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反思中提高物理教学水平

2020-01-07

科学咨询 2020年38期
关键词:武隆气球竞赛

贺 滟

(重庆市武隆区火炉中学 重庆武隆 408500)

在重庆市第三期农村中小学领雁工程武隆区火炉中学已经两年了,很荣幸去年参加了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举办的2019年重庆市第三期农村中小学领雁工程优质课竞赛。虽然本次竞赛与领奖台无缘,但是却促使了我的成长与反思。

“不打无准备之仗”,本着认真参与的精神,在准备阶段同教研组的前辈们一直通过磨课来寻找我在教学中的问题。《力》的第一次课堂是在初二一班开始的,这次的课堂我主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设计课堂,将学习分为四个方面:自学、实验、检测及讨论。在课堂结束后的磨课讨论环节,教学经验丰富的陈世伦老师向我建议到:既然课堂要以学生为主,那么就应该将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那么以学生为主的课堂要怎样体现出学生的主动性呢?《礼记》谈反躬自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反思是前行的动力。我决定放开双手放开课堂,让孩子们自己朗读课件内容。比如在第一个环节介绍学习方法的时候,由我提问“在平常的课堂中同学们都是接受老师的讲课,但是在本节课中一个知识点我都不会讲,那么同学们怎么学习呢?”引入课堂,邀请学生朗读课堂的学习环节“自学、实验、检测、讨论”以引起孩子们的重视。然而结果如何呢?

时间到了第二次课堂。力这一节内容更多的是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归纳力的概念和特点。如果采用我组的“授之以渔促学力,主动意识伴我行”的学习方法,将检测放入课堂环节中,则过于强调学习成果而忽视了学生主动学习,也就是会积压孩子们动手动脑理解概念的时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纵使已经在我校实行了两年的“4个环节”学习方法,我们也毅然的选择采用传统教学的“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即“25+15”模式。

丰满的理想与骨感的现实,二者之间的差距又一次出现。几次磨课之后,这一次难为我的,居然是我的母语。力的概念是“将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称为力”,但是在课堂实际中我却发现孩子们并不能理解“作用”这个词汇。这也是理想主义的新教师与贴合实际的老教师之间的差距,是毕业不久的年轻教师不知道如何帮助孩子们理解概念。不得不庆幸自己始终坚持每节课都到我的师父代春梅班级里听课学习。我终于思考出答案:通过身边的生活现象结合物理教学帮助孩子。课本中解释道:推、拉、提、压、排斥、吸引等都是作用。于是我决定利用这几个词汇对应的动作帮助学生理解“作用”。比如给每位同学分发气球,并请他们采用自己的方式“玩”气球。有的同学选择将气球扯大,明白了“扯是用手拉气球,拉是一种作用”;有的同学选择将气球吹鼓后用脚踩气球,明白了“踩是脚压气球,压是一种作用;有的同学选择吹鼓气球后将气球抛起来,明白了“抛是手抬气球,抬是一种作用”;有的同学更是两两组合在将气球吹起来后相互推气球比一比谁先将对方的气球弄破,同时在小组游戏的过程中也明白了“推也是一种作用”等等。从而总结出作用这一词汇多种多样的体现,进而总结归纳出力的概念。

要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教学中的每个细节都应当受到关注和优化。教师的举手投足、语言表情等也能影响学生的情绪和注意力。在之后的磨课中,物理组的同事们开始对我的细节进行提醒建议。毕竟,作为教师我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等等,都是作用于学生感官的刺激条件,都会对学生起到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比如在孩子们玩耍气球的时候,有的同学可能会将气球弄破。这个时候究竟应该是为了避免课堂秩序的混乱及时对学生这一行为进行批评呢,还是鼓励学生采用其他玩耍气球的方式呢?我的选择是在玩耍前鼓励学生采取尽可能多的方式玩耍气球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学生直接选择破损气球,而且能使孩子们从多个方面理解作用这个词汇。不仅如此在玩耍前我还强调了这一环节的时间,从而避免课堂秩序的混乱。据新课程理念,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从不懂到懂、不会到会、自我构建知识的过程。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生活经历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对游戏采取的方式不同当属正常。如果因为一个插曲就批评学生未免过于武断。在真实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的,而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选择鼓励的方式培养孩子们的信心,而不是轻易批评从而打击孩子们的信心。

在这次竞赛中我还认识到:教学中教师的思维习惯、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态度等都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教学的实效性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譬如,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板书设计对学生的物理表达习惯和书写规范性就起着很大的导向作用。而我在教学实践中的板书就比较随意,凌乱、潦草,例题讲解也不太注意书写的规范性。这不仅影响学生对课堂环节的记忆、对知识点的掌握,而且由于学生的模仿力是非常强的,这就容易导致学生在作业和试卷当中乱写乱划、不认真、不规范。于是我重新设计板书,按照课本内容分为几项大点并且将每个板块的重点部分批注在旁边,帮助孩子们从关键词把握课堂内容。

虽然对于领奖台来说这次竞赛是失败的,但是这次赛课对我自身的成长来说却是成功的。在竞赛之后,我将这些方法应用到了教学实践中去。板书做到工整认真、整齐美观,解题准确规范,一丝不苟。渐渐的,学生的作业和试卷也开始工整、规范起来了。并且我多次利用环境资源和有利条件,引导学生将物理回归到生活中去。躬身自省,砥砺前行,我将把同事们的建议和自身的反思作为前行的动力,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用真诚的态度和智慧的语言去启迪、激励学生的心灵,用科学的思想和正确的方法去影响、感染学生的行为,继续努力的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猜你喜欢

武隆气球竞赛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抗美援朝运动中的武隆人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寻味武隆”让当地农特产品走向世界
找气球
创新思维竞赛(3)
The Prospect of Wulong Tourism Development
创新思维竞赛(6)
气球
“我爱海洋”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