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树常见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措施简述

2020-01-09吴清田

湖北植保 2020年3期
关键词:乐果杨树病斑

吴清田

(桓仁县八里甸子林场 辽宁桓仁 117200)

1 杨树病虫害发生现状

全国每年主要森林有害生物发生面积达1200万hm2左右,病虫害发生约占933万hm2,其中杨树蛀干害虫发生67万hm2左右,杨树食叶害虫发生160万hm2,杨树病害发生60万hm2左右。森林病虫害种类约有8000多种,经常发生为害的有200多种,其中为害杨树有30种。每年因病虫害所造成的损失约880亿元,其中直接经济损154亿元,生态服务价值损失735亿元,因此有人把森林病虫害灾害称之为无烟的火灾。据不完全统计,进入新世纪以来,辽宁省各地相继发生了大面积蛀干害虫、食叶害虫和干部病害,如美国白蛾、杨干象虫、白杨透翅蛾等在全省各地普遍发生,杨、柳毒蛾、杨小舟蛾、舞毒蛾、溃疡病、烂皮病等局部爆发,给杨树人工林造成很大危害。如2006年到2010年,由于极端气候引起的杨树烂皮病大发生,全省累计受灾面积达8.67万hm2,死亡近2.67万hm2,直接经济损失超20亿,造成很多地区不知道栽什么品种好了,大大限制了杨树速生丰产林的健康发展。

2 杨树主要虫害及防治方法

2.1 地下害虫

常见的有东北大黑鳃金龟,棕色鳃金龟,灰粉鳃金龟等。幼虫在土壤中危害苗木根部,啃食皮层,常造成苗木枯死,危害周期长(每年的4-6月份)。

防治方法:(1)春季翻地时,每hm2施撒5%特丁磷40kg~45kg。(2)苗期根部灌药:90%敌百虫800倍液、50%二嗪农乳油500倍液、50%辛硫磷500倍液、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灌根,每株灌根150mL~250mL,7d~10d1次,灌2次~3次,可杀死根际附近的幼虫。

2.2 食芽害虫

食芽害虫主要有黑绒金龟子、大灰象鼻虫、蒙古象鼻虫等。主要以成虫为害,4月下旬至5月上旬开始活动,主要危害插穗及用根桩苗造林刚发出的嫩芽、嫩茎和嫩叶,通常每株苗木旁或插穗旁有5、6个或更多的虫口,影响树木生长。

防治方法:(1)在5月上旬用杂草、菠菜、嫩树叶等拌90%的敌百虫,每250g加水1.5kg,均匀撒于苗垄及苗床上,引诱毒杀成虫。(2)用根桩苗造林时,在春季萌动之前,对树苗进行套袋防治,待苗高10cm~15cm时撤袋。(3)在成虫出土危害期喷4.5%高效氯氰菊酯、50%辛氰乳油2000倍~3000倍液。

2.3 蛀干害虫

蛀干害虫主要有白杨透翅蛾、杨干象、青杨天牛、光肩星天牛等。

白杨透翅蛾,主要危害1、2年生幼树,幼虫钻蛀枝干使被害处组织增生,形成瘤状虫瘿;蛀入髓部,形成坑道,易从被害处风折。在辽宁地区1年1代,以幼虫在枝干隧道内越冬。来年初继续为害,5月上旬开始化蛹。5月下旬出现成虫,并交尾产卵,6月上旬初孵幼虫开始侵入,盛期为6月下旬。幼虫9月下旬停止为害,在枝干内吐丝作薄茧越冬。

防治方法:(1)在幼虫侵入枝干后,可用50%磷胺乳油加水20倍~30倍液涂1环状药带,或滴、注蛀孔,毒杀幼虫。抓住初孵幼虫尚未钻入树干的有利时机,在树干枝干上喷洒1:500倍~800倍的氧化乐果,每7d喷1次,连喷3次,毒杀效果良好。(2)成虫期,用性信息素诱捕雌成虫,效果也比较好。(3)保护和利用寄生性天敌,如狭面姬小蜂等。

杨干象,主要危害2-5年生幼树。幼虫在韧皮部内环绕树干蛀道,并在木质部内钻蛀隧道。

防治方法:(1)成虫出现盛期,在产卵前喷洒40%氧化乐果800倍液或菊酯类农药2000倍液。(2)幼虫侵入初期,用40%氧化乐果5倍~10倍液涂干或点涂虫孔。(3)幼虫侵入木质部后,可采取根部钻孔注药法防治,孔深至髓部,与树干呈45°倾角,每株钻2孔,每个孔注氧化乐果原液药5mL~10mL。

青杨天牛,主要危害幼树。幼虫蛀食木质部和边材,被害处形成纺锤形瘿瘤,以致使枝梢干枯或风折,严重影响树木发育及成材,如在树干髓心为害,可使整株死亡。

防治方法:(1)秋季剪除有越冬幼虫的枝条,集中烧毁。(2)成虫出现盛期喷洒40%氧化乐果乳油800倍~1000倍液2次~3次。(3)在卵及初孵化期,用5~10倍液氧化乐果涂抹产卵刻痕。(4)保护或释放天牛肿腿蜂。

光肩星天牛,主要危害5、6年生以上的大树,林缘、行道树受害重。一年1代,少数二年1代,以卵和幼虫在树皮及树干内越冬。成虫啮食嫩枝和叶脉,幼虫蛀食韧皮部和边材,在木质部内蛀成不规则的坑道,阻碍养分的输送,造成树干千疮百孔,严重影响木材质量,严重时使枝干干枯或风折,甚至整株死亡。

防治方法:(1)利用假死习性人工捕杀。(2)低龄幼虫期,用50%杀螟松乳油100倍~2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200倍~400倍液喷施树干上的刻槽及排粪孔,杀灭皮下幼虫。或用磷化铝片剂密闭熏蒸树干内幼虫。或用打孔注药方式注入20%吡虫啉,打孔一般在距离地面30cm处钻孔,钻头与树干呈45°角,药量0.3mL∕cm胸径,注药后用泥浆封口。(3)在成虫羽化后产卵前用3%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150倍~300倍常量或超低量喷干。

2.4 食叶害虫

食叶害虫主要有美国白蛾、舞毒蛾、杨小舟蛾等。

美国白蛾,在辽宁一年发生2代,以蛹在树干裂缝、枯枝落叶、地面表土层中越冬,翌年5月开始羽化,5月下旬开始出现第一代幼虫,8月上旬出现第二代幼虫,9月老熟幼虫开始下树化蛹越冬。幼虫4龄前群居在网幕内取食,5龄后进入暴食期并分散活动。

防治方法:(1)幼虫期喷施8000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 1000g∕hm2~1500g∕hm2或核型多角体病毒2000倍液。老熟幼虫期,按1头白蛾释放3-5头周氏啮小蜂的比例,选择无风或微风上午10:00至下午5:00以前进行放蜂,放蜂后5d~8d可再放蜂1次。蜂蛹悬挂在离地面2m处的枝干上。(2)在4龄前幼虫网幕期,使用灭幼脲Ⅲ号胶悬剂1500倍液进行常量喷雾。4龄后幼虫扩散期,选择触杀性强的1.2%苦参碱·烟碱乳油、1%阿维菌素等稀释1500倍液进行常量喷雾。(3)幼虫期喷洒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

舞毒蛾,在辽宁一年发生1代,以完成胚胎发育的卵越冬,翌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孵化,幼虫初期为害幼芽,以后取食叶片白天有下树潜伏的习性,黄昏时上树为害,幼虫幼龄期受惊后能吐丝下垂。6月下旬至7月上旬化蛹,7月中下旬成虫羽化,

防治方法:(1)人工刮除树干、墙壁上的卵块,集中烧毁。(2)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3)3龄以前,用5亿孢子∕g浓度苏云金杆菌乳剂,用药量750mL∕hm2喷雾防治。(4)3-4龄前,喷洒20%灭幼脲Ⅲ号,用药量450mL~600mL∕hm2;1.8% 阿维菌素乳油,105mL~150mL∕hm2喷雾。4-6龄期喷洒2.5%溴氰菊酯乳油,用药量600mL∕hm2。

杨小舟蛾,在辽宁1年3代~4代,以蛹在树洞、落叶、地下植被物、松土内越冬。翌年4月中旬羽化成虫,成虫有趋光性,夜晚活动、交尾、产卵,多将卵产于叶片上。各代幼虫的出现期为:第一代为5月上旬;第二代6月中旬至7月上旬;第三代发生于7月下旬至8月上旬;第四代为9月上、中旬。初孵幼虫群集啃食叶表皮,稍大后分散,7、8月高温多雨季节发生严重。幼虫行动迟缓,在夜晚取食,老熟幼虫吐丝缀叶化蛹。10月进入越冬期。

防治方法:(1)秋季落叶后对重灾区林地采取深翻的方式清除枯枝落叶、地下植被物、松土内越冬的蛹,控制虫源扩散。(2)在幼虫为害初期用40%的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2000倍液,2.5%的溴氰菊酯乳油1000倍~2000倍液,采用高压喷雾器械进行叶面喷雾,能起到很好的防治作用。(3)保护寄生蜂等天敌。

3 杨树主要病害与防治方法

3.1 杨树叶部病害

灰斑病,叶片发病初期为水渍状、近圆形的斑点,病斑的色泽因树种而异,有灰绿色、灰褐色和锈褐色等。后扩大呈不规则形斑,边缘黑褐色,病斑中央灰白色,天气潮湿时常长出灰绿色霉点。多个病斑可相连成片,使叶片枯萎、脱落。嫩叶受害时,病斑扩展迅速,边缘不明显,很快就造成叶片卷缩、枯焦。顶梢和嫩枝梢发病,多产生梭形的褐色病斑,扩展后可环切枝梢,使其上部枝、叶全部枯死,俗称“黑脖子”,易被风折断。

防治方法:(1)适当稀植,增加苗圃和林地的通风透光。做好苗圃和造林地的整地和排水工作,避免积水使苗圃和林地湿度过大。清除病死株和林地枯枝落叶,集中销毁。(2)发病初期每隔10d喷施波尔多液(硫酸铜:生石灰:水)1:1:125-170,连续喷施2次~3次,预防发病。发病盛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10%百菌清油剂800倍液等喷施感病植株叶、梢。

黑斑病,主要发生在叶片、叶柄和嫩梢上,是一种危害较重的杨树叶部病害,能危害包括黑杨派、青杨派、白杨派及多种派间杂种杨树的幼苗、幼树及成年树,4月开始发病,6月~8月为发病盛期,10月停止发病。受害杨树光合效率下降并提早落叶,影响树木生长和营养储备,造成杨树年生长量和年均木材产量减少。

防治方法:(1)越冬期人工扫尽落叶,集中烧毁,减少初侵染来源。(2)营造混交林,合理密植,改善通风透光条件。(3)病害初侵染前,最迟在雨季来临前,向苗木和低矮的幼树喷200倍波尔多液、70%代森锰锌600倍液、50%多菌灵700倍液等连续喷3次~4次。高大树木用烟雾机交替施用2.5%氟硅唑和8%百菌清热雾剂4次,相隔10d,防治时间在无风早晨5:00~7:00时或傍晚18:00~20:00时。

锈病,病菌以冬孢子堆在落叶中的病斑中越冬。翌年4月~5月病叶上的冬孢子遇水和潮气萌发,产生担孢子,并由气流传播到落叶松叶上,经芽管由气孔侵入,一周后形成锈孢子和性孢子。锈孢子由气流传播到杨树树叶上,由气孔侵入。经过10d~15d在叶正面产生黄绿色斑点,然后在叶背形成黄色夏孢子堆,夏孢子萌发的芽管通过气孔或表皮侵入,能重复侵染杨树。到8月末以后,杨树病叶上形成冬孢子堆,随病叶落地越冬。

防治方法:(1)清除林地病落叶,减少越冬菌源数量。苗圃合理密植,避免苗圃地湿度过大,不透风。(2)病害发生期喷洒1%波尔多液、50%多菌灵、80%代森锌、0.3波美度石硫合剂、粉锈宁1500倍液等。

3.2 杨树干部病害

腐烂病,主要发生于主干、大枝和分杈处。发病初期病斑呈暗褐色、水渍状,当寄主生长衰弱和空气湿度大时,病部组织迅速坏死,变软腐烂,手压后流出褐色液体,具酒糟气味,病斑干缩下凹,有时边缘裂开。发病后期在病斑上长出许多针头状黑色小突起,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遇雨由里边挤出乳白色粘稠液体,遇空气渐变桔红色至赤褐色。粘稠液不断伸长形成卷须,为病菌的分生孢子角。分生孢子角4月初始现,5、6月为发病盛期,7月后病势渐趋缓和,8-9月又出现发病高峰,9月后停止发展。

防治方法:(1)及时清除病株及感病枝条,集中烧毁。(2)早春用小刀纵向划病斑到健康交界处再涂药,可涂30%腐烂敌30倍液或腐必清2-3倍液,或涂梧宁霉素、10%双效灵10倍液,843康复剂、1.8%辛菌胺醋酸盐等100倍涂抹病斑,涂后再涂以 50mg~100mg∕kg赤霉素,利于伤口愈合。对发病较轻、病斑小于树干周皮1∕3的刮皮后可涂抹10%碱水。用20%果复康15倍液、50%多菌灵100倍液喷涂感病树干。

水泡溃疡病,多由皮孔侵入,在皮孔边缘生灰色或褐色小泡斑,形状多为圆形或椭圆形,直径0.5cm~2cm。水泡内充满无色无味液体,后期水泡破裂从中溢出液体,经氧化变成赤褐色,随后病斑下陷,皮层腐烂,呈黑褐色。当病斑包围树干时上部即枯死。3月~4月开始发病,5月下旬进入发病高峰期,此后病势减弱,8月下旬后又出现新病斑,9月为高峰期,10月以后停止发展。

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造林后加强管理,合理整枝间伐,保护伤口,初冬及早春树干下部涂白。(2)4月中旬至5月中旬或8月中旬至9月中旬,用多菌灵500倍、0.5%火碱溶液、托布津1000倍、敌克松500倍液涂抹患部。涂抹前用刀在患部刻纵横交错的伤痕,涂药1次~2次。

大斑溃疡病,病斑多发生在皮孔、伤口、枝条分叉处及叶痕等处。初期,病斑呈水渍状,病部为暗灰色,后失水下陷,颜色变浅。病斑大小不一,时常相互连接在一起,直径约3cm~5cm,有时达10cm以上。从4月上旬开始发病,5-6月进入发病盛期,7月份病害发生缓慢,10月上旬停止发病。病斑处皮层坏死,边材变褐色,后期病斑处树皮往往开裂。

防治方法:同水泡溃疡病。

猜你喜欢

乐果杨树病斑
基于OTSU算法的苹果果实病斑图像分割方法
可乐果,尼日尔的快乐果
可乐果,尼日尔的快乐果
可乐果,尼日尔的快乐果
套袋苹果黑点病的发病诱因、机制与条件
跟踪导练(五)
杨树山漫画作品欣赏
秘密
轻松治愈花斑癣
轻松治癒花斑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