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科竞赛推动民办高校艺术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2020-02-11宋培娟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竞赛学科

宋培娟

(长春光华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民办高校的办学理念为应用型、技能型的培养,与公立院校不同的是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但还是会存在一些问题,如实践项目过于老套、不断重复设计;学生们的眼界过于局限,创作设计方法无创新;教师缺少实践经验,还有待提高等。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看出,所谓的实践能力培养,还是会有短板。如何从中寻找更好的突破口,对教学设置和课程内容进行改革,是目前民办高校教学的重中之重。我校艺术设计专业本着面向全体、逐个培养的教学模式,展开了一系列的学术探讨和研究,最终以学科竞赛为主导方向,融入教学中,既能解决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眼界问题,也能改变项目案例训练的多样性。这种教学模式对艺术设计专业教师来讲也是新的挑战。

一、学科竞赛推动艺术设计创新人才教学改革

学科竞赛是一个平台,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作的平台,也是教学实践训练的平台。学科竞赛不仅仅是一场比赛,它是教学效果最直接的体现。学科竞赛推动了艺术设计创新人才教学改革,它更具有实践性、真实性、市场性。为适应市场需求学生的培养,更加重视创新设计能力与实践创作能力。学科竞赛可以充分的满足此艺术设计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它可以通过查、讲、训三个方面进行知识的储备学习。学科竞赛的主题能让学生的创作有了不同的方向,查阅相关项目资料,完成市场调查定位;通过竞赛的融入,教师根据竞赛要求完成理论部分的讲解;实践项目训练是学生最直接的感受,学生们可以通过此训练任务积累设计经验,寻找自身不足;学科竞赛就是艺术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路上的主要教学手段,也是实践教学改革的辅助途径。

二、艺术设计专业学科竞赛中的实践教学改革

1、“1+2 实践教学改革模式”

为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本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制定了以学科竞赛项目为主要内容,融入理论教学,施行“1+2实践教学改革模式”:一个专业项目,两个实践教学。一个项目是指艺术设计专业学科竞赛项目,两个实践教学是指校内实践项目训练教学和学科竞赛实践项目训练相结合。第一阶段将学生所学的理论基础知识,通过项目训练进行整合,学以致用。第二阶段结合校内专业实践训练内容进行初步创作,从中找出自身不足,进行再次完善。第三阶段结合艺术设计专业学科竞赛项目主题内容进行创作设计。通过前期理论知识的扎实掌握,到校内项目训练的创作设计,再到专业学科竞赛的实训项目。学生通过三个环节完成从理论知识到实训项目的训练。理论知识是艺术设计的主要支撑;校内训练是让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转化;专业学科竞赛的加入是真正意义上的实践项目创作。三个教学环节由浅到深,由简到繁,由设计理论到实践设计。学生通过“1+2 实践教学改革模式”,无论专业基础如何,都可以通过此教学模式进行艺术设计创作。此教学模式不仅提升了优秀学生实践能力,提高了中下等学生设计能力。以艺术设计学科竞赛为主要依托,对理论和实践进行融合,使学生在参加实际项目案例的同时,对校内实践训练与社会实践训练得以全面掌握。

2、实践教学改革实施

以艺术设计学科竞赛推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有了很大的成效。学科竞赛的开展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加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学科竞赛中的命题和经典案例训练,都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程度上的不确定性,这也是学科竞赛中的魅力所在。每次授课都不确定艺术设计案例内容,每个案例都可以与市场品牌有着密切联系,增加了学生对创作的热情。并且能通过专业竞赛的内容,进行真实的艺术设计项目训练。真正达到了实践经验的积累,对学生面向社会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针对艺术设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出符合本专业学科竞赛的教学改革方案。教学改革的观念转变,第一步就是要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的技能提升也是本次改革的主要环节之一,组建具有实践应用型的专业教师团队。完成教师观念的转变和实践技术能力的提升。转变教师们的传统授课模式,让教师走出去,行业专家走进来。目前我院艺术设计专业教师通过很多渠道完成了学习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训练。如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我院教师有2 名教师参加了此次人才培养学习,对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得到有效地提高。同时教师们不断参加全国业内人士、各高校举办的学术研讨会,与行内各专家在学术和技能等方面进行学习探讨。目前此项目教学改革的团队教师,都能够做到独立自主的完成项目训练设计指导。了解学生自身实践能力,制定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改革方案。

为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实践设计能力,将学科竞赛融入教学中。本教学组教师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实施计划:首先,改革传统教学内容,根据专业学科竞赛的设计方式,修改教学内容设置,教学理论知识要求符合竞赛主题的项目要求。其次,资料收集与市场调研定位,既然是真实艺术设计项目创作,就要去考查市场,完成项目人群定位、商品定位、设计风格定位、成本定位等。然后,根据项目制定案例进行创作设计,绘制方案草图完成项目设计,使之符合竞赛主题项目内容要求。最后,通过竞赛主题完成作品后,让学生自行在校园推广,施行校园投票制度,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均可参加,只要是自己喜欢,都可以投出一票。此方法既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设计作品的欢迎程度,也能训练学生了解消费人群的心理想法。

三、强化民办高校艺术设计创新人才教学改革平台

提高艺术设计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除要有详细的学科建设方案和课程体系外,还需要能够支持该教学改革的平台构建。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本就是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更加重视学生的应用型技能。构建一个合理的教学平台,也是本次教学改革的主要关键。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加快高校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结构,促进学生创新活动和科技研发,拓展学生知识领域,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1、教学改革离不开学校的支持,经研究学校提供了两个主要辅助平台。一是培养计划调查平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自身能力的调查,对学生的专业基础和设计技能有更好的掌握,教师可通过平台调查了解每个学生的基本状况,对指定教学内容更加有针对性的设置。二是创作设计应用平台。学生可以通过此平台掌握更多的相关专业设计师资料、优秀设计作品案例、全世界具有影响力的设计比赛和优秀设计作品。此平台丰富了学生的设计知识,也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设计相关信息。学生通过此平台,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对每个学生的了解,制定学生培养计划,找出共性、弥补不足。

2、完善教学考核机制。通过对艺术设计学科竞赛实践教学改革方案的制定,同时出台此教学改革的考核措施及方案。建立考核小组,通过对学生课程内容完成情况组成考核小组,进行具体、系统的严格考核。找出问题所在,为更好的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每一个环节做好把控。组建校园投票机制。通过此机制能够考核学生设计受众人群的定位是否准确,设计作品是否受欢迎。投票最多的作品对学生本人来说是一种很好作品认可和鼓励。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创作每一个作品,都离不开团队的合作和付出。艺术设计学科竞赛是提供学生设计实践的主要平台之一。要将设计作品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必须通过团队的协力合作。制定团队分工制,每个团队小组在创作中具有自己的明确任务和设计内容,对每个学生完成的设计部分进行打分。既能够完成自身任务设计,也可以与整个团队进行沟通调整设计方案。使设计作品更加完整,贴合主题。

以学科竞赛推动艺术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和实践创作能力。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科竞赛的教学融入,给传统教学模式一个新的改变。增强了实践项目训练的多样性、丰富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实践创作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对民办高校来说学科竞赛的影响是综合性的、全面的,专业教学改革会根据时代的发展和需求不断研究,不断探讨。学科竞赛的融入,还需继续发掘它的价值,研究出更符合民办高校艺术设计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竞赛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星.云.海》
《花月夜》
创新思维竞赛(3)
“超学科”来啦
创新思维竞赛(6)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