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部件义和汉语字词教学

2020-01-07宫肇南

科教导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引申为部首本义

宫肇南

(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 100083)

汉字部首是表义的,如:亻、火、艹、山等,和这些部首组成的汉字大都有意义上的联系,汉字部首的作用,已经被越来多的老师发现并利用在汉字和词汇教学中,很多老师也纷纷撰文,对汉字形体的意义及其相互关系展开讨论,与此相关的教学方法也日趋成熟和多样。

豕。字形是侧立的猪,古文字当中,没有“猪”字,一切猪类可以通通以“豕”来表示。“逐”,本义是追逐。甲骨文中异体众多,或从豕()或从鹿()或从兔(),所追逐的并非专指豕,泛指一切可追之兽。“逐”本义为追逐,由于追逐本身有前后相随的意义,因而引申为抽象意义(逐步、逐一)。

牛。字形是正面而视的牛头。“物”,这个字在汉字教学中非常不好解释。《说文解字·牛部》:“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又《说文·勿部》:“勿,州里所建旗。象其柄,有三游。杂帛,幅半异。”勿是一种杂色的旗帜,勿、物相通,《周礼·春官·宗伯》:“杂帛为物。”《周礼·春官·宗伯》:“辨六齍之名物与其用。”贾公彦疏:“六谷,云‘名物’者,谓六谷各有名,其色异,故云名物也。”物是可见各色相杂的总称,有物件、东西的意思,如“动物”“事物”,同时又可以表示抽象义的内容、实质义,如“言之有物”;又引申为动词性的观察、访求义,如“物色”。

木。树木直立形,中为树干,侧有枝丫。字形本义是树木,引申为木材(圆木);又引申为木制(木马、木板);进而有质朴义(木讷);后有迟钝义。以“木”为部首的字多有与树木相关。

词汇教学往往和汉字教学密不可分,多数的词义都是从组词的字义而来,而字由部件构成,因此,对汉字部件义的理解直接影响对字、词的理解,教学中一味地要求学生抄写、识记,不仅没有降低学习难度,反而增加了枯燥程度,得不偿失。汉语字、词处于同一系统,通过厘清脉络,勾连系统,不但利于学习记忆,而且能增加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热情。

1 利用部首的意义进行对外汉语汉字和词汇教学

“果”,本意就是果实。引申为实现义,果然;又引申为现实义,结果、成果。

止。人的足部象形,本义是脚。因为脚位于人体的根基处,所以有“下基”义,后造“址”字。脚能行走,因而有“至、到”义,引申为停止,进一步引申出“制止、禁止”的意思。涉,左右两“止”相叠是“步”,行走义,字形中间加横置的“水”成为“涉”,表示“渡水”,引申为“经过、度过、涉及”的意义。

部首以部件的形本义为纲,串联起语义场相近的字,组成意义系统。在汉字教学中,我们经常利用部首来串联讲解汉字,或利用部首的基本义类来讲解字义,进而推及汉语词汇教学。但是,部首表现出来的意义信息虽然能涉及到很多字,但是往往只能提示汉字的基本意义类属,随着汉字意义的发展,我们看到像“物”这样的字,在现代汉语中的意义本身已经和“牛”失去了联系,这样就无法利用部首来串联。但是我们知道,汉字系统中形声字占据绝对优势,很多在形声字当中作为示音符号的字或者部件,也包含与这个形声字有关的意义,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够把部首和示音符号相结合,那么汉字和词汇的讲解会更加丰富、饱满,这就要求我们对汉字的示音符号内涵意义进行深入发掘。

2 利用示音部件的意义进行对外汉语汉字和词汇教学

形声字是汉字的系统成熟的标志,也是汉字当中所占比重最大的一类,其构成方式是“部首+示音部件”,相同的部首的语义场相同,因而能够相互联系。可是示音部件的意义关系往往被我们忽视,因而得不到充分的利用。事实上,很多形声字的示音部件在字义的形成和引申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善于挖掘和利用这些部件,可以使汉字和词汇的教学变得更加高效。古代字书中对示音部件的意义关联有过一些阐述,给了汉字教学和词汇教学很大的启发,我们列举其中的部分例子来说明。

夗。本义是转身侧卧。从“夗”得声的字常常有“屈、曲”的意义。如:碗,中部下曲、凹陷之形;婉,有“弯曲”义,引申为“柔、顺”(委婉);怨,忿恨,引申为程度较轻的恨。

艮。本义是不相让。从艮得声字常常有“深、透”义。如:很,现代汉语中表程度意义上的深,现代汉语中用作副词;狠,即狗争斗时发出的声音,引申为凶恶;恨,和“怨”字意义相同,也是“怨恨”,但程度比前文中的“怨”更重;痕,本义是瘢痕,引申指一切痕迹;根,树木的底部,引申为一般事物的基础,根基、根本;跟,人体的最底部,脚跟;垦,用力翻土,开垦;恳,现代汉语中表示非常诚心,恳切、诚恳。

包。本义是怀孕,有包裹义,因而用作动词表示包裹,用作名词表示用来包裹或有所包裹的东西:书包、钱包、包子、(蚊虫叮咬的)包。泡,用水包裹称为“泡”(泡茶),用为名词指外形膨起、质地松软的东西(肥皂泡、水泡)。抱,双手呈环状包裹的动作叫做“抱”如:拥抱、怀抱、环抱。

还有一些作为示音部件的字在古籍、字书没有明确提及,但是并不能说明他们之间的意义没有关联,我们在教学之余,可以通过研究示音部件本身的意义来联系由它们构成的形声字的字义,从中提取部件义,构成词汇意义网络,利用到对外汉语字词的教学当中去。

汤。本义是“热水”,因而有“热”和“水”两个内在含义。烫,“汤”和“火”两个字都有“热”的意义,因而表示高温;荡,本义是通过摇动来去除水中的渣滓,因此引申有“摇摆”义,飘荡、荡漾,又引申为去除义,荡涤、扫荡。

乔。本义有“高”义,乔木。骄,引申为高傲义的“骄傲”,又引申为傲慢义的“骄纵”。

长。本义指时间空间距离大,引申为生长、变大。张,本义是拉紧弓弦,即开弓,有张开、打开义;涨,水位上升、变高义(涨潮、涨价);胀,体积变大之义,引申指数量或其他抽象意义上的变大(胀痛、膨胀);帐,在床上铺开的东西。

我们看到,通过总结和归纳,很多意义相关的汉字和词就联系到了一起,构成了一个个或大或小的网络和历史发展脉络,不论是在新字、新词的教学当中,还是在总体的串联复习环节之内,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有比较高的可操作性,我们都知道,把相似的内容放到一起比较,非常有助于对内容的理解、辨别和识记,加上适当的联系,教学效果必然得到提升。

上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换言之就是字就是词,字有形、音、义三要素,每一个要素都可以裨益教学。在汉字和词汇教学中,我们往往把部首的意义和字、词的意义相互关联起来,利用它们之间语义场形同的特点,来进行对比、联系,加强学生的理解,强化学生的记忆。同样,以示音部件的意义为脉络,对字和词进行系联,也能建立起网络,虽然这在现代汉语简体字中的体现远不如在《说文解字》中明显,但仍然有一定价值意义。进一步看,如果把示音部件和部首相结合利用,那么就可以立体化地对汉字和词汇进行呈现。对汉语教师而言,可以为汉语字义和词义的讲解提供新的角度,对汉语学习者而言,可以为认知、理解、记忆提供新的方法,不仅如此,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学生可以根据有关的知识和规律自行认识和理解遇到的新字、新词,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独立思考、主动学习的热情和能力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字义和词义,一些老师在教学中比较依赖用外语翻译,这样虽然能让学生快速明白含义,但却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样教学的负面作用,在初级水平学生的身上体现得不会很明显,到了中高级阶段以后就会逐渐表现出来,学生很难从旧有的知识体系中提取规律,在遇到新的字、词时,不懂得运用自身所学来解释,换言之就是知识不能融会贯通。因此,我们提倡以词为基本单位进行语言的学习,以字为基本单位进行词的认知。我们知道是汉语有很长的发展历史,在发展的过程中,字义和词义往往会发生不同方向、不同程度的变化或延伸,这个过程非常复杂,一些引申义的产生常常有不好理解,而这正是汉语学习者们所需要的。比如有很多通过结构、语义等现代语言学不好解释的汉语词,我们通过部件意义和汉字意义就可以比较清楚地解释,另外,有的词语还需要结合文献、历史和文化等方面的因素。

表扬。“表”从衣从毛,本义是“加在外面的衣服”,因而有“外、向外”义,把意思或者作品发于外即“发表”;扬,飞起、向上义,向上飞起即“飞扬”。两义相合即“表扬”。

容易。容,即“允许”;易,即“轻慢”,而非“简单”。《后汉书·东方朔传》:“谈何容易。”表示谈论不容许轻慢。容、易本不连读,后凝结成一个词表示轻易、简单、不在乎。

可见,用这种方法来解释词义,让词的理据更加明显,对比借助翻译来解释词义的办法,学生接受的只是固态的知识,不能左右逢源。当然这也对汉语教学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不断探索部首和示音部件的意义和它们在字形结构中的作用,并且要合理运用,这样才能在汉字和词汇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在教学中,利用字义对单个词的解释说明的方法,我们常常在解释新词的环节使用,在总结联系的时候,我们可以反过来,以汉字意义的发展为基本脉络,来解释有关的词,一方面复习词汇,另一方面可以对一些意义相近的词进行辨析。

3 结语

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汉语教师都选择以部件解释汉字,以部件来解释字,以字来解释词,这是符合汉语基本特点的。前文我们说过,词汇教学要以词为基本单位来呈现,但词汇意义的讲解要不厌其细、不厌其精,做到从字的意义入手讲解,对于那些在意义上具有比较广泛的联系的部首和示音部件,也要进行说解,这在当前的教学中仍然没有被充分挖掘和利用。汉字教学要讲理据,汉语词汇教学更需要理据,词汇系统比文字系统更加复杂,以部件、汉字的意义为脉络勾连词义系统,循序渐进,逐步构建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另外,在教学活动中有两点需要注意。首先是教学内容的安排要科学合理,教学的设计和选用的方法要认真考量。对于水平较低的学生,应当优先选择从部首的意义上进行系连,但是随着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则应该向更加立体化的方式上发展,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自身所学的汉语字、词知识来摄取新的知识。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建立学生的汉语思维能力,改变他们学习汉语的思维,用汉语理解和学习汉语。在教学中,利用示音部件时,还要注意对度的把握,对于有些情况并不需要发掘过深,因为很多示音部件本身已经不再现代汉语中使用了,过多的讲授反而会增加学习负担。另一点要注意的就是部首意义和示音部件意义讲授的正确性,这直接关系到汉字和词汇意义讲授的正确性,因此一定要在谨慎研究的基础上加以利用,汉语字词的演变情况复杂,稍有不慎就会走上主观、附会的歧途,不可掉以轻心。

猜你喜欢

引申为部首本义
弄清偏旁与部首
兔死狗烹
系在绳上的“冬”
韩嚼牙
神奇汉字
“酉”字初探
“自”的本义是鼻子
同部首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