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困境及路径探析

2020-01-18胡亚楠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价值观育人

胡亚楠

(广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要“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1]随着世界各国交往愈来愈密切,各种不良社会思潮不断涌入新时代大学生生活中,并潜移默化腐蚀着他们的价值观。因此,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将“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培育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渠道补充,解决思政课教师独挑育人重担问题。

目前,“课程思政”建设一些高校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还没有形成系统地育人机制,仍存在困境,要继续探索建设路径,从而更好地发挥“课程思政”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

人才是各国发展的竞争资源,高校作为培育人才的地方,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能力和思想的培育。毕竟大学生的政治立场、理想信念一旦出现问题,既影响我国发展、同时又会对我国社会风气造成不良影响。因此,“课程思政”建设能够解决思政课孤立无援的困境,并与思政课在价值观教育中双管齐下,进行潜移默化地影响。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各教师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各教师应当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政课共同育人,形成协同效应。此次会议为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重要育人途径,各大高校也开始纷纷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踏上“课程思政”研究之路。中共教育部党组特制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以下简称为“《纲要》”)为高校进行“课程思政”探索提供了理论知识和方向,但目前部分高校空提理念,并未深入落实这一课程教学改革,并且各学科教师关注自身专业学科建设和学生专业知识的提升,容易轻视自身学科中隐藏着的思想、道德品质、政治立场、价值观等育人元素,或者将思想价值教育与专业知识的教育分开,仍然将重任交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依靠他们去开展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2]高校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任,承担着培育新一代青年理想信念、崇高品德以及正确价值观的职责,因此,必须顺应时代变化,创新教育理念、推动“课程思政”建设,从而扩大高校育人渠道、形成全员育人的有效机制。

二、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困境

“课程思政”自萌芽到现在,也有一定的建设经验,尤其是关于“课程思政”的内涵、价值意蕴、“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之间的关系以及建设路径的探索等研究成果,然而统筹高校各学科“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仍然存在一定的困境,还有待挖掘和提高。

(一)教师层面:“课程思政”实施意识和思想政治素养匮乏

1.实施意识薄弱

目前,各科教师都意识到“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也意识到思政课教师独挑重任的困境,但在教学设计以及教学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部分教师实施意识薄弱,容易不自主地将重点偏向专业知识的传授,忽略学科价值层面的生成。其原因主要是一些理科院校主要以应用型学科居多,教师把重心全放在专业知识的传授和学生专业素养的提高,缺乏主动了解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往往由于课时、教学任务的难易程度以及自身意识薄弱等原因忽略学生在学科领域内的道德修养以及对他们价值观的培养;另外部分综合性大学在探索“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由于某些学科教师洞察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能力的短缺以及实施意识的薄弱,出现建设效果不佳或学科知识与价值引导的“两张皮”现象。

2.思想政治素养匮乏

提高学科竞争优势,教师仍然以学科建设为先,容易忽视或缺少精力去提升教师应当具备的思想政治素养,导致教学过程中未能有效地落实建设目标。为解决当前困境,高校开始提出并实施“课程思政”,但一些教师还是按照原来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未能将这一思想转化为行动,主要因为大部分教师仍然处于思想政治素养不足或匮乏状态,或不能用全方位育人的大格局来看待自身学科。

(二)学生层面:思想道德修养生成性不足

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中的主体,教师传授的知识只有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后付诸于实践,才算达到教学目的。目前,大部分高校教师正探索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他们的学科知识相融合去传授,但在刚开始实施阶段,很容易出现专业知识和思想教育“两张皮”现象;教师只关心课堂效果和专业知识传授,忽略学生课后知识和情感价值观的生成情况,缺乏对每堂课中情感生成部分的反思和改进。作为教师,教书育人是责任和义务。教师不仅要注重该节课的知识传授,更要重视学生情感的生成。

(三)领导层面:“课程思政”评价机制不健全

“课程思政”评价制度是推动教师积极探索建设方式的重要路径,但受学科评估和晋升压力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对于教师的评估,校领导主要从科研成果和教学成果出发,其中学生的品性、价值观等有关德育方面的评价机制不够健全。同时,搜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并进行分析也有所欠缺。总的来说,没有明确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评价机制,对于教师培养学生品性方面的评价不够完善,没有起到明显的激励作用。

三、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间的交流,挖掘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元素

将学科内容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理想信念等思想价值元素相结合,是当前各类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说,作为大学生思想价值的首要引领者,应当自觉提升自身理论水平和思想政治工作能力,主动承担帮助其他科教师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以及协助他们挖掘课程中可利用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责任。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整个育人体系中,“应该扮演支持者的角色,参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规划、设计以及教材的二次开发,密切关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状态,对其中的偏离及时作出调整。”[3],从而达到合力育人效果。

对于专业课教师来说,学校应当定期组织他们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进行沟通,了解并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知识,提高政治站位,开阔各科教师的教学思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不同视野进行专业知识与价值育人的结合。一是在教学内容上,提前备课、写好教案,将知识能力的培养和该教学内容所蕴含的道德价值观相结合,把情感价值观的生成作为每节课程的落脚点;二是在授课方式上,教师可多采用灵活方式进行思想、政治、道德、伦理等方面的教育,尤其是通过隐性教育,润物细无声地影响学生的观念、行为和价值观。

(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科学设定评价主体

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生成是每节课程的最终落脚点。素养的形成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既有高校辅导员、思政课教师以及其他课程教师的教育,也有与家人、同学之间的交往所产生。因此,如何评价专业课教师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需要科学设定评价主体,才能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首先,学生的评价是最关键的。学生是教师知识、情感及其价值观的教育对象,学生的反馈最能直接反映出教师课程目标的完成度以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加强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科专业价值的认知、学科专业方面的道德伦理,对学科专业相关社会现象的分析能力等维度的评价,科学判定教师是否将知识与道德、伦理等方面的育人内容有效地相结合。

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评价能提高其他类课程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敏感度。毕竟他们的评价主要集中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有关思想品德、政治站位、价值观等维度是否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否及时回应当下热点问题,从而引起教师对于本课程知识中隐含思政元素的思考,着力推进专业知识和思政内容的高度融合。

再次,其他专业课教师及其领导的评价加强教师对整个“思政课程”设计和实施的反思。其他专业课教师及其领导主要针对“思政课程”设计的合理性、实施趣味性、课堂氛围等整体维度进行评价,对他们后期教学改进有所帮助。

(三)健全“课程思政”评价机制,强化专业教师工作考核

由于 “课程思政”评价内容没有系统地纳入到教师工作考核中,导致教师们对其不重视,因此健全“课程思政”评价机制,强化专业教师的工作考核,将“课程思政”评价内容系统地纳入到教师的工作考核中,提高教师对其建设意识,改变以研究成果为主要考核方面的片面性。

在健全“课程思政”评价机制的过程中,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重点从教师的课程设计、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等教学技能出发,对教师在课堂践行“课程思政”状况进行评价;二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重点放在学生“学”的质量上,通过学生思想道德、价值观等方面的反馈评价教师课程思政实施能力,从而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激发各科教师主动探究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结合的有效方式。在评价前期,重点应放在“教”中,尽快提高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技能,针对学生“学”的评价可以帮助教师从反思中寻求解决路径。在“课程思政”建设到一定阶段时,评价的重点应偏向学生学的情况,以学生是思想品德与价值生成为评价重点。

(四)加强学科师资团队建设,打造“课程思政”建设队伍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不断摸索和实践,它不是靠个别教师,而是需要各学科教师共同完成,站在大学科角度进行融合,才能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取得成效。

一是加强“课程思政”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仍需坚持思政理论课教师队伍的重点建设。思政教师队伍要主动研究马列经典著作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知识,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将理论知识讲好、讲透彻、讲得吸引人,引导各学科教师有效正确挖掘学科中隐藏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二是各学院明确各专业学科课程核心素养,形成本专业课程思政的团队建设。院系教师必须投入“课程思政”建设中,通过开展经验交流、外出学习、知识价值的钻研等方式明确自身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三是教师主动了解各专业、年级学生的整体情况,做到因材施教,这是正确认识和对待教育对象的前提。同时,与学生建立密切交往的关系,及时沟通思想情感,了解自己课程中隐含的价值观是否生成,从而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方式或模式等;四是创造培训机会以及举办各种比赛,化课堂教学改革被动为主动,从而调动教师积极性,为教学改革提供相应的平台。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价值观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我的价值观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