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

2020-02-11叶飞雪张月芳

吉林医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宫腔镜息肉月经

叶飞雪,张月芳,黄 臣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妇科,广东 惠州 516000)

子宫内膜息肉是妇科常见病变,该病主要因良性单克隆性增生间叶组织所致,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35~50岁的女性中[1]。疾病的临床表现通常为月经量增多、经期间歇性出血、阴道不规则出血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子宫内膜息肉常为良性,但是疾病也有一定的癌变率,所以尽早诊断及治疗疾病非常关键[2]。在疾病的治疗上,临床上常采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TCRP)治疗,该方法虽说对疾病治疗有一定效果,然而因为常不能明确患者的病因,所以术后患者的复发率比较高,如何降低疾病复发率是临床中研究的重点。近些年我院针对临床行TCRP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术后给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4月收治的96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经CT、MRI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且所有患者均合并不同程度贫血情况[3];②患者均无宫腔镜手术禁忌征,且患者也无生育需求;③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会批准同意,患者本人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及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②对研究所用药物过敏及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采用双盲法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年龄33~49岁,平均(42.1±2.4)岁;息肉直径为5~12 mm,平均(8.4±1.5)mm;息肉单发30例,息肉多发18例。对照组患者年龄35~50岁,平均(41.8±2.5)岁;息肉直径4~11 mm,平均(8.2±1.4)mm;单发32例,多发16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高。

1.2方法:两组患者均行TCRP治疗,具体的手术操作如下:患者均在月经干净后3~7 d行手术治疗,术前冲洗患者的阴道并保证阴道周边皮肤组织的干净,手术的前一晚在患者的宫颈中放入0.4 mg的米索前列醇片以软化宫颈。给予患者行静脉麻醉,在麻醉见效后应用生理盐水作为膨宫介质,用扩棒进行扩孔,之后借助宫腔镜电切系统将宫腔镜置入患者的子宫部位,仔细探查患者子宫以了解宫腔的基本情况,明确子宫内膜息肉大小、部位与数量,之后行息肉切除,术中维持宫腔压力在80~100 mm Hg(1 mm Hg=0.133 3 kPa),电切功率设定为70~80 W。术中针对年轻的病患至对息肉基底切除,针对高龄病患可以对基底层进行切除,在切除完毕后行电凝止血。切除的病理组织在术后及时送至病理检查。

术后给予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抗感染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加用LNGIUS治疗,具体的操作如下:术后患者月经来潮后3~5 d时专业人员严格参照操作指南放置LNGIUS,在放置成功后借助腹部超声检测系统放置位置是否正常。

1.3观察指标:①在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均采用月经失血图(PBAC)评定患者的月经量,如果月经量高于80 ml可诊断患者月经量过多。此外在术前、术后观察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②术后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疾病复发情况。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软件做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月经量变化: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月经量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月经量比较

组别例数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观察组48212.27±34.4852.26±16.6734.48±11.29对照组48210.18±35.0380.16±18.5445.57±13.08t值0.2957.7534.447P值0.7690.0000.000

2.2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及血红蛋白水平变化:术后3个月及6个月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均下降、血红蛋白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下降及升高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水平比较

组别例数子宫内膜厚度(mm)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血红蛋白水平(g/L)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观察组488.87±1.244.67±0.843.52±0.7166.24±6.2794.42±7.24113.36±8.69对照组488.72±1.266.23±0.954.42±0.8166.17±6.2382.26±7.12102.24±8.03t值0.5888.5235.7890.0558.2976.511P值0.5580.0000.0000.9560.0000.000

2.3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疾病复发情况:术后观察组出现1例阴道不规则出血及1例感染,总发生率为4.17%;对照组出现3例阴道出血,3例感染及2例经期延长,总发生率为16.67%,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9,P<0.05)。术后6个月期间观察组复发1例(2.08%),对照组复发6例(1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52,P<0.05)。

3 讨论

子宫内膜息肉是常见的良性增生疾病,该病同炎症、内分泌紊乱等因素相关[4]。子宫内膜息肉多为良性,但是却也存在一定的癌变风险,因而临床中一旦确诊必须给予及时的治疗。

子宫内膜息肉常用TCRP治疗,该方法无需开腹及在子宫部位做切口,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患者手术损伤[5]。TCRP治疗息肉时,操作中可以借助宫腔镜辅助操作,这样实现了对宫腔异物的精准定位,且术中在腹腔镜的监视下可精确了解子宫的大小与形态,辨认微小的病灶,进而发现及排出侵入宫壁的病变,达到有效切除病理组织的目的[6]。然而单纯行手术治疗常会因难以判定患者病因,使得病变切除常不完全,导致术后疾病复发率增高。

针对常规行TCRP治疗子宫内膜效果不佳的情况,临床中常在术后给予患者加用LNGIUS治疗[7]。LNGIUS可以恒定向患者的宫腔中释放微量左炔诺孕酮,持续释放周期达到5年,系统释放的左炔诺孕酮能够直接作用到患者子宫内膜腺体与间质中,如此可以让子宫内膜的腺体发生萎缩,在导致子宫内膜变薄的同时,还可以有效避免子宫内膜息肉复发,改善患者的预后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8]。在本研究中,结果显示术后3个月及6个月月经量及子宫内膜厚度观察组均低或小于对照组,术后血红蛋白水平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表明联合治疗方案的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及疾病复发情况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术后给予患者加用LNGIUS治疗可改善预后及提高手术安全性。

综上所述,针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采取TCRP联合LNGIUS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可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疾病复发率,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宫腔镜息肉月经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月经越来越少,是衰老了吗
来月经,没有痛感正常吗
观察宫腔镜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宫腔镜下清宫术与常规清宫术治疗人工流产不全的临床效果
月经量变少了,怎样可以多起来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来月经,没有痛感正常吗
多次供精人工授精失败宫腔镜检查的意义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