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化财务软件在高职院校应用模式探讨与研究

2020-02-16周菁乔郴州职业技术学院

营销界 2020年13期
关键词:报税财务软件智能化

周菁乔(郴州职业技术学院)

会计职业的变化大致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基础的会计工作将被智能化替代。会计的基础性工作通常是简单的,机械的重复性工作,例如凭证的审核、记账、登账和生成报表。智能化会计将把人工的部分替换成通过智能语音录入,自动扫描和智能化的财务软件自动生成账表完成全套的会计工作[2]。第二个方面是对会计信息中的支付系统、区域链接进行互通和融合,使会计信息更新更快,传递更及时,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在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会计工作的效率方面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lus)人工智能都完美的取代了人工。传统的会计是核算和监督,人工智能的出现将会计的中心逐步转向了预测、分析、评价和控制等方面[3]。

■ 财务应用软件功能的变化

在传统的会计应用软件中往往发票的开具、记账、报税和财务分析都是分开的不同软件,这些财务软件的功能较为单一,不具有连通,共享和互核的功能,这对财务信息的统计和使用以及记录都不太方便,没有办法对财务数据进行及时高效的运用。随着大数据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互联网技术越来越成熟和区块链技术的支撑实现了数据的逐步共享与统一,财务应用软件的功能变化将会由单一的功能模式转变成多功能、多领域联通的信息共享模式。

基于这样的环境下,智能化财务应用软件也应运而生,如正保、中联、用友、金蝶等科技公司在已有的技术支撑下开始设计智能化财务软件,智能过账系统、智能会计平台、智能财税共享或财务共享服务等账务处理软件,这些智能软件通过对原始凭证信息的识别,在会计人员的辅助下能够自主完成简单重复的会计记账工作,通过设定进行工资核算、损益结转、税费计算等工作,打通了单一平台之间的屏障,使各个平台之间的信息数据能够共享,也连通了国家税务平台,使得报税依据可以直接从财务数据库中提取导入,包括发票的领取、使用、发票金额等都能进行核对,保持了信息之间的一致性,让税收监管和查验从源头开始,同时简化了财务工作人员的信息传递难度,税费的缴纳也能通过会计软件上链接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一键完成,让缴税纳税工作简便易行。

■ 智能化财务软件市场应用情况

现智能化财务软件市场的应用情况大多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一、二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通过与财务软件公司的沟通了解发现,现主要使用智能财务软件的企业也是大型企业居多或者是一些代理记账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和税务师事务所等。因为这些公司面对的企业种类比较繁杂,业务多,有关重复性内容也多,也注重企业报税,通过智能共享财务软件能快速的处理大部分的日常经济业务,提高效率,同时由于智能化财务软件与国家税务建立了区域连接和信息共享的,这大大的简便了企业的报税流程,提高了报税信息的可信度与准确度,也有利于国家税务机关各项工作的开展。

但是对于三、四线城市来说,智能财税软件、智能共享中心或者财务共享服务软件还是比较新的概念,普及度不高,甚至很多从事财务工作的企业职员对这样的智能化财务软件闻所未闻。在对中小企业会计软件使用的调查和询问中发现很多中小企业依然采用传统的会计核算、分析手段,虽然有会计电算化,但是还是局限在用电脑输入并记录的阶段,并不能通过软件自动生成凭证,也无法及时查看原始凭证,更不能进行税务核算和报税,由此推测三、四线城市要全面使用财务智能共享软件还需要较长一段时间。另外相比需要定制和额外付费的智能化财务软件而言,现在市场有的一些免费记账软件更受企业青睐,对于小企业来说成本和费用的控制也是企业比较在意的一方面。

■ 市场对财务人员需求的变化

基于上述差异性,不同地区、不同企业与行业对财务人员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在我国相对发达的地区,由于金融行业、事务所或者中大型公司相对较多,与国际接轨程度更高,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是技术技能拔尖,专业过硬的人才;或者是能实现学科与学科之间知识的交叉与融合,技术集成的复合型人才。而在我国的三、四线城市,或者经济相对不那么发达的地区,中小型企业相对较多,对财务人员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技术技能不一定要拔尖,但可能需要身兼数职,所以除专业以外的其他能力也一样重要。

近年教育部也对职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做出了调整和要求。具体情况可以通过近年开始的各项会计技能比赛发现,教育部有意识的督促各高校改变人才培养的策略,从单纯的会计核算技能考核变成了对会计领域的综合考察,对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考察的内容逐渐增多,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从简单的会计核算变成了需要会计人员融合企业业务、财务、税务等多方面帮助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需求。

这种需求的改变将不仅满足于一、二线城市对人才的需求,国家也通过对人才的培养影响着中小型企业未来的发展,帮助行业进行提升。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和国家对企业未来发展的期待共同催促着高校对会计人才培养的调整。

■ 财会专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会计从信息化发展到如今的智能化也不过短短几年时间,智能化的脚步也远不止于此,未来智能化的普及是大势所趋,固守现有的信息化绝不是长久之路。对于新事物的普及和应用总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在普及过程中抓住机会,调整方向,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才是出路。正如国家提出的“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和试点,就是希望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满足市场需求,也希望通过此举措促进高校改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评价模式以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智能化财务软件训练平台的出现能使学生提前接触和适应智能化的财务环境,也能让学生通过该软件获得更多的实战技术技能,同时也能作为高校培养专业人才的一种手段和工具。智能财务软件应用进高校是趋势所致。

就会计专业而言,高校现有优势是:一、所面对的学生都是出生在2000年左右的新生力量,他们对智能化的接受程度很高,也乐意应用。二、智能化应用软件并不需要新增过多的硬件设备,减轻了高校费用开支的负担。劣势是:一、由于没有自主研发的平台,需要借助教育类科技公司的训练平台对学生进行培养和训练,这需要花费一部分费用。二、为了让教师跟上智能化发展的步伐,在教师的培养上和训练上也还需投入一定的时间和财力。

■ 智能化财务软件在高职院校的应用情况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会计教学还处于教授较为传统的会计核算和监督方面,虽然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有侧重财务管理和分析类课程,但这些课程大部分还是传统的知识学习,缺少实训,更不要说采用智能化软件进行训练了,也没有太多的实际案例可供学习。

现高职院校的基本的实训场所和会计的信息化训练虽有一定的基础保障,但是对于财务会计软件应用仍然是简单的看凭证做账,对生产成本进行简易核算,结转损益形成报表然后进行纳税申报表填写,对于实际工作中的所遇到真实情况没有并没有进行考虑和设定,这些都是普通的会计信息化软件所不涉及的,而又是会计人员在今后岗位上有可能会面对的真实工作情况。

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分割太大,即使在有会计信息化软件的训练下仍然没有对其他会计课程进行融通,训练内容还是较为单一的,更不要说在其他的会计领域进行平台化训练了。

■ 智能化财务软件在高职院校应用模式

智能化财务软件是集合了会计各领域、模块对数据进行综合处理的一个平台,智能化财务软件的应用相对于传统的带有服务器的信息化软件应用是简单得多的。智能化财务软件的应用不需要到现场进行安装,也没有过多的维护,全都是B/S架构即浏览器和服务器架构模式,浏览器是客户端最主要的应用软件。这种模式统一了客户端,将系统功能实现的核心部分集中到服务器上,简轻了客户端电脑的载荷,降低了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和工作量,同时也能进行云端部署和本地化部署。拥有这样的平台后,学生的训练就不再局限于课堂,也不受时间的约束,只要有电脑能联网就能进行训练。

在教学上,一个智能化财务软件平台可以供每门课的老师使用,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训练,也可以作为一门综合实训课程对智能化的各个模块进行综合熟悉和训练,打牢学生基础,帮助学生理解各知识领域的关联性,也对今后智能化财务软件的普及和今后的就业积极做准备。

猜你喜欢

报税财务软件智能化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财务软件在我国财会工作中的应用和未来发展的趋势分析
大型公共建筑智能化系统造价控制
分析财务软件在企业中的运用
探析财务软件在企业应用中的相关问题
400多万法国人踩点报税挤瘫官网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财务软件发展趋势研究
石油石化演进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