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本穷源
——思想政治教育基础问题研究

2020-01-18李景强湖南省邵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

环球市场 2020年13期
关键词:思政政治思想

李景强 湖南省邵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

思想政治教育是依托人们的精神生活,结合其政治思想开展的社会教育活动。我国自20 世纪80 年代已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化和学科化,在理论研究、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在新时期社会思想实践活动丰富化的背景下,有必要找寻我国思政教育研究根源,探究本质基础问题,为今后工作提供新思路。

一、思想政治工作内涵及发展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政党、阶级、社会群体,借助政治观点、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等要素对主体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影响,进而开展思想品德实践活动[1]。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实践的主要支撑,自产生之时便贯穿于社会发展中,其组织形式和教育手段日趋丰富化和多元化。同时,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沃土,进而从实践活动转变为规范的学科体系,丰富其内涵和价值。通过重整和改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形成了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并出现阶级意识,为后续消除阶级统治提供动力。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探究,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逐渐被思想政治工作所代替,为新时期思政教育提供准确的定位。我国思政教育应成为共产党巩固领导地位、提升人民思想道德水平的主要思想体系。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基础问题

(一)指导思想问题

新时期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关键是“社会主义”“特色”,体现出思政教育体系的发展由时代和人民决定。其中,时代方面包含逻辑要求和时代发展趋势,而人民层面则体现出主体的能动要求,具体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时代发展

通过分析我国发展史和建国历程可以得出,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当作思想政治指导思想的原因在于其满足时代发展的内在逻辑需求。中华民族经历过艰难时期,人民以自救图强作为理想信念。例如,通过改革最大程度化解了我国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而革命则凝聚了中国人民的共识,推翻封建制度和封建统治,传播科学民主的思想形态。同时,当中国共产党明确社会主义制度后,使广大人民变为国家的主人,使群众获取政治权利,促进了国家的经济发展,提升了国民生活水平和国家综合国力。因此,时代的发展造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其满足历史发展逻辑需要,成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

2.人民选择

相较于西方国家,我国人民主体意识明确过程较晚。在外来侵略的时代背景下,复兴中华、救亡图存的使命唤醒了中国人主体意识。同时,由于一代代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前赴后继地参与社会建设,是中国人民逐渐找寻适合中国发展的社会主义道路。因此,建立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并开展思政教育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自主选择。

(二)先锋模范作用问题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而思想教育的主体是共产党员,能够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借助思想政治教育消除相关问题。通过先锋模范作用可以对我国人民进行思想引导,进而避免人民被陌生意识形态和消极政治说教所影响,具体内容如下:

1.维持社会公平

借助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维护社会公平,我党在成立之时便和传统不公社会完成割裂,从而代表被压迫的人民群众的诉求。由于其具有批评社会不公、维护社会平等的作用,因此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便极大程度地团结进步力量,借助思想政治教育改造合作力量,在社会各层面形成合力,满足社会人民的利益需求[2]。同时,中国共产党不仅主张自由、民主、平等,还批判社会中存在的程序化自由、形式民主问题,为之后中国共产党发挥模范先锋作用奠定基础,便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2.抵制自身消极因素

在政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在分析具体“个人”时,无产阶级会完成自我批判,实现自我反思。例如,当前我党开展的反腐倡廉斗争中,淋漓尽致地展示无产阶级对于自身的高要求和意志形态。借助思想政治教育帮助我党完成自我批判,抵制消极因素,突出中国共产党的先进行,以批判和反思的角度实现自我完善。因此,我党发展的先进行不仅包含发现问题和自我纠正的气魄,同时还有发展改革的决心,进而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开展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前提。当前我党已经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不断发展,对于此过程中存在的些许不足,需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团结民众、正视问题、自我纠正。

(三)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布局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应当将“立德树人”作为政治教育的关键,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社会教育系统的全过程中,实现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因此,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长期性和持续性的特征,需要循序渐进、因势利导,明确“立德树人”中“德”对于人们自身发展和成长的重要作用。例如,1990 年前后我国多领域的思想政治工作存在差异性,在队伍建设、制度保障、教育改革、核心素质等教育格局内,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逐渐被弱化,将教育重点放在培养公民道德品性等内容,此过程容易使多领域教育相互割裂,影响思政教育布局。

刘少奇同志曾在1951 年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对于新中国建设事业的重要作用,他强调:思想工作是建设共产主义事业的前提,通过对党内和党外开展理论教育,借助马列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人民群众,进而构建整体合力,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3]。因此,国家思想政治教育过 程中有必要实现多层次的平衡和共同发展,突出队伍建设、制度保障等要素的先进行。满足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布局需求,体现出现实必需性与其理论价值。围绕“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新形势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明确道德情操、理想信念。

(四)信息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问题

我国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由于外部环境中存在较多不稳定因素,因此为教育工作带来挑战。改革开放后国家基础教育工作进程加快,工作目标由扫除文盲向培养精英人才发展,容易在此过程中忽视了德育教育,导致思政教育工作失衡,部分领域思想政治工作浮于表面,提升了工作的严峻性。同时,新时期因网络技术的发展,思政教育环境更加复杂,增加了消极信息的传播范围,使人民群众被错误信息、不良因素所影响,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了难度。因此,若想在国家各个教育领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加强政策辅助,通过全面部署、整体布局,落实思政教育工作,培养人民群众爱国爱党、自强不息的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迸发强大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由谁培养人?是当前我国思想政治工作需要重点分析和解决的问题。在具体的教育工作中,有必要围绕“立德树人”的原则,明确思政教育的实践方法和核心思想。

三、结论

综上所述,新时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思想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框架,思想政治教育既需要实现民族团结、共同复兴,还应在教育过程中正视自身不足。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进入新时期,因此需要构建思政教育工作体系,转变视角、加强党的领导,围绕“以人为本”的原则制定教育方针。

猜你喜欢

思政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想与“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