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性能混凝土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2020-01-12杨青荣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0年12期
关键词:胶凝耐久性高性能

杨青荣

(贵州桥梁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公司,贵州 贵阳 550001)

1 公路桥梁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工艺

1.1 公路桥梁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概述

高性能混凝土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些发达国家基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提出的一种全新概念的混凝土,它以耐久性为首要设计指标,这种混凝土有可能为基础设施工程提供100年以上的使用寿命。区别于传统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由于具有高耐久性、高工作性、高强度和高体积稳定性等许多优良特性,被认为是目前全世界性能最为全面的混凝土,至今已在不少重要工程中被采用,特别是在桥梁、高层建筑、海港建筑等工程中显示出其独特的优越性,在工程安全使用期、经济合理性、环境条件的适应性等方面产生了明显的效益,因此被各国学者所接受,被认为是今后混凝土技术的发展方向

1.2 施工配比

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原材料品质、设计强度等级、耐久性以及施工工艺对工作性能的要求,通过计算、试搜辛苦调整等步骤确定。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总量应进行控制,C40以下不宜大于400 kg/m3,C40~C50不宜大于450 kg/m3,C60及以上的非泵送混凝土不宜大于500 kg/m3,泵送混凝土不宜大于530 kg/m3,配有钢筋的混凝土结构,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其最大水胶比和单方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的最小用最应符合设计要求。

混凝土中宜适量掺加优质的粉煤灰、磨细矿渣粉或磁灰等矿物掺合料,用以提高其耐久性,改善其施工性能和抗裂性能,其掺量宜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通过试验确定,且不宜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20%。当混凝土中粉煤灰掺最大于30%时,混凝土的水胶比不得大于0.45;在预应力混凝土及处于冻融环挠的混凝土中,粉煤灰的掺量不宜大于20%,且粉煤灰的含碳量不宜大于2%。对暴露于空气中的一般构件混凝土,粉煤灰的掺量不宜大于20%,且单方混凝土胶凝材料中的硅酸盐水泥用量不宜小子240 kg。

对耐久性有较高要求的混凝土结构,试配时应进行混凝土和胶凝材料抗裂性能的对比试验,并从中优选抗裂性能良好的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

混凝土中宜适量掺加外加剂,但宜选用质量可靠、稳定的多功能复合外加剂。

冻融环境下的混凝土宜采用引气混凝土。冻融环境作用等级D级及以上的混凝土必须掺用引气剂,并应满足相应强度等级中最大水胶比和胶凝材料最小用量的要求;对处于其他环境作用等级的混凝土,亦可通过掺加引气剂(含气量不小于4%)提高其耐久性。混凝土抗冻性的耐久性指数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的规定。引气混凝土的适宜含气量和气泡间距系数应符合规定。

对混凝土中总碱含量的控制,应符合规定。混凝土中的氯离子总含量,对钢筋混凝土不应超过胶凝材料总质量的0.10%;对预应力混凝土不应超过0.06%。

混凝土的塌落度宜根据施工工艺的要求确定,条件允许时宜选用低塌落度的混凝土施工。

2 桥梁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和质量控制要点

2.1 对原材料进行审查

原材料管理为桥梁高性能混凝土施工建设的关键环节,其主要是对各类建筑材料问题进行管理,一般在工程项目开展以后,建设单位的职责和作用就发挥了效能,对施工各个环节进行管理和控制。严格依照合同要求和施工要求,做好材料的管理和检测工作,高性能混凝土的组成元素一般是水泥、水以及骨料等,对高性能混凝土材料质量和钢筋材质进行严格审查和监测,可以采用抽样的方式检测材料质量,一旦发现不合格产品,将原材料退回,且还需要惩罚相关人员。禁止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场地,依照高性能混凝土配比要求进行搅拌,以此保证公路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

2.2 质量管理理念创新

质量管理理念是质量管理模式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树立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可以为企业质量管理提供指导。质量管理理念的创新需要质量管理人员不断吸收最新的质量管理知识,并且根据企业发展的现状对质量管理理念进行创新。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建筑企业应该不断吸纳优秀人员,建立相关质量管理机构,选用专业团队以及质量管理人员进行质量管理。建筑企业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将质量管理理念贯穿于工程的始终,要对工程中的安全、质量、进度、成本、资源等进行有效质量管理,制定完善的质量管理方案,根据实际工程进展对质量管理模式进行调整,优化质量管理方案并且制定长远的质量管理目标,提高公路桥梁施工工程的质量。

2.3 技术质量管理创新

技术质量管理创新是公路桥梁施工工程质量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技术质量管理创新是应用现代先进技术进行质量管理,改善传统的质量管理模式,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质量管理的自动化和科学化,不仅可以减少质量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同时可以提高质量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对质量管理中的数据进行优化和整理,并且实现数据的共享,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综合效益。质量管理工作也要提高专业化和技术化,质量管理工作中应该包括建筑学、质量管理学、经济学等等内容,扩展质量管理工作的内容,提高质量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技术水平,提高技术质量管理技能。

2.4 发展趋势

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公路桥梁施工工程已经成为保障民众生活水平,推动郭明经济发展的重要工程之一。建筑数量的不断增长,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都要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但是工程施工工艺以及技术的水平和资金实力存在差距,阻碍了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因此在公路桥梁施工工程发展过程中,既要满足客户的需求也要提高工程质量,质量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趋势已经向着信息化以及电子化的方向发展,应用计算机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可以将工程信息进行实时的收集和整理,实现信息的共享,增进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联系。质量管理模式提升自动化水平为建筑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建筑企业中工程质量管理模式的创新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在未来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 结束语

最近几年,我国公路工程建设发展速度十分快,桥梁高性能混凝土施工作为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其要求极为严格。文章就当前公路桥梁堆石施工案例的实施,总结堆石自密实混凝土桥梁施工的技术,并提出了相关预应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措施,延长公路的使用年限。因此,本次施工对以后类似施工工程都有一定的借鉴性。

猜你喜欢

胶凝耐久性高性能
养护与拌合条件对碱渣-电石渣激发胶凝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基于耐久性的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分析
煅烧高镁磷尾矿制备硫氧镁胶凝材料
基于复合胶凝材料的CO2矿化养护实验研究
多元胶凝材料体系对RPC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研究
论究给排水工程结构耐久性设计
一款高性能BGO探测器的研发
高性能砼在桥梁中的应用
SATA推出全新高性能喷枪SATAjet 5000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