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现代粮食产业体系的科学思维方法

2020-01-08郭晓东

中国粮食经济 2020年1期
关键词:粮食建构体系

文/郭晓东

建构现代粮食产业体系是适应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形势,引领中国粮食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撑高层次粮食安全的必然要求。建构现代粮食产业体系是宏大的产业实践工程,而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任何成功的实践行为必然是理性支配的产物,也必然体现科学的思维和方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思路决定出路,思维水平决定工作水平。能不能正确判断形势,能不能有效化解矛盾,能否顺利推进工作,关键看有没有科学思维方法。”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已逐渐形成了包括“民本思维、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在内的一系列科学思维方法论。建构现代粮食产业体系属于国家粮食安全治理的实践过程,同样应坚持和体现这些宝贵的科学思维方法。

一、民本思维定目标

民本思维就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在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粮食产业体系过程中,首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民本思维方法,把提供更高更稳定的粮食民生福祉作为产业发展的目的和归宿,打造升级版的中国粮食产业体系。

其一,中国现代粮食产业体系的建构目标和主题要体现“一切为了人民”的民本思维,将人民对高质量粮食经济的向往和期待兑现为产业发展的现实。为此,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和营造更公平高效的产业发展环境、培育更具创新能力的粮食科技体系、重塑更具竞争实力的产业主体结构、打造更为合理的产业结构和更为绿色优质的产品结构。

其二,建构现代粮食产业体系目标和主题要体现“一切依靠人民”的民本思维,深刻认识和把握产业发展与人自身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动员政府、企业、行业组织、广大粮食从业者和粮食消费等多方力量,协同共建现代产业体系,并将此原则落实到产业制度规约当中。

其三,建构现代粮食产业体系目标和主题要体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民本思维,在市场制度及调控政策的设计上兼顾各方利益,使产业转型升级的效益能够公平合理地惠及到粮食种植业、粮食流通业、粮食科技信息服务业以及粮食消费等各方主体。

二、战略思维谋根本

战略思维是一种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思维方法,是根本性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粮食问题历来是战略问题,建构现代粮食产业体系也是巩固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产业基础的重要战略实践,当然需要站在战略原则高度,运用战略思维来分析和解决其间的问题。主要战略原则有前瞻性原则、统筹全局原则、立足长远原则等。

其一,依据前瞻性原则辨识机遇和挑战,从而趋利避害、科学谋划粮食产业未来发展,赢得发展主动权。目前我国粮食产业发展既面临着宏观经济换挡减速、国内外粮食市场供求形势复杂多变的产业环境挑战,又面临着气候、淡水、耕地、种源、劳动、资本、技术等产业要素不足的制约,还面临着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等方面的体制机制缺陷问题。同时也应看到,随着粮食流通体制、粮食价格体制、粮食市场体系、粮食财政制度等多方面改革的深化,中国粮食大市场、大流通、大产业的格局和体系已初步形成;持续十多年的充裕的粮食产出、全面小康社会对优质粮油需求的持续增长、“一带一路”战略开拓的粮食贸易新空间使得粮食产业规模和效率较计划经济时期已有根本性改观。这为我国粮食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极大的发展机遇。在正确的战略判断的基础上,应努力推进建构现代粮食产业体系的战略实践,积极贯彻国家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战略部署,保持战略定力,增强战略信心,利用战略机遇,应对战略挑战,赢得发展主动权。

其次,依据统筹全局原则安排战略布局,既要考虑产业局部的具体情况,更要从产业全局出发,从全局上来统筹谋划,局部要服从全局。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大背景下,建构现代粮食产业体系的战略全局就在于适应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转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增加绿色优质粮油产品供给为重点,推动粮食产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在建构现代粮食产业体系的战略实践中,应围绕全局目标,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加强科技、信息、财政、金融、贸易等政策的整体联动,实现一体化发展。

其三,依据立足长远原则把握粮食产业发展的总体趋势和方向,从而在产业发展速度、质量、效益的结合点上形成有机统一,实现粮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居民收入等宏观和微观因素长期发挥作用,以及资源约束、气候变化等结构性因素的长期挑战,我国粮食供给特别是优质粮食供给将呈现长期紧张趋势。在长远考虑的战略思维主导下应大力促进粮食产业从生产、加工到销售等各环节的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注重上下游产品及能源、资源的配套衔接,降低单位产品能耗和物耗水平,提高产业综合经济效益,培育粮食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开拓更多的战略路径,如捍卫基本粮田红线、推进循环农业、多元化进口、出台节约型产业政策等。

三、创新思维增活力

创新思维是指打破不合时宜的思维定势和利益束缚,勇于提出解决问题的创新性方案的思维方法。一切社会实践要突破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即“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由于计划经济惯性强,市场主体经营理念转变慢,我国粮食产业总体上还没有改变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型发展方式。产业发展水平难以满足高品质粮食消费需求。也不利于提升产业竞争力,维护产业安全。为适应世情、国情、粮情的新变化和新挑战,我国粮食产业亟需秉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新发展理念,启动创新思维,克服不合时宜的思维定势和狭隘观念束缚,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粮食产业体制机制、关键技术、经营业态、调控模式的全方位改革创新,建构集约型现代粮食产业体系。

其一,打破政产学研用脱节的封闭观念,实施体制机制创新并促进科技创新,包括建立市场导向机制,激发全行业科技创新创业活力,提升科技创新的有效性;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和相关基础研究;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等。

其二,打破只注重粮食产量的传统观念,将高质量发展要求贯穿到粮食再生产的产、购、储、加、销的全过程,实施产业管理创新,如建设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强化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和完善“中国好粮油”品牌促进政策体系等。

其三,打破只注重环节控制的狭隘观念,实施系统创新,以提升产业效率、效益和整体功能,如实施“三链协同”战略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从而优化产业部门结构,塑造企业竞争优势,完善产品功能结构;实施“五优联动”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粮食产业转型升级。

四、辩证思维增智慧

辩证思维是世界本身的辩证性质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是人们“在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过程中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即按照事物本身的辩证性质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是辩证思维方法的基本特征。

当前中国粮食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决定了新时代建构现代粮食产业体系必须讲求务实精神而不是片面僵化,必须坚持对立统一思维,重点关注和解决重大矛盾和重大关系,从而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真正做到优势互补、有机结合、协同发力。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四对关系。

一是粮食生产和粮食流通的关系。在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形势下,在生产和流通环节中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有效供给是建构现代粮食产业体系的主要目标。近年来,我国分区域的粮食生产集中度的增加和减少趋势同时出现。与此同时,粮食产业的流通环节的发展与之尚不能匹配,生产与流通相脱节的结构矛盾突出。这种状况难以确保粮食主销区缺粮的即时供应与粮食主产区余粮的即时销售,难以顺利实现粮食商品价值,也难以满足粮食再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从而影响对粮食市场的高质量供给。上述问题矛盾要求扩张我国粮食产销区之间的流通规模和流通效率。所以,粮食生产与粮食流通矛盾产生的同时也孕育着促进产业整体升级的契机。如果拆除粮食自由流动的壁垒,通过制度机制和政策激励,催生出现代化的粮食流通产业,就能够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粮食销区与粮食产区的经济分工和资源转换,提升市场集中度和规模经济,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建构出整体强大的现代粮食产业体系。

二是粮食数量和质量的关系。粮食产业发展的重要指标是国民的粮食消费水平,而衡量粮食消费水平的高低,通常是通过粮食的人均占有量指标来表示,同时还可以通过人均优质粮食产品消费占比指标来反映,即粮食消费水平有数量和质量双重衡量指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粮食生产连续登上新的台阶,单产位居世界前列,人均产量也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从产量方面而言,我国粮食产业成就令人欣慰,但我国粮食产业的短板也日益凸显,主要是存在优质农产品供给短缺的明显短板。随着城市化、市场化发展和居民收入增长趋势长期存在,迫切需要我国粮食产业指导原则从单纯追求数量增加转到数量与质量并重的轨道上来。就现阶段而言,粮食数量问题、粮食质量问题相互叠加,有相互替代和制约的关系。这就不能仅仅采取片面措施,而需要采取复合手段,既要秉持“两点论”兼顾粮食数量和质量的供给保障,又要重点突破优质粮食产品供给短缺问题,优化完善现代粮食产业体系的顶层设计,积极推进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的产业制度机制和政策变迁,促进粮食生产力高水平、高质量发展。

三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在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现代粮食产业发展的进程中,核心的改革任务也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时必须讲“两点论”的辩证思维,充分发挥政府的有形之手与市场的无形之手各自的优势,使之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方面,应着力推动粮食收储制度向政府引导下市场化收购为主转变,通过供求、竞争、价格等市场机制促进粮食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顺利实现,从而激励支持技术进步、结构优化和降本增效,提高产业竞争力。政府方面,综合运用财政、科技、信息、金融、贸易等手段,对粮食再生产过程及粮食市场进行调控,从而有效规避短期行为、投机行为、社会责任缺失行为等市场风险。在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时,应特别注意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防止政府越位和缺位,既要考虑“谷贱伤农”,亦应顾及“谷贵扰民”问题,谨慎掌握矛盾转化时机和条件,为保障优质粮食供给创造有利的产业环境。

四是国内粮食市场和国外粮食市场的关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坚持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要求中国粮食产业必须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把握好国内外两个市场的资源转换机制,以形成强大的合力,推动优质高效粮食产业的发展。首先必须搞活国内粮食市场机制,增强本国企业在国内粮食市场的竞争活力。在此基础上,用好国际粮食市场资源,以对外开放来推进国内市场改革和产业升级。重要的是,国内生产与国外进口之间存在的矛盾关系要求中国粮食产业必须在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前提下,确立保证粮食进口的安全系数和经济效益的政策体系,如确定不受他国牵制的合理进口额度;审慎把握好粮食进口规模和节奏、方式和布局;注重进口来源多元化;增强在国际粮食市场上的话语权和定价能力;构建我国粮食进口的海外物流网络;鼓励本国粮食企业走出去,通过直接租赁土地、合资合作等方式建立海外粮食生产基地等。

五、法治思维求长安

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的基本方略。法治思维就是在对法律的尊崇和敬畏的基础之上,将法律规范运用于认识、分析、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强调刚性制约是法治思维的本质特征。法治思维和依法治国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党和国家事业的长治久安。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国。在粮食流通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后,我国粮食产业主体的思想观念趋于多元化,粮食从业者的各自利益分歧、矛盾冲突相互交织。在这种国情、粮情变化条件下,仅靠行政手段对粮食产业主体行为进行管理,显然不是长久之计。只有通过法治,将制度保障提升到法律约束的更深层次,才能有效整合各种市场张力、化解各种冲突,为产业的和谐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奠定根基。纵观世界一些主要国家,大多有比较完整的粮食管理方面的法律体系。我国现有粮食条例和政策的法律效力有限,落实状况不容乐观,亟需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了解粮食产业存在的问题,找准主要矛盾,出台较完整齐备的粮食法律法规体系,以明确各级政府管理优质粮食产业链的责任,促进粮食加工业发展和品牌建设,增加绿色有机粮食供应,为高质量发展粮食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法律制度支撑。

六、底线思维防风险

底线思维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思维方法,是一种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底线”即事物在其发展变化中保持自身性质的规定性和确定的界线,越过界线会改变其性质,甚至转化为自己的对立物。底线思维方法要求我们客观地设定工作实践的最低目标和底线,不逾越底线,即“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

事物存在风险矛盾是其内外矛盾交织作用的客观结果,是不以人的主观好恶为转移的,但人可以发挥能动性,主动防范和避免风险。粮食是事关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和重要战略物资,粮食经济活动客观存在着事关国家经济安全、政治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各种风险。对于构建粮食产业体系的实践主体来说,特别需要通过强化底线思维,自觉防范发展风险,赢得产业发展的主动权。我国粮食产业近无虞远有忧,长远来看面临诸多发展隐患和挑战,如土地、淡水等粮食生产要素资源的稀缺,种业科技等产业基础的薄弱,大豆对外依存度高等因素。因此,必须根据底线思维的要求,客观设定粮食产业发展的安全底线,进一步细化、量化和具体化耕地和水资源保护、粮食自给率、粮食质量指标、粮食储备和粮食进出口等方面的底线、红线,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同时,对粮食产业的宏观调控应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使粮食产业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产业增长率、粮食产品数量质量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粮食产品物价涨幅等不超出“上限”,从而切实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粮食产业安全。

猜你喜欢

粮食建构体系
珍惜粮食
论相对独立的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程序之建构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TODGA-TBP-OK体系对Sr、Ba、Eu的萃取/反萃行为研究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2021年3月国有粮食企业粮食购销量初步统计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建构游戏玩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