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皮质激素应用在艾滋病患者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2020-01-08

关键词:脑膜炎球菌皮质激素

吕 清

(广西壮族自治区龙潭医院艾防中心,广西 柳州 545005)

艾滋病是由于人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疾病的发生与进展,会导致CD4+T淋巴细胞以及其他免疫细胞受损,形成细胞免疫缺陷,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由于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较差,感染发生风险相对较高,同时还会诱发恶性肿瘤疾病,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形成严重的危害。在艾滋病的临床治疗中,目前尚无治愈方法,主要通过抗病毒治疗的方法,实施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延缓和阻止病毒的复制,进而降低病毒载量,有效控制病情的进展。治疗期间,患者免疫功能的重建,则会改善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感染风险,进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但是在HAART治疗后,部分患者会出现往往会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引起机会性感染,导致病情的恶化和加剧。因此,在艾滋病患者接受HAART治疗期间,在关注免疫功能重建及免疫功能恢复情况的同时,更要警惕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发生,应该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利用其在抗炎、免疫抑制等方面的功效,有效缓解急性炎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减少免疫重建过程中的风险因素。笔者查阅和收集了有关艾滋病、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以及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相关文献资料,探讨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价值。

1 艾滋病患者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发生机制

1.1 艾滋病患者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艾滋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期间,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的发生,会进一步加剧疾病的危害性,严重妨碍患者的治疗恢复。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是一种高异质性不良反应,常见、多发于艾滋病患者接受HAART期间,导致HAART治疗效果不佳,并会增加患者的痛苦[1]。艾滋病患者接受HAART治疗后,病毒载量的下降、CD4+T淋巴细胞的增加,均反映出患者病情的好转以及免疫功能的改善,但是有部分患者出现恶化炎症,非机会性感染所致,往往反映出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的发生[2]。

1.2 艾滋病患者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的发生机制

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是艾滋病临床治疗期间的常见不良反应,其发生机制较为复杂,主要受到CD4+T细胞、调节性T细胞、Th1与Th2失衡以及Th17细胞有着密切的联系。在CD4+T细胞计数过低的情况,展开HAART治疗,在免疫重建的过程中,CD4+T细胞计数升高,恢复免疫应答。但是这种免疫应答是一种过度的失调节性的异常免疫反应,反而会导致炎症的恶化[3]。在HAART治疗期间,由于肠黏膜完整性和上皮微环境受到破坏,产生异位的微生物产物,对于TLR-4 形成刺激,进而形成慢性炎症,炎性因子大量释放发生,进而初选Th1与Th2失衡的情况,产生异常的免疫应答(Th1为主)。在Th17 细胞的作用下,产生大量细胞因子(IL-17、IL-22等),产生持续炎症应答。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的发生,与肺结核、隐球菌脑膜炎有着密切的联系,结核杆菌、隐球菌是诱发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的发生的常见病原体[4]。

2 糖皮质激素在艾滋病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艾滋病接受治疗期间发生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会对疾病的治疗效果产生负面影响,导致患者治疗信心的下降。针对艾滋病患者发生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的情况,应该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5]。由于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与炎症相关,一般采取具有抗炎功效的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炎症,但是整体作用效果并不理想。而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有着十分显著的应用疗效[6]。

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免疫抑制等功效,能够有效缓解急性炎症,适用于艾滋病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的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炎症,防止病情的持续进展艾滋病患者容易发生肺结核、隐球菌脑膜炎等多种并发症,与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针对结核杆菌、隐球菌等诱发炎症的病原体,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有效防治肺结核、隐球菌脑膜炎,有利于HAART治疗工作安全、顺利的进行,进而缓解炎症,进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在邓星海等人的临床研究中[7],伴颅内高压艾滋病相关隐球菌脑膜炎患者接受脑脊液引流术、抗真菌治疗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降低颅内高压。而配合使用糖皮质激素,在促进脑脊液隐球菌转阴方面有着显著的作用效果,能够抑制炎性介质分泌,减轻炎性细胞损伤。糖皮质激素对于隐球菌脑膜炎具有良好防治效果,同样也可以减轻隐球菌脑膜炎引发的炎症,进而有效治疗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可以减少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对于艾滋病临床治疗的干扰和妨碍。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免疫功能进行评估,谨慎使用药物,控制好用药剂量。在艾滋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关注免疫重建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应用糖皮质激素药物,用于治疗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有助于提高免疫重建的效果,改善机体免疫功能,防止病情的持续进展[8]。

3 结 论

综上所述,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是常见、多发于艾滋病患者接受HAART期间,在免疫重建的过程中,出现异常的免疫应答,导致炎症的进展与恶化,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为了减少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对于艾滋病临床治疗的干扰和妨碍,同时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获得理想的预后,应该在免疫重建的过程中,应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利用糖皮质激素的抗炎、免疫抑制等功效,促进炎症消退,减少肺结核、隐球菌脑膜炎等并发症的影响,令免疫重建过程恢复正常,进而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病情的控制效果。

猜你喜欢

脑膜炎球菌皮质激素
肠球菌血流感染临床特征及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宏基因组测序辅助诊断原发性肺隐球菌
16SrRNA基因检测在儿童细菌性脑膜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不同剂量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联合脑脊液持续引流置换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对比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观察
三七总黄酮抗糖皮质激素诱发骨质疏松的效应
Vaccination
尼日尔脑膜炎流行已致76人死亡
生发Ⅰ号联合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斑秃患者秃眉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