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课程考试制度改革及模式创新探索
——以农林高等院校课程考试为例

2020-01-02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试题教学质量考试

(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9)

对于高等农林院校的核心任务是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中,教学工作是高校教师的首要工作,而每一学校的教学质量是学校的命脉。评价高等学校教学质量高低主要通过人才培养的质量来进行评定,现在,为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高校培养德、智、美、体全面发展的高质量、高品质、高素质人才是每一个高校的目标。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要通过所设专业的一系列课程教学来实现。对于某一专业来说,每一门课程的教学都是人才培养方案中实现目标的一个结点,即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各门课程教学的实现。验证课程教学一般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两方面来体现,教师教的效果和学生学习的掌握情况主要通过课程考核与期末课程考试来进行。教学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在课堂上课程的学习掌握情况。课程考试内容与方式不仅可以用来评定学生的课程学习成绩,而且更主要的是可以引导学生、督促学生和约束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目标。在高校教学管理中,采取严格、合理、科学、规范、灵活开放的课程考试管理制度是实现考试目标的基本保证。近几年,该院森林保护专业不断探索新的课程考试管理制度,不断改革和完善课程考试方法和方式,提高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努力促进森林保护专业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1 高等农林院校考试制度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考试的目的功利化

课程考试是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中常规性的重要工作,通过课程考试,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但是,现在的考试管理制度注重课程的终结考试,比较有目的性。课程考试的成绩常常作为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同时也作为学生是否能够获得毕业证、学位证以及能否正常毕业的关键参考依据。现在的课程考试作为一门课程的终结考试,考试成绩反映出的问题教师对试卷和成绩进行分析和评价,因课程授课已经结束,使得很少有教师能及时将分析和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另一方面,在课程授课过程中,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极其不端正,平时上课不努力听课、不认真做笔记,到临近考试时,才临时抱佛脚,使学生的学习倾向于功利化。这种对考试目的认识的不足,从根本上忽略了教与考、学与考、人才培养质量与考试之间的关系。

1.2 考试内容教材化,学生无创新意识

每门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只是教学内容的一个参考资料,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料,不能把所讲授课程的教学内容局限于所征订的教材上。但是课程考试内容存在严重的局限性,考试内容侧重教材和课堂笔记的考核,尤其特别侧重于授课教师划定的重点和所需要掌握的内容,过于重视理论化的学习和考核,忽视实践能力的考核,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教师教了什么,在考试过程中就考什么,那教师仅仅是进行知识的传播,培养不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且会导致考试结果不能准确反映出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掌握情况和应用水平,会引起部分学生心理的不平衡,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性,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1.3 考试方式和考试形式的单一化

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课程考试采用的是闭卷考试,特别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核,很少有课程采取开卷考试、口试或答辩考试的方式进行,特别是某些专业的核心课程,基本要求务必进行闭卷考试。忽视了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测试和提升,忽略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这种考试方式的实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挥。在课程学习中,仅仅靠一次期末考试成绩就评定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不能客观、全面、公正地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对于学生运用本课程知识的综合能力的考察,特别是对学生创新能力很难进行考察,使得学生对所学课程机械性的死记硬背,影响了高等学校培养创新性人才目标的实现。这种单调的、缺乏弹性的考试方式,考试形式简单、题型结构单一,灵活性不高,以检测学生对所学课程的记忆性知识掌握情况为主,不能准确反映课程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扼杀了学生对课程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只是被动的学习,而非主动积极的探索、创新。

1.4 考试题型标准化,评分标准简单化

高等学校在设置的课程考试中使用的题型一般情况下为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等相对于学生简单回答,教师方便评判试卷的标准化试题,而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分析性试题、诊断题、辨析题等非常少。而且在课程考试中,大部分题型都是客观题,答案比较唯一,标准答案比较统一,这种评分标准只能让学生对所学课程的知识死记硬背,围绕所订教材和教师教授内容学习,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不到体现,减弱了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没有充分调动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想象空间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而且,从另一层面上说,精确标准的评分标准也极大地限制了主观题所占的比例,限制和约束了教师出题形式的多样化。

2 高等学校课程考试的新模式探索

2.1 加强课程过程考核,将过程考核和期末考试考核有机的结合

课程教学的过程是教师本着围绕某一门课程的知识结构领域拓展性地教学,学生启发性的学习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该院森林保护专业特别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课程考试是评价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因此,森林保护专业在课程考试改革中,明确了每门专业课课程考核的总评成绩中应包含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平时成绩考核和课程结课后的期末考试成绩两大部分,并且根据专业课程设置特点,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比例在20%~50%间。每一门课程平时成绩评定的方法及所占比例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特点决定,一般地,平时成绩考核包括学生上课出勤率、课堂回答问题、课堂听课状况、平时作业、课堂分组讨论、期中考试等指标综合评定。任课教师规定学生平时成绩考核不合格,取消参加该门课程的期末考试资格。依据课程特性,有些课程需要以试卷考试进行结课考试的,要求考试包含期中测试和期末考试,试卷出题内容要覆盖面不小于大纲的90%,试题难易程度要适中,题型要多样化,要有主观题和客观题,客观题所占比例不少于35%。根据课程实际情况,采用不同考核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仅重视基本知识的掌握,而且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2.2 考试命题多样化

高等学校课程考试普遍依据所设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来确定各章节内容在试题中所占的比例。考试命题方式可采取多种,包含有填空题、辨析题、选择题、绘图题、简答题、诊断题、论述题、计算题、例举题等。选择考试命题类型时,要充分认识所选不同类型试题的特点,了解各类试题的优缺点,要充分发挥各类试题的优势。在出题时要结合课程特点,主观题和客观题合理分配比例,所出试题既能测试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其综合能力的提升。

2.3 考试方法多样性

不同的考试方法具有不同的效果,考查学生的能力点也不同。教师可以通过平时章节作业、实验实践教学、综述性论文撰写、随堂提问测试等方法从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教师可以在上课期间为学生拟定一些研究性的小课题,布置学生课下实验室内完成。为提高学生分析、比较、理解、综合等能力,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与课程或专业相关的综述性论文。学生对该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为促进学生的听课效果,巩固所学知识,可以将每一章节的作业和随堂提问测试纳入考核成绩中。考试方法的多样性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学院鼓励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相应的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也不做硬性规定,教师可根据所讲课程特性制定多种方式进行课程成绩的评定。目的是通过考核测试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探索新领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4 成绩评定科学化,注重试卷分析

成绩评定是否科学化会影响试卷分析的质量。该专业根据所开设课程的特点,按照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大纲,成绩考核采用灵活的评定方法。一般情况下,对于基础知识掌握点试题采用准确评分法,对于主观题采用等级评分法。学生每一门课程成绩的最终评定,要结合学生课堂理论教学学习、实验教学操作、平时课堂提问测试、章节作业及期末结课考试过程等方面,总评成绩中各方面占合适的权重,建立多元的成绩评定。

全面而科学的试卷分析所获得的信息非常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在后续的授课中不断改进课程考核方法,完善课程考核体系。在进行试卷分析中一般包含三部分内容:一是试题结构分析,命题是否符合课程大纲要求,覆盖面、题型、题量、难易程度等;二是教学效果分析,成绩分布、学生的掌握程度、学生出错率比较高的点,并分析其原因;三是分析教与学中的薄弱环节,并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提高教学质量。

高校的课程考试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进行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多样化,教学质量不断提升,要求教学方法跟进教学目标不断改进,课程考核的结构、内容、方法、环节、组织等要不断进行改革和完善,以适应培养专业全能型人才的需要。高校的课程考试应该鼓励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和课程性质采取多元化的考试方法。学校应以科学、开放、多元的考试管理制度,促进教学工作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钻研、求知、创新、诚信的良好学风。

猜你喜欢

试题教学质量考试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你考试焦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