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的发展
——以“群体通”为例

2020-01-08卫国凯

体育教育学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体育场馆检索场馆

卫国凯

(运城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部,山西 运城 044000)

2016年6月23日,国务院印发了《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该计划提出“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相关内容纳入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出台全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指导标准,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制定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地方标准......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全民健身相结合,建设全民健身管理资源库、服务资源库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1]。该政策的出台,意味着全民健身事业上升到了更高层次的战略发展地位,而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则成为强化政府职能,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是指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健身需求,由政府运用公共权力所提供的健身服务系统[2]。构造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对于实现健康中国的战略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互联网+”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行动计划,其概念是指通过利用现代化的互联网通信技术,将其深度融合于社会各个领域之中,以此促进科技进步和传统产业升级,最终形成新型的经济发展形态[3]。在此背景下,依托互联网来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整合全民健身资源,对于推动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建设,打造现代化、科技化、智能化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具有重要的战略发展意义。本文以“群体通”为研究对象,对其功能设置与发展现状进行研究,以此推动“互联网+”背景下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与运营。

1 “群体通”概述

“群体通”全称为广州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是广州市体育局于2013年11月12日正式推出的体育公共服务类平台,该平台由PC网站、手机APP和微信公众号三部分组成,是一个集广州市体育场馆查询与预订、体育设施电子地图查询和活动赛事发布报名等功能于一身的综合信息平台。该平台上线仅半年,网上订单就高达2万多条,访问量超过100万次[4]。

2 “群体通”的功能设置

2.1 体育宣传类服务

“群体通”自2013年上线以来,便成为广州市体育局重要的惠民平台和宣传窗口,其搭载的首要功能便是体育信息宣传服务。“群体通”借助“PC网站+手机APP+微信公众号”三位一体模式,在平台上搭建了宣传窗口,主要提供广州市的体育新闻、体育赛事举办和市体育局的相关资讯公告等信息,覆盖面较广,使用人数较多,起到了良好的宣传作用。

2.2 体育检索类服务

体育检索类服务是群体通的重要功能之一,主要提供体育场馆、体育电子地图和社会相关体育组织的检索服务。

2.2.1 体育场馆检索

当前“群体通”已经覆盖了广州市的11个行政区(天河区、越秀区、番禺区、海珠区、白云区、增城市、荔湾区、南沙区、花都区、从化市、黄埔区)共计944家的场馆信息和14种运动项目(游泳、羽毛球、网球、乒乓球、篮球、足球、田径、跆拳道、棋牌、健身、棒垒球、桌球、射箭、飞镖)(截至2018年12月)。“群体通”按照体育项目类型和项目分布区域设置了检索范围,并搭建了体育场馆检索框,能够帮助用户快速定位体育场馆。同时,“群体通”设置了电子地图接口,允许用户在电子地图上直接定位体育场馆或者进行分类检索。另外,“群体通”还公布了体育场馆的地址、交通路线、联系电话、开放时间以及配套设施等信息,为体育健身人群带来了便利。

2.2.2 体育设施及路径检索

体育设施及路径检索是指利用电子地图来查询广州市各地区体育设施和健身路径的一种检索方式,主要借助电子地图,设置“运动区域+运动项目+关键词”三种检索方式,能够方便快捷地寻找到各个区域的体育设施和健身路径。“群体通”电子地图在检索体育设施和路径的基础上还提供了测距、全景等多种人性化功能,能够帮助用户检索到距离较近而且适合自己的健身场地。同时,单击地图上的场地时,还出现了场地的地址、电话、类型和开放时间等信息,为健身人群减少了线上线下搜索资源所需消耗的时间与精力,完美体现了“互联网+体育”的发展模式。

2.2.3 社会相关体育组织检索

社会相关体育组织检索主要是针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体育社会组织的检索。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在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部队体育以外的群众性体育活动中从事技能传授、锻炼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的人员[5],也是发展我国全民健身事业的重要力量。“群体通”在社会体育指导员版块按照姓名、性别、所在区县、项目名称和指导员级别以及人员构成等方面进行了分类,能够快速精确地帮助用户寻找到相应的指导人员。社会体育指导员作为组织和促进群众体育科学化发展的专业人才,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发挥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因此构建互联网检索平台,对于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公示、培养其责任感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群体通”提供的体育社会组织则由市一级体育协会、区县级体育协会和体育俱乐部组成,用户单击任何一个体育组织后便会跳转到相应的界面,其中包含了体育组织详细的介绍,此功能对于提升用户的健身兴趣,满足健身人群的归属感都有重要意义。

2.3 体育预订类服务

体育预订类服务是“群体通”最重要的功能,它借助互联网平台,采用时下兴起的O2O商业营销模式,构建了一种新型的线上预订线下消费模式,也是“互联网+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的重要发展代表形式。利用线上预订线下消费的模式,用户在互联网平台预订服务后,即可到线下进行实体消费。

图1 “群体通”网络预订场馆的流程

如图1所示,用户在注册并登录“群体通”平台后,选择合适的场馆并提交订单,通过银联在线支付后即可收到包含订单号和场地信息等内容的短信,并且可以下载短信链接的二维码,到了场地之后凭借订单号或者二维码即可进行体育锻炼,消费过后还拥有消费评价的权利。这套完整的场馆预订流程,能够有效整合全民健身资源,极大地节省了用户寻找场馆和咨询价格等问题的时间,是“互联网+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重要发展模式的代表。“群体通”还提供了体育活动赛事的报名窗口,极大地优化了活动报名流程,节省了用户和活动主办方的时间与精力,同时“群体通”搭载了体质监测健康管理系统的网络接口,允许健身人群在“群体通”平台提前预约亚健康监测、医学体检、亚健康体检这三大检测套餐,与广州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开发的“三位一体”体质健康检测系统实现了双向对接,进一步体现了“互联网+”背景下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3 “群体通”运营模式的特点

3.1 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

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是一种新型的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即政府为了更好地履行体育公共服务职能,由体育管理部门通过公开招标、定向委托等形式,向具备条件的体育企业或体育组织等社会力量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并由政府根据合同约定支付费用的一种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方式[6]。“群体通”利用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的方式,与社会体育场馆签约并予以补贴,从而将社会体育场馆的部分时段以免费或者降低收费标准的方式向公众开放。目前,广州市针对体育系统的公共体育场馆仅占全市场馆总数的2.7%,比例较小且覆盖率较低,因此广州市政府斥资2000万元进行社会体育场馆公共服务的购买,拟选择300家社会体育场馆进行惠民开放[7],由此可见,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的方式已经成为“群体通”运营模式的核心,并在此基础上呈现出力度不断增强的发展趋势。

3.2 体育场馆的O2O营销模式

O2O营销模式(Online to Offline)是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相结合,从而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平台[8]。这种营销模式是“互联网+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的主要表现形式,通过线上预订体育场馆,在线下进行体育消费,优化了服务流程,不仅可以让用户低价格享受优惠,给予用户更多的选择权,同时也可以及时发布消息,为用户提供最新的资讯和场馆情况。广东省“互联网+”现状与发展大数据分析报告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广东省互联网普及率达68%,移动宽带普及率达98.3%[9]。由此可见,庞大的网民数量为O2O营销模式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趋势下,全民健身意识得以不断增强,因此体育场馆的O2O营销模式能够很好地满足健身群体的需要,节省健身人群的时间和精力,具有极大的优势和发展前景。

4 “群体通”存在的问题

4.1 预订终端存在技术壁垒

当前“群体通”的预订终端包括PC网站、手机APP和微信公众号三种方式,其中后两者是在手机上实现预订功能的,而微信公众号也是跳转到PC网站上进行预订服务,因此在移动互联网络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趋势下,使用手机上网的人数将会越来越多,手机APP目前已经成为人们预订场馆服务的主要终端。然而“群体通”的手机APP终端设计得不够人性化,其功能布局和操作界面较为复杂,预订流程比较烦琐,而且APP的安全性不够完善,与手机系统的兼容性不强,容易出现网络错误、各种BUG以及软件崩溃等问题。随着健身人群对于体育场馆需求的逐步增加,这些技术壁垒已经严重干扰了人们的使用热情,容易使人们对“群体通”产生不好的印象,因此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4.2 宣传推广的力度不足

“群体通”作为“互联网+”背景下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发展的重要代表,它对线下场馆资源的整合和预订服务都体现了“互联网+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优势和特点,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和潜力。然而由于宣传推广的力度不足,导致当前“群体通”的使用人数较少,出现了线下场馆利用率较低,场地资源浪费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政府相关部门将大部分经费都购买了社会场馆的公共体育服务,而对群体通的宣传推广方面调拨的经费较少。由于现代化互联网产品本身的宣传成本较高,而且推广难度大,因此很难在众多同类的互联网体育产品中获取稳定的使用群体。另外,政府相关部门缺乏专业的互联网宣传推广人才,没有发挥出官方力量的积极引导作用,因此进一步限制了“群体通”知名度的提高,造成了“群体通”宣传推广效应较弱的现象。

4.3 体育场馆的接入机制不完善

随着健身人群的不断增加,人们对于体育场馆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强,在此背景下,“群体通”所提供的免费或者低价格的体育场馆将会愈发受到健身人群的欢迎,然而目前“群体通”提供的线下场馆全部都是公共体育场馆和社会体育场馆,而对于学校体育场馆、私人体育场馆等多种类型场馆的数量较少,场馆的接入机制尚不完善,合作模式亦不清晰。同时由于地理位置、场馆价格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人们在选择合适的体育场馆时也面临着不同的取舍问题。伴随着“全民健身”理念的不断渗透,“群体通”所提供的单一体育场馆模式难以适应人们多元化的健身需求,因此如何加速健全“群体通”多样化的体育场馆接入机制,构建双方互益的合作模式,成为“群体通”良性运行的重要挑战。

5 “群体通”的发展战略

5.1 加强预订终端的研发与维护

“PC网站+手机APP+微信公众号”三位一体的预订终端模式对于优化体育场馆的预订服务,完善O2O营销模式与健身公共平台的融合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政府体育部门要着重加大对“群体通”手机APP的研发与维护力度,给予充足的经费支持与专业人才配备,不断完善预订终端的功能布局与操作界面设计、优化体育场馆的预订流程,同时提高APP的安全性与兼容性,减少软件bug的产生等诸多问题。同时“群体通”要加强PC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的建设,拓展微信订场、交流互动等功能的开发,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增加公共体育服务的内容,以互联网为平台,形成更加完善的三位一体运营模式。

5.2 采用多元化的宣传推广模式

“群体通”平台塑造了“互联网+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的发展形态,具有极佳的发展前景,因此提高“群体通”的知名度是目前广州市体育局工作的重点。一方面,政府体育部门要适当加大对“群体通”的宣传与推广力度,采用多元化的宣传推广模式,如借助电视广告、网络媒体、赛事赞助活动等。其次,要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群体通”的开发与建设,不断完善资金的筹措方式,采取委托社会组织或者互联网人才进行专业性的推广工作。另一方面,“群体通”作为提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专业机构,本身就具有潜在的影响力与公益性,因此“群体通”可以与知名度更高的信息宣传平台建立合作关系,如借助政府体育部门的官方微博、商业机构支付宝等互联网平台,开辟独立的版块或跳转网络链接,实现第三方宣传与推广作用。

5.3 健全体育场馆的接入机制

体育场馆是“群体通”最重要的线下资源,实现了线下体育场馆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对于增强“群体通”的内容体系,构建完善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来说意义重大。首先,政府体育部门加大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经费,完善与体育场馆的合作体系,建立监督检查机制,提升体育场馆的准入标准,保证线下线下的服务一致化。其次,加快与学校、个人等多种类型体育场馆的合作与接入机制,健全补贴机制并探索多方向的发展模式。最后,体育部门要进行深入调研,从健身人群的实际需求出发,不断加强体育设施的建设,健全各种体育场馆的接入机制,打造成熟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

6 结语

随着全民健身事业与健康中国战略地位的不断提升,打造“互联网+”背景下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对于优化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模式,完善全民健身体系的战略布局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群体通”作为广州市综合性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拥有着新型的体育场馆预订流程和多种公共体育服务素材,完美地实现了“互联网+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的战略结合。因此,随着群体通搭载的“PC网站+手机APP+微信公众号”三位一体模式的成熟化运营,将会有效推动我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的现代化发展。

猜你喜欢

体育场馆检索场馆
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研究
政府购买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化解策略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我国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CNKI检索模式结合关键词选取在检索中的应用探讨
通过实际案例谈如何利用外文库检索提高检索效率
瑞典专利数据库的检索技巧
英国知识产权局商标数据库信息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