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系统工程构建研究

2020-01-02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系统工程树人立德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云南昆明 660533)

1 立德树人、立德树人系统工程的概念

1.1 立德树人的概念解析

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立德树人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2014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重申立德树人的现实价值,明确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技能人才,契合了十八届三中全会中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该文以此为立德树人系统工程的根本落脚点。

有学者强调:立德树人具有双重意蕴,即有对学生的道德要求,同时对教育者的师德师风也提出了要求。肖蓉等学者认为,立德主要是使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在思想意识中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人主要是要培养学生成为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坚定的人。树人是立德的目标与追求,立德是树人的关键途径。立德与树人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1.2 立德树人系统工程

立德树人系统工程是指:以马克思主义原理为指导原则,通过立德、树人两个方面,在高职院校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并以构建文化主题系统、文化活动系统、文化景观(环境)系统、文化制度系统和文化宣传系统,实现全方位,多角度育人,从而实现教育本质的内化。

立德树人系统工程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具体而言:该系统让每一个学生都懂得先做人后做事的道理,从而将树人之德育和社会上急功近利的技术教育,技能教育与“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区别开来,将大学生教育成了有理想,有信念,有强烈的担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2 “立德树人”教育系统的基本原则

2.1 坚持马克思主义原理为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人性、人的本质、人的自然存在、社会存在、精神存在以及人的发展等基原理作为立德树人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认为“人民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既然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那就必须使环境所学合乎人性的环境,既然人天生就是社会的生物,那他就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发展自己的真正天性。”“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只有按照人的生命存在和环境条件出发,才能让立德树人系统运行和协同作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2.2 以提升教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为基本手段

立德树人系统工程是一个双向的系统,一方面是对教育者师德师风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对学生道德的要求,教学相长,教师和学生都必须通过不同的机制来促进二者双向提升,相互促进,教书和育人是不可分离的。

2.3 胸怀国家,服务社会为立德树人德育系统的根本出发点

西班牙教育家加塞特认为:“文化的教学和传递”是大学最重要的职能,大学不应该只注重科学技能的培养还应该注重认为素质的教育,从而将高职院校学生培养成见闻广博而且拥有人文关怀的大国工匠。

3 探析“立德树人”教育系统的构成要素

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人的本质属性为社会性,立德树人教育体系同样离不开学校这个环境,离不开良好的环境舆论氛围,因此,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重要作用,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也是构建该系统的出发点,我们认为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教育系统由以下部分构成。

3.1 厚重深远的大学精神

建构有特色的大学精神。提升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必须塑造有特色的大学精神,新时代的大学精神应该包括自由精神、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创新精神。

在职业院校立德树人系统工程中,大学精神的塑造不是理论空谈,必须结合时代、现实、创新,将大学的社会服务作用和文化引领作用发挥出来,特别是职业院校的工匠精神,从细处着手,从小处着手,让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深入学生内心。

3.2 丰富多彩的校园实践活动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因此,立德树人系统工程也必须通过实践来改造教师和学生,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3.2.1 利用“互联网+”网络手段吸引学生,引领学生,抓好德育系统主阵地,主渠道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立德树人系统工程的主阵地、主渠道,但教学中存在课堂学习时间有限,师生之间缺乏思想的碰撞和交流,学生的学习没有深层次的思考。为避免学习的纯理论性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设置“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手机APP,以学生手机为载体,推送课程教学课件、教学视频、课前、课后预习和复习资料、课后练习以及讨论话题。这不仅能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还能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实现线上、线下,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做到思政教育不失语,不失声。

3.2.2 活动育人,开展丰富多彩的高质量团学活动

(1)以团课促团结,促思想提升。结合大学生思想引领课程的要求,充分发挥基层团组织的优势,组织开展以“扬团旗、戴团徽、唱团歌”和“向国旗敬礼、升国旗进团支部、国旗下的演讲”为主题,以班级团支部为单位的团课。

(2)立足学生会开展文化活动。

学生会是全校学生的群众组织,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机整体,是学校联系学生的纽带,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在生活方面,学生会通过文明班级、文明宿舍评比活动,营造温暖的生活环境,学生会需要关心关爱到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有所依,并能在有困难需要帮助时,第一时间找到学生会,做同学真正信赖的学生组织。

(3)以志愿者活动为抓手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建立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之间的联动机制,共同营造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良好环境。

3.3 赏心悦目的文化景观(环境)

校园是教师和学生的家园,应该是一个传播知识和塑造灵魂的地方,校园环境的设置也需要通过建筑的隐性教育功能来传递学校博大精深的办学理念,课题组认为,校园文化要结合儒家思想设置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文化景观系统。

3.3.1 营造美好舒适自然景观引导学生积极求学

高职院校的校园是通过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进行知识的累积和品性的塑造。经学生的励志与教师的师德教育贯穿融入其中。景观绿化的设计需要呈现自然属性,将引导学生珍惜时光、积极求学的人生态度融入和体现在景观设计中,宣扬“博学、慎思、明辨、笃行”的认知方式;同时,在景观设计中勉励教师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

3.3.2 塑造人文历史景观传递积极向上的人文精深

(1)以校史、名事、名人、名师为主题。

高职院校是传播文化知识的场所,经过多年的浸润积淀,需要留下发展的轨迹和烙印。地域地方文化和学校自然的特色文化,是维系社会整体文化生态平衡的核心要素,更是校园文化的本质。将高职院校的名人、名事、名师文化充分融入景观绿化设计中,激励每一位生在其中的教师和学子。

5)适时冬剪。及时收听天气预报,根据气候变化适当调整冬剪时间,建议在12月下旬至次年1月上中旬修剪;结果母枝选留时切忌选用徒长枝、基部直径大于1.5 cm的发育不充分枝;可适当增加15%~20%的留枝量,避免由于部分枝蔓芽体受冻,影响萌芽率和花芽分化质量。

(2)建文化长廊,传承校园文化,主人翁精神。

文化长廊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氛围营造的主阵地之一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校园文化精神的外在反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是熏陶、引导和感染师生情操和素质的巨大的推动力量,引导学生感悟艺术魅力,接受文化熏陶,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开阔视野,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3.4 科学合理的运行制度

制度是为人服务的,马克思认为,人分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因此文化制度的建立也需要从第一不可或缺的物质和生活保障,我们认为应该建立领导机制和保障机制,第二精神生活和人生的意义来建构。

(1)领导机制。

立德树人在高职院校德育系统中的落实需要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亲自抓,亲自践行,在党委的领导下,各个相关部门要紧密配合,各负其责,尽力尽责,形成教育的合力,从教学、行政、服务上保证将每一项活动落到实处,发挥作用。

(2)保障机制。

保障机制分为第一,人员的保障。教师全员都需要参与立德树人体系中,合理分工,协调合作。如团委、学生处、教务处都要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此外除了校内辅导员、思政课教师、专任教师外还要引入行业能手,大国工匠等人员最大限度地充实德育队伍。第二,经费的保障。活动和实践都需要经费的支持,高职院校需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和支持力度,让教育工作者们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有充分的政策制度依托。

(3)评价机制。

建立健全立德树人教育工作的督导检查制度和综合评价机制,探索开展立德树人教育工作绩效评估,确保立德树人的实效。

第一,面对大学生评价,让学生参与其中,可以发现和反馈问题,同时也促进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改革和创新,对教师也是一种监督和促进。第二,面对社会评价。通过用人单位反馈的毕业生情况,查找德育教育存在问题,培养社会和用人单位需求的合格大学生。

3.5 强有力的宣传系统

发挥立德树人德育系统的作用还必须依靠强有力的宣传系统,只有正面积极的宣传才能推进该系统规范化,科学化发展并能不断优化,因此宣传方法和宣传手段的选择也十分重要。

(1)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网络方便快捷,学生和教师日常都会利用网络获取资源,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宣传工作必须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优化虚拟环境,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空间和渠道,以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为主旋律。

(2)班级为宣传工作的根本。班级是学校里最小的集体,也是最能发挥宣传作用的集体。主题班会、宿舍文化建设、班级集体活动都成了宣传德育的重要抓手,在立德树人德育系统中也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抓手班级这个载体,能让学生增强归属感和获得感。

立德是成为“真人”的前提,高职院校作为国家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偏离立德树人这个德育系统,不能培养有才无德的“国妖”,要为国家培养“国宝”和“国器”,助力伟大中国梦的实现。

猜你喜欢

系统工程树人立德
京德智慧高速信息化系统工程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用关怀实现学校立德树人的使命
又是开学季,再聊“树人班”
《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原主编邵贻和研究员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