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差异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2020-01-07邢艳静

科学咨询 2020年38期
关键词:分层新课改目标

邢艳静

(河北省邢台市平乡县第二中学 河北平乡 054500)

引言

在新时代背景下,人们的思想理念出现了改变,特别是在教育问题上。数学,是初中教育体系中一门重要课程,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未来发展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为了保证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有人提出了差异化教学模式。差异化教学的出现,给初中数学教学带来了良好的契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情况,实施差异化教学,可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思路,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评价进行分层,更好的贯彻落实差异化教学,进而充分激发每个学生学习潜能,提升每个学生学习自信心,最终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差异化教学的必要性

在以往初中数学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是利用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模式单一,很难有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之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基础水平不同,而在面对全体学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是很难得到个性化发展的[1]。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坚持因材施教理念。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对学生已有知识水平、个性特点等进行充分了解,才可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与计划,进而有效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出层次性教学特点。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差异化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二、差异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学生分层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想要有效实施差异化教学,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分层。在学生分层过程中,教师需要坚持科学分层的原则,不能仅仅依据学生的学习成绩,还需要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学习态度等方面,并且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自尊心,不要把学生分层当作是人的三六九等分层[2]。例如,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基础进行分层,把班级学生分为综合素质较高、中等、较差这几个层次,并且保证分组是流动的和相对平衡的。在这样的学生分层模式下,在实际比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明确的安排教学内容,提升各个层次学生的自信心,促使其获得进步。

(二)教学目标分层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实施差异化教学时,需要对教学目标进行明确,并坚持因人而异的原则,分层设定教学目标。在分层设定教学目标时,教师需要对各层目标的跨度进行控制,不宜过大;并且需要兼顾发展性目标与形成性目标。与此同时,教师需要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作为基础,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在不同阶段目标中,全身心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常情况下,设定分层目标可以利用以下几种方法。首先,针对同一课时,教师可以结合不同层次学生,进行不同教学目标的制定;其次,针对同一项学习活动,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活动的难度,进行不同教学目标的制定。总体来讲,教师在分层设定教学目标时,需要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三)教学设计优化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想要充分发挥出差异化教学的价值,需要在教学前做好教学设计工作。学生之间存在较大个性差异,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需要对班级学习共性进行考虑的同时,还需要对学生个性化差异进行考虑,以此为基础挑选有效、科学的教学手段,使每个学生都可以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和乐趣,进而有效提升教学效果[3]。

例如,在讲解全等三角形时,教师可以先把对学生进行常规课堂讲授,然后可以把学生进行分组,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思考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紧接着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完成问题的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课堂练习与课后作业,如设计基础练习、应用性练习、开放性练习。在该种教学设计下,不仅可以使各个层次学生扎实掌握数学知识,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四)教学评价分层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差异化教学时,教学评价分层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不同层次学生,其对于数学知识的接受和掌握能力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不能仅仅凭借学生卷圈分数。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学评价对于学生综合素质要求相对较高,因此教师在教学评价过程中需要进行分层评价,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设计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要求,并且评价内容需要侧重于学生日常表现和其他方面能力,保证评价内容可以综合反映学生的数学能力与水平。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背景下,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差异化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学生数学综合素养和能力,还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为学生以后数学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但是,现阶段差异化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应用还不够成熟、完善,教师需要注重对新的教学手段进行探究,充分发挥出差异化教学价值。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全面照顾每个学生,把学生作为教学主体,通过科学合理的分层学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促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促使每个学生都可以获得进步和良好发展。

猜你喜欢

分层新课改目标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有趣的分层现象
新课改下初中班主任管理的创新实践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雨林的分层
新课改下的初中地理创新教学研究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