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背景下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中的科研能力培养
——以“博弈论”课程为例

2019-12-30赵周华

煤炭高等教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博弈论双一流研究生

赵周华,梅 蕾

一、引言

2015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拉开了我国“双一流”建设的序幕。2017年1月国家出台了“双一流”建设的实施办法,2017年9月国家公布了“双一流”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2017年10月“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要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我国在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要想达到预期的建设目标,必须紧紧围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提升科学研究水平的具体目标。而这些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一流的研究生教育,需要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追求质量、内涵发展,特别是以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为导向的目标尤为凸显。各高校、各学科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高,不仅可以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而且还可以推动学科的建设和影响力。因此,培养高质量的研究生是“双一流”建设特别是一流学科建设的宗旨,而研究生高水平的科研能力又是“双一流”建设的源泉所在,不断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成为研究生培养机构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就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同时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也在积极探索如何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而课程教学作为研究生教育的基础,通过课程教学改革来进一步提升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双一流”建设的必然要求。

课程学习是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要环节,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起到全面、综合和基础性的作用。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及培养目标不仅会影响到研究生是否能够系统、高效地获取专业知识,而且还会影响到研究生参与科学研究的程度及其所能达到的深度。因此,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各高校必须要重视课程教学,发挥课程教学在增强研究生专业课程内容前沿性、强化研究生的科学方法训练和学术素养培养积极作用的同时,还要积极对专业课程教学进行改革,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教学活动,不断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那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如何通过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来提升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进而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就成为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话题。

关于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讨论,现有的文献比较多。通过梳理这些文献,发现现有文献探讨的都是基于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课程教学改革,这些教学改革的内容主要围绕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关于研究生培养中课程体系建设和改革的分析;二是关于在现有课程体系内某些课程的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分析,讨论的问题涉及到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也从某些课程教学改革的做法和思路进行讨论[1-4]。而关于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分析,也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讨论的内容主要涉及到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的途径及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影响因素等内容[5-11]。关于研究生教育与科研能力关系的分析,现有研究主要是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对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的角度进行了探讨[12-15]。

总之,目前关于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与科研能力培养两者之间关系的讨论比较欠缺,既缺乏理论层面的分析,也缺少实践层面的讨论,更没有专门以某一门课程为例进行深入分析。本研究以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为目标,探讨如何通过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来培养和提升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以期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这方面的研究。本文的特色体现两个方面:其一,从理论角度分析了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与科研能力之间的辩证关系;其二,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博弈论”课程为例,阐述了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做法并分析了该课程教学改革对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促进作用。

二、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与科研能力培养的内在关系

1.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是提升科研能力的重要手段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升途径是多元化的,可以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参与实践、参与项目研究和国际合作等手段来实现。但是,在这些手段中,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及其教学内容、方式则是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基础性手段。实际上,当前我国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倾向应该说是忽视了课程教学对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作用。

课程教学是各类学生获取系统专业知识的重要手段。现阶段,我国各类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包括学位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和实践必须环节,此外对跨专业的研究生还要求补修相关课程。那么,与本科生课程教学相比,根据研究生培养特点和要求,研究生的课程教学更应该凸显本学科研究性和前沿性的知识,而不是本科阶段教学内容的重复。教师在讲授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与国际接轨,跟踪本学科前沿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培养研究生的科研素养和能力奠定扎实的基础。

课程学习是研究生获取本专业知识的一个重要手段和过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研究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的基础。那么,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不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应用研究,都必须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和具有高水平的科研能力。因此,在“双一流”背景下,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必须要紧紧围绕课程知识学习及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来实现。

2.以科研能力为培养目标推动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

研究生是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而研究生教育作为整个教育链的较高端,主要是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研究生培养的目标不但要使研究生掌握所学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还要形成学术研究的思维,掌握学术研究的方法,特别是要注重提升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个目标的核心要义就是培养研究生具备较高的科研能力,使研究生具备从事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近年来,在“双一流”背景下,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受到研究生培养单位越来越多的重视,并且积极探索,力求通过多种方式进一步促进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升,可以有效提高研究生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进而提高学科学术影响力和传播力。研究生科研能力是多方面的综合体现,其培养方式和途径是多元化的。但是,课程教学环节作为研究生教育的基础环节,围绕科研能力提升这个目标,要求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通过积极推动各门基础课和专业课等教学改革,进一步夯实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目标。

总之,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与科研能力培养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双一流”背景下,研究生培养单位可以通过课程教学改革促进研究生科学研究能力的提升,同时以研究生科研能力为培养目标可以进一步推动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可以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三、“博弈论”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做法

1.“博弈论”课程的基本概况

博弈论又被称为对策论(Game Theory),既是现代数学的一个新分支,也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学科。从相关教材的定义看,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在直接相互作用时,他们如何进行决策以及这种决策如何达到均衡的问题。通俗地说,在用博弈分析问题时,每个决策者在决定采取何种行动时不但要根据自身的利益和目的行事,也要考虑到自身的决策行为对其他人产生的可能影响,以及其他人的行为对自身产生的可能影响。因此,通过选择最佳行动计划,来寻求收益或效用的最大化。自1994年约翰纳什因(John Nash)在博弈论方面的贡献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以来,之后又有莱茵哈德·泽尔腾(Reinhard Selten)、约翰·海萨尼(John Harsanyi)等博弈论学者获得了该奖项。可见,在现代社会博弈论是分析社会经济问题的有效工具之一。

博弈论作为一个新的分析工具在许多领域及不同学科有着深刻的影响和广泛的应用。在生物学科中,研究者使用博弈理论来理解和预测进化论的某些结果;在社会科学方面特别是在经济管理学科中,如在金融学、证券学、经济学中的应用,博弈论已经成为经济学的标准分析工具之一;在国际关系、计算机科学、政治学、军事战略等学科中,博弈论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博弈理论的广泛应用,使得“博弈论”这门课程在大部分高校的经管类研究生培养方案中以专业选修课形式开设,个别高校把该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甚至有的高校在本科教学中就开设“博弈论”这门课程。可见,“博弈论”作为一门较新的前沿课程,国内高校对该课程的开设,充分说明了这些高校能够及时跟上国际学术发展趋势,并且在研究生培养中发挥积极作用。

2.“博弈论”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做法

笔者从事研究生“博弈论”课程教学已多年,并且一直注重该课程的每个教学环节,从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模式的选择及课程考核等内容进行改革和实践,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内容紧跟学科发展趋势。“博弈论”课程在经管类研究生专业课程体系中一般属于专业选修课。通过对部分高校经管类研究生专业培养方案的分析,发现个别高校把“博弈论”作为专业核心学位课。可见,经管类专业利用开设这门课程拓展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和研究视野。

这门课程相对于其他专业课程,是一门较为前沿的课程,综合了数学、经济学及其他学科的知识,所以该课程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内容多且难度比较大,此外该课程这些年发展一直比较快,不断有新的知识和分析方法扩充到这门课当中。实际上,该课程的教学往往只重视对基本内容的讲解,很少给学生分析最新的前沿动态,甚至有些教学不重视教学环节,结果对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促进作用不明显。因此,这门课程的教学除了对基础理论分析讲解之外,还要立足学术前沿,关注学科发展,及时补充并介绍博弈论的前沿性知识,让研究生及时了解博弈论的最新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使研究生能够紧跟学术前沿,必须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2)教学模式力求灵活多样。研究生科学研究和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实际上是隐含在教学和实践过程中,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改革教学模式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深入了解和掌握,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课堂学习环境中去,提高课程学习的兴趣。

目前,许多高校的研究生课程教学方式还是比较单一,主要是以教师在课堂讲授为主,缺乏对课程教学模式的扩展。实际上,研究生阶段的教学过程,完全可以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程学习当中,特别是开展具有研究性的教学方式,这些教学改革措施对实现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目标就显得极为重要。就“博弈论”课程来说,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采取讨论式的教学之外,还让学生通过查阅文献汇报前沿内容,此外还组织研究生开展小型学术讨论。这些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使研究生除了对这门课程的知识结构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之外,还使研究生的科研素养得到了很好的训练。

(3)密切联系实际开展案例教学。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最终目的应该是把这些知识融入和应用到实践和科学研究活动中,这就要求教学活动必须紧密联系实际,提高研究生分析经济现象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因此,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一个重要的着力点就是设计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将书本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去,解决实际问题。

现阶段,一些研究生课程教学内容与实际的结合的较为松散,课程教学都是基于基本理论的阐释,而不够重视理论在实际当中的应用,特别是缺乏“博弈论”课程的案例教学,这对研究生科研素养培养的作用不太明显。“博弈论”课程是理论性和应用性非常强的一门课程,在现实生活、经济活动及国与国的交往中处处充满博弈。因此,根据现实情景设计一些教学案例或选取国外的成功案例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让研究生积极思考并分析、讨论这些案例,发现这些案例中的博弈特征、博弈过程及对博弈进行描述,以达到有效促进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训练科学思维的目的。

(4)考核要以科研能力为目标。课程考核是检验课程教学效果的手段。对研究生来说,课程考核一方面要体现学生对这门课程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也要能反映出学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应该体现学生科研素养和科研能力的提升。因此,探索改变“博弈论”课程成绩评定方式,在保证研究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能有效促进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升,是这门课程教学改革主要目的。

目前,许多高校研究生课程的考核方式是比较单一的,既缺乏过程性评价,也没有目标性评价。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教学过程单一导致;另一方面是由于教学过程的教学目标单一造成,没有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活动。实际上,研究生课程的考核应该是学生对该课程掌握和应用的综合考察,考核目标也是多元的,尤其要注重科学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从“博弈论”课程考核来说,基本知识采取考试形式,过程评价采取学生学术汇报的方式,科研能力考察则是以结课论文的形式进行,其要求学生根据现实问题,从博弈角度进行分析,形成一篇结构完整的学术论文,并且经过修改完善后能够达到学术发表的要求。

总之,在“双一流”背景下,必须要持续加强和改进研究生的课程教学,树立教学与科研并重的理念,积极探索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发挥课程教学在研究生培养过程特别是科研能力培养的积极作用。

四、“博弈论”教学改革对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产生的作用

1.帮助研究生及时把握课程前沿动态

相对于其他专业课程,“博弈论”课程属于前沿性的课程,近年来发展很快。尽管该课程对任课教师的教学及学生的学习增加了不少难度,但是这也给教师上课和学生学习提供了无限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重点对课程知识的系统讲授的同时,也要引导研究生了解博弈论的前沿知识、发展动态,同时要求学生对相关的发展进行学术汇报和交流,这样使学生不但能够对博弈论知识有了系统了解和掌握,而且还能够有很好的科研体验和训练,使学生较好地把握学术前沿及发展动态。

2.提升研究生的资料搜集和文献检索能力

研究生的资料搜集和查阅文献能力是研究生必备的科研素养,是进行学术研究的基础能力。一般来说,研究生阶段的科学研究和课程学习过程,特别是毕业论文的选题等都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搜集和检索。如今在互联网时代,各种文献资料能够快速及时地更新并且在网上传播,这就要求研究生必须及时了解课程和研究选题的发展动态。因此,如何快速搜集资料和发现相关文献就成为研究生必须具备的一个基本素养。那么,在课程知识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要求研究生利用中文和外文数据库查阅博弈论的最新发展动态,有目的地训练研究生的资料收集和文献检索能力,帮助研究生在科研研究中准确把握研究方向和弄清研究问题。

3.训练研究生严谨的分析思路和科研方法

研究生科研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让学生在发现科研问题的同时,也能够对学术问题进行科学凝练,然后开展学术研究。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研究生对基本知识体系进行系统、严格的训练,可以使研究生形成分析科学问题的严谨思路和科研方法。博弈论的基础理论知识体系大多数是以数理模型来呈现的,这些数理模型都是按照严格的建立模型、模型推导及求解的思路进行分析的,数学证明过程比较多。因此,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培养研究生严谨的分析思路和科学的研究方法,能帮助研究生形成严谨的研究规范和解决科学研究命题的科研方法。

4.训练研究生的策略思维能力

“博弈论”课程代表的是一种全新的分析方法和思想,博弈的过程反映的是为了实现最大化各种目标,各个经济主体之间的策略或者行动的互动,体现的是一种策略性思维,这也是“博弈论”课程的主要特点。研究生通过对“博弈论”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打开学习思路和启迪思维,形成一种策略性的思维方法。在人们日常生活、企业之间相互竞争及国与国之间的较量中,更多地基于一些策略性思维,而“博弈论”课程的教学正好能够对学生策略性思维的进行训练,不单单是基本内容的传授。这种思维可以培养研究生从不同角度及维度看待和思考科学问题,让研究生更好地审视这个世界的一切事物。

5.增强研究生发现和提出科学问题的能力

研究生教育的一个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设计研究方案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等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促进研究生发现科学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个人、企业和国家的社会经济活动中处处充满着博弈,通过“博弈论”课程的学习,为研究生提供了一套基于博弈理论的思维框架,学生可以利用这个思维框架去解释一些现实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在学习完每一个主题后,可以让学生将这些博弈论的基础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举例分析生活中的博弈问题,用博弈论的方法描述该模型并且给出解析,这样将课程学习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加深研究生对基本概念和思想的理解,既提升教学质量,也增加了研究生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为学生以后的科研深造奠定发现和提出科学问题的基础。

综上所述,在“双一流”背景下,如何通过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促进科研能力的提升是一项任重道远的艰巨任务。本研究仅仅是以近年来在经济学和管理学两个学科门类中较为前沿的”博弈论”课程为例,分析了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与科研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及基本做法和取得的效果,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实际上,不同学科之间的课程教学改革思路也会存在不同,效果也会存在差异。同时也期望更多的课程能够紧紧围绕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为目标进行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我国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扩大我国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影响力。

猜你喜欢

博弈论双一流研究生
科学史上十大革命性理论
——博弈论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无知之幕与博弈:从“黄灯规则”看博弈论的一种实践方案
博弈论视角下的建筑工程外包道德风险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评博弈论在反垄断中的应用