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合教育背景下贵州省特教教师对“康教结合”的认知情况调查

2020-01-02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康复训练贵州省康复

(铜仁学院 教育学院,贵州铜仁 554300)

残障人群的发展最终归属应该是主流社会,只有让更多的残障人融入主流社会才算是真正实现残普一体,达到社会公平。在特殊教育二期提升计划文件中提到从2017—2020全面发展融合教育,而想发展好融合教育,就需要做好残障儿童前期的康复训练,就需要“康教结合”。“康教结合”是把现代医疗手段和方法相结合并整合起来,对残疾学生进行综合康复、多重干预、缺陷补偿、潜能开发等,可有效解决或改善智力残疾、脑瘫等学生在运动、感知、语言、言语、心理、认知和社会功能等方面的问题,提高相关方面的功能或机能,将技能进一步内化为学习和生活的能力,从而提高残疾学生的生活质量[1]。随着国家对特殊教育事业的关注,各种康复训练措施在经济发达地区的许多特殊学校已备受关注,例如,湖南省长沙特殊教育学校建立与高校科研院所和医疗康复机构合作的“康教结合”模式[2];上海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对残疾学生“康教结合”教育模式的探讨与实践等,均为更多的残障孩子提供更优质的教育及康复。贵州省是西部地区的一个人口大省,根据我国第二次残疾人口抽样调查及占总人口的比例显示,我省的残疾人口有239.2万人,占了总人口的6.4%[3],加之特殊教育领域师资较匮乏,就必须提高特殊教育教师“康教结合”理念的应用以及教学技术、方法的改革,从多方面为特殊儿童的成长创建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贵州省特殊教育教师队伍专业化成长,让贵州省的特殊教育跟上国家的发展水平[4]。

1 研究方法

该研究借鉴了张慧在《特殊教育教师对“康教结合”现象的态度研究》一文中的问卷,信度为0.723。该研究选取了铜仁市、盘州市、兴义市、毕节大方县、贵阳及遵义等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为调查对象。共调查到82名特殊教育教师,20~40岁的有66人,本科人数居多,调查对象多分布于听障及培智班。调查的数据主要运用SPSS 24.0软件进行处理与分析。

2 结果分析

(1)贵州省特殊教育教师对本职工作的认识情况。贵州省特殊教育教师在关于本职工作认识方面,24.4%的教师认为是单一的教育教学,6.1%的教师选择教育教学、诊断评估,28.0%的教师选择教育教学、康复训练与治疗,而选择教育教学、诊断评估、康复训练与治疗的教师有高达41.5%的比例。

(2)贵州省特殊教育教师从事康复知识与技能的情况。在贵州省特殊教育教师运用康复知识与技能情况上,选择“比较生疏”的教师占37.8%,59.8%的教师回答“部分熟悉”,回答“完全熟悉”的教师只有2.4%,无一人表示完全生疏。关于特殊教育教师是否适应学校所安排的康复训练与治疗工作方面,26.8%的教师表示“有些不适应”,而表示“比较适应”的教师占了总人数的50.0%,只有23.2%的教师表示“完全适应”,无一人表示完全不适应。关于特殊教育教师是否有能力担任残疾学生的康复训练和治疗上,认为“有些不能胜任”的教师占31.7%,64.6%的教师认为自己“比较能胜任”康复教育工作,而认为“完全能胜任”康复教育工作的教师仅3.7%,无一人表示完全不能胜任。

(3)贵州省特殊教育教师对学习康复医学知识和技能的态度分析。在特殊教育教师是否需要学习相关医学知识和康复技能的问题方面,选择“有些不必要”的教师占6.1%的比例,41.5%的教师选择 “比较有必要”,约一半左右的教师表示“完全有必要”,占了总人数的52.4%。在特殊教育教师是否愿意接受有关康复技能培训问题方面,选择“非常不愿意”的教师无一人,9.8%的教师选择了“有些不愿意”,回答“比较愿意”的教师所占比例高达47.5%,亦有42.7%的教师回答“非常愿意”。关于特殊教育教师应该学习的第二专业,即康复专业层面,9.8%的教师选择“有些反对”,持“比较赞同”的教师占总人数的67.1%,23.1%的教师表示非常赞同。

(4)贵州省特殊教育教师对“康教结合”含义的理解。贵州省特殊教育教师对“康教结合”含义的理解程度上,表示一般了解的教师占总人数的48.8%,表示比较了解的教师占总人数的41.5%,表示完全了解的教师有7.3%,其中有2.4%的教师表示完全不了解。贵州省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在对“医”的理解上,选择“医学或医务人员”的占总人数的8.5%,选择“对特殊儿童进行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占14.6%,选择“康复训练与治疗”的约为总人数的1/3,占35.4%的比例,高达41.5%选择了“以上都对”。贵州省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对“教”的含义理解上,选择“教育或教学人员”和“针对特殊儿童的个别化特殊教育教学”的均占17.1%的比例,而65.8%的选择“教”不仅指为特殊儿童提供的个别化教育教学,还包括满足特殊儿童需要的相关服务。

(5)贵州省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对实施“康教结合”的看法。关于贵州省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对“康教结合”的问题上,持有些反对的教师占2.4%,表示比较赞同的教师占总人数的52.4%,表示非常赞同的教师占45.2%的比例。在特殊儿童康复治疗课程是否有帮于教学的问题方面,认为一般的也仅占了总人数的12.2%,认为比较有帮助的占47.6%,约为总人数1/2,认为完全有帮助的占40.2%,从数据上可看出,贵州省特殊教育教师肯定了特殊儿童的康复治疗等课程,并相信康复治疗课程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教学。关于康复治疗课程是否可以帮助特殊儿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方面,认为完全没有帮助的教师无一人,7.3%的教师认为一般,认为比较有帮助的教师占总人数的54.9%,认为完全有帮助的教师占37.8%的比例。

(6)贵州省特殊教育教师对“康教结合”模式的看法。贵州省特殊教育教师在对各康教“结合”模式中,支持特殊教育学校人事制度改革,设岗聘任相关医学专业人员与在职学习相关康复技能的特殊教育教师所占比例最高,均为26.8%,共占了总人数1/2的比例;其次,转介特殊儿童到医院或康复机构进行有关康复训练与支持多学科专业团队合作的所占比例均约为1/5,选择外聘医学专业人员实施康复工作的所占比例最低,仅占总人数的6.1%。

3 结论

第一,从调查对象如何定义自己的本职工作方面来看,多数特殊教育教师认为他们的本职工作不仅仅只是教育教学,还包括了对特殊儿童的诊断评估、康复训练及治疗。由此可知,作为一名当今时代下的特殊教育教师不仅要会“教”,还需要学会许多康复治疗知识和技能,以便为特殊儿童提供一些特殊服务,但这在无形之中也给特殊教育教师增加了很大的压力。对此,贵州省各师范类高校可增设特殊教育专业,贵州省目前有76所特殊教育学校,而设有特殊教育专业的仅4所本科高校,2所专科学校。因此有必要增设特殊教育专业,争取从根源上解决贵州省目前特殊教育学校师资不足现象。

第二,从调查对象从事康复技能训练现状来看,目前贵州省特殊教育教师对康复医学知识及康复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情况还是比较可观的。

第三,从调查对象学习康复知识与技能的态度方面来看,绝大多数的特殊教育教师对学习和掌握相关康复医学知识和技能持积极态度。但毕竟贵州省特殊教育教师目前所掌握的康复技能水平偏低,就业后所接受培训的机会有限,时间有限,学习到的内容不是很全面。为此,目前一些设有特殊教育专业的高校可考虑在特殊教育专业中多增设康复类课程,就业后可直接有效的运用大学期间所学的康复知识更好地服务于各类特殊儿童。

第四,从调查对象对“康教结合”含义的理解程度方面来看,约2/3的特殊教育教师对“康教结合”还并不是了解得很全面,应加强贵州省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及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对“康教结合”含义的理解。为此,各特殊教育学校及各高校之间可建立密切联系,通过开展相关学术讲座的形式共同学习。除此之外,还可以加强高校特教专业与医学专业的合作,通过专业共享的方式实现互惠共赢。

第五,贵州省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对实施“康教结合”的看法方面,贵州省大多数特殊教育教师是比较支持特殊教育学校实施“康教结合”办学模式的,因为这不仅可以促进他们的教学,还能提高特殊儿童的生活质量。

第六,从调查对象对康教“结合”模式看法获悉,贵州省特殊教育教师对康教“结合”模式的看法各不相同且较为平均,这与当下的“康教结合”模式多样化有关。目前,贵州省转介特殊儿童到康复机构接受治疗的模式已逐渐成熟,但仍需要继续推广。

猜你喜欢

康复训练贵州省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贵州省博物馆大悬挑超限结构设计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2019年贵州省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