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智慧博物馆建设分析

2020-01-02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博物馆互联网+智慧

(南宁市博物馆,广西南宁 530200)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云计算、物联网以及大数据等技术,人们的生活当中,“互联网+”占据重要地位。将以上技术应用于打造智慧博物馆,建立服务公众平台,逐渐完善博物馆的智慧标准以及安全体系,是当前公共文化机构面临的重点问题。

1 智慧博物馆介绍

(1)概念。智慧博物馆主要是指通过虚拟展览、藏品数字化、多媒体宣教、自动控制设备等实现其功能全面发挥,利用先进的科技为人们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在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各项基础服务的需求,将基础文物进行量化,各种展品资源进行数字化,实现智慧展览、保护、服务等。

(2)组成。智慧博物馆建设过程主要包括以下5个管理体系:一智慧型文物保护,二智慧型宣教服务,三智慧型资源管理,四智慧型安全保护,五智慧型文化资源。通过智慧博物馆的建设,促使各项管理工作不断优化,为人们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3)作用。利用各类技术手段,将图书馆内的资源加以利用,同时结合考古人员的发现,打造出具有文化价值的产品。实现智慧型文物修复、数字化模拟展览、构建专业科研平台等。将图书馆中的各种智慧资源合理利用,展现出其社会价值。

2 智慧博物馆建设的必要性

(1)符合时代特征。博物馆属于交流文化,开展社会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在发展过程中,只有不断创新自身服务形式,才能巩固受众基础,为自身发展提供动力。智慧博物馆的建设,有助于博物馆服务功能的创新,使其发展符合时代特征。加强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促使各项管理工作以及服务形式不断创新,打造出智慧博物馆,为人们提供多样化的文化交流和学习形式。

(2)体现职能需求。博物馆的主要职能是陈列或者典藏各类具有历史性、艺术性、科研价值等物品,向公众提供教育、学习、娱乐等服务。在打造智慧博物馆过程,应用互联网基础结合博物馆相关服务,可为公众呈现出虚拟形式的博物馆,展现出其各种职能,将实体博物馆中教育渠道进一步拓宽,拉近公众、文化、科技之间的距离,让人们随时欣赏到图书馆中的文化信息,为公众提供便捷的服务平台。因此智慧博物馆的建设可完善其自身职能。

(3)智慧城市发展需要。我国政府提出“互联网+”计划,在打造智慧城市过程属于重要环节。依托互联网建设智慧博物馆可对历史、文化等传承和保护,缓解当前博物馆中文化资源的分配不均衡问题。博物馆作为文化产业支柱,在发展过程高效利用互联网,可向公众展现出其核心价值,实现文化资源共享,助力智慧城市建设[1]。

3 智慧博物馆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互联网开发。当前,部分博物馆在建设环节,未能重视互联网各项资源的开发,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打造智慧博物馆。同时,博物馆内的基础设施配置不够完善,不能高效利用互联网技术,为人们提供各类智能化服务。缺乏对互联网资源的开发,导致智慧博物馆建设过程受到较大影响。

(2)资金不足。在建设智慧博物馆过程,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投入。我国大部分的博物馆为免费开放类型,主要依赖政府的财政拨款,因此资金来源较窄。由于资金缺乏,导致智慧博物馆建设过程人才、软硬件设备等投入相对缺乏,导致建设阻力较大。

(3)网络基础不完善。依托“互联网+”打造智慧博物馆,网络基础的完善性决定着各类智能设备和先进技术的应用质量。部分博物馆自身网络基础不完善,未能和大型博物馆之间展开合作,利用其中资源。同时自身网络连接存在不规范,导致设备和端口协调性不好,这种现象致使智慧博物馆建设进程受到制约。

(4)技术应用不足。打造智慧博物馆离不开先进技术的应用。当前是互联网时代,产生了大量的数据信息。要创新博物馆的服务形式,需要数据技术的支持。然而,部分博物馆由于相关人才缺乏,不能将大数据技术合理应用在服务过程当中,对博物馆内各种流量信息展开挖掘和分析,因此,难以为人们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4 “互联网+”背景下智慧博物馆的建设路径

(1)高效应用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为智慧博物馆的建设提供了技术力量,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在建设过程高效应用可促使具体工作的实效性更强。例如:在博物馆的各项管理工作中,将虚拟技术应用其中,可提高信息化管理内容的真实性。同时,应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还可促使博物馆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各项工作更加完善。使用虚拟技术、数字建模以及互联网技术等,可最大限度将我国古代文物面貌还原。当前,国内大部分的博物馆内都配置了大屏幕,应用屏幕为人们展示和博物馆有关内容。重点应用互联网技术,将屏幕中播放内容加以扩展。用户和使用虚拟模式登录博物馆账号,浏览相关内容,如影音资料、文本图像等。在互联网的应用下,大多博物馆可同时容纳大量用户登录平台,使博物馆在同一时间段内服务的用户数量更多,促使智慧博物馆的建设不断发展。

(2)增加资金投入。当前,我国大部分的博物馆向人们免费开放,博物馆内的日常运营资金来源主要依赖国家的财政拨款。发达国家的博物馆拥有丰富的资金来源通道,如个人投资、财团资助等形式。我国政府对于博物馆每年的财政拨款数额有限,同时博物馆其他资金收入来源较窄,部分收费博物馆每年的门票收入数额较小,且大部分博物馆文创产业也起步较晚,未能实现反哺,因此在智慧博物馆的建设过程受到资金限制。对此,政府部分应专门为智慧博物馆的建设划分出专项财政投入,增加资金投入力度。同时还可推出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向博物馆中投入,为投入企业或者个人提供优惠政策,丰富我国博物馆信息化建设过程的资金来源方式。智慧博物馆的建设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只有具备强大的资金链,才可向博物馆中引入信息化建设的所需的硬件设施、软件设施、信息人才等。例如:加强计算机、信息化管理软件等基础信息化设施的建设,促使博物馆中的各项管理工作和服务工作具备基础设施的支持。同时,在智慧博物馆建设过程,人才是应用信息化技术的重要基础。在“互联网+”基础上,应加大掌握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综合型人才的引入,高效利用各种信息化资源,助力智慧博物馆建设快速完成。将智能博物馆建设过程资金来源加以拓展,并加强信息化建设过程的投入,依托“互联网+”背景合理选择信息化硬件和软件,引入高端人才,为智慧博物馆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和人才保障。

(3)完善基础网络设施。“互联网+”背景下,只有对当前博物馆中的网络资源高效利用,才能完成各类信息资源的在线共享。依托互联网资源,将博物馆的基础网络设施进一步完善,共用打造不同博物馆间的共享信息平台。在具体完善过程,可由实力雄厚的国有博物馆、大型博物馆等作为主导,推动博物馆信息化系统的总体运营,在基础设施完善过程,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数据技术等,打造智慧博物馆数据库,高效应用博物馆中的各种资源,并对馆藏资源进行合理利用与管理。利用信息技术,强化各种移动终端类产品的开发,在互联网背景下,将博物馆具有的文化交流功能以及服务公众的社会属性最大限度开发出来。在完善的网络基础下,博物馆中的管理人员以及用户二者之间能高效互动,让用户在博物馆中享受到更多个性化的服务。当前,大部分博物馆中基础的网络连接形式有两种,一是有线网络;二是无线网络。在互联网的逐渐发展过程,各类无线网络以及相关产品逐渐被应用到博物馆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使博物馆服务用户的形式也不断更新,可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无线网络是将有线网络进行拓展以及完善,使博物馆内各项服务活动不再受到以往设备和端口位置之间的制约。在互联网支持下,促使智慧博物馆的建设进程逐渐加快。对此博物馆应不断强化自身的基础网络设施,使更多信息化设备能高效应用其中,为智慧博物馆的建设提供网络支持[2]。

(4)利用数据技术展开个性化服务。在智慧博物馆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数据技术,挖掘网络数据库中的信息,为人们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在应用大数据技术时,重点是对数据展开处理。当前,我国智慧博物馆建设过程中,大多将关注点放在了科技投入方向上,未能重视人们的直观体验,创新博物馆的服务形式。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为,人们对互联网条件下,数据在智慧博物馆功能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理解缺乏。打造智慧博物馆主要目的是吸引更多受众来到博物馆接受教育,同时为不便来到博物馆参观的人们提供享受教育的便利条件。因此,在数据挖掘和处理过程,重点应对博物馆内参观人数的流量数据展开收集。例如:某博物馆基于“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积极建设智慧博物馆,重点引进智能数据系统,通过专业的数据人才,利用数据技术对博物馆年度参观量、各个展厅参观量、实践活动参与量、馆内参观人群性别、年龄等数据进行全面统计,按照数据分析结果,制定出特色服务。针对数据流量大的展馆重点打造,按照参观者的兴趣爱好和年龄特征等提供实践活动,为博物馆带来更多参观流量,展现出智慧博物馆服务社会的职能,满足公众对智慧博物馆的功能需求。

5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互联网+”背景,建设智慧博物馆符合时代发展需求,同时还能更好地体现出博物馆的智能,符合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因此,在智慧博物馆建设过程,相关部门应重点从互联网的应用、资金的投入、基础设施的完善等方面进行,促使智慧博物馆顺利完成建设,为人们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猜你喜欢

博物馆互联网+智慧
博物馆
露天博物馆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博物馆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