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在线网络课程学习状况调查与分析
——基于对某体育院校在校学生的调查

2020-01-19王丽芳胡一同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10期
关键词:学习者评价课程

王丽芳,胡一同

(西安体育学院 教务处,西安 710061)

在线网络课程是互联网与教育结合的成功案例,世界各大知名高校将教学资源与网络教学平台成功糅合[1],形成当代教育独特的教学形式,它通过在线课堂/混合式课堂的形式,以教学活动组织实施为核心内容,围绕着教学任务、学习开展。本文以2019年某体育院校超星尔雅教育平台在线网络课程的学生学习行为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平台记录的学生学习过程的追踪以及学生学习行为数据的收集统计,分析学生在线网络课程的课程运行情况、学习行为的特点及学习效果,以期进一步改进课程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在线网络课程的发展。

一、学生在线学习过程追踪

(一)学生选课情况

2019年,学校在线网络平台共有2 305名学生选修了8门在线网络课程,总课程选课量为7 574人次,人均选课量为3.29门。其中,选课人数最多的5门课程依次是:“大学生创业基础”(2 165人)、“大学生健康教育”(2 133人)、“口才艺术与社交礼仪”(1 650人)、“大学生安全教育”(650人)、“中华诗词之美”(429人)。由此可见,学生对创新创业模块的课程兴趣最高,选课人次最多,而对科学发现与技术革新的课程兴趣较低。这反映出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学生对未来个人就业问题的密切关注;而科学类课程选择人数较少,也符合体育院校学生课程学习的特点。

(二)学生学习过程追踪分析

通过对学生学习方式、学习访问时间、学习讨论以及答疑等相关数据和行为的解析,可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加强对学生课程学习的过程追踪,多角度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科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1.学习方式分析

教学平台数据显示,学生近一个月的终端使用情况为:“超星学习通”移动客户端的使用情况占比96.97%,电脑客户端学习仅占3.02%。说明移动网络学习已成为学生在线网络课程学习的主要方式。

2.学习访问情况

数据统计显示,2019年3—6月,学生在在线网络课程平台的学习访问频数为:4月为学生学习的高峰月,学习平台访问量呈急剧上升趋势。说明在线网络课程普遍受到学生欢迎,契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2)每周访问量分析

以周为单位统计出学生更倾向于在周一、周二、周四进行在线网络课程的学习。这一现象体现出在线课程学习对线下实体课堂的补充功能,也符合在线课程不受时间空间限制、随时随地学习的特点。

(3)时段访问量分析

以时间段为单位统计周期可以看出每日8点开始课程访问量呈上升趋势。同时,学生倾向于在8—12点这一时段内进行在线网络课程的学习。

(三)学生讨论情况

在线交互是检查、督促和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学习者可以通过在线讨论平台获取学习资源,与同学、教师进行互动,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有助于学习者课程学习目标的完成。指导教师通过记录学生参加线上学习的课程进度、课后练习巩固程度、答疑解惑、互相交流等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学生更加系统、科学、全面地进行学习,形成良性互动。

数据显示,本期学生共在课程学习中发帖讨论111次,回帖讨论5次,发帖情况并不乐观。讨论数据显示,学生的在线讨论主要集中在“口才艺术与社交礼仪”“大学生健康教育”“大学生创业基础”等几门课程上。其中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2018级学生参与讨论次数最多,总讨论次数为33次。学生在线讨论和相关的学习活动参与度较低,这是因为在线网络课程属于培养方案规定的应修课程,学生必须修够规定学分,所以学生更注重成绩测验和作业,而较少关注其他学习资源。

在热卡充足的情况下,糖尿病肾病早期蛋白质入量限制在0.8 g/(kg·d),对于大量蛋白尿和肾衰竭患者蛋白质入量限制在0.6 g/(kg·d),以优质蛋白为主。合并肝病、妊娠或生长发育期不宜过度限制蛋白质入量

(四)答疑情况

学生提问不仅可以启发其思维,帮助教师评价学生,反馈教学,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数据显示,学生在2019年3—6月期间用尔雅答疑中心进行课程知识答疑共2次,其中向尔雅答疑中心提问2次,回复率100%。其他答疑形式,如集中答疑、在线答疑、自助答疑等提问均为0次。

二、课程考核统计

课程考核统计包括对课程完成情况和课程考核成绩的分析内容,便于掌握学生学习每门课程的完成情况以及相关课程的成绩情况,全方位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课程完成情况

在线课程完成率是检测学生课程学习进度的重要指标。据统计,学生的课程综合完成率为92.45%。除个别班级外,绝大多数专业学生课程完成率较高。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持续性较强,大部分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其中,“口才艺术与社交礼仪”课程学生们的学习完成率最高,“创新思维训练”课程完成率稍显落后,一方面完成度高的课程表明学生在这些课程上兴趣爱好更加偏向,另一方面完成率较低的课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存在难度较大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考察并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学习效果。

(二)课程考核成绩

课程考核成绩是检验和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依据,是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兴趣,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动力和手段。学校在线网络课程设定学生考核成绩为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的总和。平时成绩占比60%,期末成绩占比40%,期末考核难度为难/中/易。其中,平时成绩的构成主要包括:课程视频观看得分(40%)、课程测验得分(20%)。

据平台数据统计,学校学生的平均考核成绩为96.86,总体及格率为91.71%,总体优平率为90.92%,总体优秀率为87.09%。根据各门课程的平均成绩分布进分值段后,得出学生所选的各门课程的考核平均成绩主要集中在90—100分和80—90分的分数段,整体学习效果较好。各课程的考核及格率整体趋势较为稳定,但“创新思维训练”“中华诗词之美”等课程的优秀率明显较低。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在线网络课程在进入中国大学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对大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尤其是智能手机网络平台的出现,使得在线网络课程的被接纳程度更加迅捷化。学校学生“超星学习通”移动客户端的使用情况占比96.97%,说明了大学生越来越依赖于移动平台获取资讯、了解世界,使得在线网络课程受到学生欢迎。其次,在线网络课程质量高、学科覆盖面广、课程选择多样,吸引了大学生主动选择这一新型的课程学习模式。

2.网络课程对在线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影响,仍旧处在低水平层次上。通过对学生学习行为数据的分析,发现大学生普遍存在缺乏主动、充分利用网络学习资源的意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比较弱,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的主要目的依旧是为了通过学业测验,获得学分。

3.学生的在线网络学习交互意识、学习资源共享意识不强,课程交流平台形同虚设,相互之间的交流探讨少之又少。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习惯通过百度、知乎等途径在网上搜索答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也与大部分课程和班级都组建了QQ群、微信群有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习惯于在班级群咨询同学,从而导致交流平台利用率不高。

4.网络课程的管理与服务弱化。良好的管理与服务,合理完备的教学政策、教学管理制度是网络课程建设的重要抓手,同时高质量的网络课程的建设又能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在线网络课程作为新生事物,相应的课程建设体系及过程化管理的规章制度尚不完善,学生在线网络课程学习过程缺乏实时有效的学习监督与管理。同时,学校自主研发的课程资源较少,课程资源较大程度上依赖平台公司提供,导致学校对课程建设的话语权受限,学习资源整体质量参差不齐。

5.学生自主选择在线网络课程的空间有限。虽然学校课程改革为学生自主选择课程拓宽了空间,但由于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平台课程资源与体育院校特色课程的契合度较低,可供学生选择的在线网络课程仍局限于通识课程,导致学生的自主选课范围受限,与其对应的单一评价指标体系也决定了在线网络课程无法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二)建议

1.提高课程种类的多样性,丰富教学内容。网络在线课程的课程种类多样化、课程内容涉猎前沿思想和高端教学质量将极大提升学习者对网络在线课程的预期,增加学习者的关注度和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满意度[2]。通过学生的反馈和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需求和兴趣是多元化的,他们希望了解和掌握与自己专业相关领域的前沿思想。尽管当前的网络在线课程平台可供学习者选择的课程门数较多,但高质量、多种类的优质课程资源相对匮乏。建设在线课程平台可学习国外MOOC课程平台的发展经验,引进国内外名校、名师的优质网络课程资源,进一步丰富课程种类和资源。

2.依托本校师资,自主研发特色课程。学校可自主研发本校优势学科网络课程供学习者选择,增加优势学科和高校体育特色性学科课程。将自身优秀的教学资源引入到网络在线课程平台中并加以有效利用,开设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在线网络课程,即本校教师(助教老师)+在线网络课程的混合教学模式,线上内容包括网络课程教学、作业、测验等在线视频观看、讨论、考核等内容,线下主要采取助教教师的面授、答疑、辅导等形式。课程性质可以由初期的通识教育课程拓展至专业教育课程。此举将极大地降低学校教学成本,提高教学效率,对提高教育质量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优化课程设计,完善平台建设。功能单一、支撑技术简单、无法扩展是网络课程不能满足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自主、自由、开放、参与、个性学习需要[3]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建议依据学习行为数据,进一步优化课程设计,注重简洁性、生动性和有趣性,突出网络学习的时空性、虚拟性和自主性等优势。教师要激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加强过程化管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积极引导和组织,鼓励学生对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讨论或发表观点,教师也可积极参与教学内容的讨论,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知识,使网络课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平台。同时,教师要不断学习,及时拓展教学内容,更新专业知识,不断探索,适应自媒体环境下新的教学模式,与学生共同成长。

4.理顺机制,完善在线网络课程教学模式的相关教育管理规章制度,为在线网络课程的实施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如建立网络课程的导师机制或导航机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支持服务,解决学生学习、教务、技术等方面的问题;督促、引导学生参加过程性学习;对学生进行网络课程选课培训,帮助他们选择其真正感兴趣且有利于专业发展的课程。组织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网络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组织能力,管理人员的教学管理能力以及技术人员的技术支持服务水平,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课程体验。

5.制定多元化的课程评价指标。当前,在线网络课程的教学评价仍然采用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方式,且以相关的问卷调查和数据作为对教学效果评价的主要依据。但是,网络课程以学生即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过程以及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的特性,决定了网络课程的评价方式不同于传统的以笔试测验为主的单一评价,而应是反映与量度学生对教学效果质量的综合性、多元化评价的评价方法与模式[4]。评价的多维度重点体现在评价目的发展观、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性上,而且教学评价发展观的核心主旨即需要评价方式由单一型向多样性转变。在线网络课程评价应尽可能地把学生所有学习活动都纳入评价范畴,如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发言,学生的表现、论坛发言、交流总结等,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感情、思维品质、知识、创新能力、探究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多元系统评价。

猜你喜欢

学习者评价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论远程学习者的归属感及其培养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