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学习在高校理科教学中的应用现状研究

2020-01-19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10期
关键词:理科课外教育

聂 凯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城南书院,长沙 410025)

引言

移动学习是现代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是高校理科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是构建泛在化教育格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意识的有效媒介。其能够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服务、信息及教育资源,使学生的专业学习更加灵活自由。移动学习是移动互联网与移动智能设备快速发展的产物,是从学生心理认知及网络行为的角度出发构建的新型教育模式,能够帮助专业教师构建切实可行的情感教育模式、情景教育体系、课程结构体系,切实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格局。与此同时,移动学习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明确自身的发展需求,提升自主建构知识结构的意识与能力,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健全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依旧存在诸多的实践问题,俨然限制了移动学习模式的长远发展。

一、移动学习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内涵

移动学习模式主要指学生通过移动智能设备和无线通讯技术获取高校教育服务、信息及资源的过程。在特定的教学情景下,移动学习能够帮助学生通过网络技术切实实现学与教的动态交互及随时随地开展信息化学习的目标。从理论层面出发,移动学习模式继承了高校网络教育的资源优势,拥有灵活、便携、不受空间与时间限制的特征。首先,移动学习能够有效满足我国社会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特别在当前信息化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新事物、新技术及新知识的不断涌现,使移动学习成为社会大众及青年学生群体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持,使学习生活化、教育社会化逐渐成为可能。其次,移动学习模式对我国高校传统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为高校理科教育注入了全新的发展动力。移动学习模式属于数字化教育的重要分支,能够使传统的“教师本位”理念逐渐转变为“学生本位”理念,从“集中授课”形式转变成“灵活听讲”的教育形式,进而使传统封闭的教学生态体系更加开放化、信息化及自由化[1]。最后,移动学习能够有效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向高校教师寻求帮助或借助移动智能设备,探寻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及实践内容,提升了青年学生群体个性化学习的实效性与针对性。在理论建构与发展层面,移动学习能够将不同的教学模式与教学体系相融合。譬如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可利用移动智能设备,观看并学习教师所上传的教学视频,也可根据自身兴趣选择对自身发展有利的慕课课程及远程教育内容,从而使学生得到更全面、更具针对性的教育资源。可以说,移动学习是其他教学模式及教学体系的构建基础,同时也是学生形成泛在化学习理念的先决条件。其中,泛在化教学理念具体指任何人,在任何地点,通过任何方式,对任何学科知识进行学习活动的教育格局,其理论基础是移动互联网技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高校丰富的教学资源库。因此,移动学习模式在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的过程中,也为高校泛在化学习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教学基础。

二、移动学习模式的实现条件

(一)硬件条件

我国工信部的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智能手机用户达到11.23亿,占互联网用户总量的78.94%。由此可见,在新时代背景下,移动手机逐渐成为国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在青年学生群体中,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率高达100%,其中iPad、平板电脑等设备的拥有率约为73%左右。这充分为我国移动学习模式的全面实施提供了丰富的实现条件。而在其他移动智能设备层面上,拥有笔记本电脑、kindle“电纸书”(非电子书文件)、微型电脑的学生占97.45%,占移动智能设备总数的65.45%。虽然移动设备的价格较高,但是其以存储量大、功能完善、寿命较长等优势,逐渐成为我国高校学生的必备用品。而电子词典、MP3等设备占有率相对较低,仅仅占23%左右。然而在英语学科及音乐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却发挥着难以替代的教育作用。相对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常规电脑设备,kindle“电纸书”及其他品牌的“电纸书”设备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及其他学科的学术研究中应用比较广泛,甚至有不少学生将其作为课外阅读的专属设备,在功能应用层面上,电纸书的功能比较单一,仅仅拥有文字或图片阅读功能,但以耗电小、续航时间长、护眼等优势受到了我国高校学生及教师的青睐,然而在移动智能设备占有率中,所占比例较小,仅为9.34%左右[2]。

(二)软件条件

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高校青年学生群体的课业生活主要以网络冲浪、网络交流、网络游戏、网络学习、课外学习、图书馆自习、校外活动(购物、旅游)、社团活动及勤工俭学为主,所占比例依次为98%、92%、89%、45%、55%、43%、82%、98%、53%、23%。其中移动互联网占89%、台式电脑及笔记本电脑占76%。虽然青年学生的课外活动内容丰富、接触社会的形式多种多样,然而从以上数据调查不难发现,学生群体的课外互动主要以互联网为主,对互联网设备及应用软件有一定的依赖性,并且严重影响着学生正常的专业学习时间。“有关学生移动互联网使用时间”的数据调查报告显示,高校学生在课前、课中、餐饮及就寝等时间段对移动手机的利用率较高,约占78%。在课堂浏览网页或进行网络游戏活动的占34%。总体时间超过4个小时且低于6个小时的占56.35%,超过7个小时的占34.89%,而低于3个小时的仅占6.45%。根据以上数据能够发现,我国高校青年学生在移动互联网的使用上,呈现“长时间”“无规律”的使用特征。因此,全面采用移动学习模式,能够对学生的专业成长及课程成绩的提升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三、移动学习在理科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一)高校师生对移动学习的态度不同

在高校理科教学过程中,移动学习模式逐渐推广到教师的课程设计领域中,并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然而在实地调查及访问中不难发现,高校理科教师和学生在移动学习上的态度,呈现出鲜明的差异化特征。而教师与学生间的认识分歧导致移动学习模式难以发挥真正的教学作用。首先,学生群体认为移动学习模式将极大地增加自身的课业负担,不仅难以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自身所感兴趣的社会活动、网络活动及校园活动,还要集中精力,投入到教师所安排的移动学习任务中。因此,在移动学习的落实上,学生群体普遍持有质疑态度。而对于拥有良好课外学习习惯的学生群体来讲,移动学习模式的实施范围过于广泛,缺乏针对性,难以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开展行之有效的移动学习活动,严重影响了学生对课业知识的深入理解与吸收。其次,理科教师普遍持有“与学生相反的态度”,认为移动学习能够充分利用学生的课外时间,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学习习惯。并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移动学习APP能够有效提升理论知识的传授质量与效率,为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指明方向。然而正因为移动学习模式所具有的便携性、完善性的教育优势,导致部分理科教师将教学重心转移到移动学习的层面,而忽视了课堂教育的重要性与有效性[3]。

(二)移动学习无法完全在课堂中发挥优势

移动学习模式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巩固并扩展理科知识,使学生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了解并应用专业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率。然而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部分理科教师虽然完全承认移动学习在理科教学中的促进作用,然而在课堂阶段,却依旧对移动学习模式持有反对态度。其根本原因在于,移动学习模式在监管层面上存在着严重的不足,难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在课堂教学阶段开展移动学习活动的情况,从而使教师对学生是否通过移动智能设备开展移动学习活动产生质疑,甚至在课程开始阶段,便全部没收了学生的智能设备。这样不仅影响了学生听课的质量,更影响了学生与教师间的情感。此外,在移动学习开展阶段,理科教师通常将移动学习环节置于教学活动中,即引导学生通过移动智能设备对理论知识及实践技巧进行检索,以此提出新的见解及新的问题。然而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教师通常因为忽视了情感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或没有全面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从而导致真正利用移动智能设备开展移动学习的学生少之又少,极大地制约了移动学习模式的发展与完善,不利于高校理科教学工作全面发展。

四、优化移动学习模式的基本策略

(一)增强学生的目的性与主动性

移动学习模式是特殊的理科学习方式,拥有着灵活的学习方式及丰富的数据资源。所以在理科学习的过程中,高校教师应明确学生在理科学习中的目的性与自主性,首先应将理科学习作为学生职业发展与专业成长的重要阶梯,明确学生在理科学习中存在的思想问题,进而通过情感教育的方式,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与价值观,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理科学习对自身发展的教育价值,从而在移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克制网络娱乐信息对自身的影响,提升移动学习模式的实效性与针对性。其次,缩减教学内容,转变考核方式。移动学习模式最为突出的特征及优势是引导性、延伸性。即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根据理论教学要求,探索并研究理论知识体系,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因此,理科教师应在教学设计层面,合理安排理论内容及授课方式,使课堂内容逐渐精简化、浓缩化、生活化,进而在课程考核阶段,全面考核理科课程所有的理论知识及应用技巧。只有充分利用这种教学模式及考核方式,才能从学习需求的层面上,调动学生参与移动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二)构建基于移动学习的网络平台

针对移动学习在理科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问题,理科教师不仅要增强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与实效性,更需要从移动学习平台的角度入手,提升移动平台的监督管理及教育辅导作用[4]。首先,构建资源丰富的教育数据库,不仅要涵盖理科教育知识,更需要包含社会实践内容,从而使学生在移动学习的过程中,扩宽自身的理论结构,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提升学生对移动学习的认识。其次,强化课堂监督功能,即移动学习平台应在签到功能的基础上,实现实时监控学生手机操作动态的功能,并以姓名显示的方式,提醒教师纠正学生错误的课堂行为。此外,移动学习平台也需要将学生的学习时间、资料收集情况及资料查看情况及时反映给教师,以此提升理科教师对移动学习的整体把控能力。最后,构建小组交流平台,即理科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利用移动互联网交流的功能,规范课堂秩序及提升学生交流质量。如果学生的讨论主题存在偏移问题,教师可及时地进行指正,从而增强教学活动及小组讨论的有效性,满足理科教学的发展需求。

(三)构建科学合理的移动教学体系

在理科教学的课外阶段,部分理科教学缺乏应用移动学习模式构建课外教学体系的意识,通常以引导学生学习相应理论或实践知识为主,学生在庞大的知识框架中,缺乏探寻复杂理论知识的能力及意识,导致基于课外阶段的移动学习模式的质量低下,从而导致学生对移动学习模式产生质疑及厌倦情绪。首先,理科教学应加大对学生课外移动学习活动的关注力度,做到全天在线、及时解答学生学习问题,从而提升学生获取理论知识及分析理论知识的能力。其次,构建基于移动学习的任务体系,理科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将学生的学习任务划分成不同的组织模块,使学生能够根据学习任务,明确自身的学习需求,提高移动学习的质量。再次,构建学习小组,在构建任务体系的过程中,理科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学习能力,将学生划分为形式不同的学习小组,以此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活动中,破解自身存在的问题。最后,构建评价体系,即在统筹课堂教学与移动学习的基础上,综合地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与专业实践能力。

结束语

移动学习是我国高校教学重要的教学模式,同时也是适应学生心理需求及行为规律的教学手段。虽然在实际的应用中,移动学习模式难以真正地发挥应有的教育功能,无法提升学生参与移动学习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然而在现代教育理论与科学技术的支持下,高校理科教师可以通过构建移动教学体系、移动学习平台及提升学生目的性与主动性的方式,弥补移动学习模式的不足,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以此为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理科课外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2017年天津卷理科第19题的多种解法
不服输的理科男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