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粮集团:加强粮食物流体系建设 服务宏观调控

2020-01-08王军

中国粮食经济 2020年1期
关键词:粮食运输物流

文/王军

粮食物流业是粮食行业发展的基础性支撑产业,对促进粮食生产消费协调发展、增强服务国家宏观调控能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我国粮食流通基础设施普遍落后,粮食拉不出、调不动导致的“卖粮难”和“买粮难”现象成了粮食行业的最大痛点。为解决粮食物流落后局面,九十年代初,我国政府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粮食流通项目,通过推广四散作业(散装、散卸、散存、散运)和现代物流组织,逐步改变了传统落后的作业方式。

在改革大潮的不断变迁过程中,中粮集团通过“三粮合一”整合了所有世行项目,将粮食进出口贸易、国内贸易和粮食物流三大业务体系进行有机融合,再通过物流体系构建和系统化运营,迅速提升粮食流通效率,为我国完善粮食物流体系、推动粮食流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一、世行贷款项目对提升我国粮食流通效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世行贷款粮食流通项目意义重大

世行贷款项目涉及东北、京津、长江沿线和西南地区,共建设了282 个港口库、中转库、收纳库及服务机构等,总建设仓容484.4 万吨,形成了一个连接14个省(区、市)和进出口的现代化散粮运输服务网络。

1.促进我国粮食流通现代化革命。

世行贷款项目的建设运营,使我国初步形成了比较合理的现代粮食仓储体系和物流体系,粮食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是我国粮食流通向“四散化”运输转变的一次革命。

2.大幅提高我国整体粮食流通运营效率。

从世行项目初期运行实践看,散粮运输具有明显优势:

一是降低费用。散粮运输比传统包粮可节省流通费用35~45元/吨左右。

二是减少损失。粮食在运输途中的损失由5‰~7‰下降到2‰左右,每吨可节约成本5~8 元。

三是缩短时间。东北地区散粮火车运输往返时间由原来的6~10 天压缩到3~5 天,船舶在港停泊时间由原来的7 天减少到3天左右。

四是保证质量。在中转库和港口库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分级,基本上解决了在粮食中混有麻绳、铁块、石块等杂质的问题。

3.有效强化国家对粮食的宏观调控能力。

发展散粮运输,建立一个高效率、低成本的粮食现代物流体系,高效衔接粮食产销,保证粮食流通的通畅,确保我国不再发生局部地区粮食供求严重不平衡以及因流通不畅导致粮食“买难”和“卖难”的问题。

(二)世行项目的“龙头”北良港在促进我国粮食“四散化”和保障宏观调控工作中曾起到关键性作用

一是北良港在促进我国粮食“四散化”运输中起到了粮食流通方式改革“领航者”的作用。

北良粮食中转设施项目是世行贷款项目中规模最大、最核心的部分,仓储规模和码头装卸能力为世界最大,技术装备居世界领先水平。自2000 年开港至2019年10 月,港口吞吐量累计1.85亿吨,其中粮食运量1.39 亿吨,外贸进口大豆规模连续19 年居东北港口首位,对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宏观调控和对我国粮食物流发展的促进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自北良港2000 年推动粮食“四散化”运输模式开始至今,引导各类投资主体陆续在东北产区构建日装运散粮车20 辆以上,日装车总能力近25 万吨;东北8个港口建设各类型散粮仓的总仓容达1292.3 万吨,东北地区散粮专用车由2000 年2 家车企单位的1933 辆增长为9 家车企单位的超过1 万辆。

目前由东北产区到南方主销区间初步构建起了“铁海江”联运的粮食“四散化”运输体系,东北地区大宗原粮“铁海江”和“陆海江”联运已完全实现“四散化”。

二是北良港为国家调控市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进行了有益探索。

北良港2000 年投入试运营后,成为国家粮食宏观调控工作物流保障的主力军。

1997 年至2003 年,中国粮食产量连续丰收,为了缓解库存压力和增加农民收入,国家出台措施加大玉米出口扶持力度。在玉米出口量达到顶峰的2003 年,北良港下海634 万吨,占东北出口玉米总下海量的40%以上。

2004 年至2007 年国家小麦出口业务中,北良港充分发挥调运和组织优势,完成了近300 万吨下海量,占东北全海区出口小麦总下海量的85%以上。

在大宗原粮“北粮南运”业务中,北良港一度曾处于“铁海江”联运市场主导地位,对保证粮食稳定供应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

二、中粮集团通过系统化运营,使世行贷款项目的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一是开行由东北产区到内陆销区的散粮班列,有效推动我国内陆地区的粮食“四散化”运输发展。中粮集团统一运营华粮集团的粮食物流体系后,2013 年1月17 日,由吉林松原库启程的50 节散粮专列于21 日顺利抵达湖南岳阳城陵矶库,实现我国“散粮铁路入关”的历史性突破,打通了我国散粮入关通道,标志着我国散粮运输向内陆延伸实现历史性跨越。

中粮集团之后又陆续开通了东北产区到湖南霞凝、安徽蚌埠、成都普兴、青白江等内陆的散粮班列线;长期开展新疆到西南地区内贸玉米和东部沿海到内地进口大豆的散粮车运营业务。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全面推行粮食的“四散化”运输工作。

二是创新粮食物流运输模式,大大提高了我国粮食流通的质量和效率。中粮集团发挥系统运营的优势,先后开通东北产区粮库到北良港的20 余条散粮班列,以及开通北良港至两广和长江等南方主销区港口的近10 条散粮班轮航线,使车船运输效率得到空前提升。通过班列和班轮的无缝链接,东北产区的粮食运到广东地区,从过去近一个月时间缩短至半个月以内,铁海联运效率提升了50%以上,我国粮食铁海联运的组织工作达到了新的水平。

三是实施精益化管理,充分发挥出了现代化生产设施的效率和能力。北良港通过实施中粮集团的5S 与TPM 等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发挥出了现代化生产设施的效率和能力。港口5 万吨级装船作业时间平均在30 小时左右,最高纪录5.58 万吨装船用时22.7小时;6 万吨级卸船作业时间平均在60 小时左右,最高纪录6.58万吨卸船用时39.6 小时。此外,北良港创造了散粮车每小时卸货3150 吨,装货1340 吨;月装船85.28 万吨,月卸船58.55 万吨,月吞吐量135.8 万吨等生产作业纪录。

三、中粮集团稳步推进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建设

中粮集团作为国家粮食和食品安全战略的执行主体,助力我国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的快速发展,结合体系内粮食经营需求,公司通过优化收储和物流资产布局、规划构建粮食物流通道、创新物流一体化管理等手段,稳步推进粮食物流体系建设。

(一)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改革任务,高效完成资源整合重组,优化收储和物流资产布局

中粮集团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改革的目标是改组成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2013年12月30日,“中粮贸易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中粮、中谷、华粮三家粮食央企“三粮合一”,实现了粮食内贸、外贸、物流业务的统一。

2016 年7 月,中纺粮贸板块并入后实现了“四粮合一”,中粮贸易仓储物流布局更为完善,拥有99 家粮库、6 个港口、3400辆散粮车,总收储能力2091 万吨,港口中转能力1800 万吨/年,东北发运能力1200 万吨/年,粮库烘干能力6.45 万吨/日。

目前,中粮贸易构建了整体运营管理机制,持续打造粮源掌控、物流管理、客户服务、商情研发、风险管控五项核心能力,粮食贸易和物流业务市场化竞争优势不断增强。

(二)制定中粮集团《粮食物流“十三五”发展规划》,成为国家《粮食物流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重要组成部分

中粮集团根据粮油食品业务的“十三五”经营目标,制定了企业粮食物流“十三五”发展规划。

在体系方面,构建以“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大物流体系,两横为长江通道和西江通道,三纵为东北—华南、东南的海运通道,东北—华东的海运通道,以及北方产区到南方销区的陆路通道。

在资产方面,采取轻资产运作的模式,内部盘活资产,外部整合社会优质资源,围绕“两横三纵”大物流体系布局60 个物流节点,形成物流通道能力4300 万吨,其中自有资源物流能力1850万吨、社会资源物流能力2450 万吨。

在运营方面,加强物流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运营,加快推进物流信息化平台建设,通过物流大数据集成供应商管理、质量管理、物流商情和计划调度四项能力。

(三)打造原粮购运销平台,推进一体化经营,探索全“产业链”运营模式

中粮贸易积极整合产销区公司以及物流运输、进出口业务,打造大采购、大物流、大销售的一体化运作平台,推进一体化经营。

大物流平台以“两横三纵”大物流体系为基础,实施物流资源的统一管理,通过物流信息化平台集成现代物流综合运营能力,实现全程物流的高效率和低成本,支撑大采购与大销售的无缝对接。

一体化经营模式是集成原粮的采、运、销一体化的供应链,推动“决策上升、执行下沉”,打造“一个大脑”指挥和分环节专业运作的一体化运营体系,实现采购业务、物流业务、品质控制的一体化。

四、中粮集团的粮食物流体系建设,支持我国粮食行业的发展

一是促进了中粮系统内粮食贸易竞争力。中粮集团在粮食经营业务中,通过优化物流体系和车船等物流资源的效能,不但充分保证了自营贸易粮按期调运交货,而且可以预先确定物流成本,自营码头可以实现效率的最大化,由此降低物流成本,在服务销售中争取到了更大的市场份额。

二是为粮食市场调控需要提供优质服务。中粮贸易物流中心在为广东储备粮管理总公司调运龙江地区异地储备玉米回粤的业务中,从产区粮库到散粮班列,从中转港口到运载船舶,都是利用中粮体系的内部资源。在周密的业务组织下,龙江产区到北良港之间,散粮车平均6 天一个循环开展集港业务;北良港仅耗时1天实际完成装船量50934.95吨,损耗仅万分之六。中粮集团物流体系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加强了服务国家粮食市场调控的能力。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粮食产业处在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效率与效益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中粮集团将通过生产、收储、运输、流通、加工等一体化整体运营,推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标准化建设,打造全产业链立体化粮食物流体系,借助整体优势创新经营实现跨越式发展,进一步推动我国粮食流通发展走向新的高度。

猜你喜欢

粮食运输物流
珍惜粮食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2021年3月国有粮食企业粮食购销量初步统计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受阻——快递运输“快”不起来
比甩挂更高效,交换箱渐成运输“新宠”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