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研究

2020-01-19庞小波黄军友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10期
关键词:辅导员马克思主义理论

庞小波,黄军友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广元 628017)

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伴随着网络媒体技术的发展,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传传播媒介随之有了新的载体,成长在信息大爆炸时代的当代青年大学生,既善于通过网络媒介宣泄爱国情感,又善于利用网络媒介表达观点,现实社会中的各种意识形态内容在网络媒体上或多或少有所凸显,网络阵地建设自然而然成为当前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提升辅导员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直接关系着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实效。

一、高校辅导员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的概念及提升的必要性

新时代赋予高校辅导员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以新的内涵,新形势下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被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

(一)高校辅导员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的概念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属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特指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通过课堂思政教育、校园党团活动、社会公益实践等众多途径,从思想上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改造,最终目标是把大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1]。而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是基于辅导员工作职责的需要,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解力、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力、社会思潮的判断力、网络舆论管控力等构成的,关乎稳步推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关乎如何实现培养目标的一种基础能力。

综上所述,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能力是指在新媒体载体背景下,高校辅导员转变教育理念、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能够运用网络媒介、网络技术对网络信息进行鉴别,对网络舆情进行引导,对网络空间进行营造,对网络阵地进行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思想文化空间,以达到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为最终目标。

(二)5G万物互联背景下提升辅导员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的必要性

在全球化、市场化、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多种社会思潮激烈碰撞交锋,各种错误思想在网络环境下快速传播,对当代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的树立形成了一定的冲击。面对新挑战,迫切需要提升高校辅导员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能力。

1.提升高校辅导员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能力是应对当前严峻形势的客观要求

大学教育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黄金阶段,大学生价值观念不稳定、思想表达欠理性、行为方式不成熟、意志品质不过硬、抵御诱惑能力差,把握好大学这个塑造价值观的关键期至关重要。调查显示,大学生每日上网次数3次以上的比例达98%,其中,使用QQ、微信、贴吧、微博等信息交流载体的大学生占89.9%,94.0%的大学生借此获取信息、更新状态、发表观点,大学生学习、生活受到网络的冲击急剧上升,随之必然会影响到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因此,提升高校辅导员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能力是应对这一客观形势,与时俱进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2]。

2.提升高校辅导员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能力是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的重要抓手

21世纪以来,以互联网为主要载体的网络新媒体已成为西方各种意识形态渗透的主渠道和主途径,高校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面临新的挑战。辅导员是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骨干力量,提升辅导员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能力是做好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是占领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的必要手段,是有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备条件,是教育强化大学生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重要推手。因此,提升辅导员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能力不仅是保障校园网络信息安全的必要手段,而且是筑牢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的重要抓手。

3.提升高校辅导员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能力是坚持高校主流舆论引导的重要保证

新媒体平台下,高校网络舆论的海量信息及主导声音的分散,个性、激进言论常会误导大学生,西方错误思潮渗透有增无减,防不胜防,高校网上舆论斗争更加激烈,提升辅导员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能力,有助于正确引导高校舆情动态,有利于防止错误有害思潮在高校传播,有利于为大学校园筑起一道坚实的主流意识形态防火墙[3]。因此,作为高校辅导员应切实提升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环境下,能够有效将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能力转化为应对各种学生思想问题的工作能力,才能够引导青年大学生积极应对西方各种错误思潮的渗透,维护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打造健康向上符合主流意识的校园舆论环境。

二、新时代提升辅导员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的新要求

据统计,截至2018年,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8.2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9.6%,其中,网民年龄结构中18—25岁年龄段占比最高,达24.8%;网民学历结构中,大学专科教育占比为8.7%,大学本科及以上教育占比9.9%;网民职业构成中,学生群体占比高达25.4%[4];数据表明,在中国这个拥有近14亿人口的国家中,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毫无疑问,中国已经步入超级网络大国行列,而大学生群体是网络应用率较高的群体,互联网已经是高校通过网络媒体进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传播的重要方式。

(一)马克思主义教育传播能力

首先,要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核心理论,夯实理论基础。高校辅导员要利用和发挥独特的工作优势,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核心理论的研读、运用,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为理论核心,与时俱进夯实意识形态理论基础。其次,要与时俱进主动创新马克思主义宣教方式,提升传播力。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要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工作方法,要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辨别各种错误思潮,并坚决进行抵制,主动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伟大复兴“中国梦”宣传教育相结合并融入到日常党团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中。

(二)网络意识形态鉴别处置能力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境内外严峻的敌对势力网络渗透形势,近年来呈现隐蔽化、多样化趋势。当代“90后”“00后”大学生正处于信念、价值观、人生观的成长阶段,由于人生经历和社会阅历比较浅,对世情、党情、国情了解不够深刻,往往对当下出现的很多社会问题和现象看不清本质,容易被各种假象所迷惑。因此,当网络上出现不良、不当信息传播时,高校辅导员必须具备及时、正确、有效地做出信息鉴别的能力,及时组织学生以合理的方式参与到事件的讨论中,通过发帖、评论等方式,表达观点立场,引导网络舆论向理性的方向发展,做到防微杜渐。

(三)网络思潮管控引导能力

当前新媒体时代,网络平台和空间频频出现一些错误思潮、言论,并呈急速传播之势,影响之广、之快难以想象。一是搞好组织阵地建设。高校辅导员要通过学生组织、党团组织、班集体、学生社团等组织建设,夯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组织基础,通过加强对课内、课外、校内、校外活动的管理,打牢意识形态工作的阵地基础。二是敢于主动发声。高校辅导员要敢于对错误的网络思潮进行无情的批判,要善于运用主流意识形态和观点批判错误思潮,教育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坚决抵制当前社会上存在的“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等错误社会思潮。

三、新时代提升高校辅导员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的对策

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面临新形势,新时代赋予高校辅导员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新要求,在新要求下,高校党委和辅导员队伍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导,切实做出不懈努力。

(一)高校应该从宏观上为辅导员提升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能力提供总体方案

1.建立辅导员网络工作室,搭建宣传平台

一是高校要充分利用“两微一端”(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相结合,组建一支以辅导员党员为主,以学生党员为辅的网络思想政治建设队伍,建立网络平台工作室。比如,微信公众号平台工作室,通过网络工作室平台加强与学生的网上互动交流,重点围绕学生关注的问题进行引导,促进与学生的良性互动。二是鼓励各院系将学科特色和学生兴趣相结合,打造专业的网络文化工作室,充分运用好网络新媒体技术,创设与学科相关、与学生个性发展相关的特色栏目,与时俱进形成全新的网络格局,促进网络正能量的传播。

2.建立健全辅导员网络工作培训机制,提供进修机会

一是高校党委要建立健全以提升辅导员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能力为目标的培训机制,以当前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现实需求为导向,经过调研,制订相应的网络技能培训计划,注重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系统性。二是注重培训专题的针对性设置,做到有的放矢。比如,设置课程培训体系要重点突出提升辅导员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综合能力,同时要及时掌握学员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效果反馈,适时调整课程培训内容和进程。三是鼓励辅导员积极参加校内外网络知识技能学习交流活动,通过多重方式,持续提高网络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能力。

3.创建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指导的高校网站,创新网络宣传

一是高校要创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宣传方式,建立宣传网站,做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核心理论解读,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做好宣传,配以视频讲解,讲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核心理论,做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工作。二是在高校官网创建互联网交流平台,用以探索问题,发表意见,达到校园人人都可登录,人人都可发表观点、见解。三是建设具有较高思想理论素养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培养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人才队伍,打造专业的马克思主义宣传队伍,用马克思主义经典来解决生活难题。

(二)辅导员应该从微观上为提升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做出努力

1.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夯实理论基础

一是高校辅导员应在工作之余加强理论学习研究,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核心理论研读,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导,不断更新意识形态理论知识,利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规律,改进工作方法,将所学所悟积极主动地运用到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中去。二是增强“四个自信”,提升认同感。打铁还需自身硬,辅导员自身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教育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同“四个自信”,在日常的行为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应对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5]。

2.提升辅导员的网络专业技能,增强技术本领

一是高校辅导员要学习掌握新媒体技术,特别是新媒体语言、网络语言。要融入网络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中去,在掌握已有网络新媒体技术使用的基础上,不断更新思维,更新技术,在变中求新,在发展中求进步。二是选择开展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合适平台。例如,微信、贴吧、易班微平台、QQ群等等都是不错的网络工具,辅导员要根据自己所带学生的特点、网络工具使用偏好,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意识形态教育工作。三是熟练掌握网络用语。使用网络工具交流时,适时使用网络用语,利于与学生打成一片,以提高交流的质量和效度,从而取得网络互动交流的实效。

3.提升运用新媒体的能力,增强媒介素养

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几乎人人都在使用网络工具,贴吧、QQ空间、论坛、博客、微博、微信、易班微平台上“90后”“00后”大学生的身影随处可见。在此形势下,一是要求高校辅导员要学习运用新媒体工具,使用新媒体语言,以网络语言与学生进行线上交流。二是要充分利用微博、微信、QQ等新媒体平台,将线下传统的意识形态工作内容转变为线上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工作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转发、点赞,积极传播正能量。三是辅导员要定期和不定期登录校园网站、贴吧,聊聊天,发发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想法,积极回应学生最关切、最疑惑的问题[6]。

四、结束语

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辅导员任重道远,在严峻的国内外环境中,辅导员要以网络技术的运用能力、网络信息的鉴别能力、网络话语的支配能力、网络教育能力为着力点,不断创新网络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方法,主动作为,充分利用好QQ、微信、博客、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工具,不断提升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努力开创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新局面。

猜你喜欢

辅导员马克思主义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