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教师的课堂提问交际策略对学生阅读理解的影响

2020-01-19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10期
关键词:语境交际师生

王 蓉

(海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海口 571158)

一、引言

在英语课堂上,教师们常常会遭遇到提问后学生沉默或只有少数好学生能回答问题或学生回答不准确甚至不正确的状况,这就需要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提问方式和提问话语,比如延长提问后等待时间、重复问题等,能帮助学生尤其是低水平学生回答问题。Tsui(1995)建议,当单纯重复问题不能帮助学生回答时,教师必须对问题进行调整[1]。Tardif(1994)基于研究所总结的话语调整方式中包括了教师对提问进行分解和调整的策略[2]。我国的研究者胡青球等(2004)根据对大学英语课堂的观察和分析,把教师的提问技巧归纳为追问(连续问几个相关的问题)、链接(在提问过程中巧妙地把几个学生的回答以提问的形式连接起来)、重复(重复问题)、简化(把复杂问题进行简化)、解释(对问题表达的意思进行解释)和分解(把大问题或抽象问题分解成具体问题或小问题)六种[3]。实际上,无论是提问调整还是提问技巧,都属于教师为使课堂互动得以进行并达成教学目标而使用的提问交际策略。在不同的课堂微语境中,如学生无法回答、或回答不正确、或回答不准确不完整等,教师使用的提问交际策略也不同。显然,教师对提问交际策略的使用具有语境依赖性、动态性和多样性。因此,有必要关注课堂师生共同营造课堂语境的动态过程,需要关注特定课堂语境下教师提问交流拓展的具体过程及其教学意义。

本文聚焦中学英语阅读课堂,通过对阅读课堂提问交流案例的微观分析,描述不同阅读阶段教师提问交际策略的动态性变化,分析教师的提问交际策略对学生的阅读理解可能产生的影响。

二、英语教师提问交际策略的案例分析

要弄清不同阅读阶段的教师提问交际策略对学生阅读理解可能造成的影响,则需要从大量的英语阅读课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提问交流案例。基于对课堂录像的反复观察和分析,选择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的典型课堂交流片段各一个。三个交流片段具有以下共同特点:(1)分别是各自教学中一个相对独立的交流环节,有明确的教学目的;(2)每个交流片段都是一个完整的交流过程,包括教师提问启动交流、提问交流拓展过程和教师结束提问交流;(3)每个样本中教师的提问交流拓展方式在英语阅读课中反复出现。

以下课堂交流片段的分析均遵循如下基本程序:(1)介绍交流片段的背景信息,包括阅读文本类型和交流片段所属的教学活动;(2)描述师生提问交流拓展的互动过程;(3)归纳交流片段中教师提问交际策略及教师对策略的使用意图。

(一)阅读前课堂交流片段分析

在交流片段一中,学生即将阅读一篇题为“First aid for burns”(烫伤急救)的说明文,教师正在利用课本图片和针对图片进行提问,引导学生描述图片场景并思考和回答如何对烫伤实施急救,以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背景知识,为阅读课文做准备。以下是师生交流片段:

交流片段一

01 T: Can you tell me what kind of first aid would her mother give her? What ki∶∶nd of first aid? (8.0) Zhaoguofeng (1.0) What kind of first aid would her mother would give her?

02 S1: Er (2.5) cool water.

03 T: Cool water.How? (1.5)How?

04 S1: Her mother put the little girl into the cool water.

05 Ss: (xxx) ((其他学生大笑))

06 T: Very good. Ok. Do you mean put the bur∶∶ned area under the coo∶∶l water?

07 S1: Yes. The the burned area. Just the burned.

08 T: Just the burned area. The burned area of the little girl. Right?=

09 S1: =Yes

10 T: Ok. Zhaoguofeng’s idea is to put the burned area of the little girl under cool water. Maybe it can work. Any other ideas?

*转录符号说明参见附录,下同。

在以上交流片段中,教师的核心提问是“What kind of first aid would her mother give her?”师生经历如下互动过程:

教师提问(01),学生的回答非常简短但并没有把意思表述清楚(02)。教师在重复学生回答后追问细节(03),希望学生能把意思表达清楚;学生重新回答但仍未表达清楚(04),还引起同学的哄笑(05),教师积极肯定了该生的回答并通过确认核查(06),修正并示范正确的语言表达;教师重复并重述学生的修正话语后,再做确认核查(08),得到学生的快速确认(09),教师总结学生表达的意思并结束与该生的提问交流互动,发起新的提问交流。

在以上交流片段中,当学生回答教师提问表述不清楚时,教师主要使用了如下提问交际策略:

(1)“追问”策略。当学生表述不清楚时,教师通过追问(03),希望学生能提供更多相关细节信息。教师的追问促进了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用目标语完整表达话题知识和个人理解。

(2)“确认核查”策略。在该交流片段中,教师两次使用该策略(06、08),都是引起学生再思考并间接修正学生不准确的语言表达,为学生语言表达提供支持和帮助。

(二)阅读后课堂交流片段分析

以下是读后阶段的一个交流片段,学生已读完了课文“First impressions”(初始印象),是学生李强写给父母的一封电子邮件,讲述他的3005年未来之旅,描述了未来世界的交通、居所和环境状况。教师让学生思考并小组讨论现实问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能否在未来得到解决。教师正在邀请学生在班级交流自己的看法,已发言学生对未来比较悲观,教师邀请更多学生发表看法:

交流片段二

01 T: Any different opinions? ((一名男生站起来)) Good. Wuyuehan. What’s your opinion? What’s your opinion? The two girls think (1.0) in the future we’ll have poorer environment (1.0) because the pollution will not be solved. And what is your opinion?

02 S3: I think the pollution will be solved.

03 T: Will be solved. You give me (1.0)hope. Ok. An∶∶d (1.0) why?

04 S3: Er because (3.0) if we begin begin to re∶∶re∶∶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

05 T:Realizethe importance=

06 S3: =Right right. ((其他学生笑)) if if we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envi∶∶ronment now it will be clean in the future because because we need clean environment. Yes. I think so.

07 T: So people’s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decisive. I agree with you. Because we need clean enviornment. Class, do you agree with Wuyuehan?

08 Ss: Yes/No.

09 T: But if we do nothing about the pollution, can we can we (1.0) live on the earth in the future?

10 Ss: No, we can’t.

11 T: Of course not. So I hope you can read the text again and think more about the question. Now ((后略))

在以上交流片段中,教师扮演交流主持人的角色,鼓励学生自选话轮发表看法。教师的核心提问是“What’s your opinion?”师生经历如下互动过程:

教师再度邀请发言者,概述前面发言者的看法并征询学生是否有不同看法(01);当前发言的学生表达了完全不同的看法(02),教师重述学生回答中的关键信息并做评论后追问(03);学生继续表述自己的见解,但改用汉语表达(04);教师及时帮助(05),使学生顺利完成了表述(06);教师总结其观点并做评论(07),邀请其他学生发表意见(07);学生似乎各执己见(08),教师设置语境并追问(09);学生回答后,教师重述并布置新的学习任务。

该片段中的学生话轮较长,教师话轮较短、教师针对学生话语的内容进行反馈;在学生表达出现困难时给予其及时的语言支持,或通过确认核查策略帮助学生澄清自己的意义等。教师的提问交际策略表现出以下特点:

(1)“追问”策略。围绕话题展开追问(03),鼓励学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有学生似乎对未来环境能否得到改善持悲观态度,教师通过追问,启发学生思考人对环境修复的行为可能对未来环境改善的积极作用。

(2)“邀请其他学生发言”的策略。因发言的学生仅代表了一类观点(Lerner, 1993),教师鼓励并邀请其他学生发言(01、07),让学生之间产生思想碰撞,推进学生间的交流与意义协商。

三、不同阅读阶段教师提问交际策略对学生的影响

在阅读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当学生对教师提问的回答不准确或不完整或无法回答时,教师没有消极地直接告知学生正确答案,致使学生失去积极思考和参与表达的机会,而是采用了积极的提问交际策略。

在阅读前阶段,教师运用了追问和确认核查等提问交际策略,促进了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激发学生参与话题讨论的兴趣,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背景知识。在提问交流互动过程中,学生经历了联想已有生活经历、尝试目标语输出、澄清误解等思维活动,为阅读做好了话题和思维准备,同时强化学生的阅读动机。

在阅读中阶段,教师采用了追问、澄清请求、分解问题、重复问题、邀请其他学生回答等提问交际策略,是为了检测学生对阅读文本信息的梳理和理解,促进学生之间对文本意义理解的交流。在提问交流互动过程中,教师的提问交际策略促进了学生对文本信息的辨别、比较和选择,强化了学生的阅读思维技能。

在读后阶段,教师采用了追问、邀请其他学生发言等提问交际策略,支持学生清楚表达对话题的个人见解,促进学生的自我批判和对环境行为的反思。通过提问交流,教师帮助学生深化了对话题的理解,对学生的语言、思想和思维潜能都有一定程度的挑战。

显然,在阅读交流过程中,教师使用最多的提问交际策略是追问策略。根据胡青球等(2004: 26)的研究,教师课堂追问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让学生在回答问题不太顺利的情况下给学生一个台阶下,不丢面子,有勇气继续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二是引导学生进行更广更深的思考,让学生产生更多的语言输出[3]。在本文的阅读课提问交流案例中,教师的追问策略契合了以上两种目的。

四、对教学的启示

阅读是学生与教师、阅读材料,以及与同伴间的交流与意义协商的动态过程,师生交流是推进多重动态交流的重要动力[4]。师生话语共同建构了课堂语境(Walsh, 2006; 2011),在课堂语境的建构过程中,教师对提问交际策略的有效使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5]。

在阅读前阶段,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激发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那么在师生交流中,教师需要采用的积极提问交际策略,包括“追问”“确认核查”等,能够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为阅读做话题准备。在阅读中阶段,学生带着一系列理解性问题收集、寻找或使用信息(Nuttall, 1982),包括对文本字面意义的理解、对信息的重组或重释、推断、评价或欣赏等,那么教师需要采用如“追问”“澄清请求”“分解问题”“重复问题”和“邀请同伴回答”等策略来训练学生从文本中获取信息和理解信息的阅读思维能力。在阅读后阶段,教师需要采用“追问”“邀请其他学生发言”等交际策略来促进学生对主题的反思并与同伴交流、分享,将课堂学习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6]。

附录:转写符号说明

T:教师;Ss:学生;?:升调;.:降调;,:没有标明升降调的停顿或换气;word:(下画线)重音;(1.0):沉默秒数;[...]:从左括号开始,表示两个讲话者同时谈话,到右括号结束;=:下一个话轮紧随或打断插话;∶:拉长的元音;(×××):不清楚的谈话;((...)):非语言行为或转写者的评论。

猜你喜欢

语境交际师生
情景交际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麻辣师生
跟踪导练(三)2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话“径”说“园”——来自现象学语境中的解读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