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省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

2020-02-16黄晓敏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营销界 2020年13期
关键词:农村金融四川省金融机构

黄晓敏(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作为天府之国,四川在西部经济的发展中一直起着先锋和模范的作用,但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制约,四川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村金融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研究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境以及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因素,对于我们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推进四川省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四川省农村经济增长,有着十分重要现实的意义。

■ 四川省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第一产业在全部产业结构中所占的百分比过高,导致整个产业结构的不协调

通过分析近年来四川省的产业结构数据可以发现,与经济发达地区的数据相比,农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据的比例太高,而每年由农业创造的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据的比例也较高。2019年的数据显示,四川第一产业生产总值4807.2亿元。近年来,四川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总体来看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却还是明显高于其他绝大部分省区。

(二)由于科学的农业体系建设程度不够,农产品加工的程度比较低,农村服务业乏力

四川农村第二产业带动明显不够,农产品加工规模不大,产品档次不高,四川农副食品加工业的发展与东部农业大省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三)农民收入的形式与来源较为单一,水平较低,收入增加受限

尽管四川农民收入有较大增长,但收入来源较单一,农民纯收入中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就占了近9成,而其他收入来源仅占1成多,并且收入水平与全国的差距逐步拉大。与此同时,城乡、区域、农户间的收入差距扩大的现象也日趋明显。

(四)农村地区的人才净流出的现象十分严重、农民创业的一般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差

目前,农村人才流失十分严重,农村地区发展过程中高素质专业化人才的缺乏对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是十分不利的。通过调查显示,四川农村居民自主创业的数量一直较少,而少数农民自主创业者中绝大部分是家族式管理的企业,其规模较小,抵御风险的能力也不强。

■ 四川省农村金融发展状况

(一)四川省农村金融发展面临的问题

2019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14670元,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6021元,可以看出四川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全国平均水平的91.57%,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支持。但是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农村资金短缺的问题突出,农村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求非常迫切。

(1)传统的金融机构在四川省农村地区的市场布局辐射不完善,导致农民无法找到为其提供优质金融服务的机构。由于成本和利润因素,以及各金融机构战略目标的调整,从1999年开始,国有银行大规模撤并地县以下基层机构。通过在四川省农村地区实地走访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很难看到还在农村开展业务的国有银行分支机构,只有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几家金融机构还在四川省农村地区保留数量较少的营业网点。

(2)历史政策印象,导致农村资金投入不足。在20世纪50~60年代间,我国提出了“以农业补工业”的发展战略,这就造成我国农业基础设施由于历史因素而发展较为落后,投资环境也一直没有得到改善,形成恶性循环。

(3)农村借贷规模有所扩大,但仍以民间借贷为主。经济发展带来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收入差距加大,农户的借贷水平虽然处于上升趋势,但是占主要部分的还是民间借贷。形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农村居民收入不够稳定,传统的金融机构不愿将资金投入到农村地区这个高风险低收益的领域,而非正规金融很乐意满足农村不同贷款需求。

(二)四川省农村金融发展测量

本文从四川省农村金融近年来的发展规模、四川省农村金融体系的主要构成机构和四川省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几个方面来分析四川省农村金融发展的显示情况以及面临的困境,并结合四川省农村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来判定适合衡量四川省农村金融发展状况的指标。

1.四川省农村金融发展规模

根据相关资料,我们发现对农村金融规模的测定主要包括农村金融资产和金融相关率两个方面。但是由于我国农村金融,例如农村证券投资和农村信托这些金融活动还属于空白或正处于起步阶段,同时统计口径并未准确对金融资产在城镇和农村的情况做区分。而就民间借贷而言其本身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并且难以统计,所以能够体现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的指标就只剩以农村传统金融机构存贷款的信贷活动。

(1)四川省农村贷款

从历年统计数据分析,四川省乡镇企业贷款和农业存款都是总体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同时,四川省农业贷款和乡镇企业贷款有阶段性波动,第一个转折点位于1998年,在此之前因为国有企业的不景气,国家开始整顿提高乡镇企业,所以到了1998年乡镇企业贷款比重超过农业贷款;第二个转折点在2004年,从2004年开始国家对“三农”问题越发重视,加大对农业的扶持,使得农业贷款迎头赶上乡镇企业贷款。可以说四川省农业贷款和乡镇企业贷款两者共同为四川省农村经济做出了重大贡献。

(2)金融相关率

戈德史密斯提出了运用金融相关率指标即FIR来衡量金融发展规模的想法。FIR反映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深化程度。通过测算,四川省农村金融相关率在2008年FIR超过100%,达到了147.29%。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四川省农业存款的急剧增长所造成的。戈德史密斯以该指标为标准,把金融发展水平分为了三个等级:0.2<FIR<0.5是初级阶段,FIR≈1是高级阶段。由此可以看出总体上四川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已跃过初级阶段,现处于从初级阶段过渡到高级阶段的重要时期。

2.四川省农村金融体系

四川农村金融体系主要由以邮储银行、农村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等为代表的正规机构以及以农村合作基金会、乡村典当行、地区私人钱庄和地区互助会等为代表的非正规机构组成。总的说来,可分为以下四类:

(1)政策类金融机构:如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2)商业类金融机构:如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3)农村合作性金融机构:如四川省农村信用合作社;

(4)农村民间金融机构:如农村基金合作会。

3.四川省农村金融发展效率

能够动员和促进储蓄,能够将闲散资金聚集,同时将这些资金有效的转化为投资是金融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增长和发展最主要的原因。其中,农村金融机构充当着资金融通的媒介,将资金从资金盈余者手中整合并分配给资金需求者,使资源合理配置。资金流转的效率,是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之一。因此,我们将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作为测量农村金融发展水平高低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指标。本文主要选取代表四川省农村储蓄动员能力的农村居民储蓄率以及代表四川省农村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的农村贷存比来作为体现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

(1)农村居民储蓄率

四川省农村储蓄动员能力的逐年上升,表明伴随着四川省农村居民的人居纯收入的持续增加,农村居民的储蓄率也在不断上升。该项指标能够说明为农村经济的增长提供良好动力的主要来源。

(2)农村贷存比

在我国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抽水机”效应,即农村积累的资金没有对本地农村经济水平的发展做出贡献,而是通过相关金融机构转移到其他地区。四川省农村储蓄投资转化率(四川省农村贷款和除以四川省农村存款和)数值的大小能够衡量“抽水机”效应的严重程度。从1997年到2019年,四川省农村储蓄投资转化率经历了两个阶段变化:2004年之前,流入本省农村的资金大于流出本省农村的资金,外来的资金流入有助于四川省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在2004年-2019年这一阶段,四川省农村金融机构存贷比急剧下降,在2008年甚至只有19.36%,这说明这阶段四川省农村资金被大量抽离四川省农村地区,资金没有用在本地区的经济建设上,不利于本省农村经济的发展。

■ 结语

通过分析总结,我们可以发现四川省农村金融发展目前而言对实体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甚至有着金融抑制的现象存在。因此在将来的农村经济与金融协调和促进工作中,需要着力促进农村金融改革深化,大力发展农村金融的同时保证其对农村经济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农村金融四川省金融机构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
四川省 多举措增强2500万 农民工获得感
农村金融要多些“乡土味”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一季度境内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17.79亿美元
农村金融扶贫 脱贫要“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