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公铁多式联运的乘客最优出行方案规划研究

2020-01-18黄博丽吴莹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环球市场 2020年12期
关键词:便捷性快速性公铁

黄博丽 吴莹 华南理工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一、引言

多式联运被定义呈一种交通运输方式与其他一种或多种运输方式结合而形成的现代运输方式。当前研究以对货运多式联运的研究居多,对铁路客运综合运输的研究仍是相对不足的。但实际上对客运多式联运的研究很有必要,高铁的快速发展给人们带来诸多便捷,却无法满足高峰期乘客需求。高铁快速发展却无法实现起始点的无缝对接。高铁网络的迅猛发展以及高铁网络的不断改善,将人们的距离缩短了数千公里。但无缝地链接到“最后一公里”单纯地靠高铁还难以实现。因此,研究以高铁为基础的客运多式联运对促进我国综合交通网络在客运方面的目标实现具有较好的实践意义。

贺政纲(2018)根据公铁多式联运的运输特征重置环境刺激值,响应阈值,响应概率,并通过将利益增减行为次数相关的变量设置交通企业的整体实力。[1]。曹译文(2019)认为综合运输法和多式联运法之间的合理区分是中国综合运输法中要考虑的一个问题,这些划分必须考虑多式联运和综合运输之间的关系,通过确定多式联运方式在综合交通管理系统的地位,据此协调多式联运和综合运输之间的向度关系[2]。熊桂武(2016)使用图论法建立了运输优化模型,该模型考虑了运输时间,运输成本和碳排放等多个目标,并提出了正交实验混合田口遗传算法来解决该问题。时间窗口中的任务传输任务将检查模型,并验证了优化算法的有效性[3]。

二、公铁多式联运下乘客出行方案规划影响因素分析

(一)经济性

经济性指标以出行费用来衡量,旅行者获得运输服务的前提是要支付运输费用,因此票价是影响旅行者选择运输方式的重要因素。在正常情况下,乘客应负担旅行期间的所有出行费用,但出行过程中交通工具的转换等费用通常占整个旅途费用的比例较小,且难以规范衡量,故而经济性指标主要通过票价来衡量。

(二)快速性

快速性用在途运行时间表示,因为最优路径规划求解过程中,起始点是固定,在途运行时间能够反映运行方式的是否快速。理论上公铁多式联运的出行时间包括上下车时间、换乘时间、在途运行时间,研究仅选取在途运行时间作为交通工具快速性指标的衡量标准。一方面符合出行者的惯性思维,另一方面出行时间是整体旅途运输时间的主要构成部分,可通过运输距离与运输速度进行计算,其他时间较难估计,上下车时间和换乘时间作为换乘便捷性指标的评价依据。通常出行者由于出行目的的不同对出行时间有一定要求,因此快速性是乘车路径选择的影响因素之一。

(三)便捷性

便捷性也是公铁多式联运路径规划的重要影响因素,交通方式越为便捷,出行者更愿意选择。便捷性以换乘便捷性为衡量标准,换乘过程中产生的换乘时间,即换乘时的步行时间和候车时间。

(四)安全性

当乘客选择交通工具时,安全是重中之重。安全性主要基于安全性可靠性进行度量。如果伤亡事故率为0,则安全可靠性为l;如果事故率超过特定限制或临界值时,则认为安全可靠性为不安全。不同交通工具的安全性存在差异,根据交通事故的严重性,高铁的安全系数高于普铁,普铁的安全系数高于汽车和飞机。

三、实例分析

研究对多式联运客运最优路径规划的研究,选取从北京市前往海口市(北京南站-海口站)的出行者为例,由北往南路途远、海陆空各种运输方式供选择,通过构建多式联运网络图,根据前文基于广义费用函数构建的最优路径规划模型,采用改进Dijsstra算法进行模型求解,得到最优路径规划方案。

基于广义费用函数中各个目标(运输费用最低、运输时间最短、换乘便捷性最优、安全系数最高)不同权重的设计,帮助出行者选择最优路径。由于不同需求者的目标需求不同,本研究对多目标权重的设计采用假设法(林枫,2015)。研究通过三次权重设计实验,探究不同主导型目标情况下改进Dijkstra 算法对北京至海口的最优路径规划计算结果。研究赋予目标集不同的权重组合,并且对极端情况也进行了模型求解,比如只考虑经济性(1.000,0.000,0.000),最优路径为[1,4,9,12],即汽车与普铁的组合,普铁与汽车票价相对高铁而言要低,符合实际情况;值考虑快速性(0.000,1.000,0.000)目标时,最优路径为[1,4,7,12],汽车与高铁、普铁的组合,高铁比汽车和普铁速度更快,符合实际情况;当只考虑便捷性(0.000,0.000,1.000)目标时,最优路径为[1,4,12],换乘次数最少,换乘时间也越少,符合实际情况。

四、结语

近几年综合交通网络受政府政策的支持取得较大发展,尤其在货物运输领域,但公铁客运多式联运研究相对不足,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公铁客运多式联运最优路径规划进行研究得出:出行者出行路径选择的影响因素包含主客观因素,客观因素为运输价格、运输时间(轨道站点间运行时间、途经站点经停时间、上下车时间、站点候车时间等)、运输距离、换乘模式、舒适度、交通安全、服务水平,主观因素包含出行者的职业、性别、年龄、对路网的熟悉度等要素。其中以经济性、快速性、便捷性、安全性为主要出行影响因素。

猜你喜欢

便捷性快速性公铁
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公铁平交道口安全风险管控
海上钢铁巨龙 一图看懂平潭海峡公铁大桥
中核公铁
一种提升三浮陀螺标定快速性的磁悬浮结构优化设计
打造物流“航母”,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启用公铁联运新布局!
在B2C环境下客户自提模式分析
在B2C环境下客户自提模式分析
四种坐标系下的多电平SVPWM快速性对比分析
论智慧图书馆的三大特点
基于微视频的移动学习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