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农村三次产业融合模式及发展类型

2020-01-09陈柏鸿

湖北植保 2020年3期
关键词:产业化融合农业

李 亮 陈柏鸿

(山西农业大学果树研究所 山西太原 030031)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1]首次提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从国家层面确立了乡村振兴必须走农村产业融合的道路;年底,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从总体要求、发展多类型农村产业融合方式、培育多元化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建立多形式利益联结机制、完善多渠道农村产业融合服务、健全农村产业融合推进机制共6个方面,对农村产业融合做出了安排部署。

1 农村产业融合与六次产业发展

1.1 农村产业融合理论提出

关于农村产业融合,学界也从多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从国外来看,日本的六次产业理论与我国的农村产业融合有相似之处,该理论最早由日本东京大学今村耐良臣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起初是“1+2+3”模式,即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相连接,实现第二、三产业对农业的帮扶,特别是让农户分享第二、三产业的利润;后来改为“1×2×3”模式,即全产业链缺一不可,否则,总产值就会归零。

1.2 日本六次产业的发展目标与政策法规

2008年,日本发布了《农山渔村第六产业发展目标》,这是日本政府首次在其政策大纲中提及第六产业;同年,日本颁布了《促进中小企业从业者与农林渔业从业者合作、推动实业发展法》。该法令的主要目的是鼓励农业生产者成长为复合型农工商从业者,为保证农户利益,特规定工商资本比例不允许超过49%。2010年,日本政府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实施方案,开始了全国范围的大规模推进六次产业工作。

1.3 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的3个阶段

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模式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实行商品经济后,农业生产由自给自足为主转变为商品销售为主,农民承担着生产者、经营者、物流运输者、销售者等多种职能,集多重身份于一身,凭一己之力完成农业产业链全过程。造成的结果是农业生产低水平循环,无法形成积累;农产品产量低、质量参差不齐、损耗严重、农民收入低下。

第二阶段是20世纪末21世纪初,以农业产业化为追求目标,实现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龙头,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区域化布局、社会化服务,产供销、种养加、农工贸一体化经营。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农业产业链条的相关主体通过专业生产、密切协作,增强了竞争力和风险抵御力,缺点是在多方主体的博弈中,农户往往承担更大的风险,利益更易受到损害。

第三阶段是2015年中央提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后,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以制度、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为动力,以新型城镇化为依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发展新格局,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支撑。

1.4 中日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对比

通过比较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和日本的六次产业发展,可以看到我国第二阶段农业产业化对应着日本“1+2+3”的六次产业,其共同点是通过第一产业和第二三产业的连接,让三次产业各方主体形成利益联结体,实现多方协作、专业生产,让农户分享工商业的利润。我国现阶段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大致对应着日本“1×2×3”的六次产业,其共同点是每个产业都是全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脱离任何一环,整个产业将不复存在,更强调了“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同时,乘法效应代替加法效应,意味着三次产业不是简单相加,而是通过相互融合,改变各自的运行机制,发生一场化学反应,产生新的业态、新的生产函数,从而极大提高新兴产业的生产力;此外,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视角更加广阔,将三次产业融合放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以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农村新格局为指导。可以说,农村产业融合是农业产业化的升级版,也是日本六次产业的拓展版。

综上,通过西方经济学生产理论中的可变要素可以直观地看到“1+2+3”与“1×2×3”两种六次产业的差别,加法模式是在原有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增加产量;而乘法模式则完全改变了原有生产函数,使得在同一要素投入基础上,产量发生显著差异。经济学理论中,这源于制度创新和技术升级。

2 我国农村产业融合类型与发展现状

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国家提出要发展多类型农村产业融合方式。农业内部各产业融合、农村产业链的延伸、农业多功能的发挥、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产业融合与新型城镇建设相结合。农村产业融合主体中,提出要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产业化组织推动着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呈现出以下方式。

2.1 按顺向融合方式延伸农业产业链

顺向融合是指以农业种植养殖为依托的龙头企业,向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产品物流、销售、餐饮等第二、三产业顺向融合,形成对全产业链的控制,增加辐射带动力,提升价值链的增值能力。日本发展六次产业的产地加工型和产地直销型就是这种模式。

以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庵上湖村为例。该村成立了华安瓜菜专业合作社,注册“庵上湖“商标,进行果品蔬菜规模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合作社的模式是村民将承包地以600元∕亩的价格自愿流转给合作社,合作社再以原价转租给社员。社员按户经营,实际上是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合作社搭建综合服务平台,统一种苗、肥料、植保、技术和销售,解决了社员产前产中产后的一系列生产性服务问题;同时,通过争取惠农项目和信贷资金、成立资金互助合作社等方式,解决社员生产中的资金难题。合作社以社员入股和集体资产入股的方式,运作资金,按股分红。由于适度规模经营、标准化生产、品牌化发展,合作社也实现了资本的积累。在这种模式下,农民获得了经营性收入即种植瓜菜的收入,获得了财产性收入即分红和土地租金。庵上湖村并不满足于“合作社+农户”的传统模式,主动寻求工商资本合作,引入山东矿机集团投入500万元,组建了“庵上湖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建设了蔬菜加工厂。合作社又投资500万打造“互联网+农业”的生鲜销售平台,同时设立了直营店、体验店,利用O2O(OnlineToOffline)营销模式(又称离线商务模式),以自产瓜菜为依托,集中周边优质农产品,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实现了三产融合。

2.2 按逆向融合方式延伸农业产业链

逆向融合是指以农产品加工或流通的农业企业,为稳定获得安全优质的生鲜农产品,将触角延伸至后向关联产业,如有些大型超市在农村建立仓库和加工基地,以保证生鲜农产品的稳定供应。

以“深圳百果园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例,这是一家大型水果零售连锁企业,百果园建立了大量的水果生产基地,通过“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培养了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职业经纪人,带动发展家庭农场、合作社等经营实体,让贫困户能够通过参与劳务、订单收购、收益分红等方式,实现脱贫增收;同时,为了确保果蔬的新鲜和口感,通过招聘大量农业院校毕业生驻扎在基地,进行技术指导和标准化生产,实现了产业的逆向融合,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关系更加密切。

2.3 农业产业化集群融合

集群融合是指以农业产业化集群或者产业区为依托,形成农村一二三产业的空间叠合和网络发展的形态。这种集群以农业产业化组织为核心,以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为支撑,集聚高度分工、密切协作、有机融合的社会经济空间。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就是这种形式的雏形。

河南省新郑市是全国优质大枣基地和红枣之乡。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好想你枣”作为该集群的核心企业,是国内加工规模最大、产品种类最多、辐射带动力强劲的红枣加工企业,自建基地8000亩,联合建立基地50000亩,销售网络遍布全国300多个城市、超过2000家专卖店。

2.4 农业功能拓展型融合

功能拓展型融合是指农业产业化组织通过挖掘农业的多功能性,即非生产性功能,开发农业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实现农业多功能的拓展型融合。一是发展生态农业,重构农业生产生物链,实现物质能量循环利用,投入少、排放少、效益高。农产品加工业在其间发挥重要作用,如秸秆变为饲料或还田物,动物粪便转化为有机肥料等。二是发展休闲农业,充分发挥农业的社会功能、文化功能,集农业教育、康养、观光、休闲于一体,融合旅游、餐饮、物流、商业、交通、住宿等多个产业,城郊发展休闲农业具有区位优势。日本六次产业的旅游消费型模式,也属于这种模式。

山西省太原市“华辰农耕园”是市级农业产业化基地型龙头企业,整合农林、科技、文化等资源,集示范推广、科普教育、培训休闲、观光餐饮为一体,促进了农业的多功能性回归。“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对乡村健康自然生活方式的向往,已成为产业融合与发展农业新产业新业态的切入点。

2.5 服务业引领支撑型融合

服务业引领支撑型融合是指农业产业化组织通过建立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和创新性平台,甚至转型为农业综合服务商,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阿里巴巴建立的初衷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一个平台,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消费者,一头连着成千上万的小企业。作为第三方平台,提供了良好的交易途径、支付机制、评价体系,将商家、物流、消费者连在一起,开辟了新业态,获得巨大成功。滴滴打车利用移动互联和大数据等技术,搭建了一个人人都能参与的打车平台,一头连着众多乘客,一头连着众多有车一族。这些新业态重洗了原有产业,引领了新的产业融合模式。

小农户面临大市场的矛盾是有待解决的难题,农业综合服务商或者平台企业充当桥梁媒介是有效的解决办法。农业服务平台商通过现代移动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一头连着众多农资商和消费者,一头连着众多农户,成为农业类的“阿里巴巴”,充当着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此外,农业综合服务商通过单项管理服务或者全程托管服务,开展技术推广咨询、劳务服务、劳务派遣、农资供应、产品代销等,全程助力农业生产,解决了农业生产缺劳力、缺技术、信息不对称、农民转移就业、农产品卖难等一系列问题。

以上5种模式是根据农业产业化组织在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中的相对地位和组合方式进行划分的。按顺向融合方式延伸农业产业链进程虽然较慢,但容易保护农民的主体地位,产业融合过程与农民参与能力的成长相适应,农民更容易分享产业融合的成果。按逆向融合方式延伸农业产业链虽然较快,但农民主体地位容易丧失,在利益分配中容易被边缘化。日本六次产业化的过程中,鼓励农业向前和向关联产业延伸,就是防止工商资本通过后向兼并,侵害农民利益。农业功能拓展型融合,拓展了农业的经济功能,实现了农村第一和第三产业的高度融合,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格局。服务业引领型融合,无论平台型企业还是农业综合服务商,或者二者结合,都发挥了突出作用,产生了新模式、新业态,重塑了农村产业新格局。

总体而言,5种模式大致可以归为4种类型,即产业链的延长、农业多功能的拓展、空间上的集聚、新业态的产生。这4种类型在实践中交叉重叠,构造了多样的融合方式。

3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对策与建议

3.1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的制度法规细则

迄今,我国关于农村产业融合的指引仅有《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他相关措施分散于各类政策指导意见中,且偏于宏观。具体且针对性强的实施方案与保障措施还很缺乏。因此,建议建立完备的制度体系,完善农村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认定标准、推进办法、资金补助办法、资金运用规定等各个方面规定和细则。

3.2 提升全社会对农村产业融合的认知水平

目前,社会认识水平还很缺乏,不清楚农业产业化和农村产业融合的联系和区别。许多部门和产业化组织在推进农村产业融合过程中,将产业融合主体简单地认为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农业服务主体,把工商资本排除在外。有的只注重招商引资,不重视培养外来资本和本土企业的优势互补性,无法有效带动农民收入;还有的认识不足,简单将农村产业融合作为一项工作任务,不重视农村产业融合特色和服务体验的营造、品牌和竞争力的培育。

3.3 加大资源配置力度以利生产要素流向农村

要让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引导人才、资金、信息、技术等各种要素流向农村。国家应通过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开展示范试点、落实地方责任、强化部门协作来保障农村产业融合的实施。当前,融资难、人才难觅、项目落地难的问题依然严重。要继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想方设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政府推动的项目。加快认定体系的建设和项目落地,提高政策瞄准精度和政策实施效率。

猜你喜欢

产业化融合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持续接力奋斗 推动山西农谷产业化发展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