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剂量阿帕替尼联合化疗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研究

2020-02-11康仁智

吉林医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阿帕吉奥控制率

康仁智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肿瘤内科,福建 漳州 363000)

阿帕替尼是新型的一种靶向治疗药物,属于小分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针对晚期胃癌患者化疗失败后使用具有良好的预后效果和改善作用,但目前关于阿帕替尼与化疗二线联合治疗研究报道较少[1-2],本研究收集我院收治的30例一线化疗失败晚期胃癌患者,对低剂量阿帕替尼联合化疗二线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30例一线化疗失败晚期胃癌患者,所有患者经病理学检查均确诊为胃癌晚期,年龄在18周岁以上,临床资料齐全,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PS评分范围在0~2分,肝功能及骨髓储备表现正常,患者及家属均对此次研究内容知情同意,并已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男8例,女7例,年龄41~66岁,平均年龄(53.5±3.8)岁;观察组男6例,女9例,年龄43~66岁,平均年龄(54.5±3.5)岁。两组患者年龄和性别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支持治疗,含水电解紊乱纠正、营养支持、止痛及心理护理。观察组患者在以上治疗基础上给予阿帕替尼(生产企业: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0103)联合化疗二线治疗,阿帕替尼剂量为500 mg或250 mg,1次/d,患者在餐后30 min温水口服,每疗程为4周,如患者病情出现进展或身体出现不可耐受及不良反应情况时停止用药。化疗主要采取单药化疗,药物选择多西他赛或替吉奥,据患者体表面积选择合适的药量。其中体表面积<1.25 m2时,替吉奥用药量为40 mg/次,2次/d;体表面积在1.25~1.50 m2时替吉奥早晨用药量为40 mg/次,晚上用药量为60 mg;体表面积>1.50 m2者替吉奥用药量为60 mg/次,2次/d;均于患者餐后服用,每疗程为28 d。使用多西他赛进行化疗时用量为75 mg/m2,采取静脉滴注给药,每疗程为28 d。

1.3观察指标:①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②采取ELISA法(使用迈瑞MR-96A酶标仪及北京博迈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试剂盒)对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CA72-4及CA19-9各项肿瘤标志物水平进行检测;③以实体瘤的疗效评定标准为依据对患者治疗情况进行评分:完全缓解:采取腹部CT对患者进行检查,患者目标病灶完全消失或病灶短直径减少到10 mm以下;部分缓解:相较于治疗前,患者病灶长径总和缩小超过30%;病情稳定:患者病灶长径总和缩小在30%以下,或病灶长径总和未增加或增加在20%以下。疾病控制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病情稳定)÷总例数×100%[3]。

1.4统计学方法:研究数据运用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30例患者临床特征表现:30例晚期胃癌患者中,9例(30.00%)患者未接受手术治疗,21例(70.00%)患者接受过根治性手术治疗。其中23例(76.67%)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16例(53.33%)患者出现腹膜转移,12例(40.00%)患者出现肝脏转移,8例(26.67%)患者出现肺部转移,3例(10.00%)患者出现骨转移,8例(26.67%)患者为其他部位转移。所有患者在一线治疗过程中主要使用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多西他赛及氟尿嘧啶进行二联、三联化疗,8例(53.33%)患者在使用阿帕替尼治疗时初始剂量为500 mg,6例(43.33%)患者在使用阿帕替尼治疗时初始剂量为250 mg,10例(66.67%)患者使用替吉奥做为联合用药,5例(33.33%)患者使用多西他赛做为联合用药。

2.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分析:观察组疾病控制率(66.67%)明显比对照组疾病控制率(26.67%)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例(%)]

组别例数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病情稳定病情进展疾病控制率对照组150(0.00)2(13.33)2(13.33)11(73.33)4(26.67)观察组150(0.00)6(40.00)4(26.67)5(33.33)10(66.67)χ2值0.000 018.187 15.561 132.142 632.142 6P值0.000 00.000 00.018 30.000 00.000 0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对比:治疗前两组患者CEA、CA72-4及CA19-9各项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EA、CA72-4及CA19-9各项水平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对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对比

组别例数CEA9(ng/ml)治疗前治疗后CA19-9(U/ml)治疗前治疗后CA72-4(U/ml)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1533.62±3.8732.05±3.27119.54±10.17112.53±9.8258.30±7.1455.94±6.72观察组1534.03±4.0628.71±2.75120.12±6.2797.54±8.3258.92±7.2347.81±5.03t值0.283 13.027 60.188 04.510 70.236 33.751 2P值0.779 20.005 20.852 20.000 10.814 90.000 8

表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对比[例(%)]

组别例数高血压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腹泻蛋白尿血小板下降手足综合征对照组152(13.33)4(26.67)3(20.00)1(6.67)0(0.00)2(13.33)2(13.33)观察组156(40.00)4(26.67)4(26.67)2(13.33)4(26.67)3(20.00)3(20.00)χ2值18.187 10.000 01.243 42.464 230.773 71.601 71.601 7P值0.000 01.000 00.264 80.116 40.000 00.205 60.205 6

3 讨论

胃癌是消化道系统中最常见的癌症疾病,其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且地域不同发病率也存在较大差异,农村发病率和死亡率远超城市[4]。而胃癌早期许多患者并无明显表现特征,许多患者在确诊时病情多已发展至晚期,采取手术治疗已无较大意义。因此,在晚期胃癌患者中多通过化疗延长患者生存期。而据相关资料统计[5-6],在胃癌化疗患者中,5年生存率在10%以下,患者在一线化疗治疗中可以获得6个月左右生存期,在二线化疗或伊立替康治疗时可获得1.5个月左右生存期。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不断提升,靶向治疗在胃癌、结肠癌、肺癌治疗中获得良好推广,通过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可对肿瘤活性起到抑制作用,提高化疗药物治疗效果,但在晚期胃癌治疗中仍有一定的局限性。阿帕替尼属于小分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是PTK787的一种衍生物,与PTK787活性相比阿帕替尼达到13.7倍左右,服用后阿帕替尼所具有的特异性,对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ATP结合位点具有占夺效果,使传递信号阻断,对血管内皮细胞形成、增殖、迁移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阻滞胃癌细胞增殖,以延长患者生存期[7]。但阿帕替尼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主要分为非血液学毒性和血液学毒性,其临床表现为血小板减少、白细胞降低、蛋白尿、高血压、腹泻、乏力等,但采取有效药物措施可缓解患者不良反应[8]。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30例一线化疗失败晚期胃癌患者采取不同治疗措施,结果显示低剂量阿帕替尼联合化疗二线治疗虽患者不良反应较高,但患者疾病控制率(66.67%)明显高于基础治疗疾病控制率(26.67%),且患者CEA、CA72-4及CA19-9各项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取低剂量阿帕替尼联合化疗二线治疗晚期胃癌对患者病情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通过药物可缓解患者不良反应。

猜你喜欢

阿帕吉奥控制率
莫瑞吉奥·卡特兰:愿你在此
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系统评价
无锡茶园不同修剪模式对茶小绿叶蝉发生量的影响
甲磺酸阿帕替尼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凋亡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家庭医生式服务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控制率的影响
飞机旅行的幽默
替吉奥联合紫杉醇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分析
郑州市某三甲医院职工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急性并发症调查
东北农村糖尿病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替吉奥的严重不良反应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