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何赛萍教授从“结”论治妇科疾病经验浅析

2020-01-07刘佳俐时珍何赛萍指导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11期
关键词:桂枝气血

刘佳俐 时珍 何赛萍(指导)

1.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杭州 310005 2.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3.浙江中医药大学

何赛萍教授系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教学、科研、临床工作近40年,学验俱丰,善用经方,参以时方,治疗各类妇科病,临证效验。何师潜心研究《伤寒论》,法宗仲景,结合临床实际,针对妇科诸疾的治疗,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诊疗思路,即从“结”论治,认为妇科疾病的产生与气血不通、冲任失和密切相关,其中“结”是导致不通的重要因素。本文就何师从“结”论治妇科疾病的辨证思维方法及临床经验作浅略阐述,以飨同道。

1 妇科疾病从“结”论治的临床意义

1.1 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金匮要略》首篇第2条原文提出“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指的是人体五脏元气充实,气、血、津液通畅,阴平阳秘,五脏功能和调,从而具有较强的抗邪能力,使外邪不易侵犯人体,人体生理活动正常[1]。仲景强调“五脏元真通畅”是人体达到健康状态的基本条件,一旦五脏元真不通,气血失和,则百病由生,而其中“结”正是导致不通的重要因素。

1.2 气血不通,瘀阻冲任 气血是一切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由脏腑化生,女子以血为本,通过冲、任、督、带、胞络、胞脉运达胞宫,在天癸的作用下,发挥行经、胎孕、产育及上化乳汁的生理功能。

《素问·上古天真论》有言:“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冲为血海,亦为五脏六腑之海,是十二经气血之要冲;任主胞胎,为阴脉之海。冲脉与任脉,共同调节着人体的生命活动、生长壮老,而且与女性的生殖功能息息相关。其中,除了“天癸至”“太冲脉盛”外,“任脉通”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气血失调,或由情志变化引起气分病变,或由寒、热、湿邪引起血分病变,使气血不通、冲任失和,则易产生妇科诸疾。如气结、气滞则血滞,冲任失畅,血行迟滞,可致经行后期、痛经、经闭,甚则血结成块,而致癥瘕;血为寒凝,冲任失畅,可致月经后期、月经过少;热与血搏,损伤冲任,迫血妄行,可致月经先期、崩漏;邪热亢盛,伤津耗液,血凝为瘀,热邪与血结于下焦,可出现少腹结聚、癥瘕、痛经;湿伤于血,遇热则化为湿热,损伤任带二脉,可致带下病等。

1.3 “结”义解析 “结”的字义,最早可见于《说文解字》“结,缔也”,意为“将丝或绳索曲折过来,呈纵横相交状”,并由动作“结”引申为名词的“结”及多项引申含义[2]。

《伤寒论》中含“结”的条文近60条,分为病证、脉象、症状、病机四大类,其中以“结”论病机者为最多[3]。如在表者“阳微结”,在里者“阳明内结”,寒证之“寒实结胸”,热证之“热结膀胱”,气机郁结之“结气”,瘀血内阻之“血结”,津停不化之“水结”“水与血俱结在血室”等等。刘渡舟教授认为结胸、脏结、大柴胡汤证等病证的“结”意为“凝结”,但白虎加人参汤证“热结在里”的“结”意为“集结”[4]。 对于“结气”,认为是“肝郁气郁,气机不畅,久而气结不通”[5]。

何师认为结者,聚也,不通也。“结”的形成多为痰饮、瘀血、燥屎等有形之邪与无形的寒热邪气聚结,最能阻碍气机通畅;此外,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失和亦可致“结”,如肝失疏泄,气郁不畅,致气结而不通。因此,“结”有寒结、热结、水结、气结、痰结、血结之分,“结”居体内,使气血不通、冲任失和,是产生妇科诸疾的重要因素。

2 辨证论治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从之,坚者削之,客者除之,劳者温之,结者散之……适事为故。”因此,治疗当遵从“结者散之”的原则,并“当随其所得而攻之”。具体应用时,需结合病情的轻重缓急、月经周期的特点进行辨证论治,根据寒结、热结、水结、气结、痰结、血结等特质,分别治以温阳散寒通滞、清热祛瘀散结、通阳化气行水、疏肝理气解郁、软坚化痰散结、活血祛瘀等方法,以通为用。

2.1 寒结,治以温阳散寒通滞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云:“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为诸经水断绝,至有历年,血寒积结,胞门寒伤,经络凝坚。”寒为阴邪,寒主收引,易伤阳气,影响气血运行,若冒雨涉水,或过食生冷,寒邪入侵,则血为寒凝,血行不畅,胞脉阻滞,可出现月经后期、痛经等。若素体阳气不足,阴寒凝滞,脾阳素虚,运化失职,湿浊内盛;或肾阳不足,气化失常,水气内停,使水湿停聚,脂膜壅塞胞宫,血海不按时满溢,可出现经水不利,甚或经闭不行等。阳气不足,症见畏寒肢冷,胸胁、脘腹、腰膝冷痛喜温,舌淡胖,苔薄白,脉沉迟等。

临床上,何师常用阳和汤解寒凝,方中鹿角霜温肾助阳、补益精血,又有散结之效;白芥子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易肉桂为桂枝,加强温通血脉、和营通滞之功。多用四君子健脾益气,加杜仲、仙灵脾、桑寄生补益肝肾;加浙贝母、皂角刺、制天南星、石菖蒲燥湿化痰散结;加绿梅花疏肝理气和胃;若阴寒重者,加附子温阳散寒,加细辛、通草温通经脉。阳和汤和四君子汤共奏扶阳气、化寒凝、通经络之效,用于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月经延期等属于寒结者,疗效颇佳。

2.2 热结,治以清热祛瘀散结 热为阳邪,耗气伤津,易动血。何师认为《伤寒论》中的蓄血证即是热与血结之证,可因热致瘀,亦可因瘀致热,瘀热相互为患,阻滞蓄积于人体的不同部位,而出现各种不同的症候[6]。如感受火热邪气,犯及营血,易煎熬津液,阴伤而脉道涸涩,血凝为瘀;脏腑功能失调,阴不制阳,燥热内盛,伤津灼血,血脉涩滞,运行不畅会形成瘀血,而致血热互结。此外,离经之血停积日久,郁而化热,亦可形成瘀热蓄结,常见于盆腔炎性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闭经等。瘀热互结,症见口干,小腹疼痛,经色紫黯,夹有血块,大便干结,舌红或舌边有瘀点等。

临床上,何师善用桃核承气汤或抵挡汤逐瘀泻热。水蛭、虻虫、土鳖虫为虫类祛瘀药,搜剔脉络,祛瘀消癥,力专效宏。仲景用药常水蛭与虻虫、桃仁、大黄同用。《神农本草经》言水蛭:“主逐恶血,瘀血月闭,破血瘕。”[7]300《绛雪园古方选注》谓抵挡汤中用水蛭、虻虫二药:“飞者走阳络,潜者走阴络,能引领桃仁攻血,大黄下热,破无情之血结。”[8]《本经疏证》称:“(虻虫)治血结于下而病在上者……为搜剔之剂。”[9]284-285临床常加蛇莓、白花蛇舌草清热凉血、解毒消肿,加浙贝母、皂角刺、猫爪草化痰散结、解毒消肿。桃核承气汤或抵挡汤皆奏破血下瘀泻热之功,再加紫苏梗理气和胃,时刻注意顾护脾胃。

2.3 水结,治以通阳化气行水 患者素体水饮内盛,复感外邪;或脾肾气虚,健运失职,运化无权,水饮内停,下注冲任,阻滞胞络,致血水搏结,渐积成瘕,临床常见卵巢囊肿、输卵管积水、尿潴留等症。饮停不化,如水饮上逆则眩晕、呕吐,水饮内动则脐下悸,水饮凌心则心悸,水饮不化无以上承则口渴,津液输布失调则可出现小便不利、泄泻、便秘等症状[10]。水饮内停,症见舌苔白、滑,舌边齿印等。

临床上,何师多用大柴胡汤治疗热结于心下,或旁及于胁;用猪苓汤治水热互结证之小便赤涩热痛;用五苓散治水蓄下焦、小便不利等;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水饮结于少阳之经,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心烦者等。五苓散中重用泽泻为君,直达肾与膀胱,利水渗湿;臣以淡渗之茯苓、猪苓,增强其利水渗湿之力;佐以白术、茯苓,健脾以运化水湿,《神农本草经》谓茯苓“主胸胁逆气……心下结痛……利小便”[7]98;此外水为寒结而不化,用桂枝可温阳化气以助利水。柴胡桂枝干姜汤中桂枝、干姜、炙甘草,辛甘合用,能斡旋中州、温通扶阳;栝楼根、牡蛎,有清热生津、化痰开结之效。临床常加黄芪、白术、党参等健脾益气、助脾运化,加浙贝母、皂角刺化痰散结[11]。

2.4 气结,治以疏肝理气解郁 《读医随笔》有云:“凡病之气结、血凝、痰饮……皆肝气之不能舒畅所致也……肝郁而力不得舒,日久遂气停血滞。”[12]今时之人,工作压力大,精神负担较重,常常思虑过度,忧思不解,每使气结,气血不和,气血瘀滞,可致闭经、月经不调、癥瘕等。肝气郁结,除喜叹息、焦虑抑郁、脉弦外,还可见众多虚象,如自觉头晕头重、胸闷、心悸、汗出、乏力、四肢困倦、精神不佳、睡眠障碍、饮食改变等[13]。

何师认为气结与肝气的疏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如《赤水玄珠》所云:“有素虚之人,一旦事不如意,头目眩晕,精神短少,筋痿,气急,有似虚证。先当开郁顺气,其病自愈。”[14]木郁达之,临床上何师选用逍遥散、四逆散等方,使肝气得以调达,常用疏肝解郁药物为柴胡、郁金、片姜黄、绿梅花、香附等。叶天士认为“肝为刚脏,非柔润不能调和”[15],故加当归、白芍、地黄等“养肝之体,即可以柔肝之用”[16]。此外,临床常配伍水蛭、路路通、通草、细辛等祛瘀通络药物,此类药物善于走窜,性专行散,破血消瘀,通行血脉,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2.5 痰结,治以软坚化痰散结 素体脾虚,或木郁乘土,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健运失职,湿浊内停,聚而为痰,痰湿下注冲任,阻滞胞络,痰血搏结,渐积成结。痰湿内聚,壅塞胞脉,导致月经后期、经水不利,甚或经闭不行、不孕等。痰湿壅盛,症见胸脘痞闷,时欲呕恶,舌淡胖,苔白腻,脉弦滑等。

朱丹溪曰:“若是肥盛妇人,禀受甚厚,恣于酒食之人,经水不调,不能成胎,谓之躯脂满溢,闭塞子宫,宜行湿燥痰。”[17]临床上,何师用苍附导痰丸燥湿健脾、行气化痰。方中苍术、白术健脾燥湿、助脾化痰,陈皮理气化痰,茯苓利水渗湿,半夏、制南星皆能消痰,且半夏化痰散结、降逆和胃,《本经逢原》谓天南星“主寒热结气,为开涤风痰之专药”[18],加上枳实、川芎调气活血。咸能软坚,临床常加牡蛎、鳖甲、夏枯草、浙贝母等,以软坚散结;加黄芪、党参等,以健脾益气、助脾健运;如痰热互结,常选用小陷胸汤清热化痰、宽胸散结。诸药合用,共奏软坚化痰散结之效,用于治疗子宫平滑肌瘤、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等,每获良效。

2.6 血结,治以活血祛瘀 何师认为寒凝、热结、气滞、气虚、血虚、痰浊皆可导致妇科血瘀证,所以血结是妇科疾病的主要因素。瘀血留滞冲任,气血失和,引起月经紊乱、经血色黑有瘀块、痛经、癥瘕、小腹刺痛等病症。胞宫血脉瘀阻,患者多表现为舌质紫黯或舌体瘀斑、瘀点,脉涩不利,实验室指标如凝血功能多提示循环瘀滞等[19]。

桂枝茯苓丸首见于《金匮要略》,具有活血祛瘀之效,主治“妇人宿有癥病”,临床上何师选用此方作为治疗妇科血瘀证的基础方药。方中桂枝色赤能入血,辛能散结行滞,《本经疏证》谓其“行淤……专破血虽行而结自若者也”[9]84-87;茯苓健脾益气、利水消肿,能利腰脐间血;丹皮、桃仁、芍药活血化瘀消癥,与桂枝相配伍,增强破血逐瘀之效。

此外,在治疗血结的过程中需根据患者的主证及兼证辨证论治,加减用药。经期症见月经紫黯,夹瘀块,加当归、川芎、香附行气养血活血,益母草、泽兰活血调经;气虚明显者,加黄芪、党参等补后天资运化,使气行则血行;痛经剧烈、气滞血瘀者,加血府逐瘀汤、金铃子散行气止痛、活血化瘀;寒凝血瘀者,加少腹逐瘀汤、吴茱萸汤活血祛瘀、温经散寒止痛。

3 验案举隅

患者赵某,女,24岁,2016年7月25日初诊。患者2016年7月14日体检子宫附件B超检查提示 “盆腔囊性块大小约5.9cm×4.6cm,中量盆腔积液,前后径约3.0cm”,血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略增高,平素月经规则,偶有小腹隐痛,已行抗感染对症治疗。7月19日复查子宫附件B超提示“右侧卵巢囊肿大小约4.6cm×4.5cm,盆腔积液,前后径约0.6cm”,血癌抗原125(cancer antigen 125,CA125)38.3U·L-1。 末次月经2016年7月15日,胃纳可,夜寐安,二便调,舌红苔黄腻,脉滑。四诊合参,中医诊断:癥瘕,属下焦水结证;西医诊断:卵巢囊肿。治拟清热利水,处方:半枝莲30g,蜜桂枝9g,麸炒白术12g,土茯苓30g,大血藤15g,败酱草15g,赤芍12g,皂角刺10g,浙贝母10g,冬瓜子30g,薏苡仁30g,猫爪草30g,蛇莓15g,炒泽泻10g,猪苓9g,猫人参30g。共7剂,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2016年8月29日二诊。诉8月继续服用原方巩固治疗2周。8月27日我院复查盆腔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提示“盆腔少量积液,卵巢囊肿已消失”。近日痔疮发作,隐隐作痛,无便血。前方去猫爪草、蛇莓、赤芍,加炒槐米12g、马齿苋15g、茵陈30g、麸炒白芍15g清利湿热、清热凉血;加炒葛根15g升举阳气,解散阳明热邪。共7剂,水煎服。患者一年后于我院体检,复查子宫附件超声,提示未见明显异常。

按:蓄水证为水湿不运,停蓄体内。患者素体脾虚,脾失健运,津液生成传输障碍,水湿内停,聚而为痰,痰湿下注冲任,阻滞胞络,渐积成癥瘕,日久易郁而生热。患者超声检查提示卵巢囊性肿物,位于冲任下焦,实则为水邪内结,故辨为下焦蓄水证,从水论治。方中蜜桂枝辛温,助阳化饮,白术健脾燥湿,炒泽泻、猪苓利水渗湿,取五苓散利水渗湿、通阳化气之义。半枝莲、蛇莓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大血藤、土茯苓解毒消痈、活血止痛、祛风除湿,赤芍凉血活血祛瘀,浙贝母、皂角刺、猫爪草、猫人参化痰散结、解毒消肿,冬瓜子、薏苡仁、败酱草清热解毒、祛瘀排脓。诸药合用,使下焦水结消散,效如桴鼓。

4 结语

妇科疾病的产生与气血不通、冲任失和密切相关,一旦气血失和,则百病由生。如情志不遂,气郁不畅,可致气结;代谢失调,痰水滞留,可致痰结、水结;离经之血,不循常道,淤滞体内,可致血结等。所以“结”是妇科病的主要病机,癥瘕积聚是妇科的常见病。治疗应遵循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审因施治,对寒结、热结、水结、气结、痰结、血结,分别予以温阳散寒通滞、清热祛瘀散结、通阳化气行水、疏肝理气解郁、软坚化痰散结及活血祛瘀之法。同时,从“结”论治妇科疾病的过程中还应根据患者的体质补益气血。如病案中患者盆腔囊性块,根据其肿块特质及患者体质,诊断为癥瘕病,属下焦水结证,治拟清热利水。另外,患者体质各异、病久情志遂变,症候表现可兼脾虚、肾虚、肝郁之候,如大便溏薄、面色不华、心情郁闷、烦躁易怒、睡眠不佳等,所以治疗还需兼顾,随症治之。此外,何师除了药物治疗外,常注重对患者的心理疏导,针对发病诱因进行开导,辅以情志疗法,往往事半功倍。有些患者病程较长,出现月经失调、腹痛、腹部肿块等临床表现才会引起注意,所以在宏观辨证的同时,何师常通过超声等辅助检查进行微观辨证,针对患者不同的就诊目的进行施治,使卵巢囊肿、子宫肌瘤渐消缓散,使经调而子嗣。

猜你喜欢

桂枝气血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1)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气血与心灵的港湾
“搓手”可充盈气血
Systematic review of robust experimental model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for basic research
气血不足我来看
手脚冰凉是气血不足吗
喊魂
我的发现
骂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