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省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开展情况调查及对策探讨

2020-01-02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特校师资队伍职业

(铜仁学院 教育学院,贵州铜仁 55430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0-2020)》中,全面、系统、科学的规划了中国未来十年特殊教育的发展。并强调,要使残疾人融入社会这个大家庭,必须要不断加大残疾人的教育投入力度,更要关心特殊教育,支持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最终是要促进残疾人的全面发展[1]。要促进残疾人的全面发展,让他们接受特殊教育是实现其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其中,更要注重残疾人的职业教育[2]。可以根据我国近年来发布的相关政策文件,看出国家对残疾人职业教育的重视。残疾人通过接受相关职业教育,可以获得生存所需要的劳动技能知识,使他们的某些身体缺陷能得到一定的弥补。该研究对铜仁地区五所特殊教育学校的职业教育开展情况进行调查,该研究的进行可以丰富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的相关理论。为贵州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在制定发展特殊教育的相关政策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也可以为贵州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完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为职业教育培训课程更加科学合理提供一些理论参考。为了了解贵州地区特殊学校残疾人职业教育开设现况,欲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铜仁地区的5所特校展开调查,主要欲解决的问题有:(1)铜仁地区特殊教育学校是否对特殊学生开展职业教育?(2)铜仁地区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如何?(3)铜仁地区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课程设置情况如何?

1 研究方法

该研究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贵州铜仁地区5所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现状进行调查,问卷取自于王妮娜硕士发表《河南省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该问卷信度良好,为0.887,研究使用SPSS 24.0 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最终的数据处理。

2 结果分析

2.1 铜仁地区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开展情况调查

从调查的这5所特校建校时间、开设职业教育情况来看,从1981年到1994年只建立了2所特殊教育学校。在2009年到2017年先后建立了3所特殊教育学校。可以说铜仁地区特殊教育事业起步较晚,总体发展速度缓慢。并且在这5所特校中,只有铜仁市特校对学生开展职业教育。

2.2 铜仁地区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现状调查

该研究从贵州铜仁地区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教师年龄、学历结构及是否参加职业教育课程培训等方面,对铜仁地区特校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发展现状进行调查。

调查表明31~40岁的教师占36.59%,21~39岁的教师占40.24%,40~50岁的教师占18.29%,50岁以上的教师占2.88%,铜仁地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年龄结构层次,总体趋于年青状态,高龄教师所占比例最低。从整体上看来,铜仁地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年龄结构合理。

特殊教育学校专业教师是否参加职业课程培训中可知,在铜仁地区特校专业教师中,仅有14.04%的特校教师参加过职业课程培训,而未参加职业教育课程专业培训的教师高达85.96%。中年教师占据铜仁地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队伍的大部分,青年教师数量相对较少。而在铜仁地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学历上,特教教师的专科学历占该地区特教教师学历总体的43.90%,而特教教师的本科学历仍未能占据绝对优势。铜仁地区特殊教育教师参加过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的仅有14.04%。

2.3 铜仁地区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课程设置情况

数据分析显示,铜仁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对特殊学生,开设的职业课程主要集中在美容理发、传统手工、剪纸、民间工艺制作、计算机、书法绘画、服装设计与制作等方面。

在调查中有 “学生进行某项职业教育的依据”一题,选项回答中有49.12%的学生是由教师分配安排的,12.28%是由家长决定的,24.56%的学生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进行相关的职业教育学习。其他类由于各种原因进行学习的占12.28%,目前能够自己决定学习什么职业技能的学生,所占总体的比例极小,只有极少数的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职业教育。

3 问题成因分析

3.1 铜仁地区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设施、设备建设情况

特殊学生的职业教育与正常学生的职业教育教学是相同的,最主要的是需要专业的场所和设备。专业的职业教育场所和设备是特校顺利开展特殊学生职业教育的重要保障。经过调查,铜仁地区特殊教育学校的职业教育场所,仍然不能满足大多数特殊学生的职业教育需求。主要问题有以下3个方面:第一职业教育场所数量少;第二职业教育场地建设落后;第三职教育培训设备陈旧。

3.2 铜仁地区特校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所面对的问题

铜仁地区特校师资队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铜仁地区特殊教育学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总体数量少,特殊学生人数众多。不能满足1:3的正常师生比例。而铜仁地区的特殊教育师生比远远小于1:3。这一情况的出现,导致特教教师不能完全照顾到所有特殊学生的发展,导致教师重视身体各方面较好的学生,轻视残障程度较重的学生这种情况的出现。

第二,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匮乏。在特殊学校中,多数教师是由普通中小学教师转岗而来,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十分稀少,教师的特殊教育职业素养参差不齐,从而影响特殊教育教学质量。

第三,专业性职业课程教师缺乏,在该研究所调查的铜仁地区五所特殊教育学校中对特殊学生进行职业课程的教学,多数由其他普通教学的教师代替,专业的职业教育教师缺乏。

第四,对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进行职业教育培训少,造成了现有教师无法满足特殊学生的职业教育需求。目前,仍未建立起专门的“双师性”人才师资队伍力量。而拥有专业性的职业教育教师在铜仁地区特殊教育学校更是寥寥无几,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铜仁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严重落后。

第五,师资队伍稳定性不足。特殊教育学校难以引进与职业教育相关的人才,即便引进了相关人才,也往往由于教育理念不同、与特殊学生沟通交往不适应等问题而离岗,出现引得来,留不住的情况。

3.3 铜仁地区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职业课程科目开设单一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仍延续开设传统专业如裁剪、美容、理发及烹饪等。

第二,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力度小,仍然以传统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为主,没有继续开发出新的职业教育课程,严重缺乏地域特色。

第三,职业课程教学相关计划不够规范,其职业教育课程的设置缺乏合理性,没有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需要进行教学改进。

第四,职业教育课程教材,缺少系统性。铜仁地区特殊教育学校进行职业教育多数采用普校职业教育的课程教材,相关课程教学不够严谨,缺乏逻辑关联,教学内容较为零散。

4 对策建议

4.1 在经济和政策上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加强职业教育场所、设备建设

政府应继续增加对各地方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建设的经济投入力度,加强对特殊教育的宣传力度,呼吁社会各界力量支持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的发展,形成国家政府主导,各部门配合,社会各界支持的局面,共同促进贵州特殊教育职业教育的发展。

从经济和政策两个方面,建设好贵州地区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场所,给特殊学生一个完善的职业场所,帮助他们更好的学习宝贵的生存技能。

4.2 加强贵州地区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加大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力度,培养更多的特殊教育教师人才。满足贵州的特殊学校教学需求,同时要保证特校教师队伍的质量。

其次,培养或引进足够数量的专业性职业教育教师,并推行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从而建立完整的特殊教育职业教育师资队伍。

再次,积极创建职与教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引进有志且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职业教育人才,从事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教学。职业教育教师,既要有丰富的理论,又要有进行理论实践化的能力。不仅要注重“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增加,更要注重“双师型”教师的质量提高。

最后,提高特校教师相关福利待遇。留住职业教育人才,使特校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稳定,有利学生的成长进步发展。

4.3 依托贵州地域特点,挖掘民族特色课程

特殊学生接受职业教育,能够提高他们的生存能力,能更好地在社会上生存,也为将来参与社会的各种竞争,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贵州地区特殊教育学校的职业教育,必须根据该山区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基于当地经济的发展水平,因地制宜的设置符合当地社会需要的职业教育课程。在开发新的职业教育课程时,需要更加注重贵州民族地区的特色,挖掘该地区的民族特色课程,如蜡染、苗绣等。进而丰富特殊学生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促进贵州省的特殊教育事业发展。

在实施过程中,应当由政府牵头,组织职业教育专家学者和特殊教育专家学者,基于特殊学生的特殊性上,打造具有适用性、创新性、易学性的残疾人职业教育课程和学习材料,突出特殊教育对特殊学生“特殊性、抵偿性、生活性”的教育特点,使开发的职业课程适合特殊学生学习。

猜你喜欢

特校师资队伍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2022冬奥会背景下黑龙江省冰雪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及策略分析
职业写作
在科研支持下的特校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探索
浅谈听障儿童的融合教育
特校美术课堂幼儿想象力的开发和培养
我爱的职业
开展兴趣小组活动,丰富特校校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