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日语阅读课程混合式教学分析

2020-01-02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日语教学活动教学模式

(上海市经济管理学校,上海 200060)

通过专业化日语阅读课程教学,能强化学生日语基础语言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为学生加深日本文化以及中日文化差异理解提供保障。在当前大数据发展背景中,日语阅读教学课程模式开始从传统封闭式教学转为开放式教学,促使教学方式发生了本质变化。比如,混合式教学模式对原有的教学模式具有较大冲击作用,该文主要对大数据背景下日语阅读课程混合式教学进行分析。

1 大数据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分析

大数据的概念具体是指要处理的各类数据信息总量较大,超出了计算机数据处理存储量。当前大数据在社会多个领域全面渗透,教育大数据发展受到相关教育部门高度重视。教育大数据发展就是在新时期教学过程中收集更多动态化、静态化发展数据[1],基于大数据实现教学模式全面改革发展,为各项高效化教学活动开展提供完备的数据与技术支持。

混合式教学是全面发挥新型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应用价值,保障教学成效全面提升。在规范化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教师教学引导、活动组织、教学评价、教学监管作用,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目前在日语阅读课程教学中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就是转变传统日语阅读课程教学发展理念,将被动式、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模式转变为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在教学中发挥各类教学应用软件以及先进技术应用价值[2],通过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基于视频、图像、音频等创设多元化教学情境,收集更多大数据与网络教学资源,使得日语阅读课程教学活动更富有感染力。

2 大数据背景下日语阅读课程混合式教学优势

在大数据背景下,在日语阅读课程教学过程中合理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具有重要优势。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各类教学资源与活动素材不仅受限于教材,通过信息技术能搜集海量的日语阅读学习资源。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与现代化线上课堂教学模式有效结合,发挥各类信息技术与教学方法应用价值,能为学生创设立体化阅读教学环境[3],让学生在阅读课程教学中掌握更多日语基础知识,强化日本文化理解。加上不同新型教育技术以及教育平台,促使教学活动与管理活动更加有序,学生能高效完成学习任务。学生也能结合自身学习需求与学习现状开展形式多样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教师通过教学平台与信息平台掌握学生阅读资料下载量、信息传递量、教学平台登录时间等,对学生学习情况客观评价,使得学生日语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交流表达能力全面提升,实现日语阅读课程混合式教学目标。

3 大数据背景下日语阅读课程混合式教学应用探析

3.1 传统课堂教学与新型移动终端教学有机结合

诸多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与互联网和各类智能化移动终端接触较多,大多数学生对各类新兴事物接受能力较强,能结合生活与学习需求灵活应用各类应用软件。新形势下,日语阅读课程教学要全面适应社会发展变化趋势[4],各类教学活动与学生紧密联系,对原有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进行创新,使得教学质量能有效提升,这是大数据背景下教学活动全面改革的重要路径。在大数据背景下,在教学中通过各类智能化终端设备拓宽教学范围,教学活动开展不受到教学时间与地点限制,能实现动态化、移动化教学。

3.1.1 课前设计

在日语阅读课程教学之前要选取形式多样的阅读课程材料,阅读材料难易程度要合理搭配,能满足学生学习要求,各类阅读材料要具有良好的趣味性,与学生学习心理能有效对应。在教学备课阶段,要精选阅读教学内容,结合不同教学内容设定不同的教学计划,梳理重点教学知识,对各类文化背景相同的知识进行有效串联。分析阅读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环节,选取最佳的教学控制措施。在整合完整的教学内容基础上,设定预习要求[5]。然后通过QQ群、微信群将阅读教学预习内容推送给学生,在课前学生能掌握所学知识重要文化背景,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3.1.2 智能移动终端辅助传统教学

在日语阅读课程混合式教学中可以发挥各类可移动终端设备应用价值,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先进行新课导入,课前导入质量对后续教学活动质量具有较大影响。通过课前导入,强化学生对各类阅读材料以及知识点的关注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课前根据学生学习反馈情况布设不同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或是合作讨论。之后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全面转变传统化灌输式教学模式,通过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教学过程中将课堂教学与线上教学有效衔接。在日语阅读教学内容选取中收集更多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注意力。引导学生阅读各类材料,再选取与阅读材料相关的视频、图片、音频在多媒体教学设备中进行播放。结合学生学习现状,教师还能开展规范化线下教学模式,依照学生基本学习现状,对学生进行分组,布置各个小组学习任务,让每个小组成员通过探究、交流实现教学目标。

3.1.3 课后延伸与学习评价

日语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加上阅读教学课程任务较多且繁杂。所以当前可以借助各类移动终端设备进行教学延伸,拓宽教学范围。教学活动结束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比如,设定不同课后任务,学生完成课后任务之后上交给教师,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对于部分学习问题突出的学生,教师要对其进行着重引导。结合学生兴趣所向,为其推送不同的日语阅读材料,使得学生学习知识面能全面拓宽。比如推送“日语阅读”“日语文章阅读”等微信公众号,让学生坚持阅读。在传统日语教学评价中主要是通过教师评价为主,单方面对学生知识掌握与应用能力进行考察,难以提升学生学习质量。教师可以通过信息化社交软件与学生进行交流,整合学生聊天记录、过程性文档等,通过移动终端设备及时获取学生学习现状。与传统考试测验方式相比,此类评价方式能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动态化监控,也能强化与学生群体之间的交流互动。

3.2 基于蓝墨云班课软件开展日语阅读课程混合式教学

3.2.1 教学设计

蓝墨云班课主要有网页版以及APP应用路径,其中APP主要在各类移动终端设备中进行操作应用,其应用中互动性、管理性、资源评价共享功能较为突出。混合式教学模式主要是将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教学有效融合。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引导作用,将线上与线下教学模式相互融合。蓝墨云班课应用软件通过与终端设备进行连接,将线上与线下教学相互连接,能建立混合式课程教学模式。首先是在教学第一阶段是准备与预习阶段,让学生自我评定与预习。其次是线下教学阶段,罗列课堂教学重点内容进行讲解,开展课堂讨论。最后是线上反馈阶段,学生是教学主体,整合学生学习反馈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完善。

3.2.2 课前准备与预习阶段

创建蓝墨云班课之后邀请班级学生进入,在阅读课程开展之前,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制作教案与教学课件,整合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知识。比如,将拟声拟态词与副词等通过音频和视频方式进行展示,然后将教学资源上传到数据库中进行保存,学生根据学习需求通过数据资源库进行预习。比如,在学习《日语阅读精选50篇》此时,教师将相关教学视频、教学任务、测试题等均统一上传到蓝墨云班课。在教学任务设定中要引导学生掌握更多日语背景知识,引导学生关注教学重难点,难度由浅入深。参考资料如单词表、动词、拟声拟态词、重点语法注释等,使学生充分理解文章内容。在测试题设计中,可以设计重点语法知识、复杂词汇用法等,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可以较快地提高对现代日语文章的理解能力。测试结束之后让学生进行积极讨论[6],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

3.2.3 线下课堂教学阶段

课堂教学是混合式教学模式重点环节,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意见讨论、头脑风暴等方式,实现教学目标。教师要对重点语法与词汇进行讲解,对各个复杂语句进行分析。在分组讨论中,引导学生对各类难度较大的词句进行翻译。在阅读中提升学生文章鉴赏能力,各个小组学生通过投票问卷方式补充相关知识点,教师进行引导,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

3.2.4 线上教学反馈阶段

在混合式教学中课后反馈是重要环节,能帮助学生梳理各类知识点。首先,课堂教学活动结束之后,通过蓝墨云班课平台发布教学课后练习题,对课后任务完成效率较高的学生给予相应奖励与激励。比如,在课后练习中要求学生围绕阅读文章主体写400 字左右的感想[7]。其次,借助教学软件能获取学生多项学习数据,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复习现状、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等。

4 结语

大数据背景下日语阅读课程教学中要全面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应用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发挥各类信息技术应用价值,创新传统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强化教学成果。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与新型移动终端学习模式有效结合,应用不同教学软件为学生提供学习、检测评价平台,对学生日语阅读能力进行重点培育。

猜你喜欢

日语教学活动教学模式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