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质教育背景下中学英语教师的成长路径研究

2020-01-07程亚美

科教导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中学英语素质教育培训

刘 金 程亚美

([1]韶关学院外语学院 广东·韶关 512005;[2]喀什大学外国语学院 新疆·喀什 844006)

0 前言

新课标指出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回望过去的教育改革业绩,树立学生是主体的观念还存在一些障碍,绝大多数仅仅停留在概念,尚未落到实处。笔者认为,在日新月异的智能时代里,想要不被“教学圈”淘汰,中学英语教师就应该自我评估,清醒地内化“教学的根本是立德树人”的准则,结合深度学习和信息化社会教育理念,不断探索英语教师的成长路径。

1 我国中学英语教师的教学现状

在我国,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正受到日益关注和重视。中学英语教师不仅仅是教授考试大纲要求的单词、短语和句型,而是要在授课中对学生接受新事物新理念起到熏陶作用,这无疑加重了中学英语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换句话说,素质教育背景下,中学英语教师的成长不仅意味着教学技能技巧与时俱进,更重要的是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换代。然而,中学英语教师所处的阶段性特征赋予他们的特点也比较明显,比如:他们长期奋战在教学一线,教学任务繁重,业务提升机会少,深感本领恐慌;教学业务的叠加直接导致中学英语教师整日只能穿梭在有限的校园中。显然这种现状不能满足新时代对中学英语老师的要求。因此,研究中学英语教师成长路径显得尤有必要。[1]本文就针对中学英语教师成长过程的特点和障碍提出相应的建议。

2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深度学习与教学信息化

2.1 认识“深度学习”理论

深度学习是新时代教育教学的新要求,是“互联网+”时代全新教育理念与学习方式变革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实现21世纪技能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保证,是中美国家发展教育技术应用的关键趋势之一。[2]对深度学习研究的关注,是人们对终身教育、全新教育理念和学习方式变革的回应,无论是在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都是一个值得突破的新理念。与“深度学习”相对的是“浅层学习”,浅层学习说的是学生处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有学者称:习惯了浅层教学的教师会毁灭了学生。因为长期只顾死记硬背、机械操练,对文本的解读也只停留在字面意思,这样只能培养出低级能动的学习者。事实上,学生不是容器,教师不能用“大满灌”的方式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2.2 树立“教学信息化”理念

所谓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中普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教育信息化采用开放、共享、交互的数字化教学模式,将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应用于教学科研之中,实现传统实体教学向智能多媒体教学的转变,有效开发并利用教育信息资源。2018年4月,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以具体推进“互联网+教育”模式。[3]计划指出,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虽已取得了初步的实践成就,虽然在推广面上不能真正地惠及各单位,但是其发展势头是可观的。当前,教学信息化被认为是一种比较高效科学的学习资源。

3 素质教育背景下中学英语教师的成长路径探究

3.1 明确素质教育对中学英语教学的要求

(1)选用合理教材,变教材内容为教学内容。素质教育的独特贡献是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并正在发展、践行着学科核心素养,具体在教材选用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变教材内容为教学内容”—“教材内容”即专家们编写的教材的内容,“教学内容”即教师授课时呈现的内容,二者的区别是我们不能让教师充当“教材演说家”的角色。笔者现在走在中学英语教师的建设路上开始反思,兴许中学英语教师可以充当“第二阶段的教材专家”,即在不动的教材中融入灵动的学科核心素养意识,审视每一节课要向学生传授的点、线、面知识分别是什么,进而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取其精华,为我所用。这样既不违背教学大纲所要求的使用指定教材,又能根据教情、学情选择较佳授课篇章,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2)协调听说读写关系,克服哑巴英语顽症。以往的中学英语教育过分注重知识教育,大多数学习时间落在阅读试题、写作训练上,听说技能被抛在脑后。当传统教育制造出一大批会考试不会说话的外语学习者之后,有远见的学者在阵阵叹息之后开始重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鞭策英语教师们需要帮助学生克服哑巴英语顽症,避免用“不语言”学语言,培养出合乎标准的高素质英语学习者。“注重素质教育”“摒弃应试教育”这些说法正是从培养考试过关大将到关注学生英语学习关键能力和价值观念的改变,因为学习英语需要在足够的“输入”之后,配之足量的“输出”。倘若只有“阅读输入”和“写作输出”,那这种英语学习是不完整的,顶多只达到了英语学习二分之一的水平。唯有将“听力输入”与“口说输出”纳入,并不断地引导学生去注意、去学习、去运用,这才是完整的英语学习,这才构成了英语的素质教育。

(3)传播跨文化交际知识,加强社会实践模拟。中国中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英语?少年时期正是知识观念萌芽发展的关键阶段,学习外语,不仅多了一门交际的语言,而且是打开了了解异国文化的一扇窗。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知识是可以迁移运用的。由此,我们不妨大胆地设想一下,学习英语是可以迁移到对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实践的理解上的。因为英语教材的每个单元都会有情景设置,当学生跟着情景在学习语言,也会跟着情景在模拟往后可能会在他/她身上发生的社会实践,比如“购物”“问路”“接人”“旅游”等。从这个角度来看,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是活的,能在跨国交际中化身为桥梁,这是一座“文化桥”,连接了“入乡随俗”的可能性,拉近了与英语国家的国民或社会的距离。

3.2 明确素质教育对中学英语教师的要求

(1)转变教育观念。教师的思想意识,即观念,决定着教师的行为选择。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对学生的关注点逐渐从“知识”转移到“能力”,也就是说,学校不再一味地以考试成绩来评判一个学生是好是坏。教师应该深刻理解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真实含义是除了文化知识测试成绩之外还有其他水平。此外,英语课堂应该是包容的,是师生平等交流的场所,师生需要在认知、能力、情感上全面发展。英语教师应该努力营造一种“学生想发声,学生会发声,学生能发声”的氛围,在思想的碰撞下才能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挖掘;僵化的课堂会斩断灵感的来源,会扼杀可能激发出的创造力。

(2)提高教学技能。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强调教学的交互性、情境性和学习的社会性、主动性。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这对教师的教学技能有了更高要求。“深度学习”理论要求教师应当在教学前、中、后都起到引起、维持、促进学习者的作用。比如,在教学前,中学英语教师应明确英语学科素养目标,并采用“大单元备课”模式,系统地打通各个章节内容的内在联系,让学生汲取英语学科中渗透的人文关怀、社会交际等知识精华,成为中学生继续发展的思想营养。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刻意识到教学是高投入的活动,应当寓教学于活动,注重与学生经验相关的活动设计,即让学习者进行主动、积极的认知参与和意义建构,从而促进其认知、能力和情感的提升,最终达成深度学习。在教学后,必不可少的是阶段性的深度反思,知识是永远发展的,中学英语课堂也应当教给学生去学语言的办法和去批判的思想。唯有这样,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在中学英语教学课堂中得以彰显。

(3)丰富专业知识。素质教育背景下,英语教师想要培养学生较高的英语水平和语言交际能力,就需要先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从浅层来说,英语教师的语音语调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富有感染力的纯正语音可以散发无限魅力,加强音准训练,加强语言修养,讲究语言艺术,是一位优秀中学英语教师必不可少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是学生效仿的模板,错误的语音传输对学生的错误示范作用是根深蒂固的。从深层次来看,教师应该是一位智者,中学教师面对的是青春期敏感的学生,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英语教师同样需要学习跨学科知识,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是很必要的辅助学科。全方位了解必要的跨学科知识能帮助中学英语教学更好地把握施教时机,让英语教学变得更加有血有肉。

3.3 强化中学英语教师信息化学习与培训模式

“教师学习”概念是适应“终身学习时代”并针对“教师专业发展”被窄化为“被培训”“被发展”现状提出来的,也是素质教育对中学英语教师的根本要求。[4]信息化学习与培训是顺应新时代发展的重要渠道,也是提升中学英语教师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1)丰富师资培训形式。目前,我国很多教师培训内容与教师实际需求不符,培训内容落后于教学发展主流。[5]培训形态的工具化造成了培训过程中程式化的认识取向,培训方案遵循固有的思维设计,模式僵化,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等级教师一概而论,培训功效不佳。

基于此,如何有意义地实现教师培训越发受关注。当教师处于不同阶段则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通常意义上,教师职业生涯可分为适应期、成长期、成熟期三个不同阶段,与之相对应的教师角色有:新任教师、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名师、教育专家等。[6]为了使教师培训不拘泥于形式化且更有针对性,在中学英语教师培训过程中,采取分层次、多角度的阶梯式培养,即考虑各个阶层年龄和教龄的教师,使培训的内容更加有效,受训教师群体的发展自由度大大提升。

(2)信息化技术辅助学习。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血液”和“润滑剂”,教学交互不仅发生在实体教室中,还发生在虚拟空间中。教师、学习者、助学者利用各种硬软件设备进行交流、协商,共同建构知识并发展自我。同样的道理,教师群体也可以在网络平台进行同行互动、资源共享、取长补短。其二,在网上建立教学平台并上传此次教师培训的相关学习资料,资料包括教学技术、学科知识等多方面,教师在网络平台上进行自主学习,获取信息。信息获取后,教师群体可以尝试信息技术、学科知识、教学方法的不同整合方式与途径。由此,教师们在发达网络的支持下构建起虚拟的网络学习共同体,并实践中再次更新知识观念,真正实现终身学习。[7]

4 结论

总之,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师应当是“素质”的传播者,英语教育不仅是“教会什么”,而是“教师会教”。这种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付出长期的坚持与抗争才可以真正实现的过程,因为大多数中国家长会比中学教师群体更加根深蒂固地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要大部分的中国家长抛开旧观念来接受见效缓慢的“素质教育”,这本身就是一个挑战。也正因为如此,中学英语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才能掌握真本领,谱写出素质教育背景下理想的中学英语教学新篇章。

猜你喜欢

中学英语素质教育培训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农村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学会在生活中学英语
培训通知
如何创设中学英语语言环境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英文歌曲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