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韩国高校美容美体专业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思考
——以韩国建国大学美容系为案例

2020-02-11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美体美容韩国

周 慧

(长春光华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1)

关键字:韩国建国大学;美容美体专业;教学模式

我国高校开设美容美体专业是为满足当今社会发展人们对美的需求,虽然其发展期较短,但美容美体行业拥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属于新兴产业,随着美容美体行业的持续发展,其对人才的要求也显著提高,因此高等教育中的美容美体专业的人才培养显得尤为重要。韩国在美容美体方面有着先进的科学研发及先进技术,同时,韩国高校针对美容美体人才培养也是走在世界前列的,开设美容美体专业的韩国高等院校均与韩国美容美体企业深入开展校企合作,这对我国高等教育中的美容美体专业发展具有借鉴意义,本文以韩国美容美体专业知名院校建国大学为例从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度的研究。

一、韩国美容美体专业发展现状

韩国的美容职业教育始于1928 年创立的京城美容学校,随着韩国美容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对美容从业人才质与量的需求,从1991 年开始,韩国相继开设美容美体专业的大专、本科、硕士和博士教育。近二十年来,韩国美容业异军突起,跻身于亚洲乃至世界的前列,创造了与韩国经济发展齐名的“汉江奇迹”,这离不开韩国美容专业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大量综合素质高,适应力强,实践能力硬的应用型人才密不可分,比如以建国大学为例。

韩国美容业市场已经从“散点市场”过渡到“块状同质化市场”,人们对时尚的追求和消费时尚的能力越来越高,对时尚专业专门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目前,韩国美容美体专业学生毕业后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一般美容美体专业学生就业率达到了80%以上。韩国重点大学建国大学的美容美体专业人才培养采用了深度校企合作方式,值得借鉴。

二、建国大学美容美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创新“政、企、校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在本世纪初韩国美容美体专业就开始得到政府、地方政府及相关企业的大力支持,进一步打破学科本位和学术型人才培养的约束,突出能力和应用技术型特点即政府、企业、学院三位一体化打造。韩国文教部产学合作科以及“产学合作教育委员会”(由韩国地方政府,学院,相关企业及民间代表所组成)的指导协同下,其教学以韩国整体经济、区域经济以及社会需求发展,同时以社会在美容美体行业中人力资源需求的方向和数量适时地决定人才培养规格,而制定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计划,以技术为主。韩国高等学院的美容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充分发挥企业的积极作用,与企业建立多种合作模式,与市场无缝对接,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全新理念,一方面利用合作企业各种资源,与合作企业共建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由合作企业为专业建设直接提供一定的硬件设备和教学资源,选派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担任实训教室,协助并指导学生实训,同时参与了解企业文化,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接受专业教育,将职业教育与技能教育融为一体,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多方式地融入美容专业教育的全过程,不仅提高学生的美容专业技能,还能深化敬业、乐业、尽职的职业精神,为教育行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春天。而我国一些高等院校也开设了美容专业,对教学盲目投入,缺少市场论证,从而使专业无法继续下去,而韩国政府会对美容专业进行把控,把市场需求作为导向,对人才培养目标与筹划的一些办学理念作合理论证,存在部分可学习的因素。

(二)实用性人才与实践性人才相结合

建国大学美容美体专业在课程设置与相应课程开发上非常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开发,充分体现了产与学的互相融合,对课程的实用性与实践性予以重视,课程设置方面以培育跟随市场需求,顺应美容行业发展,技术提升的美容高级人才为目标进行开设,包括美学、文学、医学、美容营养学、美容色彩学、皮肤科学、心理学等各大专业的许多知识;从微观方面来看,又有美妆、养生、保健、发型、衣饰等等很多适用的技术课程。

首先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主要开设务实基础教育,其内容包括研究个人指导项目、取得美容相关资格证、开展专业级资格社团;第三学年和第四学年主要针对就业能力进行深化教育,其内容包括建立创意设计工作室提高实务能力及现场适应能力、编织设计、开展专业模拟实习现场社团等。由此可见课程体系是非常健全,涵盖面较广,于此同时课程也不断的补充和调整,依照市场需要美容美体艺术的重要性,采用“企业专家定方向,教学专家定体系,专业教师执行,通过与企业专家、教学管理专家和院校教师积极实行教学改革,坚持专业课实行强化主干课,精通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原则,进而培养出市场需求的美容美体专业高级人才;迎合企业市场需求,“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贯穿能力导向,系统学习,引进企业技术,引领行业,培养引领中国美容美体事业的优秀人才。

(三)专业人才培养与职业人才培养相结合

高校学子在毕业时的学分需要修满总学分的80 学分以上,普通基础课程的学分要占总学分的20-30%,专业学分占70-80%,而且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比例大致占1:1,其理论课时较实践课时多一些。学分修满后可获得国际认可的美容设计专业学士学位证书,并且在学习期间要求学生必须考国家美容职业资格证书,使学生在毕业后能更有效的服务于社会,这种职业资格考核如果学分的教学模式值得我们借鉴。职业教学培养本质上是就业前的教育,因而,出现了“准职业人”这个概念,即是依照公司企业对员工的准则锻炼自身,进而拥有职业人的基本素质,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目标,对企业的发展有积极作用。以这类方法进行锻炼,助于校内学子职业素质的养成,以便“校内学子的就业观与其就业水平相对接、用人单位的用人观与单位的需求相对接;校内学子的择业观与用人单位的人才观相对接”的目标,在这样目标明确的锻炼中,促使校内学子成为准职业人。

随着我国对美容美体行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急缺相关的高级技术人才,因此一些高校陆续开始开设美容美体专业,并与韩国高校联合培养,2015 年,韩国建国大学与北京城市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结成友好合作院校,于此同时浙江等地高校也开始与建国大学合作办学,达成姐妹关系,教授以及学生之间进行活跃的交换活动,推进美容美体文化交流。

三、建国大学美容美体专业人才培养启示

(一)订单式人才培养

加快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迎合企业市场需求的专业能力为主线,“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贯穿能力导向,系统学习,引进韩国美容美体培养模式和技术。中韩合作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美容美体机构就业或者进入美容美体教育体系工作。让高校学子学习到美容美体的核心内容,要求其德、智、体、美等全面的发展,深刻理解皮肤管理和美容美体的基本学术问题以及现实操作等技术,发展成为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全面发展型人才。初期打好基础,中期创造多学多看的条件和机会,后期拓宽学生实践的平台和机会。在“订单式”培养模式的施行中,应当充分考虑学校、用人单位和校内学子等多个方面的因素:一要确保企业的优秀实践性教学资源能够为学校提供教育服务;二要确保企业能够依托学校的办学特色,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培养高级人才;三要确保对贫困生的照顾,为家庭经济困难的校内学子解决学费等问题;四要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就业,促使学生自愿参加定向培养工作。

(二)需求导向的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授课内容应与当下的国情、行业发展相结合。开设必修课程有:公共卫生学、基础化妆实践、基础皮肤管理实践、毛发科学、人体皮肤美容学等;美容融合的核心专业课程内容有:基础款式、基本切割实践、烫发基础、美甲实践、指甲护理实践、按摩案例研究、医疗皮肤护理、舞台化妆、美容与健康、美容文化史、美容社会心理学、运动按摩等。在美容美体艺术专业领域、课程领域、就业领域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覆盖范围思考,走国际化合作办学道路,提高国内本行业的业务水平,为“第三产业”服务。要培养出能胜任传统美学,时尚美学,保健美容,美容美体教学和美容市场营销等方面工作人才,需要地方院校在美容美体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上有一个全面的涵盖。其中包括:需校内学子加强对专业美容美体理论知识的学习巩固;对本专业所需的口语类、电子设备技能等基本知识能够巧妙应用;能够如鱼得水的在实践中应用艺术设计的相关理论与基本技能;对美容美体专业中日常美容的基础知识通学到位。

(三)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的打造

我国科学技术正飞速发展着,众多高校的教学培养也在进一步转型中,而高校老师也正是推动该转型的关键所在。因此,提升美容美体专业的师资力量,提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诞生,与美容企业高管紧密结合,将企业高级美容美体专家聘请至课堂中,同时鼓励老师到发达的国家如美国、德国、韩国等国家留学、进行或工作一段时间,增加学术造诣的同时又增强了实际操作能力,吸取国际高等职业美容美体教育的新概念和新措施,优化师资构架,对教师行业实际技术能力予以激励,还可颁发行业相关的资格证书,建设成为一支适应美容美体教育发展、实操技术强、学术水平高的“双师双能型”骨干教师。

(四)国际化合作办学路径

走国际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高等院校美容美体艺术专业与韩国国际合作办学的进一步学习,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鼓励国际化办学校企开展,确立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将产学研三者相结合贯彻始终,与企业实行“订单式”培养、半工半读、工学兼顾等工学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提升高校学子的现实操作本领。针对当前美容美体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发展趋势、发展方向等提出指导性意见,从市场需要美容美体艺术的重要性,“企业专家定方向,教学专家定体系,专业教师执行,企业与校友反馈”的教学思路通过企业专家、教学管理专家和专业教师的共识进行论述,探讨教学改革——坚持实行强化专业主干课,精通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原则。

我国美容美体行业属于市场经济的一部分,起步于20世纪80 年代,它的出现成为继房地产、汽车、休闲娱乐、电子设备后的第五大消费热点。美容美体行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行业标准的规范,政策法规的制定及执行将推动美容美体行业更稳定快速地前进,我国为美容美体行业制定地政策、法规和行业标准,为美容美体行业提高综合素质参与国际竞争创造了条件。但蒸蒸日上的“美容经济”对人才的培养还存在滞后的状态,与韩国的美容美体专业教育相比较,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与韩国有着一脉相承的东方文化背景,虽然社会体制不同等方面不同,然而韩国美容美体专业对课程布置、师资队伍建设及人才培养模式等都有着其独特优质的见解,也为国内部分高等院校的美容美体专业教学培养起到积极作用,同时近几年国内一些高校也开始开设美容美体专业,与韩国进行国际化合作办学,只有博采众长、融合提炼,在“一带一路”战略的覆盖范围内,加强中韩美容美体各领域资源共享与整和,促进优质资源整合再利用,进而实现校企合作,提高国内本行业业务水平,优势互补,为我国美容美体行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猜你喜欢

美体美容韩国
透视环保美容热
乐活单车,刷脂又美体
韩国“第一步”
聚焦韩国大选
美容
挽脸美容在台重获青睐
中脉美体内衣助力中国花游事业 比肩一线品牌
美体
面部软组织损伤的整形美容修复
“美体小铺”悲剧-不只经济危机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