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提高学生篮球技能的篮球课教学模式探析

2020-01-02,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球感持球传球

,

(南方医科大学通识教育部体育教研室,广东广州 510515)

大学体育课程要达到的目标有: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因此在体育课上,通过教授学生运动技能,帮助学生提高身心健康的同时,也要注意关注学生的积极参与度和团队合作精神。但是在篮球教学上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教师理论讲授的时间过长且枯燥,授课内容碎片化以及用词专业化导致学生很难理解,并且在自由体会时间里未能及时给出指导;学生人数多且接受知识的能力有很大差异,学生现有的篮球水平层次明显,甚至某些学生对体育运动有较大的抵触情绪。

1 篮球选项课的授课模式的转变

1.1 根据水平分组因材施教

第一组是由经常打篮球、对篮球有很高的认识的学生加入。由于这些学生平常在野球场上进行3 对3的对抗赛,已经掌握了篮球的基本技能,并且各自形成了自己的打球风格,可以说是已经度过了篮球学习的初级阶段。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他们可以熟练做到运球、传球和投篮等基本动作,但很多人因为没有受过专业教师的指导,很多动作都存在错误姿势,即使能完成动作,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因此,在对该组学生的教学中,一部分要使学生了解到篮球更深层次的知识,如战术跑位等;另一部分也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巩固基本功,稳扎稳打,规范各种例如持球、传球、投篮等动作,不仅要注意手部动作,还要延伸到脚步、身体重心等等全身协调性问题。

第二组是由对篮球有过一定了解的学生加入。本组学生基本了解篮球规则,按照规则可以正确完成运球、传球、投篮等动作,对上篮也有一些了解,但他们对这些技巧并不能熟练掌握,同时也不能顺利地开展3对3的篮球对抗赛。对该组学生的主要目标应该要低于第一组,但是熟练掌握篮球基本功也是该组同学应该达到的目标。除此之外,理解篮球基本规则对于学生们是否能顺利参加对抗赛至关重要,因此要向学生讲授一些关于违例、犯规等知识。

第三组是由从未接触过篮球但对篮球有兴趣的学生加入。他们的篮球基础几乎为零,因此,多次数的反复练习基本功成为这批学生的主要学习内容。如果想要运好球,首先要通过不断的练习来强化肌肉记忆,我们称之为“球感”,拥有良好的球感,是学习篮球其他内容的前提。在该篇文章的第二点将会提到关于学生提高球感技能的联系方法。

1.2 理论讲授与实践相结合

在进行理论讲授的时候,要注意跟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可以适当使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吸引学生的听课注意力,也能更加形象地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化为具体的动作呈现给学生。如果理论知识太过于枯燥乏味、难于理解,学生们就会分散听课注意力,甚至会对体育课产生抵触情绪,很多学生都会有一种观点,认为体育课应该是用来搞运动的,而不是跟专业课一样在这里听讲。为了避免这种矛盾的产生,应该在课堂上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理论讲授不必要集中在课堂的前半部分,而可以穿插在课堂活动的各个间隙之中,每当讲授一个技巧,都让学生先实践感受之后再接着讲接下来的知识,这样一步一步更容易理解与接受。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可以避免长时间站立听讲,因缺少活动而导致的精神疲惫;也能避免因前面的基础篮球知识未能理解,而导致更难接受后面教师提到的专业性的名词和技巧。在实践体会中,学生不仅可以理解教师讲的知识并加以运用,还可以发现自己有哪些不会的地方及时反馈给教师,这样也能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

1.3 实践中寻找不足与改进

目前体育课上存在的问题有:一个教师带的学生数量太多,导致教师未能及时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未能及时给出指导纠正。针对这个问题,分组式教学是一个很好的改进方法,教师按顺序对每一个小组的成员进行观察指导,有效地减少每一次面对的学生的人数。在学生的实践体会期间,要注意观察是否存在错误动作和有待提高的地方,如果是少数人存在的问题可以逐个进行纠正,如果大部分学生都对这个动作不够理解,可以就地集合统一讲解。特别是一些初学者,找到自己的球感至关重要,他们可能很长时间才能偶尔做对一次动作找到感觉,如果教师恰好能注意到这位学生的动作做对了并告知本人,那么他就知道如何才是正确的球感,这样的感受往往是听理论知识得不到的。

纠正错误动作对学习一项运动来说至关重要,一个简单的动作是通过不断的练习来加强肌肉记忆,一旦记忆的形成,再想更改就是很难的事情了。所以在练习过程中,宁可放慢练习的进度,也要形成规范的动作。篮球的动作是十分细腻的,一个投篮动作不同人做出来的姿势是不一样的,规范的动作可以将球投进篮筐,一些很别扭的动作一样可以将球投进篮筐,但是如果投篮姿势不规范,对以后的进步会有很大的影响。

1.4 提高学生运动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篮球项目没有兴趣,那是怎么也没有办法教会的。所以在报名篮球选项课的时候就要让学生再三考虑,真的对篮球有热情才来参加训练。那如何保持学生们的训练过程中的热情呢?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伴随人类文明进程中越来越细密的分工,人与人之间越来越体现出依赖性的特点。”根据人类的社会性的本质,我们可以推测出,团队活动是提高积极性的有效方式。我们要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团队活动中来,得到与别人交流的机会。在篮球教学中可以开展各种和篮球有关的游戏,也可以组织3对3、5对5的篮球对抗赛。

作为教师这个角色,要特别关注一些性格较孤僻不喜欢主动的学生,要带领他们参加到活动中来,和他们交流互动,发现他们的优点并适当提出表扬,使他们更快地融入集体中来。

2 学生提高球感技能的练习方法

2.1 持球、指尖拨球练习

首先,要学会正确的持球姿势,正确的持球是运球、传球和投篮的前提。(1)五指伸开,以最大的覆盖面积覆于球面;(2)手心不能触球,触球部位是拇指第一关节和其余四指第一、第二关节;(3)持球时双肘稍向外,保持两上臂、两前臂、左右手的两个大拇指均呈八字形。

双手指尖拨球传球:(1)双脚自然站立,双手自胸前平行伸出,利用手腕和手指的力量与灵活性,使球在左右手之间传递,触球部位为篮球的外侧下部分;(2)双脚自然站立,双手伸向身体两侧与地面稍平行,利用手腕和手指的力量与灵活性,将球自头顶抛过,传递于左右手之间;(3)双脚自然站立,利用手臂带动球的轨迹,双手环绕头部、腰部、胯下互相传球。

2.2 单、双手运球练习

篮球的运球技巧是由4个方面组成的,分别是身体姿势、手臂动作、球的落点和手脚协调配合。运球时,手掌要尽量张开使增大接触面积,低运球时,主要是以手腕为轴,靠手腕和手指的力量拍球;高运球时,主要以肘部为轴,以前臂下压的力量运球。拍球的正上方时可以原地运球,拍球的上后部分可以带球前进,其中,拍球的位置跟球的落点有直接的关系。

单手练习运球时,可以尝试单手原地运球,单手体前变向,单手体侧前后运球等;可以改变运球的频率快慢和运球的高度等;还可以配合上脚步的移动带球前进。

双手练习运球时,可以尝试双手体前变向,双手胯下运球,双手背后运球等;熟练之后还可以配合上单手运球,即固定次数的单手运球以及换手。

2.3 双人传球练习

双人传球练习需要个人掌握正确持球姿势和了解传接球技巧才能进行。其中,胸前传接球是最基本的传接球方式,传球时,后腿蹬地使身体重心前移,同时两臂前伸,手腕由下往上翻转,拇指下压,食指和中指拨球使球传出,接球时双手呈持球姿势并顺势收回胸前。除胸前传球之外,还有低手传球、击地传球、头顶传球等。

双人原地传球,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手部动作上,在互相的传接球过程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队友的动作,如果发现有动作错误应及时提出纠正。双人行进间传球,配合上脚步动作,一般使用交叉步移动传球,这时候需要判断队友的行进趋势,传球位点应该在队友行进方向的稍前方,距离视移动速度而定。

2.4 投篮练习

(1)投篮姿势准备时,按正确的持球姿势持球后自然举起至头的上方,手心不触球,双手呈倒“V”字,确保投篮视线不被阻挡。(2)投篮时,右手的手腕、手肘和肩部要呈三个90°。(3)双脚与肩同宽,双膝内扣或平行站立,投篮前注意做到屈膝、叠腹、压腕3个动作。

投篮的四大法则BEEF:“B-Balance”代表身体要保持平衡,第一个“E-Eyes”代表眼睛要找到瞄准点,第二个“E-Elbow”代表手肘要与地板水平,“F-Follow”代表动作要连贯,手要跟随球出去,可以使球旋转得更好。

3 结语

体育教学逐渐走入了人们关注的视野里,篮球选项课的改革创新也在不断地探索当中。当然,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模式,都应当以学生为中心,争取寓教于体育活动当中。目的是使学生们在篮球课上学习到有关的篮球知识,提高自身的篮球技能,促进自身的身心健康;同时,在篮球课这个平台上,提升学生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对今后的学习、工作一定会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

球感持球传球
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球感的重要性和练习方法
设计“熟悉球感”练习的四个原则
“严防死守”
研究高职体育足球课教学中如何开展球感训练
如何快速学会篮球“三步上篮”
论体教学生足球训练中传球技巧的掌握
影响高职学生网球球感训练因素与策略研究
篮球交叉步持球突破案例分析
篮球“五星传球”的组织与教法
浅谈篮球运动中传球技术的重要性及其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