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诊断在卵巢癌和宫颈癌放射治疗前后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2020-02-11张亚林瞿中威

吉林医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放射治疗卵巢癌宫颈癌

凌 浩,张亚林,瞿中威

(长沙市中心医院放射科,湖南 长沙 410000)

宫颈癌、卵巢癌均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其中宫颈癌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其发生率居于首位,虽然卵巢癌的疾病发生率低于宫颈癌,但是其死亡率较高,其在妇科恶性肿瘤中,死亡率居于首位[1-2]。宫颈癌和卵巢癌均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3],因此,加强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干预,十分必要。本研究主要对CT诊断在卵巢癌和宫颈癌放射治疗前后的临床应用价值作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卵巢癌患者50例、宫颈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时间为2016年1月~2018年10月,均接受放射治疗。在放射治疗前后实施CT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50例卵巢癌患者,年龄31~72岁,平均(41.12±3.25)岁。患者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腹腔积液、下腹部包块、月经不调、消瘦、腹部压痛等疾病症状。50例宫颈癌患者,年龄33~75岁,平均(41.56±6.02)岁,均存在一定程度的阴道流血、阴道排液等症状。宫颈癌患者与卵巢癌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将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肾、肝、心等重要器官严重障碍者排除。本研究已被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参与本研究。

1.2方法:宫颈癌患者和卵巢癌患者,其均在放射治疗前后接受CT检查,具体如下:①卵巢癌患者在实施检查前10 h禁止进食,检查前嘱咐患者摄入800~1 000 ml的水。入室后,协助其保持仰卧位,通过CT扫描仪实施腹部扫描,层厚设置为7.5 mm,电压设置为120 kV,电流设置为220 mA,矩阵设置为512×512。首先扫描患者的盆腔,若其病灶超出盆腔,则实施全腹部扫描,即从患者的膈顶至患者的盆底,对病灶的形态、大小、位置等观察和记录,多平面重建原始图像,以此获得更好的影像图。②宫颈癌患者检查前的相关准备措施与卵巢癌患者一致,以多层螺旋CT扫描仪为患者实施扫描,电压设置为120 kV,电流设置为250~350 mA,层间距设置为5 mm,层厚设置为5 mm,从第3腰椎部位开始实施常规扫描,直至患者的耻骨部位,之后通过双筒高压注射器进行造影剂的静脉注射,控制注射的剂量为80~100 ml,速度为4 ml/s,将原始图像数据传送至相关的工作站进行矢状位、冠状位的图像重建,并实施临床分析和诊断。

1.3观察指标:对宫颈癌和卵巢癌患者放射治疗前后经CT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

1.4数据分析:SPSS21.0软件作数据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疾病患者治疗前CT检查结果比较:宫颈癌放射治疗前经CT检查,其疾病检出率与卵巢癌的检出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种疾病治疗后CT检查结果比较:治疗后宫颈癌、卵巢癌患者经CT检查疾病分期的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表1两种疾病治疗前CT检出情况比较[例(%)]

疾病名称肿瘤类型检出情况宫颈癌腺鳞癌7(14)腺癌12(24)鳞癌28(56)合计47(94)卵巢癌黏液性囊腺癌11(22)浆液性囊腺癌31(62)其他6(12)合计48(96)

注:两种疾病检出情况比较,P>0.05,χ2=0.210 5

表2治疗后CT检查结果[例(%)]

组别检查方法1期2期3期4期χ2值P值卵巢癌(n=50)病理2(4.00)15(30.00)27(54.00)6(12.00)2.04080.153CT1(2.00)14(28.00)28(56.00)7(14.00)宫颈癌(n=50)病理4(8.00)11(22.00)19(38.00)16(32.00)3.09280.079CT2(4.00)12(24.00)18(36.00)18(36.00)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压力的加大,使得宫颈癌、卵巢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4-5]。目前,临床是采用手术、放射、化疗等方案为宫颈癌、卵巢癌患者实施治疗,但是患者的病灶部位较为特殊,其解剖结构复杂[6],实施治疗前,难以准确定位其病灶的位置,且治疗后无法动态监测其治疗的效果,这样就增加了治疗的难度[7]。

CT是影像学检查方法的一种,其能够广泛性的实施扫描,具有安全性高、准确性高、检出率高、操作简单等特点[8],可具体、直观对患者病灶的形态、大小、范围、位置以及其周围相关组织的累及情况反映[9-10],从而为患者接受针对性的治疗,提供依据,确保治疗的效果。本研究显示,治疗前宫颈癌放射治疗前经CT检查,其疾病检出率与卵巢癌的检出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宫颈癌、卵巢癌患者经CT检查疾病分期的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CT的应用,能够准确将患者的肿瘤检出,反映其肿瘤的类型,且可明确患者的疾病分期,为医生提供患者的疾病信息,及时对相关治疗方案调整,促进患者的康复。

综上所述,CT应用于宫颈癌、卵巢癌患者放射治疗前后,有着较高的价值,可反映患者的疾病类型以及分期情况,为患者有效治疗方案的选择、预后的改善,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放射治疗卵巢癌宫颈癌
广东放射治疗辐射安全现状
miR-181a在卵巢癌细胞中对顺铂的耐药作用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宫颈癌护理及心理护理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及应用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咽及喉部鳞癌放射治疗技术研究进展
CXXC指蛋白5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卵巢癌脾转移的临床研究进展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microRNA与卵巢癌转移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