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脑卒中患者情绪和社会功能障碍现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2020-02-06江佳隆李贤

军事护理 2020年12期
关键词:条目功能障碍关怀

江佳隆,李贤

(1.华北理工大学 护理与康复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2.河北省人民医院 护理部,河北 石家庄 050000)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我国公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在老年群体中具有较高的发病趋势,以及更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1-2],在给患者带来各种躯体功能障碍导致其生活能力下降的同时,还会造成各种心理困扰,从而导致其社会功能角色的丢失和生活质量的下降[3-4]。情绪和社会功能障碍是指以情绪异常和社会交往行为发生改变为主要特点的一种心理障碍,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焦躁、愤怒、疲劳、交往淡漠和精神兴奋等症状[5]。脑卒中患者情绪和社会功能障碍问题普遍存在,是导致其疾病再次复发甚至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6],严重影响患者的后期康复和生活质量[7]。因此,为早期识别并降低情绪和社会功能障碍的发生,本研究以老年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从个人、家庭、社会等多个层面分析其现状及影响因素,以期为制定患者情绪管理和心理护理的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20年3-8月,便利抽样方法选取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303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年龄≥60岁;(2)符合2018年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疗指证;(3)生命体征平稳;(4)患者意识清楚,知情同意,自愿参加调查。排除标准:(1)有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者;(2)既往有精神疾病史、痴呆或严重失语不能配合者;(3)合并心肺功能衰竭或其他严重疾病者。本次研究共调查老年脑卒中患者303例,年龄60~95岁,平均(71.36±9.38)岁。

1.2 调查工具

1.2.1 一般资料调查表 由研究者自行设计,内容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月收入、发病次数、卒中部位、病程时间、有无并发症等。

1.2.2 情绪和社会功能障碍量表 由墨尔本大学 David教授于2003年研制而成,贺晴雯等[8]将其翻译并修订为中文版。该量表包括愤怒(3个条目)、无助(3个条目)、情绪失控(5个条目)、淡漠(5个条目)、惰性疲劳(6个条目)和精神兴奋(5个条目)等6个维度,共27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总分27~135分,分数越高表明情绪和社会功能障碍越严重。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34。

1.2.3 家庭关怀度指数量表 该量表由Smilkstein设计,张作记[9]汉化修订,包括适应、合作、成长、情感、亲密度5个条目,采用Likert 3级评分法,总分为10分;0~3分为家庭关怀度较差;4~6分为家庭关怀度一般;7~10分为家庭关怀度良好。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48。

1.2.4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该量表由肖水源[10]编制,包括主观支持(4个条目)、客观支持(3个条目)和支持利用度(3个条目)3个维度,共10个条目。总分66分,得分≤22分为低水平,得分23~44分为中等水平,得分≥45分为高水平社会支持。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96。

1.3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由研究者本人在征得医院、科室以及患者的知情同意后,采用统一量表和指导语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对于识读和书写困难的老年人,研究者向其口述问卷问题,代其完成填写。现场发放问卷,并当场收回。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10份,排除填写不全和逻辑错误问卷7份,最终获取有效问卷303份,有效回收率为97.7%。

2 结果

2.1 老年脑卒中患者家庭关怀度的得分情况 303例老年脑卒中患者家庭关怀度得分为(5.95±2.36)分,总体处于一般水平。其中家庭关怀度良好125例(41.3%),平均(8.33±1.08)分;一般123例(40.6%),平均(5.03±0.77)分;较差55例(18.1%),平均(2.58±0.69)分。各维度均分由高到低依次为:适应(1.53±0.57)分、亲密度(1.28±0.60)分、情感(1.19±0.66)分、合作(0.99±0.72)分、成长(0.95±0.68)分。

2.2 老年脑卒中患者社会支持的得分情况 303例老年脑卒中患者社会支持得分为(30.68±8.33)分,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其中社会支持水平高等22例(7.3%),(46.32±4.28)分;中等226例(74.5%),(31.97±5.67)分;低等55例(18.2%),(19.13±2.05)分。各维度均分为:主观支持(16.98±4.27)分,客观支持(8.37±2.95)分,支持利用度(5.33±2.09)分。

2.3 老年脑卒中患者情绪和社会功能障碍的得分情况 老年脑卒中患者情绪和社会功能障碍得分为(63.01±18.21)分,各维度得分及条目均分情况,见表1。

表1 老年脑卒中患者情绪和社会功能障碍各维度得分情况分)

2.4 老年脑卒中患者情绪和社会功能障碍得分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病程时间和有无并发症等因素不同的老年脑卒中患者其情绪和社会功能障碍得分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老年脑卒中患者情绪和社会功能障碍的单因素分析(N=303)

2.5 老年脑卒中患者情绪和社会功能障碍与家庭关怀、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老年脑卒中患者情绪和社会功能障碍的总分及各维度与家庭关怀和社会支持总分均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见表3。

表3 老年脑卒中患者情绪和社会功能障碍与家庭关怀、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N=303,r)

2.6 老年脑卒中患者情绪和社会功能障碍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以情绪和社会功能障碍总分为因变量,以家庭关怀、社会支持和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5个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程时间、有无并发症、家庭关怀社会支持等因素进入回归方程,可解释总变量的5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表4 老年脑卒中患者情绪和社会功能障碍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N=303)

3 讨论

3.1 老年脑卒中患者情绪和社会功能障碍问题不容忽视 本研究结果显示,老年脑卒中患者情绪和社会功能障碍得分为(63.01±18.21)分,得分高于Huang等[5]的调查,这种差异的产生可能是年龄所造成的。Huang等[5]调查的脑卒中患者年龄为(59.2±11.7)岁,本次研究对象的年龄平均(71.36±9.38)岁,因其机体能力的老化、认知功能的下降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的减弱,在面对疾病所带来的躯体和功能障碍时,较年轻患者更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和社会外出活动的减少[11],进而发生情绪和社会功能障碍。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各维度条目均分中,以惰性和疲劳维度得分最高。分析其原因,卒中疲劳是脑卒中后常见的症状,由于老年患者身体活力和注意力的下降,随着其年龄的增大,患者发生卒中后疲劳的风险也逐渐增加[12]。因此,医护人员应注重老年脑卒中患者患病后的情绪状态和社会交往的变化,适时组织病友交流会、心理咨询等活动,增加患者负性情绪合理宣泄以及人际交往活动的机会,同时加强对老年患者精神疲惫及身体乏力等症状的观察,从而早识别、早干预,以预防老年患者情绪和社会功能障碍的发生或加重。

3.2 老年脑卒中患者情绪和社会功能障碍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3.2.1 年龄 本研究结果表明,年龄越大的脑卒中患者,其情绪和社会功能障碍越严重,这可能是因为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认知和脑组织发生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脑内多巴胺水平的下降和传递过程的受损,影响其正常情感调节能力[13]。因而,护理人员应加强对老龄患者的关注,注意观察其认知状况和与人交流频率,以降低情绪和社会功能障碍的出现。

3.2.2 病程 本研究发现,病程时间是老年脑卒中患者情绪和社会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病程时间长的老年脑卒中患者情绪和社会功能障碍往往更为严重。这可能是因为随着疾病的进展和患病时间的加长,患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长时间的治疗周期使得其产生更高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14]。因此,医护人员对于病程时间长、反复住院的老年脑卒中患者,进行护理与康复计划时,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避免因过高费用而使其产生较大的经济压力,同时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讲解,让患者了解自身疾病发生和发展,从而降低负性情绪障碍的产生。

3.2.3 有无并发症 脑卒中后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偏瘫、言语和肢体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的出现及数量的增多,给患者带来生理痛苦的同时,还使其因自理能力的下降和社会形象的改变而产生各种心理负担,致使其社会参与退却[15],从而加重情绪和社会功能障碍程度。这提示医护工作者应加大对于疾病发生和预后的宣传教育,让患者了解疾病可能带来的躯体功能变化,使其正确对待自我形象和能力的改变,同时制定合理的康复锻炼,并督促其进行自理能力恢复训练,早日重返生活工作岗位。

3.2.4 家庭关怀度 家庭关怀与老年脑卒中患者的情绪和社会功能障碍呈负相关,即家庭关怀度越好的老年患者,其情绪和社会功能障碍程度越轻。分析其原因,脑卒中患者在患病以后,对于家庭需要更多的日常照护和情感关怀,而家庭照顾者由于沉重的经济和心理压力,在关注患者疾病恢复进程,保障其基本生活照料之余,忽略了患者情感交流的需求,老年脑卒中患者家庭关怀度的下降和家庭支持系统不够完善,导致其自我负担的加重[16]。因此,护理人员应鼓励家属与老年患者进行情感交流,指导其密切关注患者在住院治疗、家庭康复过程中的情绪变化和情感需求,加大对于患者的关怀力度,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以促进其疾病的康复。

3.2.5 社会支持 本研究发现,社会支持是老年脑卒中患者情绪和社会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这提示,良好的社会支持对降低老年脑卒中患者的负性情绪有着积极作用。这可能是因为,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外出频率减少、社交能力退化,因此导致其社会参与和支持网络的脆弱与局限[17],从而致使其孤独、抑郁情绪的发生。老年脑卒中患者的社会支持主要依靠亲朋好友、邻里关系及医护人员所给予的支持和照顾而获得,因此护理工作者可在老年患者病情允许情况下,鼓励其亲属好友来院内多陪伴、多开导,减少其孤独情绪,同时在出院后进行延续性护理工作,可通过建立院内外的康复指导群组,以及定期的电话随访等活动,对患者的疾病恢复进行关心和教育,从而增加其社会支持感。

猜你喜欢

条目功能障碍关怀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护理干预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的作用分析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
对县级二轮修志采用结构体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