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x职业技能证书制度与新职业教育研究

2020-01-07滕婷婷

科学咨询 2020年38期
关键词:学历证书学分职业技能

滕婷婷

(重庆现代职业技师学院 重庆 400060)

过去,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向不明确,针对这一问题,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职业院校大力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强,同时具备较高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为国家经济转型贡献一份力量。文件首次提出了“1+X证书”制度为最新提法,预示了后阶段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一、“1+X证书”职业技能证书制度的内涵及价值导向

(一)“1+X证书”职业技能证书制度的内涵

“1+X证书”中的1代表学历证书,X代表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二者相对独立。如果学生完成学校制定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通过所有考试,就可以获得学历证书。如果求职者具备应聘职业和岗位所必备的知识和能力,就可以获得职业技能证书。根据个体职业技能水平的差异,职业教育学历证书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它强调人才素质的重要性,更加侧重于人才所掌握的高端技术技能。

“1+X证书”职业技能证书制度的内涵是基于质量保障机制,为从学历教育自然过渡到职业技能培训,开展职业教育过程中,积极实施书证融通与学分认定。如果求职者学历符合岗位要求,但却缺乏将来就业或创业所需要的技能,往往不能胜任岗位工作[1]。

(二)“1+X证书”职业技能证书制度的价值导向

要准确分析“1+X证书”制度的价值导向,可以遵循由浅到深的顺序,依次从基础价值、核心价值以及目标价值三个层次展开探讨[2]。首先是基础价值,培养经济社会紧缺的技术技能人才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贯彻落实“1+X证书”制度有利于精准定位岗位需求;其次是核心价值,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培养方式存在差异,职业教育教学内容更加多元化,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更加密切,职业技能登记证书始终贯彻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应该将职业岗位需求能力作为评价导向,使评价形式更加多元化;最后是目标价值,从目标价值取向来看,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一致的。

二、1+x职业技能证书制度下开展新职业教育的策略

(一)建立“1+X证书”的“双会双元”教学创新

1+x职业技能证书制度下,为了提高新职业教育的教学效果,必须要创新“1+X证书”制度工作,加强教学团队建设,为实施“1+X证书”制度提供师资保证[3]。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校内外的优势教学资源,积极招聘教学实践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信息技术掌握较好的教师,从而提高“双师”在整个教师队伍中的比例。而“双会”包括行业协会和教学指导委员会两种,应利用“双会”的职责经验推进教师团队的建设力度。在“双会双元”教学团队基础上,要加强职业教育和社会各个企业的沟通,积极引进行业最前沿的技术和工艺。要整合培训模块和专业课程,对培训教材和教学资源进行创新。

(二)建立“1+X证书”的“四联”协作共同体认证体系

要利用行业职教集团逐步建立职教集团联盟,所有职业学校、有关企业以及其他团队联合,形成统一的协作共同体。协作共同体的课程体系应该是一致的,同步教学进度,要建立“四联”协作共同体认证体系,实现课程的联合教学、联合考核、联合评价和联合诊改。协作共同体成员要定期参加学术交流会议,相互分享最新的教学进度和教学策略,根据职业标准和企业岗位需求调整专业方案,建立统一的“1+X证书”认证标准。要合理建设课程资源,结合专业群和岗位群的要求及时扩充和删减课程资源。

(三)完善“1+X证书”制度的学分银行框架

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学分银行能够灵活储存并反映学生学习的质和量,同时从学习时长和学习绩点两个方面反映学分,客观评价学生前一阶段的学习成果,提升学生学历的同时,强化其职业技能。通过登录学分银行平台,输入学生班级、姓名等基本信息,能够迅速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课程、学习时长和学分数量,掌握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进展等基本情况。未来应该建设学分银行管理平台,安排专人管理学分银行平台,建立学分转X证书的规范标准。要优化“1+X证书”教学方式,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主动融入职业教学课堂。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定期带学生到工厂实地参观,提高学生在新职业教育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1+X证书”职业技能证书制度落实与新职业教育任重而道远,未来要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创新教学模式,建立并健全学分银行框架。

猜你喜欢

学历证书学分职业技能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试析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及落实方案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分
论职业中专计算机专业教学中五个对接的实现
浅议高校档案馆提高学历证书翻译效率的对策
关于国家资格框架的功能探讨
职业技能大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广东 开办终身教育“学分银行”
论学分银行的体系建设及其功能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