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教师媒介素养培育研究

2020-01-02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媒介培训素养

(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江西新余 338025)

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基于网络的新媒体发展速度飞快,其是继报纸、书籍、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而言的,新媒体的生成改变了人们生活、学习、生产、工作形式,为教育领域改革注入新的活力。将新媒体运用到教育领域中,能够创新教师教学方法,带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教师身为学生的引领者,要想促进新媒体技术融入到教育领域中,需要具有一定的媒介素养,以此素养促进教育信息化模式的构建,进而增强教育水平。因此,研究新媒体环境下教师媒介素养的培育十分重要,不仅是教师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更是学校教育改革的需要。

1 媒介素养的概述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媒体技术在我国得到快速的发展,人们从以往的读书时代进入到影像时代,这对人们生活学习带来新的挑战。基于此,人们对新的事物的运用进行一定的分析与探讨,对新媒体的运用定义为新的概念,即媒介素养。于健、张冠文认为:媒介素养是指个体能够正确、合理的评价、判断媒介信息的作用与价值,并且能够有效地运用有传播信息。该文认为:媒介素养是个体认知、接受、判断、运用传媒资源的能力与修养,借助媒体信息进行观看、传播,进而实现媒体信息价值。

2 新媒体环境下教师媒介素养培育的价值

2.1 满足教师对媒介素养的需要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教育领域形成一定的冲击,使得教育界进入到教育信息化下,而教师媒介素养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新媒体技术运用到教育教学中的质量。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领者、教育者,要想育人需要先育己,只有教师具有高超的媒介素养能力,才能够借助新媒体技术,结合学生实际发展需要,为学生开展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可见,新媒体环境下,要想开展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教师需要具有媒介素养,进而满足学校优秀教师队伍构建要求。

2.2 更新教师教育理念

新媒体环境下,教师具有媒介素养,能够更新教师以往教育理念,树立信息技术思想理念,进而促进新媒体更好地运用到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然而,在以往学校教学中,由于受到传统教育弊端的影响,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过于单一、陈旧,使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影响到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而新媒体技术的运用,改变这一教学模式,借助新媒体教学,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内容形象化、生动化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进而促进教师教学方法、理念的更新。因此,只有教师具有媒介素养,才能够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准则。

2.3 增强教师综合素养

培育教师媒介素养,促进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新媒体环境下,为教师教学、自我提升模式提供新的学习环境,教师接触的学习资源呈现丰富性、多样性,促进教师更好的授课与自我提升。教师借助优秀的信息资源,能够实现自我学习模式,通过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进而促进教师综合素养的培育。例如:在新媒体环境下,教师借助微课、慕课等教育资源,开展自主学习模式,一方面能够增强对慕课、微课先进教学软件的掌握能力,更好的引领学生借助此软件进行学习;另一方面,通过微课、慕课的学习,促进自身职业化的发展。

3 新媒体环境下教师媒介素养培育的策略

3.1 较强政府引领力度

新媒体环境下,学校作为教育育人的重要之地,我国政府应加强投入,以政策为引领,促进新媒体技术更好地运用教育领域中,进而增强我国整体教育水平。

一方面,加强资金的投入。委托社会组织机构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工作,聘请专业人员、教授、专家、学者担任培训教师,指导教师,促进教师媒介素养的培育;加强资金的投入,开展新媒体研讨活动,为教师与教师之间分析、交流、分享新媒体研究成果提供平台,进而增强教师新媒体技术运用与研发能力。例如:借助微信平台创设教师新媒体交流公众号,聘请专业人才担任管理人员,及时推送相关的信息资源,为教师与教师交流提供平台。

另一方面,出台相关的教育改革政策。立足于学校教育发展实际需要,意识到新媒体技术运用到教育领域的重要性,以政策为导向,鼓励教师进行多元化教学,进而增强学校教学质量;构建智慧评价体系,定期考核与教师,促进教师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使教师灵活的运用新媒体技术授课,进而推进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

3.2 转变教学观念

新媒体环境下,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通过学习不断地提升自身综合素养,促进自身媒介素养培育,实现教育领域信息化教学模式,进而更好的教育学生。

首先,树立多元化教育观念。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应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多元化教学观念,尊重学生主体性,借助新媒体技术为学生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基于课程知识内容较为抽象性,教师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知识的相融合,为学生营造生动教学氛围,使学生在教学中更好的学习知识,并且通过探究式、讨论式、研讨式、小组合作学习式教学方法,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带动学生学习针对性,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内容。与此同时,借助QQ群、微信群等新媒体构建师生交流平台,推进教师随时随地借助平台为学生推送教育资源,拓展学生知识面。

其次,了解新媒体运用规范,避免散播不良的信息。在新媒体运用中,教师应遵循新媒体运用原则,规范自身行为,以新媒体促进教育教学的提升,而不是将新媒体的运用停留在形式上,进而培育教师新媒体运用素养。

最后,积极主动的运用新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有效、合理的运用新媒体技术为学生授课,立足于学生发展需要,结合课程知识内容,发挥新媒体运用优势,凸显新媒体在教育教学中运用价值,进而培育教师媒介素养。例如:借助新媒体技术促进情境教学的开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而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3.3 开展教师媒介素养培训工作

新媒体环境下,学校应重视教师媒介素养培育,加强培训工作的开展,进而促进教师在培训工作中有所收获。

一是开展新媒体知识认知培训工作。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树立新媒体学习新观念。教师应意识到新媒体对自身授课的重要性,积极主动融入培训工作中,促进教师媒介素养培育。同时,在培训工作中,渗透相关的新媒体知识内容。通过培训工作的开展,让教师知晓新媒体的运用模式,以及新媒体信息的类型、分类、功能、特点等,促进教师良好的运用新媒体。同时,教授教师如何运用微课、大数据、慕课等资源,构建培训方案,促进教师在培训工作中循序渐进的进步,进而增强教师工作效率。

二是开新媒体信息整合与获取、运用培训工作。在培训工作中,培训教师应促进教师掌握新媒体信息获取与整合能力。开放、自由是新媒体信息发布的特性。新媒体环境下微博、微信媒体的盛行,营造平等的信息获取、收集平台,使人人都是信息发布者,也是信息获取者。因此,应重视培育教师在海量信息中如何获取所需的信息、有价值的信息,并且能够在众多信息中甄辨信息,进而更好地运用信息。同时,还应该增强教师信息整合能力,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有效的整合信息数据,使信息数据能够为教育教学提供保障,进而丰富学校教育资源。此外,教授教师如何运用互联网教育资源进行授课,如何实现互联网资源与教育资源的融合等,增强教师信息素养,进而促进教师更好地运用网络信息。

三是开展新媒体教学活动培训工作。在培训工作中,开展教学管理、教学评价、教学设计等课程内容,使教师能够借助新媒体技术设置教学活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教师在新媒体环境中,有效的运用信息技术,进一步增强学校教学质量。同时,在培训工作中,引领教师立足于生活实际,根据生活实际内容,实现生活与课程知识的相融合,为学生开展生活化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实现新媒体在教育中运用价值。此外,重视案例研讨、主题探究、小组合作等教学模式的培训,使教师能够根据教学需要,灵活的运用新媒体技术,为学生开展适合的教学活动,进而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4 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环境下,教师具有媒介素养对教育教学开展十分有利。将新媒体运用到教育领域中,能够创新教师教学方法,带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因此,我国政府、教育领域重视新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价值,加强资金、人力、物力的投入,开展有效的教师培训工作,鼓励教师融入培训工作中,增强教师教学能力与素养,培育教师媒介素养,促进教师向专业化、职业化发展。

猜你喜欢

媒介培训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书,最优雅的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