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固定架和内固定术在治疗创伤骨科中四肢骨折患者的应用探析

2020-02-11黄尔丹王延嗣黄常红

吉林医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固定架四肢例数

冯 阳,黄尔丹,王延嗣,黄常红

(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骨科五区,福建 福州 350007)

骨折指骨的完整性、连续性出现中断、丧失。四肢骨折,顾名思义为四肢受到外力剧烈冲击下出现骨损伤、断裂的一种创伤骨科疾病,其骨折部位出现疼痛、肿胀以及功能活动障碍等临床体征;此外,患者体温升高说明骨折处出现感染,甚至出现休克状况[1-2]。骨折治疗可出现大出血、肌肉损伤等并发症,若不及时处理可发生感染性坏死、休克,导致骨折处难以治愈。临床采用X线联合手术治疗四肢骨折,以帮助患者准确复位。骨折内固定术是一种通过固定物置入骨骼中稳定复位效果的手术,具有镇痛、维持整复位置以及愈合快的特点,但该手术设备要求高、易感染、骨折不愈合的风险[3]。外固定架术是一种具有可调功能的微创手术,能够有效促进患者预后,改善愈合情况,住院时间短,以减少患者的医疗开支。本文观察与分析外固定架术与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于2012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于我院创伤骨科进行诊治。纳入标准:①闭合性骨折;②个人临床资料完整;③经影像医学检查显示确诊为四肢骨折。排除标准:①研究前骨折部位出现感染情况;②肾、肝以及心脏等功能障碍;③化脓性感染。所有患者经排除均符合纳入标准,其与家属对该研究知情,且签署同意协议书,已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将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100例。研究组患者中男65例,女35例;年龄45~74岁,平均(52.85±5.67)岁;24例机械骨折创伤,36例交通事故创伤,35例高处跌落创伤,5例其他意外创伤。参照组患者中男68例,女32例;年龄44~74岁,平均(51.97±5.71)岁;26例机械骨折创伤,38例交通事故创伤,34例高处跌落创伤,2例其他意外创伤。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基础检查,对患肢进行基础治疗,如止痛、清创、牵引、消肿等。参照组患者与研究组分别给予内固定手术治疗、外固定架手术治疗。

内固定术:参照组患者接受切开复位金属接骨板固定术治疗。引导患者取仰卧位,并对患者采取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根据X线透视检查结果,选择相应的内固定物,并备选大小1号的材料;将患者骨折处建立约15 cm的切口,分离骨骼与软组织,充分显露骨折近端、远端;其次将金属接骨板置入骨折断裂处,钢板中心需与骨干纵轴平行,对准折线,进而能够减少阻力;同时保证其与骨面紧密接触,可将钢板弯曲贴合骨面,将其放置于有肌肉覆盖处;确认固定牢固后,缝合切口。

外固定架术:研究组的手术体位、麻醉方式与参照组相同。麻醉起效后,进行加以外固定架治疗,经C臂X线透视状态下观察患者骨折端对线与恢复标准相近后,在骨折处远端、近端分别建立4~6个约0.5 cm的穿钉部位;其次将2~3枚骨牵引钉按照垂直骨的纵轴方向钻入骨折处,并用针杆夹、杆杆夹连接骨牵引钉、碳纤维杆,完成穿钉后可询问患者的耐受度,并根据其情况给予调整,进而形成外固定架;最后检查骨折端固定牢固情况,并抬高患肢,加以护理。术后1个月到院进行复查,采用X线观察愈合情况。

1.3观察指标:①观察与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②分别采用Johner-wruth评判标准、临床骨性愈合评价标准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判定[4]:患者骨折部位完全愈合、复位,骨性愈合时间短于3个月,且无出现感染、畸形症状等并发症情况,关节功能恢复正常为优;患者骨折部位大部分愈合、复位,骨性愈合短于6个月,无明显皮肤感染情况,关节活动差10°~30°,其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为良;患者肢体明显缩短<1 cm,骨性愈合时间不超过9个月,皮肤出现轻微感染情况,踝、膝关节活动受限,其活动范围差30°~60°为中;患者骨性愈合时间超过9个月,出现皮肤感染恶劣情况,且关节功能严重障碍为差;总有效率=(优例数+良例数+中例数)/例数。

1.4统计学方法:以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发症发生率、总有效率等计数数据用率(%)表示,而手术时间、出血量、VAS评分以及恢复时间等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另分别行χ2、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VAS评分以及恢复时间比较:研究组手术时间、恢复时间短于参照组,出血量少于参照组,VAS评分小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VAS评分以及恢复时间比较

组别例数手术时间(min)出血量(ml)VAS评分(分)恢复时间(d)研究组10024.54±3.7472.24±20.623.41±0.644.87±1.21参照组10038.71±2.56100.76±25.316.27±0.378.78±0.47t值4.673.125.644.82P值<0.05<0.05<0.05<0.05

2.2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组别例数骨髓炎切口感染形成窦道总并发症研究组1001(1)2(2)1(1)4(4)参照组1004(4)6(6)4(4)14(14)χ2值6.11P值0.01

2.3两组治疗效果比较:研究组治疗效果比参照组要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例(%)]

组别例数优良中差总有效研究组10042(42)25(25)25(25)8(8)92(92)参照组10024(24)21(21)35(35)20(14)80(80)χ2值5.98P值0.01

3 讨论

骨折为四肢某一部位因外力创伤影响下发生畸形、活动障碍的疾病,治疗四肢骨折通过复位、固定以及功能锻炼三个主要环节,复位是能够将骨折端恢复原位,且复位也是实施固定的主要前提之一;固定为核心部分,通过将恢复正常解剖位置的骨折端进行固定与维持,能够促使骨折部位愈合期间保证复位成功,避免在康复过程中出现错位,再次行手术治疗,同时能够减少感染,促进预后[5-6]。临床上常用固定术主要有外固定架、内固定术等,外固定架是通过穿插在骨上钢针连接外界装置对骨折进行固定、加压的一种固定手术,以改建骨形态,达到治愈骨折的效果。内固定术则是采用金属接骨板将骨折端进行连接固定的手术,能够保持折端复位,还能够给予一定的支持,有利于骨折部位的康复训练[7]。但是该手术由于采用金属材料作为内固定物,长期使用下容易引发骨质疏松、内固定松动的情况。此外还容易出现感染,其内置物可阻碍伤口、骨折部位愈合。本文研究数据显示,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内固定在手术中广泛剥离软组织,将其与骨组织分离,影响血运,从而延长愈合时间。外固定架手术是根据刺激组织再生原理,在微创的前提下将外固定装置与骨组织构成固定系统,能够矫正骨关节的畸形,改善肢体组织延长,促进治愈。本文研究表明,研究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VAS评分以及恢复时间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固定架手术对骨组织血供破坏少,对软组织覆盖干扰较少;同时针对开放骨折的稳定性有一定的效果,该手术还具有可调控性,根据患者的情况调节固定架的加压或延长[8]。其与内固定比较,手术风险小,组织损伤性小,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并发症发生情况少。

总结以上论述,外固定架治疗四肢骨折的效果优于内固定术,不仅能够促进患者的治愈效果,还能够调整固定架的加压情况,能够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在治疗中提供给患者最大限度的舒适感,该法安全有效,值得选用。

猜你喜欢

固定架四肢例数
常用胫骨骨折外固定架的力学性能测试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四肢冰凉就是肾虚吗?
跟踪导练(四)
跟踪导练(四)
无天于上2035(一)
更正
KD407:悬挂器
外固定架应用于创伤骨科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