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黔南红色文化对地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研究

2020-01-07

科学咨询 2020年38期
关键词:黔南理论课红色

姚 群

(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贵州都匀 558003)

黔南红色文化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为少数民族地区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教学、辅导员工作、校园文化活动带来了新的生命力和地方特色优势。地方高职院校深入挖掘、充分开发运用黔南红色文化及其成果,这对提高思政课堂教学质量、完善思政教育体系、开展地方特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新时代价值[1]。

一、黔南红色文化的内涵

黔南,本课题主指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它位于贵州省中南部,包括都匀市、福泉市、荔波县、罗甸县、贵定县、长顺县、瓮安县、龙里县、独山县、惠水县、平塘县、三都水族自治县等十二个县(市)和都匀经济开发区。黔南既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有着独具特色、不可替代的民族文化瑰宝,又是一个红色革命之地,还拥有较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为指导思想的先进文化。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成果,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重精神的优秀传统,体现了我党的优秀作风和优良传统。而黔南红色文化则是指我党在黔南地区领导黔南人民在革命、建设中形成的革命精神及其载体的总称。黔南拥有较多的红色文化,如:中共“一大”唯一的少数民族代表邓恩铭烈士、红七军板寨会师旧址纪念馆、“板寨会议”“猴场会议”“强渡乌江”“巧夺垛丁关”、独山深河桥战役……这既是我国红色文化不可或缺的主要内容,又是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必不可少的文化资源。因此,把黔南红色文化的思想内涵和教育价值融入到黔南地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对培养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强化他们的使命担当、提高他们思想道德素养、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具有积极的影响。

二、黔南红色文化对地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黔南红色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载体,是我党在带领黔南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精神和价值追求。因此,将黔南红色文化运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既有助于推进、完善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又有助于发挥黔南红色文化当中的育人价值,让地方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教学工作更接地气、更有温情、更具活力,“润物无声”地给民族地区大学生以思想引导、人生启迪和精神力量。

(一)有助于推进、完善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

黔南红色文化蕴藏着深刻的历史文化、精神力量、革命氛围,将其融入到地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为其把握正确的方向,做好学校意识形态工作,对高职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信仰、价值选择,增强学生“四个认同”。同时,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应以黔南红色文化为优质资源和教育载体,不仅深化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丰富社会实践课的教学素材,而且还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形式,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黔南红色文化在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优势,把黔南红色文化利用好。

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贯穿黔南红色文化的内容,把红色文化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社会实践课之中。例如:教师在讲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时,可以以红色歌曲欣赏、红色经典阅读、红色经典影视观看、红色主题演讲等活动形式,将黔南红色文化有效地融入到理想信念、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道德情操等教育教学进程中,将促使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更加“贴近学校实际、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思想”,便于他们积极主动地了解、黔南红色文化,感受其精神魅力,将其内化为自身认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外化为行动准则,这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将黔南红色文化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中,引导大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方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并在其熏陶下、自觉将理论武装到头脑,弘扬中国革命道德。这不仅丰富了课程的教学方式,加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一课堂育人的实效性,而且还拓展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途径、促进了地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改革及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二)有助于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价值

黔南红色文化内涵较为丰富,凝聚着革命先辈坚定的理想信念、伟大的民族精神、优良的道德品质、敢于担当的责任使命等宝贵品质和革命精神。因此,地方高职院校要充分挖掘黔南红色文化资源中的育人元素,以生动鲜活的革命人物和历史事件为素材,讲好红色故事,传承革命精神,把黔南红色传统发扬好、把黔南红色基因传承好,让黔南红色文化鲜活传播开来、让黔南红色文化繁荣发展起来。

①坚定理想信念。黔南红色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载体,邓恩铭纪念馆、毛泽东行居、比鸠红军桥、垛丁关红军战斗遗址、板寨红七军会师旧址、“板寨会师”纪念馆、坤地红七军宿营地旧址、瓮安“猴场会议”旧址、长顺红军标语纪念馆、惠水红军烈士墓等红色文化史迹都折射出革命先烈们的崇高理想,是地方高职院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课堂和有效载体。地方高职院校要深入挖掘黔南红色文化中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努力奋斗的素材,引导青年学生不断提高思想理论认识,增强技能操作水平,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激发他们为祖国繁荣富强、为民族伟大复兴、为人民幸福安康而发愤学习的使命感。

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黔南地区汉族、布依族、苗族、水族、瑶族等各族人民在我党领导下,齐心协力地继承和发展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创造了以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奋斗、勇于奉献、团结拼搏等伟大精神为主要内容的黔南红色文化。用黔南红色文化融入地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不仅可以帮助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认清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想和腐朽观念的实质,坚决抵制西方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养,坚定他们为国家、为社会干事担当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③塑造高尚道德品质。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红色特工”冷少农、黔中雄杰舒葆初、抗日将领熊正诗……这些真实、感人、有说服力的黔南红色人物和感人故事,给青年大学生传递了正能量,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很好的榜样激励。高职院校要利用黔南红色文化,教育引导大学生规范行为,明确自身责任与使命,激励他们锤炼优良道德品质。这既有利于大学生深切感受革命前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不怕牺牲、敢于担当等崇高的道德品德和高尚的人格力量,又有利于他们发扬革命道德,增强价值认同,提升道德品质,强化责任意识,勇于担当使命,用实际行动多做好事,多办实事[2]。

三、结束语

综上所言,地方高职院校应紧扣新时代主题,“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教书育人使命”,充分发挥黔南红色文化所蕴涵的价值,主动探寻新时期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把大学生培育为能够展现民族精神、昂扬时代精神、具有创新精神、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社会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猜你喜欢

黔南理论课红色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追忆红色浪漫
山·水·乡愁
——黔南示范小城镇集锦(之二)
黔南文艺界3-4月大事记
图解黔南五年 高歌猛进
全域旅游嘉年华我在黔南等你!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