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维融合”视域下的艺术类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2020-01-11杨扬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生创业教育

杨扬

摘要:双创时代如何提高创业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对艺术类大学生来说,其创业具有明显的优势、机遇以及挑战,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创业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在创业之路上事半功倍。通过对艺术类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以及艺术类大学生创业特点进行分析,从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和实践育人的角度,提出了艺术类大学生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三维融合”路徑。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生; 三维融合; 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H 31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895X(2020)04-0367-04

DOI:10.13256/j.cnki.jusst.sse.2020.04.012

Abstract:How to improve effectiveness and pertinence of enterprise educ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in “E & I” time. college students as art majors have obvious advantages and oppor-tunities as far as entrepreneurship is concerned.Targete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an help them with double effects on their way to start entrepreneurship.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entrepreneur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rt student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fusion path for art majors entrepreneurship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rriculum construction,teaching staff and practical education.

Keywords:Art Majors; convergenc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国家发展的新战略、社会发展的新动力、经济增长的新引擎。高校作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近年来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加强,改革不断深入。对于艺术类大学生而言,紧密结合专业教育,依托专业特点和优势,构建适合其自身发展的创业教育体系和模式,将创业教育贯穿于艺术类大学生人才培养全过程,使创业教育与专业培养过程全面融合,是有效提升艺术类大学生创业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一、艺术类大学生创业的优势

(一)专业竞争力较强

与其他类型大学生相比,艺术类大学生的培养更强调实用性,更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无论是纯艺术类型的美术专业、舞蹈专业、音乐专业等,还是实用艺术类型的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平面设计、外观设计等专业的大学生,经过长期、系统的训练,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水平,这使得他们在艺术相关领域创业具有专业上的天然优势。

(二)富有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艺术是一门创新型的学科,进行艺术创造需要创新型思维。艺术类大学生在长期的艺术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培养了敢于想象、大胆突破的思维习惯。富有创造力和创新思维是创业者最重要的能力之一。艺术类大学生这种思维习惯使得他们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具有相当的创业竞争优势。同时,艺术类大学生不受约束的思维和意识使得他们更愿意选择主动的创业,而不是被动的就业。艺术类大学生这种创新型思维方式可以帮助他们在创业时,即便是在与艺术无关的领域中,也可以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有利于在创业初期迅速打开局面。

(三)创业风险较低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掀起了创业浪潮,但众所周知,创业的风险较大,创业的失败率较高,大学生创业的失败率高达95%[1]。然而,艺术类大学生创业所需投入的成本较低、投资规模较小,风险较低。这是因为艺术类大学生创业领域和创业内容主要依赖的是个体思维的创新活动,他们创业所需投入的资源主要是智力资源,不需要太多的物质资源和大型的机器设备,尤其在“互联网+”时代可以通过各种成本较低的新媒体平台来传播自己的想法和产品。艺术类大学生创业时往往只需要在C2C平台注册账户,凭借自己的专业技能,依靠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就可以完成艺术产品的设计和营销,实现创业梦想。

(四)创业空间广阔

文化产业是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的对口产业。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虽然相对落后,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和新引擎。在我国“十三五”规划中,就明确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发展、再上台阶,实现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目标。十九大报告中也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所谓的美好生活不可能离开艺术,因为艺术活动的主要内容就是追求美、创造美和生产美。毫无疑问,无论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还是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都为艺术类大学生提供了创业的大好机遇和广阔天地。

二、艺术类大学生创业面临的挑战

艺术类大学生创业虽然具有其他类型大学生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同时艺术类大学生在创业时也面临自身的许多挑战。

(一)缺乏创业相关知识和能力

(三)创业实践与专业实践相互融合

在创业教育系统中,相对于理论的传授,实践更为重要。对艺术类专业大学生来说,创业实践教育应根据专业特点,结合专业实践教育,创造性地构建创业实践教育模式。一是改革艺术专业实践教育。在不削弱专业实践的同时,改革艺术类专业的实践环节,新增艺术类管理岗位等创业实践环节。岗位创业实践要按照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流程全程参与,包括产品开发、生产、管理、销售等多个环节,培训学生基于艺术岗位的创新创业能力。二是推进项目化工作室教学模式。以专业骨干教师牵头,创办相关专业工作室,承接各种艺术设计相关的项目,使学生接受艺术实践教育和创业实践教育的融合影响。在这种教学模式中,专业教师是指导者、监督者和创业者,即“创意总监”“技术总监”和“创业家”的身份;学生参与其中,是具体项目的实施者、管理者、组织者,同时也是創业合伙人。通过这种项目化的工作室教学管理与组织方式,教师和学生不仅能与行业零距离接触,了解最新的技术和市场需求,获得真实的创业经验;同时学生的艺术设计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创业意识都得到了大幅提高。三是构建创业和专业融合的竞赛活动平台。以艺术设计类专业为依托,举办各类艺术设计大赛,在团队组建、创意构想、设计成本预算、设计制作、品牌创立等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通过整个大赛实践活动的锻炼,全面增强艺术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艺术设计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四是建立校企深度融合的创业实践岗位。与艺术设计行业的龙头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为学生提供设计助理、营销助理等形式的岗位创业实践机会,推动学生的艺术类专业实践与创业实践相互融合。

五、结束语

相对于其他专业的大学生,推进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改革,至关重要的一点是加强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深度融合,建立起一整套促进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机制。本研究基于艺术类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以及创业特点,从课程建设、师资队伍以及实践育人的角度,构建了艺术类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三维融合”模式。在今后的研究当中,将“三维融合”模式运用于真实的创业教育中去,并通过与传统的创业教育模式的比较来揭示该模式是否具有优势。

参考文献:

[1] 翟博文,陈辉林.基于文献大数据分析的国内大学生创业失败研究现状与趋势[J].特区经济,2017(6):21-25.

[2] 贺佳玥,黄蕾蕾,吴蕾蕾.艺术类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问题与对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2):151-154.

[3] 马永斌,柏喆.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与探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6):99-103.

[4]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Z].20150504.

[5] 周山华.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6):106-108.

[6] 黄兆信,曲小远,施永川,等.以岗位创业为导向的高校创业教育新模式——以温州大学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14,35(8):87-91.

(编辑:程爱婕)

猜你喜欢

艺术类大学生创业教育
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特点分析与对策研究
浅谈艺术类大学生消费心理及思想政治教育探讨
新媒介视阈下艺术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考
把握“金钥匙”打开创业门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辅导员视角下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关于加强艺术类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