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2020-01-07田晓芳

科学咨询 2020年38期
关键词:学会读书阅读教学

田晓芳

(重庆市武隆区鸭江镇中心小学校 重庆武隆 408500)

一、在课堂中学会积累

语言的学习离不开阅读、积累和运用。语文阅读教学,担负着积累语言的重任,主要包括语言材料、语言规律、语言典范的积累。重视积累,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一)积累语言,读是根本

朗读,是基本的语文教学方法,也是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教学应以读为本,在读中理解感悟,在读中丰富积累。如《秋天的雨》这种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生动的描写秋天的美好。并且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将秋雨人格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让学生反复诵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去读,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独特的情感体验,在读中积累语言。有的学生喜欢颜料,学会了“五彩缤纷”一词;有的学生喜欢菊花,掌握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等描写颜色的词;还有的学生,能够把“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这些比喻句、拟人句给记住。这就是一个积累语言的过程。

(二)背诵内化,积淀语感

背诵是学生语言内化、强化的重要过程,通过熟读背诵,可以积淀语感,全方位的积累语言。《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包括中国古代、现当代和外国优秀诗文。整个小学阶段要求背诵160篇(段)。另外,在每一册教材中还有要求背诵的一些文章或段落。可见,背诵的重要性。然而,如何有效的落实背诵,达到积累量?自然是要在每一节课中落实,特别是阅读教学。让背诵成为课堂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让学生在背诵中丰富语言,积淀语感。如: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运用比喻和巧妙的想象,将对柳树的赞美,引向对春天的赞美。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反复诵读,达到背诵的程度,积累语言。在拓展延伸环节,引导学生想象:“在作者眼里,春风是一把剪刀,剪出了细细的柳叶。那么,在你眼里,春风又是什么呢?”学生兴致盎然,创意无限。有人说:“二月春风像画家,她把绿色给了小草和树木,将更多的颜色都给了花朵,红的、黄的、紫的……”这位同学的话刚停,立刻有学生补充说:“就像学过的《秋天的雨》一文似的,春风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正因为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积累了一定量的精妙语言,且语言文字的规律、含义等在头脑中联系起来。

二、在阅读中学会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学生提高语文方面的能力,除了生活中的体验,更多的则来源于阅读。那么,如何实实在在地帮助学生学会阅读呢?

(一)激发兴趣,爱上阅读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爱读、乐读。如:教学《花的勇气》时,先通过媒体展示一些花儿的图片,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如此娇美的花儿,有何勇气呢?”从而跟随作家的脚步,去文中探寻。在理解文本时,抓住作者心情变化这条线索,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体会作者心情的“一波三折”,感悟“生命的意味是勇气”。

(二)点亮思维,丰富理解

教学的精彩之处在于点亮学生的思维。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时,通过品读课文,来分析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的不同看法,并创设情境,让学生抓住语言、动作等描写来探究人物的内心,从而明白文中的爱有两种表现形式。结合生活中的孩子越来越不懂得父母的爱,围绕“你是如何看待巴迪父母对他的爱的?”展开辩论。让学生敢于提出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自由表达心中所想。

(三)独特体验,升华情感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我们应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对文本多元化解读,有着自己独特的体验。如教学《桂花雨》时,学生在初读的基础上将文章读成几个字,高度概括文章。随后,鼓励学生用思维导图来做笔记,抓关键词,细细揣摩,记录下自己的独特体验。在学生充分阅读后,再与同学、老师交流。因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于他人的阅读和思考方式,并且阅读兴趣及经验有差异,肯定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我们要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还要鼓励学生敢于与众不同。让学生在自由的氛围中,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文中的思想人文因素,不需要教师刻意地渗透,而是学生自己从字里行间“读”出来,并将潜移默化地融进学生心灵的。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形式进行阅读,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进而提高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1]。

三、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把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通过实践升华为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实践运用的机会,搭设展示个性才华的舞台。如:在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我爱读书”的专题综合性活动中,学生分组进行搜集名人读书故事或名言;访问周围爱读书的人;给图书分类,做个书目;读书笔记展览等活动。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举行手抄报评比、读书笔记展览、故事会、朗诵会、好书推荐等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读书的快乐。

总之,基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如果在我们的语文课上,学生能真正学会积累,学会阅读,学会运用,并且好读书、读好书,这样,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肯定会不断提升。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语文教师能引导学生俾善于读书,则其功至伟。”

猜你喜欢

学会读书阅读教学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学会分享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学会分享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