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老龄化社会的户外环境植物景观与健康效益评价模型建构

2020-02-04柯鑫韩雪许建强

广东园林 2020年6期
关键词:健康促进植物景观老龄化

柯鑫 韩雪 许建强

摘要:为了促进国内基于健康视角下户外植物景观可量化评价机制的形成与完善,归纳总结了健康景观以及普通植物景观中广泛存在的对人身心健康有促进作用的因素——植物的健康效益。从植物景观对人身心健康的影响机制入手,分析户外景观环境中健康性要素构成,深入探究植物景观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作用机理,并初步构建了基于植物健康效益的适老性户外植物景观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老龄化;户外环境;植物景观;健康效益;健康促进

中图分类号:TU986986

文献标志码:AASA

文章编号:1671-2641(2020)06-0009-05

收稿日期:2020-06-29

修回日期:2020-09-21

Abstrac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form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the quantifiable evaluation mechanism of outdoor plant landscap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ealth in China, the health benefits of plants, which are widely existed in healthy landscape and common plant landscape, are summarized. Starting from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plant landscape on human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mposition of health elements in the outdoor landscape environment, deeply explores the action mechanism of plant landscape and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the elderly, and preliminarily constructs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age-appropriate outdoor plant landscape based on the health benefits of plants.

Key words: Aging; Outdoor environment; Plant landscape; Health benefits; Health promotion

1研究背景

1.1我国人口老龄化特点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口老龄化是人类发展历史中一个必经的阶段[1]。我国于2000年迈入老年型国家的行列[2],国内的老龄化有以下特点:1)发展速度快;2)老年人口基数大;3)老年抚养比不断攀升。养老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养老策略、养老设施与健康环境建设等相关问题日益严峻。目前,我国应对老龄化较为现实的策略是机构养老与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相辅相成。

1.2国内外适老性景观的发展现状

发达国家较早进入老龄化,有关研究比较成熟,在养老环境设计方面的理论与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赵杨[3]总结国外适老性环境发展具有以下特点:1)在室内外环境的详细规划和设计层面建立了完善成熟的理论体系;2)经典案例多,实践经验丰富;3)已经完成从早期单纯满足物理需求向重视精神享受层面的递进;4)基于园艺疗法等理念的感官花园设计受到推崇与重视,力求让老人与环境进行良好互动。而我国老龄事业的发展及老龄问题研究自1982 年才开始[4]。目前有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规划设计实践上,建设水平受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大多已经不能满足老年人对户外景观品质的需求,对老年人精神需求的研究更是有待发展[3]。吴琼[5]通过对2009—2017 年相关文献的研究,发现国内学者在适老性景观设计领域的研究具有如下特征:1)设计策略与项目分析类论文大幅度增加,设计策略是目前研究的热点;2)针对现状的基础调查类文献虽占比不大,但持续出现;3)基于老年人需求开展项目实践逐渐成为趋势;4)量化研究偏少。

1.3老人健康问题与植物景观的健康效益

随着身体机能的衰退,老年人普遍遭受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困扰[6],同时往往伴随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大量研究证明,户外景观与人类身心健康密切相关,良好的植物景观环境对于改善和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具有显著效益[7]。其中,一直为人们所关注的是植物景观所产生的生态效益,例如固碳释氧、降温增湿、滞尘降噪、净化空气、释放负氧离子、杀灭细菌等[8],普遍被认为能改善人体身心健康,可以转化为健康效益。但是这一领域的研究仍然存在着理念混淆不一,定量研究不足,研究不够深入等问题。正如与身心健康促进相关的景观形式尚无统一名称,植物景观对人类身心健康促进作用也尚无统一命名。为了对这种健康促进作用进行相对客观和准确的表述,在综合众多相关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采用“健康效益”(health benefits)一词。受到国外园艺疗法、康复花园等有关理念的影響,在不断引进相近学科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针对植物健康效益与室外景观环境适老性的关联研究逐渐被国内学者重视,研究视角与方法日益多元,研究深度不断增加。然而,目前国内适老性户外环境中的涉及植物景观健康效益的研究以理论为主,且以定性研究为主,而定量研究主要关注空气负离子浓度测定、三维绿量测算等方面,对于较为核心的芳香植物健康效益等领域的量化研究尚显不足[9]。并且,基于健康视角的植物景观设计探索大多由于缺乏验收评估体系,而难以在实际的景观营建中推广。

2植物健康效益相关研究进展

2.1概念解析

效益(Benefits)一词应用在生态学领域则通常指自然生态系统对人类产生的有益影响,亦或指人类从自然生态系统中获得的益处[10]。植物景观的健康效益本质上是植物景观生态效益中与人类身心健康关联度较高的那一部分,在人居环境健康性领域的具体化,指植物景观对人类身心健康的积极功能性作用與影响[11]。为了进一步明确研究范围,本文仅研究户外环境中植物景观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机制,和植物健康效益中较为核心的部分。

2.2相关研究与应用发展

20世纪后期,随着植物景观对于健康促进的各种理论被提出和逐步验证[12],有关运用与研究也逐步被推广到城市公园等开放空间中[13]。随着研究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更加着眼于景观对于人类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本身。因而,植物景观健康效益的有关研究不断深入和精细化,定量化研究逐步增多。

国外学者对于植物健康效益的定量研究起步较早,相关研究方法与技术手段较多,探索较为深入。对于健康效益的测量有多种方法,如看病频率、术后出院天数、肌电值、止痛药使用剂量、情感测试、自我情绪状态报告和健康效益评估测量等[14]。早在1984年,乌尔里希(Ulrich)就曾以观察病人止痛药的使用剂量,来对窗外景观的健康效益进行量化研究[15]。虽然近年来有国内学者采用货币估算、回归分析等研究方法探究绿地景观的健康效益,但总体来说目前国内关于绿地景观健康效益的系统研究相对较少。

3植物对户外景观环境健康性的影响原理

3.1植物景观对于人身心健康的影响机制

基于康普兰夫妇“注意力恢复理论”与乌尔里希(Ulrich)提出的“压力缓解理论”等理论成果[16],植物景观对于老年人生理健康上的影响分为直接与间接影响,细分之后由三方面组成:1)通过提高户外景观环境健康性而产生的直接影响;2)通过户外景观环境引起心理变化而产生的间接影响;3)通过户外景观环境促进健康活动,引起身心健康效应而产生的间接影响。通过前期的文献理论研究,可以构建植物景观促进人身心健康机制的框架模型(图1)。

3.2户外景观环境的健康性要素构成

苏雪痕教授指出:植物景观除了能创造优美舒适的空间环境,还能帮助创造适宜人类的生态环境[17]。通过广大学者的研究可知,植物景观对人居环境科学领域具备不可忽视的生态效益,其中极为核心的部分就是对户外环境健康性的影响。

根据有关规范导则[18],户外环境包含光环境、通风环境、声环境、温湿度环境、嗅觉环境、视觉环境、人文环境、建筑环境;户外景观的要素包括绿化种植景观、道路景观、场所景观、硬质景观(小品及户外设施)、水景景观、照明景观。各个要素与子环境的健康性密切关联,健康的户外环境需要八大子环境的健康性作为支撑,而子环境的健康性又都与绿化景观存在联系。根据我国有关规范导则[19],除上述八大子环境,户外环境的生态效益又密切涉及空气环境系统、能源系统等方面。结合植物景观对户外子环境与生态效益子系统之间的密切程度与相互影响,将建筑子环境替换为空气子环境,并构建植物景观对室外环境影响结构模型(图2)。

在户外环境中,诸如光、热等环境物理因素,虽然受植物景观影响,但是需要其具有一定的规模方可产生可观的调节效应。因此,为了提高本研究的聚焦性,有必要对植物健康效益所涉及的内容进一步分层。根据现阶段的研究,与植物健康效益联系最密切的户外环境是视觉环境、嗅觉环境、空气环境、声环境、人文环境。对老年人影响最直观也最核心的,应当是植物景观健康效益对视觉环境与嗅觉环境的影响。

3.3植物健康效益对老年人身心健康影响机制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植物景观与户外景观八大子环境关系十分密切。要建立基于植物健康效益的养老机构户外环境景观评价结构模型,首先应该根据前期理论研究,构建植物健康效益对老年人身心健康影响机制(图3)。

4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构建

4.1评价指标体系建构

由于涉及适老性环境的景观评价研究较少,为了研究的科学性与完善性,本研究在评价因素的选择上,大量参阅了康复花园、健康住区等涉及植物景观与身心健康的有关景观评价研究成果。关于康复景观评价的研究,大多兼顾植物生态效益与传统景观品质的评价标准。植物景观对人的健康影响,主要分为生理作用与心理作用。而植物健康效益在适老性户外景观中的应用主要从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味觉刺激等感官影响着手。具体到营建健康的适老性户外景观环境,则还需要综合考虑植物的景观类型、种类选择和空间配置等对养老机构户外环境中除绿化以外的八大子环境的影响。

经过前期的理论研究、文献与规范查阅和专家咨询等过程,本研究确定并借鉴了一定数量的评价指标,在初拟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准则层共有6个指标,从涉及植物景观健康效益较为密切的环境物理特性、空气环境、植物挥发物质、嗅觉环境、视觉环境、人文环境入手,针对视觉、嗅觉、听觉、触觉、味觉五大感官特性,涵盖了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与健康活动促进三大宏观概念(图4)。由于准则层各指标之间具有极强的关联性,将会导致较多的重复,通过专家咨询等科学有效的遴选,对初拟指标体系进行优化,整合、剔除重复与相关性小的指标,得到了基于植物健康效益的养老机构植物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定量指标通过调研计算与实验测量进行评价,定性指标通过问卷访谈与专家打分相结合的方法来评分。本研究借助AHP辅助软件模型yaahp10.0进行不同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并验证其准确性,最终获得了每一层级各个指标的权重(表1)。

4.2评价过程

具体到适老性户外环境中,植物健康效益的评价应该包含3个层面:

1)适老性户外环境的植物景观健康效益评价,即基于专家评价、物理实验等多种技术手段,对适老性户外环境中的植物景观进行模拟验证,校验植物景观健康效益的应用对适老性户外环境的直接影响。

猜你喜欢

健康促进植物景观老龄化
老龄化是医药行业的福音吗
健康月历
健康中国战略下武术对学生的健康促进研究
健康促进对航海类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
江苏宜兴根大生态酒店生态景观设计
绿城“秀丽春江”居住小区植物景观分析
北京超老龄化将持续50年以上
上海市某高新技术企业员工健康促进干预效果评价
浅谈酒店室内植物景观营造构思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