,在对这类牙齿的临床测定中,如果用诊断丝法进行测定,就容易超出根尖孔。而改用根管测量仪进行测定,能够带来更加准确的测定结果。

通过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发现,从根尖孔通过牙周膜到口腔黏膜的电阻值大体上恒定,不会因为患者年龄的增长,性别、牙别或者牙齿形态而影响,如果使用直流电阻对牙齿长度进行测定,可能会提高测定的准确性[3]。此次调研中60例患牙都没有超出根尖孔,就大大降低了在牙体预备时根尖部因为受到强烈刺激而出现异常的概率,并且这种测定方式不用拍片,也就降低了患者所受的辐射量。此次临床测量工作使用根管测量仪进行测量,达到95%的准确率,说明使用这种方法进行测定是有优势的。

此次临床调研中,有1例患者根管测量仪测定出根管长度为17mm,二次使用诊断丝检查出距根尖距离仅为1.5mm。通过进一步检查发现,患牙根管内渗出很多液体,根管很细,用棉捻对根管进行彻底清理,换用光滑髓针对根管长度进行测定,测出结果为19.0mm,和ODIS显示结果一致。有2例患者的患牙使用根管测量仪进行测定时,显示屏没有反应,说明这2例患者的患牙可能都是慢性根尖牙周炎,术前片显示根尖绝大部分呈现出骨质透影,根管内有渗液的情况发生。这就说明根管测量仪虽然有很大优势,但是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如果患者患牙的根管内有残髓、电解质含量超标、渗出物和根尖区骨质吸收、损伤程度十分严重时,测定的结果就十分容易出现偏差[4]。撇开临床经验外,在测定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拍片,还要对其异常结果进行仔细分析讨论,找到原因,有需要的话还可以加拍ODIS以确诊[5]。

综上所述,使用根管长度测量仪测量前牙根管工作长度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测量方式的局限性,降低了在测量过程中对患者造成二次损伤的概率,提高了测定的准确率。根管长度测量仪也有自身的局限性,再使用ODIS能够对工作长度的测量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

猜你喜欢

牙根管测量仪患牙
机用镍钛锉在乳磨牙根管治疗中的应用
用椅旁树脂嵌体/高嵌体在对第二磨牙远中龈下缺损进行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昆明地区人群下颌磨牙根管系统的CBCT研究
水平度与垂直度精密测量仪
探讨儿童橡皮障在乳牙根管治疗术中的临床效果
磨牙牙隐裂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保留价值分析
基于单片机的便捷式LCF测量仪
揭秘身高体重测量仪
宽电容测量仪的设计
玻璃纤维桩在上颌前磨牙根管治疗后的生物力学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