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母乳喂养护理干预对足月分娩产妇泌乳量的影响观察

2020-02-11周莉莉

吉林医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母乳泌乳乳头

周莉莉

(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广东 东莞 523000)

产妇特别是初产妇由于认知缺乏,心理建设不足,往往对母乳喂养有所抵触,同时因为没有正确的哺乳技能,使得哺乳效率下降[1]。帮助足月妊娠产妇树立正常的喂养观念,增加母乳喂养知识,提高乳汁分泌效率,是产后护理的重点[2]。本研究分析了足月分娩产妇母乳喂养护理干预对泌乳量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1月~2019年2月在我院分娩的足月妊娠产妇14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将产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0例。干预组产妇年龄22~35岁,中位年龄(28.17±3.58)岁;孕周38~41周,平均孕周(39.76±1.51)周;分娩方式:自然分娩42例,剖宫产28例。对照组产妇年龄22~36岁,中位年龄(28.34±3.63)岁;孕周38~41周,平均孕周(39.82±1.73)周;分娩方式:自然分娩40例,剖宫产30例。对比两组产妇基础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所有产妇均是足月妊娠,在完善多项检查后由经验丰富的医生和助产士帮助其顺利完成分娩。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保障进行产程指导,积极预防围产期并发症,指导患者饮食和术后恢复等。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开展母乳喂养护理干预,具体方法:①产后予以喂养知识宣教: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灌输母乳喂养知识,指出母乳喂养的好处和对新生儿发育的意义。说明母乳内包含多种对新生儿有益的成分,其内含有的矿物质、乳糖、脂肪、蛋白质等更利于新生儿吸收、消化,有助于强化新生儿体征,促进疾病发生概率降低。教会产妇怎样护理乳房,指出产后喂养时间、次数,对于产妇提出的疑问进行耐心解答,若发现产妇存在错误观念予以及时纠正。将产科印制的健康资料向产妇与家属发放,重点内容是产后不同阶段饮食常识、食疗方法、运动方法以及新生儿的护理和观察技巧。②加强乳房护理:产妇分娩后的1 h,由护理人员帮助产妇进行乳房清洗并予以按摩。乳房按摩由经过培训的护理人员落实,不仅利于减少产后出血,也能促进乳汁分泌。先对双手进行细致清洁,再搓热双手,对乳房予以热敷,之后利用按摩油均匀涂抹于双侧乳房,以合适手法将乳房托起,由乳房根部到乳头方向进行顺时针按摩,每天帮助产妇按摩两次,每次25 min。每天帮助产妇进行穴位按摩,选择产妇肾俞、肝俞、脾俞诸穴,以按、揉、推等手法进行按摩,每处穴位按摩1 min。予以乳头护理,在新生儿无异常的情况下鼓励产妇及早开展喂养,指导产妇以乳头和新生儿接触,对新生儿吸吮与吞咽乳房的状况予以关注和记录。若发现产后喂养期间存在乳头皲裂状况,指导产妇先以另一侧乳房喂养,每次喂养结束嘱咐产妇将几滴乳汁在乳头涂抹,提高皲裂局部愈合效率。帮助产妇选择合适的胸罩,促进乳房抗病能力提高。③喂养护理:若产妇奶糖无异常,指导其喂养时处于合适体位,一般为仰卧位,促进上半身呈45°后仰,产妇背部利用枕头或垫子支撑,引导其放松保持最佳状态,新生儿俯卧在产妇身上,这样可以获得重力效用让新生儿获得更加舒适的支撑,获得空间也更加充足,不会造成胸廓压迫,也不会对呼吸造成影响。指导产妇用乳头与新生儿嘴唇接近,通过良性刺激让新生儿张嘴吸吮,一般保持10 min的吸吮时间,若在此期间新生儿睡着,要将其唤醒或将乳头取出。提醒产妇用两侧乳房进行交替哺乳,使双侧乳房有均衡的产乳。哺乳结束,将新生儿竖立抱起,使其在肩膀趴伏,轻拍新生儿背部,使其胃内气体排出,减少溢奶。针对存在凹陷乳头或平乳头的产妇,在产前和产后指导其进行针对性的乳头牵拉练习,即用手指轻柔牵拉出乳头,进行乳头轻缓捻转;在喂养新生儿的前几天引导其对乳头进行用力吸吮,若新生儿的吸吮力无法将乳头吸出,可先指导配偶吸吮,将乳头拉长后在让新生儿吸吮。对于凹陷状况严重的产妇,可选择抽吸器进行乳头交替抽吸。④综合干预:关注产妇的睡眠状况,保证产妇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关注产后疼痛状况,予以有针对性的止痛干预。对产妇产后的饮食进行针对性指导,帮助产妇科学调整饮食计划和营养摄入重点,根据产妇开展的分娩方式指导其选择合理的进食时间,从流食过渡到普通食物,嘱咐产妇多进食汤类,多食用新鲜蔬果。对产妇心理状况进行干预,帮助产妇及早融入人生角色的变化,分析造成情绪波动的原因,进行疏导、护理和及时的心理支持。

1.3观察指标:记录两组产妇产后不同时间段(产后1周、产后3个月)母乳喂养情况,在产后3个月进行随访,利用Latches量表评价产妇的母乳喂养技能评分。观察产妇泌乳量充足情况。

1.4统计学分析:本研究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产妇产后母乳喂养情况对比:干预组产妇产后1周、产后3个月时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产妇,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产妇泌乳量充足情况和Latches量表评分对比:干预组产妇产后泌乳量充足人数以及Latches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产妇,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两组产妇产后母乳喂养情况对比(例)

组别病例产后1周母乳非母乳产后3个月母乳非母乳干预组7042285515对照组7026443832χ2值9.0829.115P值P<0.05P<0.05

表2两组产妇泌乳量充足情况和Latches量表评分对比

组别例数泌乳量(例)充足不充足Latches量表评分(x±s,分)干预组7062834.28±3.44对照组70422828.17±2.65t/χ2值8.89211.263P值P<0.05P<0.05

3 讨论

分娩是人类繁衍重要的生理现象,产妇对新生儿的喂养是产后头等大事,也受到了社会与临床广泛关注,母乳喂养不仅是符合人类本能的喂养手段,早让新生儿吸吮自身乳头也可以强化宫缩,降低产后出血概率[3-4]。母乳内存在大量有效营养物质,是保障新生儿成长的重要途径,也能通过母乳喂养对其机体功能、味觉机能进行锻炼。据统计,婴幼儿经母乳途径喂养更为健康,发育也更加理想,科学的母乳喂养可以促进新生儿免疫力增强,提高智力,减少相关疾病发病风险[5]。不少产妇特别是初产妇和行剖宫产的产妇,往往因为疼痛、乳头皲裂、乳汁不充足等原因影响母乳喂养的依从性,也可能因为喂养知识缺乏使得喂养效率下降。因此,帮助产妇科学喂养、树立正确喂养观念、提高乳汁分泌效率是产后护理重点[6]。

本研究针对干预组实施母乳喂养护理干预,和产妇建立稳定关系,予以母乳喂养方面的宣教,加强乳房护理,给予产妇个体化喂养指导,进行营养干预,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干预组产妇产后1周、产后3个月时母乳喂养人数多于对照组,产后泌乳量充足人数以及Latches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足月分娩产妇母乳喂养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喂养效率,强化产妇哺乳技能,保障乳汁分泌充足。

猜你喜欢

母乳泌乳乳头
中西兽医防治母猪泌乳障碍的探讨
浅识人乳头瘤病毒
不来月经加上泌乳,说不定是脑子长瘤了
母乳库捐赠母乳规范化管理的研究进展及趋势
母乳到辅食,如何无缝衔接
浅识人乳头瘤病毒
不来月经加上泌乳,说不定是脑子长瘤了
不同泌乳阶段驼乳理化指标和体细胞数的测定分析
英国共享母乳引争议
新妈妈要预防乳头皲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